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372)
2023(21958)
2022(18704)
2021(17437)
2020(14614)
2019(33152)
2018(32676)
2017(62279)
2016(33989)
2015(38390)
2014(38560)
2013(37907)
2012(35335)
2011(31832)
2010(32400)
2009(30103)
2008(29917)
2007(26605)
2006(24002)
2005(22095)
作者
(97274)
(80397)
(80055)
(76256)
(51588)
(38416)
(36635)
(31337)
(30611)
(29320)
(27527)
(27305)
(25920)
(25834)
(25119)
(24765)
(23947)
(23667)
(23197)
(23132)
(20408)
(19865)
(19428)
(18432)
(18126)
(18086)
(18066)
(17917)
(16279)
(15967)
学科
(141698)
经济(141514)
管理(109979)
(109392)
(97447)
企业(97447)
方法(56786)
数学(45807)
数学方法(45276)
中国(42498)
(41695)
业经(38404)
(37887)
(32621)
地方(30632)
(27789)
贸易(27767)
(27007)
(26940)
财务(26853)
财务管理(26807)
(26597)
理论(25654)
企业财务(25432)
农业(24804)
技术(24772)
(24516)
银行(24471)
(24465)
(23553)
机构
学院(486111)
大学(480966)
(200284)
经济(195871)
管理(188224)
研究(166210)
理学(159692)
理学院(157941)
管理学(155542)
管理学院(154634)
中国(129506)
(104610)
科学(97537)
(97142)
(83360)
(75593)
财经(75141)
中心(74879)
研究所(74627)
(72583)
(68136)
北京(67126)
业大(65517)
(64411)
师范(63870)
(60499)
(60322)
经济学(60200)
农业(56130)
财经大学(55321)
基金
项目(312706)
科学(247430)
研究(236355)
基金(225531)
(194195)
国家(192461)
科学基金(166199)
社会(149545)
社会科(141646)
社会科学(141611)
(122094)
基金项目(117891)
教育(109598)
自然(104750)
自然科(102290)
自然科学(102266)
(101998)
自然科学基金(100457)
编号(98436)
资助(93004)
成果(81546)
重点(70112)
(69426)
(69030)
课题(68709)
(65637)
国家社会(61179)
创新(61044)
项目编号(60514)
教育部(60314)
期刊
(234719)
经济(234719)
研究(151702)
中国(105141)
(77120)
管理(75990)
学报(68810)
(66901)
科学(65774)
教育(62319)
大学(53351)
(49673)
金融(49673)
学学(49607)
技术(45803)
农业(45570)
业经(38347)
财经(37830)
经济研究(37198)
(32659)
问题(29951)
图书(27003)
(25611)
(25426)
技术经济(24280)
国际(22834)
现代(22666)
理论(22502)
(22396)
论坛(22396)
共检索到757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邹瑞睿  侯建军  
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中国由汽车制造大国向汽车制造强国的转化过程中,对汽车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加紧迫。当前,我国高职汽车专业设置与汽车产业结构协同性不强、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质量与企业需求难以协同、企业参与校企协同内生动力不足。为此,应积极寻找应对策略:对接汽车产业共建汽车专业群,服务汽车产业共育汽车技术技能人才,建立校企协同管理体制、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协同积极性,完善校企协同平台、推进汽车职教集团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秋莹  晏合敏  
低碳设计思潮影响着各类产品设计,而电动汽车设计首当其冲。本文从电动汽车能源种类、电动汽车新材料应用、电动汽车充电技术三方面展开,分析低碳设计背景下电动汽车的产业创新,并以此论述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策略,即根据电动汽车能源特点各取所长,政府帮助电动汽车车用电池市场规范标准,实现制造使用标准化,引导企业结盟合作发展,避免重复性投资建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兰军  
2015年5月,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作为中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第一个十年规划,这不仅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是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高职教育与企业协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兰军  
2015年5月,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作为中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第一个十年规划,这不仅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是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高职教育与企业协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福全  刘宗巍  史天泽  
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各国相继提出了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对广受关注的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进行了对比分析:两者的最终目标均指向智能制造体系,然而其具体内涵有所不同。根据中国产业现状,着重指出了以产业规模大、带动性强的汽车产业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载体的重要意义,并对智能制造前景下汽车产业的变化与不变、挑战与机遇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章永刚  高建宁  邢丹  
专科高职教育在一系列困境下,以传统的办学理念,要培养出适应"中国制造2025"需要的发展型、创新型、智慧型、生态型和复合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非常困难。本文建议在办学模式上要打破传统整齐划一的专业培养方案,以专业大类为基础,针对不同类型学生实施分层培养;要建立技术技能"精英"人才的培养途径,超前培养产业未来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引领产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马明  林秀梅  
汽车产业是日本国民经济的核心产业部门,对上、下游产业部门具有很强的拉动、推动作用。同时,日本汽车产业通过国际间产业关联影响着其他国家经济的发展。日本大地震严重影响了受灾企业的生产恢复,这必将给中国企业带来机遇。中国企业要大胆"走出去",走国际化道路,锤炼民族品牌,提高民族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同时,政府也要对自主品牌给予税收支持、相关补贴和优惠政策,建立全球采购体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侯雪  康萌越  侯彦全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行动纲领,而产业园区则被认为是助力中国实体经济发展、打造制造强国的重要引擎之一,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园区的发展特点和发展需求不断变化,过去的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产业园区发展的新趋势,更无法满足中国制造2025对产业园区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基于此,用目前产业园区的新特点,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索新的产业园区分类方法及园区发展模式,将产业园区分为5类,并提出不同的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立平  许蕊  
在当前汽车保有量急剧增长的情况下,日益严重的能源稀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将成为制约汽车产业发展的瓶颈。汽车产业作为安徽省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三高"产业,能否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对推动全省低碳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依据发展经济学低碳经济理论,对未来安徽汽车产业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选择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发展路径,以期为安徽省汽车产业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明  
从经济结构、社会需求、产业格局等视角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当前佛山市物流业发展现状,同时阐述了本土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困局,系统分析了佛山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根源。在此基础上指明佛山物流业未来转型升级的方向与路径,明确了佛山物流业重点发展领域,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物流发展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厚望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强国,需要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然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存在专业结构不够合理、企业参与办学机制不健全、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产业发展等问题。文章结合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提出深化校企合作,构建校企协同联合体;优化专业结构,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推行实践教学星级评价,培养职业技能与素养高度融合的人才等路径,以促进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蒋丽  
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壮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拥有量在大城市迅速增长,给大城市带来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一系列的问题,导致4个城市先后实行了"限购"政策,给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负面影响:降低汽车销量的增长速度、对中低端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产生压力、使外商在投资汽车产业上踩刹车、导致中低端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汽车经销商退出;正面影响:有利于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汽车租赁市场的发展、高端知名品牌和新能源汽车发展、高端知名品牌汽车经销商销量上升并出现汽车经销新业态。为了消除"限购"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增强正面影响,中国汽车产业需要提升汽车销量、质量和开发汽车租赁市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史自力  
21世纪上半期,中国在保持社会稳定和市场化改革的前提下,经济将有更大发展,总量有可能超过美国。七五规划以后中国汽车产业被列入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但要逐步建成像美国、日本那样千万辆级的强大汽车产业,体现出大国的竞争能力,需要长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戴思茂  
本文立足产业经济学有关理论,对安徽省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从中梳理出安徽汽车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