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73)
- 2023(19502)
- 2022(16484)
- 2021(15548)
- 2020(13037)
- 2019(30056)
- 2018(29630)
- 2017(56747)
- 2016(30717)
- 2015(34688)
- 2014(34237)
- 2013(34004)
- 2012(30977)
- 2011(27833)
- 2010(27635)
- 2009(25793)
- 2008(25513)
- 2007(22348)
- 2006(19778)
- 2005(17725)
- 学科
- 济(128786)
- 经济(128611)
- 业(107941)
- 管理(102575)
- 企(94991)
- 企业(94991)
- 方法(58044)
- 数学(47917)
- 数学方法(47317)
- 财(39700)
- 农(38815)
- 业经(35965)
- 中国(34416)
- 制(28420)
- 务(26884)
- 财务(26803)
- 财务管理(26756)
- 农业(26615)
- 企业财务(25376)
- 贸(23729)
- 贸易(23717)
- 易(23112)
- 学(22868)
- 地方(22816)
- 技术(22637)
- 和(22127)
- 理论(22077)
- 划(20743)
- 体(20612)
- 策(19994)
- 机构
- 学院(438483)
- 大学(437874)
- 济(183311)
- 经济(179688)
- 管理(177231)
- 理学(152957)
- 理学院(151365)
- 管理学(148979)
- 管理学院(148152)
- 研究(143940)
- 中国(111730)
- 京(92788)
- 财(86820)
- 科学(85220)
- 所(70546)
- 财经(69075)
- 农(68669)
- 中心(65371)
- 江(64128)
- 研究所(63760)
- 经(62927)
- 业大(62310)
- 北京(58570)
- 经济学(55632)
- 范(54540)
- 师范(54074)
- 农业(53490)
- 州(53267)
- 院(52313)
- 财经大学(51327)
- 基金
- 项目(294111)
- 科学(233855)
- 研究(217892)
- 基金(216368)
- 家(187018)
- 国家(185434)
- 科学基金(161325)
- 社会(139916)
- 社会科(132682)
- 社会科学(132648)
- 基金项目(114080)
- 省(112791)
- 自然(103730)
- 自然科(101365)
- 自然科学(101341)
- 教育(99732)
- 自然科学基金(99563)
- 划(94409)
- 资助(89148)
- 编号(88082)
- 成果(71274)
- 部(66059)
- 重点(65178)
- 创(62399)
- 发(61922)
- 课题(59921)
- 国家社会(58207)
- 创新(57820)
- 教育部(57372)
- 制(56824)
- 期刊
- 济(202894)
- 经济(202894)
- 研究(131910)
- 中国(83123)
- 财(69873)
- 管理(69331)
- 农(63758)
- 学报(63592)
- 科学(61446)
- 大学(50018)
- 学学(47175)
- 教育(44769)
- 农业(43949)
- 技术(39828)
- 融(39009)
- 金融(39009)
- 财经(34581)
- 业经(33666)
- 经济研究(32100)
- 经(29668)
- 问题(26558)
- 业(24771)
- 技术经济(22719)
- 贸(21088)
- 现代(20662)
- 理论(20051)
- 版(19960)
- 世界(19943)
- 科技(19935)
- 财会(19342)
共检索到6495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波
基于"企业—区位"动态再视角,分析了企业总部与区位的结构性匹配和关系性匹配对其迁移目标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为了实现结构性再匹配,企业总部更倾向迁往更具总部集聚优势和信息沟通优势的新区位;为了实现关系性再匹配,企业总部将会为了提高合法性而实施模仿迁移,从而使得企业总部迁移表现出显著的烟花效应。以泉州企业总部迁移为对象的案例研究发现,泉州知名民企总部职能的快速演化以及泉州总部集聚优势和信息沟通优势提升缓慢强化了企业与区位的结构性不匹配,驱动企业总部外迁;而厦门更为显著的总部集聚优势和信息沟通优势以及泉州民企总部在厦门合法性的可得性,促使泉州民企总部集体迁往厦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林必越 叶小杰 余建平
通过对泉州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实地问卷调研,考察了产业集群内不同优势因素对民营企业总部迁移的影响情况。对样本数据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之后,建立Logit回归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实证结果显示:1产业集群内"成本优势"越弱,民营企业总部越可能往外迁移;2产业集群内"营销与管理优势"越弱,民营企业总部越可能往外迁移;3产业集群内"创新优势"和"产品优势"因素没有对民营企业总部迁移产生显著影响。表明民企总部是否迁移与产业集群内的成本、营销和管理等优势因素有显著关系,而与集群内的创新、产品等优势因素没有显著关系,民企总部迁移更为注重企业综合经营成本、市场信息和商务服务优势,以及对管理要素资源的追求。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蒋冠宏 蒋殿春
本文以中国服装、纺织和鞋帽类企业为例研究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与其生产率之间的关系。通过检验有如下发现:第一,生产率越高的企业越有可能对外投资;第二,投资高收入国家的企业其生产率不一定比投资中低收入国家的企业高;第三,就市场寻求而言,当地生产类投资的企业要比商贸服务类投资的企业生产率高;第四,投资目的国多的企业不一定比投资目的国少的企业生产率高。因此通过本文的研究更深层展现了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特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姜海宁 谷人旭 李广斌
运用Arc GIS 9.2软件并基于点和面两个方面对2004—2008年的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格局特征进行测度,具体结合核密度指数、Morans’I、Getis-Ord General G和Getis-Ord Gi*等指标,结果表明:基于点层面,企业总部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环渤海以及珠三角等区域,尤以前两者更显著;基于面的层面,全局空间集聚程度较低,其中热点区布局较稳定,并以长三角和环渤海为主,而珠三角有日益衰退趋势,而其增长格局呈现出极强的随机性和不稳定性;2004—2005、2005—2006和2006—2007年时段增长热点区与冷点区均集中在长三角、环渤海和珠三角。2007—2008年热点区范围与数量远高于前3个时段,而全国大部分区域已由次冷区转为次热区。以此为基础,本文结合城市的服务业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可达性、人力资源以及拥有权力等方面的11个影响因素,并采用Eviews 3.1软件对其进行定量测度和分析。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吕艺高
本文从泉州中小制鞋服装企业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在吸引人才方面的特点,探讨其用人机制存在的问题,对中小企业如何吸引人才提出了可行的办法措施和策略。
关键词:
中小鞋服企业 人才 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筱娟 徐维祥 黄明均 刘程军 唐根年
企业迁移对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功能优化及区域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杭州市544家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杭州市内企业县际迁移、同一区(县、市)内部企业跨乡镇街道迁移特征,进一步剖析企业迁移的动力机制,并结合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对企业迁移绩效进行评价,主要研究结论如下:①杭州市西湖区、江干区等近郊区是制造业企业主要的净迁出地,主要迁往余杭区和萧山区等远郊区。②余杭区、萧山区及江干区等区域内部企业迁移活动频繁,中心城区内企业迁移相对不活跃。县区内企业迁移具有有序性,呈现出扩散与再集聚并存的特征。③迁移企业具有规模衰减性,迁移企业数随企业规模等级的增加而递减,半数以上迁移企业的总资产位于107.0~2 262.7万元之间。④制造业企业迁出和迁入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开发区和高速公路建设对企业总体兼具虹吸效应和挤出效应。⑤对于总体样本及同县区内跨乡镇街道迁移样本而言,迁移有利于提升企业绩效,但跨区(县、市)迁移企业的绩效与对照企业无显著差异,在采用不同绩效指标、差异化的匹配方法计算后结论依然稳健。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周正柱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形式,对湖南国有或国有控股的大型企业、私营/民营的中小型企业以及三资和外企办事处等三类企业进行调研,详细分析企业迁移区位选择内部、区位及其他影响因素。调研结果表明:中小型企业相对大型企业来说灵活性更强,迁移意愿明显,三资企业迁移性最强;不同类型企业迁移区位选择内部、区位及其他影响因素具有明显差异性。调研结论对于企业如何制定迁移决策以及区域政府如何改善区位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企业迁移 区位选择 市场调研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正柱 孙明贵 张莹
基于245家企业调研数据,采用描述统计、因子分析法等统计方法,目的是明确有哪些因素影响企业迁移区位的选择,以及这些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研究结论表明,在影响企业迁移区位选择的因素中,商务成本各要素都非常重要,而资金成本各要素的重要性因企业主营业务的不同而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化,市场化程度、企业战略等的重要性因企业性质不同而有显著差异,市场及技术因子因企业规模和成立年限而表现出差异性。
关键词:
企业迁移 区位选择 企业调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邱新平
现阶段,企业智能制造应用不断深化,数据量呈现井喷式增长。数据如何在驱动生产过程中对传统生产组织结构产生冲击?聚焦于这一问题,通过双案例研究,本文构建了数据——应用——组织结构创新的理论框架。本文研究发现,生产模块化是支撑个性化生产的重要前提,物联网应用是强化生产过程协同的关键基础,智能辅助系统应用是促进员工自组织的必要条件。这些发现一方面贡献于智能制造环境下组织结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对中国政府和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管理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制造业 数据赋能 组织结构 案例研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蒋媛嫒
本文着眼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制造业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迁移的现象,探讨了东部制造业企业迁移的趋势、特征及其发生机理。研究表明,东部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和原材料密集型制造业企业正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企业仍在向东部集中;产业因素和地区因素的变动是东部制造业企业向中西部迁移的直接动因。相应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区域政策有必要根据这种趋势进行调整和跟进。
关键词:
制造业 企业迁移 区域政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席强敏
本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结合双重差分倾向评分法,在克服自选择性和异质性偏差的基础上实证探究了城市内部制造业企业的迁移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升是否有促进效应,并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和"新"新经济地理学理论,验证了比较优势、企业异质性对该效应发挥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而言,城市内部企业迁移行为对其TFP提升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且从时序上看促进效应呈现逐渐增强趋势。进一步的分样本研究表明,企业迁移前后地区产业比较优势的提升有助于促进企业效率改进;企业迁移对效率不同的企业影响程度不同,对低效率企业TFP提升的促进效应更显著。上述结论在考虑了不同时间段、不同企业类型和不同的TFP估计方法后结果仍稳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林必越 赵蓓 付家豪
总部迁移是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是企业对营商环境的综合评价和战略选择。聚焦在地营商环境对民营企业迁移的理论机理与实际影响,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研收集数据资料,建立Logit回归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考察在地因素对民营企业总部迁移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1)在地人才、技术和信息等高端要素资源获取越难,民营企业总部越会往外迁移;(2)在地城市软硬环境条件越不能满足民企发展的需求,民营企业总部越会往外迁移;(3)在地"基本生产要素"和"产业集群条件"因素没有对民营企业总部迁移产生显著影响。得出结论:民企总部是否迁移与在地的高端要素资源获取、城市软硬环境等因素有显著关系,民企总部迁移更注重对企业发展提升所需要的高级人才、先进技术、便捷信息、城市软硬设施条件、商务服务配套等资源。
关键词:
总部迁移 在地营商环境 民营企业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爱芝 李国平 孙铁山
纺织服装业因其自身产业特点和发展特征,一直是国内研究的热点,被认为是最早实现全球产业转移和最具有产业转移特征的重要产业之一。通过构建产业结构变动系数来描绘纺织服装业区位迁移的基本格局,结果表明:①纺织服装产业的结构变动相对稳定且集中于东部地区;②结构变化地域分异明显,沿海大于内陆,东部大于中部,中部又高于西部和东北,东部沿海的浙江、广东、江苏、山东、上海和福建,中部的湖北和河南,以及东北的辽宁,纺织服装业的结构变化系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的多数省份则较低;③结构变动系数的大小取决于当地经济发展、区位性和结构性因素。采用偏离—份额模型将中国纺织服装业发展分解为结构效应和空间效应,以此阐述中国纺织服装业区位迁移的内在规律。结果表明:①河南、安徽和江西已经成为东部纺织服装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区;②纺织服装业的区位迁移在竞争效应和纯空间竞争效应上具有一致性,说明产业的地理分布主要受到区位优势的影响;③明显的结构负效应说明纺织服装业的产业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
纺织服装业 区位迁移 测度 中国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长全
首先从产品市场、知识创新等级、既有区位因素和研发要素投入四个维度来认识影响企业研发迁移的推力、拉力因素,进而在宏观层面研究近年中国企业研发迁移表现出的特征,结果表明:向东部集中的趋势不断加强;经费投入的集聚程度显著高于人员投入;主导省市在人员方面的优势低于资金优势。
关键词:
企业迁移 研发 集聚水平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正柱 孙明贵
该文用2005—2013年我国东、中和西部26个省(市、自治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相关数据,建立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基于商务成本视角,对企业迁移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由商业设施及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为主构成的要素成本是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迁移区位选择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且呈正向影响关系;(2)交易成本及其构成要素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迁移区位选择的影响具有差异性。从全国范围来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迁移的区位选择更倾向于研发能力强、基础设施好、政府运作效率和信息化程度高的地区;从东部区域内部看,企业更关注区域信息化程度、政府运作效率和研发能力;从中西部区域内部看,基础设施、信息...
关键词:
商务成本 企业迁移 区位选择 面板数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