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3)
2023(525)
2022(475)
2021(461)
2020(434)
2019(1007)
2018(973)
2017(1822)
2016(869)
2015(973)
2014(951)
2013(925)
2012(907)
2011(904)
2010(868)
2009(786)
2008(740)
2007(657)
2006(597)
2005(545)
作者
(2532)
(2014)
(2001)
(1904)
(1264)
(970)
(918)
(821)
(803)
(726)
(669)
(656)
(642)
(640)
(637)
(626)
(609)
(584)
(536)
(526)
(514)
(476)
(471)
(468)
(450)
(433)
(430)
(427)
(407)
(392)
学科
(4878)
经济(4875)
(2042)
贸易(2042)
(2029)
方法(1941)
数学(1830)
数学方法(1824)
关系(1655)
中国(1650)
(1492)
管理(1461)
(1198)
对外(1121)
(1108)
经济关系(1106)
出口(1061)
出口贸易(1061)
(1061)
外经(1050)
对外经济(1039)
(969)
企业(969)
(757)
(711)
(620)
金融(620)
业经(609)
(608)
(599)
机构
大学(13191)
学院(12493)
(7866)
经济(7824)
研究(6223)
中国(4999)
管理(4289)
理学(3713)
理学院(3661)
管理学(3647)
管理学院(3620)
(3189)
科学(3130)
研究所(2986)
(2861)
经济学(2739)
(2661)
中心(2535)
经济学院(2467)
(2275)
财经(2200)
(2096)
(2081)
科学院(2045)
北京(2007)
(1855)
研究中心(1801)
社会(1773)
研究院(1748)
财经大学(1726)
基金
项目(8477)
科学(6890)
基金(6754)
研究(6304)
(6143)
国家(6113)
科学基金(4982)
社会(4503)
社会科(4309)
社会科学(4308)
基金项目(3313)
资助(3046)
自然(2875)
自然科(2838)
自然科学(2837)
中国(2828)
自然科学基金(2783)
教育(2685)
(2480)
(2441)
(2351)
国家社会(2169)
编号(2120)
(2042)
教育部(2024)
重点(1982)
重大(1899)
发展(1785)
人文(1778)
(1763)
期刊
(7772)
经济(7772)
研究(4669)
中国(2642)
科学(1965)
(1851)
世界(1799)
(1749)
管理(1732)
学报(1658)
经济研究(1640)
国际(1639)
(1595)
农业(1414)
大学(1294)
学学(1191)
问题(1174)
财经(1149)
(1073)
(1048)
(991)
金融(991)
教育(857)
技术(815)
业经(809)
(775)
贸易(775)
世界经济(723)
技术经济(678)
国际贸易(653)
共检索到196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谭杰  王亮  高菲  邹安格  孙慧玲  李凤辉  范超晶  左之良  燕敬平  
采用完全双列杂交法对刺参中国群体(C)和韩国群体(K)进行群体间杂交和群体内自繁,获得C(♀)×C(♂)、K(♀)×K(♂)、K(♀)×C(♂)和C(♀)×K(♂)4个交配组合的子一代。分析了各交配组受精率、孵化率、附着变态率、浮游幼体和幼参阶段的生长和抗病能力以及杂交子代的杂种优势。结果显示,杂交组与自繁组在受精率和孵化率等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杂交组附着变态率高于自繁组。C(♀)×K(♂)组在幼参期体长平均值均大于其他3个组,并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其体长杂种优势率在9.43%–23.75%之间;其体重从150日龄后表现出杂种优势,在4.09%–34.96%之间。而K(♀)×C(♂)组在幼参期...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谭杰  王亮  高菲  邹安格  孙慧玲  李凤辉  范超晶  左之良  燕敬平  
采用完全双列杂交法对刺参中国群体(C)和韩国群体(K)进行群体间杂交和群体内自繁,获得C(♀)×C(♂)、K(♀)×K(♂)、K(♀)×C(♂)和C(♀)×K(♂)4个交配组合的子一代。分析了各交配组受精率、孵化率、附着变态率、浮游幼体和幼参阶段的生长和抗病能力以及杂交子代的杂种优势。结果显示,杂交组与自繁组在受精率和孵化率等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杂交组附着变态率高于自繁组。C(♀)×K(♂)组在幼参期体长平均值均大于其他3个组,并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其体长杂种优势率在9.43%–23.75%之间;其体重从150日龄后表现出杂种优势,在4.09%–34.96%之间。而K(♀)×C(♂)组在幼参期...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范超晶  陈爱华  谭杰  王亮  高菲  燕敬平  左之良  孙慧玲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中国群体(c)和刺参韩国群体(K)进行完全的双列杂交,得到4个交配组合c(♀)×c(♂)?K(♀)×K(♂)?K(♀)×c(♂)和c(♀)×K(♂)。各交配组合的子一代刺参在16℃、盐度为31的海水中暂养7 d,然后转移到温度或盐度按以下4种方式改变的实验海水中:1)实验海水温度以1℃/h的速率上升;2)刺参被转移到梯度的高温海水(27℃、28℃、29℃、30℃和31℃)中;3)实验海水的盐度以2 psu/h的速率上升或者下降;4)刺参被迅速转移到梯度的高盐度(36、38、40、42和44)或者低盐度(21、19、17、15、13和11)的海...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蔡忠强  郑言鑫  任利群  赵春暖  吴彪  王肖君  于涛  杨爱国  林建国  
以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中国群体(c)和韩国群体(K)为材料,进行了4个组合的杂交和自交实验,分析了各实验组的受精率、孵化率、幼虫和稚贝的生长、存活以及杂交子一代的杂种优势。结果显示,4个组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均较高(80%以上);自交组的受精率略高于杂交组,但孵化率无显著差异。在幼虫期,KK组和Kc组的壳长平均值大于cK组和cc组,但存活率和变态率无显著差异;在稚贝期,KK组和Kc组的壳长平均值也均大于cK组和cc组,但cc组和cK组的保苗率比Kc组和KK组高。综合分析比较表明,杂交Kc组的杂种优势率在幼虫期和稚贝期的壳长生长上均表现为正值,在稚贝期的存活率方面也表现...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郑言鑫  蔡忠强  王鹏  吴彪  张树宝  赵春暖  于涛  林建国  孙超  
以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中国群体(C)和韩国群体(K)为材料,进行了4个组合的杂交和自交实验,测定了各实验组魁蚶在养成期(10~15月龄)的壳长、湿重,并计算了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结果显示,养成期杂交KC组壳长显著高于自交CC组、KK组和杂交CK组,CK组壳长杂种优势率在–2.03%~5.44%之间,KC组壳长杂种优势率在4.40%~14.74%之间,且KC组壳长杂种优势率始终高于CK组;养成期杂交KC组湿重始终显著高于自交CC、KK组和杂交CK组,而杂交CK组仅在14、15月龄显著高于自交CC和KK组,2个杂交组合湿重的杂种优势率始终为正值,CK组湿重杂种优势率在1.41%~7.71%之间,KC组壳长杂种优势率在5.32%~23.71%之间,且KC组湿重的杂种优势率始终高于CK组,在湿重性状方面杂种优势更明显。综合分析表明,杂交KC组的杂交子一代在壳长和湿重方面的杂种优势更加明显,是理想的育种材料。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田青  荣小军  李彬  廖梅杰  姜燕  范瑞用  王印庚  李强  
为了探究饥饿胁迫对刺参免疫和生长的影响,在11?13℃条件下,研究体质量为(20±0.15)g的刺参在不同时间(0、10、20、30、40、50、60 d),饥饿胁迫对体腔液中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溶菌酶(LZM)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呼吸爆发(RB)活性、吞噬活性以及对刺参体质量、脏壁比、存活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刺参体腔液中的ACP活性、LZM活性呈现降低的趋势,饥饿60 d后,比初始值分别下降47.06%、17.57%;SOD活性、RB活性和吞噬活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分别在饥饿胁迫第20、20、10天时达到最高值依次为32.88、0.328...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逄慧娟  廖梅杰  李彬  荣小军  王印庚  张正  孙金生  孟繁林  
对2014年3月山东省蓬莱某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保苗场患"肠炎病"的刺参进行了临床症状和组织病理学观察以及病原菌分离与鉴定,利用氟苯尼考为治疗药品,以脏壁比、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为评判指标,探讨了3种不同用药方式(口服、药浴、口服+药浴)对刺参保苗期"肠炎病"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刺参"肠炎病"症状表现为体色发黑,附着能力弱,摄食和活动能力差,解剖后可见肠道内食物不连续,肠腔内有大量黄白色粘液或浓状物质,肠道壁变脆、韧性差且易断裂,显微镜下观察到肠道存在大量细菌;组织病理学显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左之良  谭杰  吴彪  陈四清  高菲  燕敬平  王爽  孙慧玲  
本研究分别以普通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和白刺参基因组DnA为实验材料,应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MsAp)技术对刺参体壁、呼吸树和消化道3个组织的DnA甲基化水平和甲基化模式进行了研究,初步探讨了DnA甲基化对刺参组织间基因特异性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筛选得到的9对引物组合能够在普通刺参和白刺参两个群体中得到稳定扩增,在两群体刺参中分别检测到5932和5208个位点,均以未甲基化位点为主,普通刺参和白刺参未甲基化位点数分别为4317和3944,分别占总扩增条带数的72.78%...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斌  张秀珍  马元庆  王斌  宋向军  刘义豪  刘爱英  白艳艳  靳洋  任利华  孙玉增  邢红艳  王忠全  宋秀凯  
采用模拟实验与现场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添加3种微生态制剂及碳水化合物作为碳源,研究了其在生物絮团形成与水质调节中的作用,并分析了其对水中无机氮含量、悬浮物、细菌总数及幼参生长的影响,为阐明生物絮团在刺参工厂化苗种培育中的生态环境调控作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亚硝态氮易于在培育池水体中累积,可高达0.25 mg/L;添加芽孢杆菌后,水中总悬浮物含量和细菌总数均为最高值,且未检测到弧菌和大肠菌群;第20天,仅添加蔗糖组幼参增重与特定生长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复合碳源组和对照组(P<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帅  黄旭  王海峰  张伟杰  刘永旗  宋坚  王增东  经晨晨  常亚青  
为了研究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棘数的重复力、棘数所需度量次数和棘数最大可能生产力(MppA),本研究针对韩国自繁群体(KK)、多刺自繁群体(DD)、山东自繁群体(ss)和三元杂交群体(DK)4个刺参群体,采用数量遗传学方法估计了12–17月龄刺参棘数的重复力,计算并比较了4个群体棘数所需的度量次数、MppA及其与刺参体重的相关系数。结果显示,在12–17月龄时,4个群体刺参棘数的重复力从高到低依次为DD(0.29)>DK(0.28)>ss(0.20)>KK(0.19),且均为低度重复力;对DD和DK群体棘数测量5次,测量相对准确率可达80%以上,而ss和KK群体则...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忠清  夏斌  王际英  黄炳山  张利民  李宝山  
通过对相同养殖环境条件下,青、白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壁中营养成分(粗蛋白、粗脂肪、多糖、脂肪酸、氨基酸、微量元素等)的测定,比较两种刺参的营养品质与价值。结果显示,青、白刺参的出皮率,体壁中的水分、多糖和灰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青、白刺参体壁中均检测出20种主要脂肪酸,脂肪酸总量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青刺参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显著高于白刺参,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显著低于白刺参(p<0.05)。MuFA中青刺参的花生四烯酸(A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包杰  姜宏波  田相利  董双林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7、12、17、22、27℃)、盐度(23、26、29、32、35、38)对两种体重S组(1.68–3.48 g)和L组(15.78–20.79 g)红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耗氧率(OCR)和排氨率(AER)的影响。结果显示,温度对红刺参OCR和AER均有极显著影响(P0.05),而对AER有极显著影响(P<0.01)。温度和体重交互作用对红刺参OCR和AER有极显著影响(P<0.01)。S组红刺参的OCR和AER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L组红刺参OCR和AER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包杰  姜宏波  田相利  董双林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7、12、17、22、27℃)、盐度(23、26、29、32、35、38)对两种体重S组(1.68–3.48 g)和L组(15.78–20.79 g)红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耗氧率(ocR)和排氨率(AER)的影响。结果显示,温度对红刺参ocR和AER均有极显著影响(p0.05),而对AER有极显著影响(p<0.01)。温度和体重交互作用对红刺参ocR和AER有极显著影响(p<0.01)。S组红刺参的ocR和AER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L组红刺参ocR和AER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宝山  张利民  张德瑞  孙永智  王世信  王际英  
为研究发酵豆粕替代藻粉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生长及体组成的影响,以发酵豆粕分别替代基础饲料中的藻粉及鱼粉藻粉混合物(2∶15),配制9组等氮实验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17.7 g左右的刺参幼参70 d。结果显示,随替代藻粉比例的升高,实验刺参的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先升后降(P<0.05);随替代混合物比例的升高,D8、D9组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前3组(P0.05);替代藻粉降低了体壁粗脂肪含量(P<0.05);替代混合物降低了粗灰分含量(P<0.05);替代藻粉降低了体壁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房景辉  刘相全  赵海峰  王圣  韦秀梅  冯艳微  刘义豪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在不同投喂频率条件下的生长、体成分组成和能量收支进行研究。实验设置4个投喂频率处理,分别每天投喂1(F1组)、2(F2组)、3(F3组)、4(F4组)次,共进行40 d。结果表明,F3组和F4组的刺参生长最快,其末体重均显著大于F1组和F2组(P0.05)。饵料转化率随投喂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其中,F4组的饵料转化率最高,为9.7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