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88)
- 2023(14447)
- 2022(12007)
- 2021(11169)
- 2020(9232)
- 2019(20656)
- 2018(20110)
- 2017(38899)
- 2016(20720)
- 2015(23177)
- 2014(22839)
- 2013(22255)
- 2012(20559)
- 2011(18785)
- 2010(18810)
- 2009(18050)
- 2008(17804)
- 2007(16068)
- 2006(14561)
- 2005(13697)
- 学科
- 济(85804)
- 经济(85694)
- 管理(63511)
- 业(57973)
- 企(48417)
- 企业(48417)
- 方法(31120)
- 中国(27895)
- 制(27674)
- 数学(26917)
- 数学方法(26643)
- 财(24219)
- 银(24084)
- 银行(23939)
- 农(23425)
- 行(22602)
- 业经(20312)
- 贸(19076)
- 贸易(19059)
- 地方(18768)
- 易(18503)
- 融(17935)
- 金融(17932)
- 体(15724)
- 策(15580)
- 度(15030)
- 制度(15024)
- 农业(14902)
- 环境(14010)
- 学(13769)
- 机构
- 学院(290459)
- 大学(289027)
- 济(131312)
- 经济(128760)
- 管理(110135)
- 研究(104235)
- 理学(92841)
- 理学院(91802)
- 管理学(90633)
- 管理学院(90036)
- 中国(87968)
- 财(64993)
- 京(61369)
- 科学(56337)
- 所(50876)
- 财经(49830)
- 中心(47683)
- 研究所(45360)
- 经(45303)
- 江(45017)
- 经济学(41688)
- 农(40546)
- 北京(39351)
- 院(37782)
- 范(37520)
- 经济学院(37319)
- 师范(37266)
- 财经大学(36995)
- 州(35633)
- 业大(33965)
- 基金
- 项目(183806)
- 科学(147889)
- 研究(141349)
- 基金(135987)
- 家(116391)
- 国家(115460)
- 科学基金(99974)
- 社会(93690)
- 社会科(89066)
- 社会科学(89050)
- 基金项目(69719)
- 省(68787)
- 教育(64589)
- 自然(60313)
- 自然科(58894)
- 自然科学(58880)
- 划(58448)
- 自然科学基金(57839)
- 编号(57101)
- 资助(55586)
- 成果(47994)
- 部(42752)
- 重点(41990)
- 发(41197)
- 课题(40300)
- 制(39897)
- 国家社会(39858)
- 创(38839)
- 教育部(37635)
- 性(37296)
- 期刊
- 济(152388)
- 经济(152388)
- 研究(98692)
- 中国(63058)
- 财(50305)
- 管理(44676)
- 融(44320)
- 金融(44320)
- 农(38338)
- 科学(37564)
- 学报(35614)
- 教育(31994)
- 大学(28538)
- 学学(26654)
- 财经(25788)
- 经济研究(25629)
- 农业(24673)
- 业经(23898)
- 技术(23622)
- 经(22205)
- 问题(19353)
- 贸(18828)
- 国际(17554)
- 世界(15692)
- 现代(13767)
- 理论(13668)
- 技术经济(13638)
- 坛(13553)
- 论坛(13553)
- 业(13363)
共检索到465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林章悦 刘忠璐 谢璐璇
后危机时代以来,全球的主要经济体提出各自的再工业计划,旨在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我国面对新常态也相应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商业银行面对新环境、新机遇和新挑战,如何实现自身转型?通过对历次工业革命进行内涵解读,进一步分析商业银行转型的内外动力,在此基础上构建SWOT模型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维度对此进行全方位分析。结论表明,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商业银行转型利大于弊,理当利用此机遇实现自身转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邹俊
面对欧美国家重新回归制造业和"再工业化"战略,"中国制造2025"战略是培育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国有制造企业对我国制造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但也面临国有企业沉淀成本高、发展路径依赖、科技创新不确定性大、管理层激励不足及产业组织形式变革滞后等诸多困难。因此,必须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指引下,采取相应对策积极推进国有企业转型升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孔诗琪
目前转型金融研究主要集中于转型企业界定标准和转型工具分类,鲜有文献从供给侧对商业银行的转型金融行为进行深入分析。本文引入制度逻辑视角对商业银行面对转型金融外在制度压力时的行为进行理论阐释,分析商业银行面临多重制度逻辑时异质性的策略选择。研究发现,在面临包括国家逻辑、市场逻辑和社会公益逻辑的多重制度逻辑下,不同场域内的商业银行会采取脱耦策略、妥协策略、嵌入策略三种不同的策略选择。研究商业银行参与转型金融制度的策略选择,有助于从供给侧深化对转型金融制度的认识,提升我国转型金融制度的有效性。
关键词:
转型金融 制度逻辑 商业银行 策略选择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赵建
中国正处于从传统工业社会向发达工业社会转变的后工业化阶段。按照金融发展理论,产业结构的变化会导致金融结构的变迁。在后工业化阶段,中国制造业呈现出绿色化、数字化、服务化、高端化的基本趋势,对应着产生了绿色金融、数字金融、供应链金融、科技金融等金融需求。商业银行为了更好地服务制造业升级,尤其是为快速涌现出的专精特新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需要在公司治理、经营管理、产品和服务创新等多方面进行系统性的转型。其中,科技金融、数字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和财富管理是商业银行在后工业化时代支持制造业升级的主要转型方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付卫东 林婕
2015年5月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制造业强国崛起的"三步走"战略。通过分析"中国制造2025"的内涵和基本特点,指出存在职业教育有效供给不足,学校布局、课程和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供需错位,质量不高,体制机制改革滞后的4方面问题,并提出增加职业教育有效供给;完善职业教育学校布局、课程体系和专业设置;树立科学的职业教育质量观,将提高质量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职业教育制度创新的建议。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 职业教育 体制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史铭之
"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实施,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应用技术人才。地方本科院校承担着培养这类人才的责任与使命。在"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围绕着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地方本科院校将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能力为本突出应用的人才培养体系、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的应用科学研究、学术背景与企业经历并重的师资队伍建设"等战略举措实现转型发展。与此同时,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还需要坚守住高等教育的本质和高等院校的属性——关注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重视学科建设的重要地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杜灿谊
"中国制造2025"对我国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它引领着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决定着课程体系,影响着人才培养模式,制约着专业设置。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面临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办学层次不健全、专业建设滞后、办学形态封闭等诸多困境,急需扩大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模;提升办学层次,确立与"中国制造2025"的契合点;专业升级,打造与"中国制造2025"匹配的专业体系;调整职业教育结构体系,创办适应"中国制造2025"的开放性职业教育;明确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以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目标。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董奇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体现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关键在于技术技能人才的整体水平,而技术教育是提高工人技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当前,我国职教及社会各界对技术教育的认识还存在偏差,需要从"中国制造2025"的视角探寻提高技术教育有效性的途径,从而促进技术教育的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海滨
文章基于"中国制造2025"视域,分析了中等职业学校育人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了"双主体"育人模式的具体内容,包括构建"双主体"协同育人"三互"机制、推进学生(员工)身份的"双招一体"试点、校企共同设计人才培养制度(标准)并联合培养学生等,并且在实践中还需要打破编制束缚、给予政策扶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喻隆斌 何炳金 贺方钦
当前银行商业贷款对我国制造业企业的支持力度,受制于主客观因素而增长乏力。本文分析发现我国制造业企业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并未出现大规模的需求降低,反而表现出强烈的技术导向趋势,尤其是高科技型制造业企业在研发投入上呈现出对资金的旺盛需求,但由于部分制造业细分行业以及银行金融风险的增加进而导致银行商业贷款投放收紧。另外,就商业银行贷款对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讨论,并从银行经营理念、金融产品、政府信贷环境、风险防范等方面,对进一步加大商业银行商业贷款投放力度,助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出了优化意见。
关键词:
制造业 商业银行 贷款投放 研发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冯宇坤 李晓宏 杨建辉
文章阐述历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美国、亚洲四小龙与中国制造中心演变与金融所扮演的角色,归纳分析制造中心演变与金融角色具有的三大关键特征,并预判信息物理融合下技术与制造中心变革趋势。最后提出技术应用三大阶段、行业服务产业升级与风险构成、区域布局国际国内业务发展等三个层面提出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如俊
针对当前人才培养过程存在系列问题,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应顺应"中国制造2025"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内涵,主动转轨与适应:目标定位的"转轨"——培养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素养融合培养的"转轨"——融合"工匠精神"培养;教育内容选择的"转轨"——推行"专"与"广"同心圆结构的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的"转轨"——构建"基于项目运作的‘产业+’融合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施的"转轨"——实行教学做一体化的开放式行动导向驱动教学;信息化方法运用理念的"转轨"——提供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学习方式;教师成长培育的"转轨"——打造校企互聘共用的双导师制教师队伍;学校管理制度的"转轨"——建立体现现代...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丁述磊
随着开放银行概念的日益升温,国内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都加速向开放银行转型升级,希望在开放银行引领的金融科技大潮中迎头赶上。由开放银行引领的金融科技新潮流将会使传统商业银行业务模式发生颠覆性革命。本文梳理了与开放银行概念内涵相关的文献,国内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互联网银行和民营银行构建开放银行的发展现状,以及开放银行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传统商业银行应该积极主动应对,以加快向开放银行转型升级的步伐。
关键词:
开放银行 金融科技 战略转型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葛兆强
(续上期)二、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现实与挑战我国的银行国际化是伴随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一个渐进过程。改革开放以前,闭关锁国的政策以及大一统的银行体制使得我国的银行业几乎没有任何的国际化特征。虽然由于历史原因,也有一些海外分支机构,但业务非常有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化步伐逐步加快,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凤雅
中印两国在制造业发展上分别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和"国家制造业政策",基于两国制造业发展的现实,中印可以在战略对接的基础上实现制造业的产能合作。中国与印度在制造业上合作的动力来源于双方结构的互补性、要素禀赋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利益的共同促进。在确定产业合作的原则和机制设计基础上,优化双方合作的重点产业,推动产能合作创新,提升全球产业链布局能力,尽快开展中印投资贸易协定的研究和谈判,完善金融支持形成多样化的金融支持体系。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战略对接 产能合作 全球价值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