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90)
2023(17050)
2022(14841)
2021(14127)
2020(11918)
2019(27334)
2018(26942)
2017(50684)
2016(28138)
2015(32082)
2014(31960)
2013(30962)
2012(28317)
2011(25581)
2010(25655)
2009(23575)
2008(22804)
2007(19695)
2006(17283)
2005(15401)
作者
(78436)
(65094)
(64751)
(61579)
(41527)
(31122)
(29446)
(25502)
(24803)
(23423)
(22134)
(22071)
(20738)
(20728)
(20179)
(19989)
(19429)
(19376)
(18598)
(18511)
(16375)
(16030)
(15620)
(14732)
(14556)
(14539)
(14488)
(14465)
(13182)
(12792)
学科
(107355)
经济(107209)
管理(81592)
(73815)
(62469)
企业(62469)
方法(50226)
数学(43759)
数学方法(43115)
中国(31728)
(28238)
(27969)
业经(23948)
(23286)
(22277)
(20979)
贸易(20966)
理论(20649)
(20459)
地方(18739)
农业(18077)
技术(17900)
(17431)
财务(17346)
财务管理(17311)
(17222)
(17222)
银行(17176)
环境(17031)
企业财务(16383)
机构
学院(392453)
大学(389168)
(155066)
经济(151735)
管理(150244)
研究(131874)
理学(130086)
理学院(128615)
管理学(126078)
管理学院(125381)
中国(97932)
(83411)
科学(80481)
(71883)
(65838)
研究所(59915)
(59742)
中心(58596)
财经(57406)
(56587)
业大(56315)
北京(53106)
(52587)
(52276)
师范(52097)
(47909)
经济学(47011)
农业(46673)
(45864)
技术(45337)
基金
项目(265868)
科学(209478)
研究(198196)
基金(191425)
(166352)
国家(164969)
科学基金(141553)
社会(123376)
社会科(116818)
社会科学(116789)
(104161)
基金项目(100517)
教育(94721)
自然(91280)
自然科(89181)
自然科学(89162)
(87845)
自然科学基金(87495)
编号(82209)
资助(79938)
成果(67444)
重点(60284)
(59370)
课题(58115)
(56042)
(55658)
创新(51772)
教育部(51519)
大学(50497)
科研(50454)
期刊
(168369)
经济(168369)
研究(116419)
中国(79971)
学报(60306)
管理(56152)
教育(55601)
科学(55568)
(54618)
(54584)
大学(46225)
学学(43201)
农业(38161)
技术(37615)
(31635)
金融(31635)
财经(28119)
经济研究(27850)
业经(26587)
(24083)
问题(21437)
(20451)
图书(19473)
职业(18595)
科技(18501)
技术经济(18222)
(18094)
理论(17684)
(17605)
(17190)
共检索到5760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艳丽  李资成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本文对《中国制造2025》文件内容分析后认为,复合型人才必须拥有创新能力、绿色能力、应用转换能力。在对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复合型人才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创新创业教育、绿色课程开发和深化校企合作方面提出协同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长胜  蔡蓉蓉  王继水  
随着"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提出,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势在必行,企业转型升级在即,物联网人才需求空前旺盛。文章在分析物联网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途径,包括明确专业目标定位、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物联网专业核心课程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锦  
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必要性及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内涵,然后指出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策:高职院校应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念,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高职院校应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完整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创业导师的专业化水平;高职院校应构建完善的创业平台,增强校内孵化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浦毅  
文章分析了智能工业对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即具备"多接口",能够"即插即用",且具有创新能力、绿色能力,梳理了目前高职院校智能制造复合型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包括专业能力单一,专业发展顶层设计滞后,重显性技能、轻隐形技能等。在此基础上,文章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例,通过以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结合为导向,确定培养目标,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导向,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开展"做学教合一"教学活动,构建了面向智能工业的"三段渐进式"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有效培养学生集业务、管理、信息化及专业知识于一体的综合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倩  程宜康  
我国技术技能人才质量是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基本保证,技术素养才是技术技能人才质量的主要标志,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应该高度关注学习者的技术素养养成,需要通过技术素养重新认识人才质量概念、质量内涵和质量价值。相应的课程体系与内容设计要增加基于技术认知与技术美学的技术文化课程,教学设计要重视基于隐性工作过程的技术素养养成,实践教学质量评价要融入企业质量文化内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谢仁凤  
《中国制造2025》战略指向中国工业实力跨越式发展,这需要大量优质的职业人才作为支撑,而现有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很难满足这一需求。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战略发展输送优秀人才,国家不断在政策层面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其中,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是重中之重。因此,作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方向,构建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现代学徒制"三二四一"人才培养模式(即:三方参与、二主体实施、四要素构成、目标与标准统一),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和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春明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政府在新的形势下立足于国际产业变革大势,做出的全面提升、发展中国制造业的重大战略性部署。对于制造业的GDP占比高达50%以上的工业强市苏州,这一战略将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在这一背景下,对苏州物流产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剖析,在分析存在具体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的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林春香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和中国高铁"走出去"不断推进,铁路职业院校作为铁路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既迎来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文章在对铁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铁路职业院校构建"技能+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蔚  贺晓琳  
本文从转型发展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应用导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逻辑起点入手,解析应用导向的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英语基本技能的系统化训练、英语文化内涵的系统化拓展、综合素质能力的系统化提升、面向就业创业的一体化培养等基本特征,提出了转型发展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策举措。主要包括重构应用导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专业课程体系、立体化培养体系、能力递进的培养实施体系和双师型教学团队等,以期对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转型发展有所裨益。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田华  李燕  夏勇  
应用技术大学是高端制造业人才供给的主渠道,"中国制造2025"给应用技术大学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应用技术大学应当立足于制造业强国的战略需求,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的方向、规格、模式与层次,并从培养策略上作出快速有效的调整。具体来说,应用技术大学要革新人才观念,明确培养目标;调整学科布局,加强专业内涵建设;转变培养方式,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以"双师型"教师为主,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建立健全质量评价体系,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建军  
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浙江省高职院校应致力于培养"一专多能"、紧扣地区经济发展方向的复合型人才。但是,高职院校在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专业对口率评价指标与复合型人才职业迁移的矛盾、缺乏适用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制度、专业之间沟通与合作不足、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脱节等问题。高职开展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时应把握设定渐进式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向、培养专业基础上的复合型人才、开展兴趣和能力基础上的"精英教育"、建立个性化的人才培养体系等原则,实行通识类课程选修、跨专业核心课程选修、特长生联合培养、专业主辅修制等措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滕春燕  
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与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对复合型外语技能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一带一路"建设要求高职院校的外语人才具备综合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当前高职院校在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培养目标模糊、缺乏相关教材、重理论轻实践、人才培养同质化、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可以借鉴高层次本科院校的外语人才培养经验,从明确培养目标、革新多样化培养路径、改革培养模式、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强化实践培养等方面进行改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芒  
英语专业这些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必须把培养通用性复合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对英语专业学生进行通识教育,体现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合理地调整课程设置,并在专业课的教学中渗透通识教育,在校园活动中融入通识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杜天笋  
转型升级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是一次历史性的战略抉择,对高校人才培养而言也是一次重大的考验。提供数量足够、规格相当的人才支撑,是高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黎修良  沈言锦  张坤  
复合型、创新型及具有环保意识、国际意识的技能型人才是服务"中国制造2025"技能型人才的基本特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合现代制造业需要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但必须要对传统的订单模式加以提升、优化,拓宽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内涵与外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