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27)
- 2023(19714)
- 2022(16242)
- 2021(15163)
- 2020(12557)
- 2019(28406)
- 2018(28068)
- 2017(53027)
- 2016(28966)
- 2015(32612)
- 2014(32348)
- 2013(31778)
- 2012(29285)
- 2011(26282)
- 2010(26221)
- 2009(24739)
- 2008(24885)
- 2007(22544)
- 2006(19923)
- 2005(18411)
- 学科
- 济(120023)
- 经济(119857)
- 业(104397)
- 管理(103997)
- 企(92924)
- 企业(92924)
- 方法(51286)
- 数学(41489)
- 数学方法(41155)
- 财(39842)
- 农(36906)
- 业经(35081)
- 中国(33794)
- 制(30008)
- 务(27222)
- 财务(27169)
- 财务管理(27113)
- 企业财务(25767)
- 农业(25292)
- 贸(22457)
- 贸易(22443)
- 体(22012)
- 易(21869)
- 地方(21840)
- 划(21737)
- 技术(21519)
- 学(21453)
- 银(21398)
- 银行(21366)
- 环境(20932)
- 机构
- 学院(411269)
- 大学(407674)
- 济(171850)
- 经济(168292)
- 管理(159855)
- 研究(136882)
- 理学(135477)
- 理学院(133989)
- 管理学(132147)
- 管理学院(131325)
- 中国(111163)
- 京(86982)
- 财(86068)
- 科学(80519)
- 农(68935)
- 所(68413)
- 财经(66623)
- 江(64296)
- 中心(63300)
- 研究所(61383)
- 经(60517)
- 业大(58235)
- 北京(54648)
- 农业(53947)
- 经济学(52846)
- 州(50776)
- 范(50752)
- 师范(50238)
- 院(49942)
- 财经大学(49141)
- 基金
- 项目(266112)
- 科学(211119)
- 研究(197445)
- 基金(194621)
- 家(168863)
- 国家(167373)
- 科学基金(144607)
- 社会(127867)
- 社会科(121120)
- 社会科学(121089)
- 省(103664)
- 基金项目(102040)
- 自然(91560)
- 教育(90665)
- 自然科(89417)
- 自然科学(89390)
- 自然科学基金(87871)
- 划(86434)
- 资助(79378)
- 编号(78855)
- 成果(64481)
- 部(59808)
- 重点(59576)
- 创(57473)
- 发(56948)
- 课题(55504)
- 国家社会(53578)
- 创新(53160)
- 制(53114)
- 教育部(51748)
- 期刊
- 济(199255)
- 经济(199255)
- 研究(124375)
- 中国(89029)
- 财(72365)
- 管理(65550)
- 农(64265)
- 学报(61409)
- 科学(58560)
- 大学(47787)
- 学学(45052)
- 融(43834)
- 金融(43834)
- 农业(43370)
- 教育(43354)
- 技术(36570)
- 财经(34433)
- 业经(32971)
- 经济研究(31401)
- 经(29757)
- 业(26505)
- 问题(25778)
- 贸(21694)
- 技术经济(21012)
- 版(19878)
- 世界(19772)
- 财会(19638)
- 现代(19517)
- 国际(18845)
- 会计(18529)
共检索到6367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龙 于千惠 平靓
在经济与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当前,兼顾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的绿色转型对中国制造至关重要。本文从自愿性环境规制的绿色声誉和组织学习双重效应入手,构建理论模型考察其对中国制造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机理,并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从国家认监委网站获得的企业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参与自愿性环境规制在显著降低企业污染排放强度的同时,也能有效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机制分析表明,以ISO14001认证为代表的自愿性环境规制通过绿色声誉的需求引导和组织学习的效率提升共同促进了中国制造企业绿色转型。本文的拓展讨论部分显示,自愿性环境规制的绿色转型效应在需要大量技术投入才能减排的重污染行业较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此外,企业的“漂绿”行为和所面临的融资约束都会抑制自愿性环境规制的绿色转型效应。为充分发挥自愿性环境规制对制造企业的绿色转型作用,除应降低参与成本、提高企业参与自愿性环境规制的积极性外,政府还应从强化监管和发展绿色金融等方面来克服自愿性环境规制当前的局限性。
关键词:
自愿性环境规制 制造企业 绿色转型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于岩平
本文介绍了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及其在中国饭店业中的实施要点和延伸,试图为中国饭店业找寻一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三峰 卜茂亮
运用2004—2011年中国大陆30个省(市、区)数据,采用面板计数模型实证分析嵌入全球价值链及非正式环境规制与中国企业ISO14001认证的关系。结果表明,出口与企业采纳ISO14001认证存在显著正向关系,这表明,通过全球价值链传递的国外非正式规制有利于中国企业环保行为的改善;国内公众环境关注度能有效推动企业贯标ISO14001;在其他条件不变下,贸易目的地ISO14001认证数的反向溢出效应有差异性,出口到欧洲和北美洲对企业采纳ISO14001认证有积极作用;FDI和正式环境规制的交互项与企业采纳ISO14001认证显著正相关,说明FDI对东道国环境的影响依赖于东道国环境规制水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分棉 贺佳 孙宛霖
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ISO 14001认证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并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012)》为外生政策冲击,检验了命令型环境规制影响下ISO 14001认证对企业绿色创新的诱发效应。研究发现,企业通过ISO 14001认证可以促进绿色创新。在新标准实施后,ISO 14001认证对企业绿色创新的诱发作用显著增强,且对低污染企业、高创新能力企业和国有企业绿色创新的诱发作用显著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ISO 14001认证通过发挥"环保工具"作用来诱发企业绿色创新。研究结论对有效推进环境规制和企业绿色创新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朱祖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小明 赵月炜
我国虽然基本上避免了环境质量急剧恶化的局面,但是现行环境政策并没有从根本上遏制环境状况不断恶化的趋势,我国环境政策的效率亟待提高。究其原因,我国环境政策以行政直控的管制政策为主,具有强烈的行政管理色彩,使得政府和企业的博弈长期锁定在非合作状态。要摆脱这种困境,必须引入第三方激励、监督机制,促使双方的博弈转变为合作博弈。20世纪90年代中期自愿性环境政策的渐渐兴起,是企业和公众在产品市场上互相影响的结果,而政府起到引导、激励、信号传递作用。文章从博弈论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自愿性环境政策缓解了环境管制成本与效果冲突的困境,是未来环境政策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关键词:
环境政策 政府管制 自愿性环境政策 博弈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兆国 张弛 曹丹婷
目前,我国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的企业数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有关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与企业环境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却主要集中在国外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而且结论也不一致。本文以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以及企业财务绩效和外部制度压力在这种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对企业环境绩效有正向影响,并在2015年新《环保法》颁布实施之后更加明显;企业财务绩效在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影响企业环境绩效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政府监管、行业竞争和舆论监督在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影响企业环境绩效中均起到正向调节作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在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影响企业环境绩效中尚未起到正向调节作用。这些研究结论对如何深入认识和充分发挥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作用,提高企业环境绩效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立彦 林小池
本文研究ISO14000环境管理认证对企业内在价值的影响。以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的分析表明,ISO14000认证对股东权益的增长具有正向影响,销售业绩有了显著的提升。通过统计检验还看到,属于环境敏感行业的公司,其ISO14000认证效应更为突出。
关键词:
环境管理 ISO14000认证 企业价值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东宁 周长辉
本文以制度理论为基础,提出企业对标准化环境管理体系(以ISO14001为例)进行自愿贯标的驱动力模型,包括外部合宜性驱动力和内部合宜性驱动力。我们采用中国287家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检验此模型。结果显示,企业内部合宜性驱动力,如管理层环境导向、学习能力和传统经验,对企业自愿贯标行为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但包括强制力、规范力和模仿力在内的外部合宜性驱动力的影响却多数并不显著。我们进一步讨论了分析结果对目前我国环境政策和企业环境管理的启示。
关键词:
自愿贯标 合宜性驱动力 环境管理体系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莉
绿色技术创新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随着环境规制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因而有必要基于环境规制的视角系统地分析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当环境规制水平较低时,绿色技术创新对于其他形式的技术创新具有挤出效应,因此不利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但是随着环境规制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与其他技术创新实现互补,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进入快速发展期。而随着环境规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绿色技术创新趋于成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进入低速稳定期。与此同时,相对于对大气污染的环境规制,提高对水污染的环境规制水平更有利于发挥绿色技术创新对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绿色技术创新 制造业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明晶 王肇 张永珅 崔也光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对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2008—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对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实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成本粘性。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通过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和促进企业绿色创新降低企业的成本粘性。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和非重污染行业的企业实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对其成本粘性的影响效果更明显。本文的研究证实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积极作用,将这一重要因素纳入成本粘性动因的分析框架,能够助力企业实现环境治理与成本管理的协同效应。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连超 毕茜 刘强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作为一种重要的自愿参与型环境规制,其会如何影响企业投资效率?本文基于2007—2019年中国沪深A股重污染企业的经验数据,探讨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能够显著提升企业投资效率,主要表现为缓解企业投资不足,对企业投资过度的抑制作用有限。进一步分析发现,与国有企业相比,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更能显著提升非国有企业投资效率,且这种异质性主要表现在缓解企业投资不足方面,在抑制企业投资过度方面不存在。影响机制探讨发现,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政府补助、机构持股、银行贷款来缓解企业投资不足,提升企业投资效率。研究表明,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激励作用较强,但约束作用不足,仍需进一步完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制度,提升企业投资效率,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周革 赵立民
经国务院批准,1997年5月,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成立,这标志着我国在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将步入健康、有序和规范的轨道。截止到1997年8月底,我国政府已批准北京、天津、上海、厦门等11个城市为实施ISO14000的试点城市;已有三批共55个企业进行了ISO14000认证试点工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王秋莲 李聪波
为了实现绿色制造环境绩效评价对绿色制造实施过程的监督和检验作用,提出一种面向过程的绿色制造环境绩效评价体系,包括绩效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2个方面。从绿色制造实施流程出发,分析环境绩效评价内容,得到具有过程特征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阶段,即基础建设、应用实施和持续改进,并介绍了各阶段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分析环境绩效指标值的确定方法,采用目标递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应用过程评价方法得到绩效结果,以实现对绿色制造实施过程的动态评价。该评价体系在重庆某机床厂再制造工程中的初步应用验证了其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