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11)
2023(15845)
2022(13402)
2021(12424)
2020(10245)
2019(23276)
2018(23072)
2017(43665)
2016(23327)
2015(26406)
2014(26064)
2013(25518)
2012(23552)
2011(21597)
2010(21884)
2009(20538)
2008(20153)
2007(17930)
2006(16030)
2005(14909)
作者
(65593)
(54514)
(54510)
(51854)
(34791)
(25886)
(24584)
(21025)
(20697)
(19582)
(18640)
(18352)
(17508)
(17494)
(17025)
(16869)
(16232)
(15747)
(15653)
(15596)
(13913)
(13311)
(13197)
(12470)
(12262)
(12193)
(12154)
(12104)
(10936)
(10670)
学科
(106168)
经济(106041)
管理(66752)
(62657)
(50749)
企业(50749)
方法(40565)
数学(35473)
数学方法(34874)
中国(33079)
(28565)
地方(24946)
业经(24944)
(23510)
(23212)
(20808)
贸易(20790)
(20198)
农业(18524)
(18350)
银行(18335)
(17773)
(17743)
(17600)
金融(17595)
环境(16330)
(15988)
技术(15955)
理论(15391)
(15386)
机构
学院(333022)
大学(330310)
(145239)
经济(142412)
管理(124957)
研究(118108)
理学(106220)
理学院(105047)
管理学(103146)
管理学院(102525)
中国(92312)
(71394)
科学(67649)
(67479)
(58754)
中心(52971)
研究所(52626)
财经(52190)
(50647)
(49793)
(47305)
北京(45980)
经济学(45379)
(44252)
业大(43919)
师范(43854)
(42834)
经济学院(40580)
(40356)
财经大学(38527)
基金
项目(214863)
科学(171118)
研究(161690)
基金(156073)
(134712)
国家(133648)
科学基金(115265)
社会(105124)
社会科(99954)
社会科学(99933)
(83709)
基金项目(80462)
教育(74702)
自然(70942)
(69984)
自然科(69331)
自然科学(69316)
自然科学基金(68051)
编号(65353)
资助(64859)
成果(53792)
(51069)
重点(49054)
(48011)
课题(46668)
(45493)
国家社会(44151)
(43124)
创新(42616)
教育部(41886)
期刊
(169678)
经济(169678)
研究(105973)
中国(74133)
(51246)
管理(50570)
(47946)
科学(45458)
学报(45216)
教育(40128)
大学(35942)
(34894)
金融(34894)
学学(33595)
农业(32897)
技术(30894)
经济研究(28535)
业经(28402)
财经(26319)
(22884)
问题(21825)
(18973)
(17915)
世界(17298)
国际(17088)
统计(16965)
技术经济(16805)
(15737)
商业(15457)
科技(15060)
共检索到521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侯雪  康萌越  侯彦全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行动纲领,而产业园区则被认为是助力中国实体经济发展、打造制造强国的重要引擎之一,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园区的发展特点和发展需求不断变化,过去的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产业园区发展的新趋势,更无法满足中国制造2025对产业园区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基于此,用目前产业园区的新特点,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索新的产业园区分类方法及园区发展模式,将产业园区分为5类,并提出不同的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岩  
现代职业教育是实现制造业强国崛起的关键,必将成为助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人力与智力源泉。为此,"中国制造2025"实施关键期现代职业教育必须实现四大发展战略:一是纵向贯通,打破职业院校学生成才发展的"天花板";二是横向融通,构建职业教育互通合作的"共同体";三是外部联通,构建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双路径";四是对接产业,打造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升级版"。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明  
从经济结构、社会需求、产业格局等视角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当前佛山市物流业发展现状,同时阐述了本土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困局,系统分析了佛山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根源。在此基础上指明佛山物流业未来转型升级的方向与路径,明确了佛山物流业重点发展领域,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物流发展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章永刚  高建宁  邢丹  
专科高职教育在一系列困境下,以传统的办学理念,要培养出适应"中国制造2025"需要的发展型、创新型、智慧型、生态型和复合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非常困难。本文建议在办学模式上要打破传统整齐划一的专业培养方案,以专业大类为基础,针对不同类型学生实施分层培养;要建立技术技能"精英"人才的培养途径,超前培养产业未来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引领产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谢仁凤  
《中国制造2025》战略指向中国工业实力跨越式发展,这需要大量优质的职业人才作为支撑,而现有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很难满足这一需求。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战略发展输送优秀人才,国家不断在政策层面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其中,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是重中之重。因此,作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方向,构建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现代学徒制"三二四一"人才培养模式(即:三方参与、二主体实施、四要素构成、目标与标准统一),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和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春明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政府在新的形势下立足于国际产业变革大势,做出的全面提升、发展中国制造业的重大战略性部署。对于制造业的GDP占比高达50%以上的工业强市苏州,这一战略将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在这一背景下,对苏州物流产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剖析,在分析存在具体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的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锦  
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必要性及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内涵,然后指出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策:高职院校应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念,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高职院校应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完整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创业导师的专业化水平;高职院校应构建完善的创业平台,增强校内孵化能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颖  
新型城镇化是"新常态"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产业园区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对实现城镇的产业化功能发挥关键的支撑作用。本文在梳理产业园区内涵及其演变历程的基础上,总结中国产业园区开发的各类现有模式,分析其特点及成效,并在分类指导、资源集约配置的思路框架下,针对当前工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现状,提出产业园区开发模式的创新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邹瑞睿  侯建军  
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中国由汽车制造大国向汽车制造强国的转化过程中,对汽车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加紧迫。当前,我国高职汽车专业设置与汽车产业结构协同性不强、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质量与企业需求难以协同、企业参与校企协同内生动力不足。为此,应积极寻找应对策略:对接汽车产业共建汽车专业群,服务汽车产业共育汽车技术技能人才,建立校企协同管理体制、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协同积极性,完善校企协同平台、推进汽车职教集团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珀松  冯昱  王天天  
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当前全球面临最严峻的挑战之一,中国仍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发展低碳产业园区理应成为我国低碳发展的主要内容。中国低碳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仍然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中国产业园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决定了其低碳发展不能彼此盲目复制,而必须结合自身条件探索出适合的发展模式。文章根据国内低碳产业园区的发展实践,归纳出现有产业园区低碳发展所遵循的五种发展模式,并从资源禀赋、区位环境、功能发展定位、建设阶段等角度探讨不同类型产业园区的低碳发展模式选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黎修良  沈言锦  张坤  
复合型、创新型及具有环保意识、国际意识的技能型人才是服务"中国制造2025"技能型人才的基本特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合现代制造业需要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但必须要对传统的订单模式加以提升、优化,拓宽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内涵与外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禤福英  
职业教育必须为产业变革服务,"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未来10年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目标任务,其对产业工人提出很高的要求。职业院校的德育工作必须根据"中国制造2025"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进行世情国情、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职业精神、遵纪守法、道德伦理方面的教育,必须在德育主渠道、学生日常管理、实训管理、活动育人、文化育人等方面进行创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宏伟  
回顾历史,职业教育教师发展总是受到人之技术生存的内在影响。"中国制造2025"将会引发技术生存理念、技术生存逻辑、技术生存方式三个层面的深刻变革。与此相适应,职业教育教师角色的定位也必须作出调整,指向职业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引领者、课程和教学的革新者、技术伦理教育与技术美学教育的开拓者、技术创新教育的推动者。促进职业教育教师角色转型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从制度构建层面完善职教师资培训、示范培训、教师赴企业实践制度,二是从教师自身发展层面,强化全面的角色意识,培养完满的职业人、提升整体性的角色能力,促进课程和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董建华  高英  
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企业的生产与服务模式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转变,这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现有的关于创新过程及创新结果的管理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基本假设的基础之上的。随着数字化技术从根本上转变了企业和行业的管理模式,以创新管理为基础的关键假设和主题遭到质疑。数字化创新管理方面的新颖理论迫切需要不依赖于上述假设,而是借鉴数字化技术本身丰富新兴研究理论。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数字化创新管理理论对传统理论假设基础的挑战,并提出了在新时代背景下用动态问题与解决方案匹配设计、社会认知意义构建、技术支持这三种新的逻辑形式去应对数字化创新管理的新挑战。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路林  
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以实践教学平台为基础、科技研发为导向、管理体制为保障,组建了轻量化工程中心,开展了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为建立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实践结果表明,工程中心在科技创新、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比赛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效果显著,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汽车行业人才培养素质和数量,缓解了行业发展与专业人才紧缺矛盾,满足了汽车及轨道车辆产业人才战略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