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778)
- 2023(23779)
- 2022(20129)
- 2021(18792)
- 2020(15887)
- 2019(36295)
- 2018(35792)
- 2017(68436)
- 2016(37318)
- 2015(41952)
- 2014(41566)
- 2013(40935)
- 2012(37339)
- 2011(33643)
- 2010(33766)
- 2009(31637)
- 2008(31534)
- 2007(28138)
- 2006(24922)
- 2005(22783)
- 学科
- 济(153073)
- 经济(152877)
- 业(118791)
- 管理(118291)
- 企(103841)
- 企业(103841)
- 方法(69070)
- 数学(57775)
- 数学方法(56910)
- 财(45020)
- 农(42858)
- 中国(42766)
- 业经(39961)
- 制(34834)
- 学(30779)
- 务(29612)
- 财务(29514)
- 财务管理(29461)
- 农业(28954)
- 贸(28181)
- 贸易(28159)
- 地方(28148)
- 企业财务(27980)
- 理论(27700)
- 银(27276)
- 易(27271)
- 银行(27219)
- 技术(26070)
- 行(25874)
- 和(24970)
- 机构
- 大学(530543)
- 学院(529779)
- 济(216139)
- 经济(211652)
- 管理(206480)
- 理学(177398)
- 研究(177353)
- 理学院(175403)
- 管理学(172049)
- 管理学院(171066)
- 中国(139099)
- 京(113920)
- 科学(108006)
- 财(104176)
- 所(89122)
- 农(86774)
- 财经(82212)
- 研究所(80580)
- 中心(80202)
- 江(79691)
- 业大(77020)
- 经(74825)
- 北京(72299)
- 范(68162)
- 农业(67838)
- 师范(67502)
- 经济学(66267)
- 院(64457)
- 州(63938)
- 财经大学(60984)
- 基金
- 项目(351112)
- 科学(277627)
- 基金(256598)
- 研究(255691)
- 家(223713)
- 国家(221845)
- 科学基金(191385)
- 社会(163140)
- 社会科(154663)
- 社会科学(154623)
- 省(135637)
- 基金项目(134004)
- 自然(124163)
- 自然科(121357)
- 自然科学(121329)
- 自然科学基金(119195)
- 教育(118540)
- 划(114206)
- 资助(106916)
- 编号(102867)
- 成果(84089)
- 重点(78666)
- 部(77814)
- 创(74205)
- 发(73805)
- 课题(71544)
- 创新(68980)
- 国家社会(67832)
- 教育部(67112)
- 科研(66802)
- 期刊
- 济(239639)
- 经济(239639)
- 研究(158904)
- 中国(107623)
- 财(83460)
- 学报(82954)
- 管理(81748)
- 农(79378)
- 科学(77263)
- 大学(64227)
- 学学(60454)
- 教育(59494)
- 农业(53930)
- 融(52981)
- 金融(52981)
- 技术(47896)
- 财经(41441)
- 业经(38943)
- 经济研究(38825)
- 经(35688)
- 业(31126)
- 问题(31038)
- 技术经济(26758)
- 统计(25828)
- 版(25470)
- 贸(25255)
- 图书(24662)
- 科技(24317)
- 策(23916)
- 现代(23868)
共检索到7990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预测
[作者]
孟凡生 赵刚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分析制造企业创新柔性、智能化转型、商业模式创新和环境动态性的相互关系,构建了制造企业创新柔性对智能化转型的作用机理模型,探索制造企业创新柔性对智能化转型的影响机理。利用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创新柔性能够正向影响智能化转型,商业模式创新在创新柔性和智能化转型之间具有中介效应,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创新柔性与商业模式创新、智能化转型之间关系。研究结果为推动中国制造企业智能化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克英 蒋淼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明确指出,我国需要发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新零售业态。所以在价值创造方式日趋多元化的当下,各种新型商业模式层出不穷,这使得零售企业满足外部需求并获得利润的方式日益多元化。同时,随着市场环境动态性的提升,零售企业传统经营方式面临的挑战逐渐增多,如何突破原有逻辑不断优化商业模式成为诸多零售企业的关注重点。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在于零售企业能否识别并利用潜在机会,而动态能力体现零售企业了解市场环境、识别并抓住潜在机会的能力,因而势必对于商业模式创新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在市场环境动态变化的复杂环境中,动态能力对于零售企业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基于此,本文基于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实证分析动态能力对零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旨在引导零售企业重视提升动态能力,促进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结果表明:动态能力显著促进零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在动态能力影响零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中,环境动态性起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婉红 李娜
绿色技术创新和智能化转型对破解资源环境制约、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2011—2019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为样本,构建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效应,并结合面板门槛模型探讨智能化转型程度差异下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的环境绩效水平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智能化转型正向调节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作用,且其调节效应边际递增。当考虑异质性问题时,与中西部地区的企业相比,东部地区的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智能化转型对提升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更明显;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智能化转型更易实现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研究结论为推动我国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智能化转型以及改善企业环境绩效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贺正楚 潘为华 潘红玉 吴艳
基于2007—2021年A股上市制造企业面板数据,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两个方面即制造过程数字化转型和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分别考察其对制造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整体层面和制造过程层面的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制造企业创新效率;短期内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能够提升制造企业创新效率,长期中对创新效率的影响为负。在考虑内生性等问题后,这一结果依然显著,并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在影响机制方面,交易成本在企业整体层面和制造过程层面数字化转型与创新效率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在商业模式层面数字化转型与创新效率的关系中发挥遮掩效应。基于异质性研究发现,民营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要强于国有制造企业,技术密集型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要强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企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制造过程 商业模式 创新效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仝自强 李补喜 杨磊
选取三家技术型初创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横向比较与纵向分析相结合的归纳式跨案例研究方法,依据“创业调整行动→商业模式创新→战略柔性”的逻辑构建三者之间的理论模型。研究表明,创业者综合使用多种创业调整行动有助于提高初创企业可行商业模式的有效性;初创企业在不同环境动态水平以及扮演不同角色情况下采取的商业模式创新策略不同;当初创企业所处的环境动态性越来越高,且在行业中所扮演的角色由被动适应转化为主动影响时,商业模式创新的侧重点将由增强反应型战略柔性逐渐转变至增强前瞻型战略柔性。
关键词:
商业模式创新 创业调整行动 战略柔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简兆权 张良彩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制造企业实施商业模式创新进行服务化转型的理论分析框架,以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从三种创新进程分析制造企业基于商业模式创新进行服务化转型,阐述广电运通如何成功进行服务化转型。验证商业模式创新理论的同时也对其进行了补充和发展,并以期为我国制造企业进行服务化转型提供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文 许辉 梅蕾
面对经济规则变化和产业结构变革,商业模式创新成为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选择。然而,鲜有文献对商业模式构成要素间的多重互动关系进行实践性探索。文章以15家智能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探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6种商业模式构成要素如何协同联动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发现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存在三条等效路径:市场主导型、网络借力型和开源节流型。其中,业务流程作为核心条件存在,通过与不同水平的其他要素匹配,大大提高了商业模式创新实现的可能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程愚 孙建国 宋文文 岑希
以生产技术创新为主题和以经营方法创新为主题的商业模式是我国企业谋求竞争优势的两种主流商业模式。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营运差异化"和"营运确定化"在前者影响绩效的过程中无显著作用,而在后者影响绩效的过程中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研究揭示,目前以技术创新为主题的企业对提高营运水平重视不够,也提示我国企业从经营方法创新入手提高竞争力的战略思路是有效的。研究指出,"营运竞争"与"产品竞争"同样重要,通过营运竞争获取竞争优势尤其值得我国企业予以重视。研究发现同时也拓展了商业模式实证研究的理论框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侯亚茹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国零售企业只有持续重视创新商业模式,才能有效促进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营销动态能力对于商业模式创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当前动态的市场环境中,零售企业只有不断提升自身营销动态能力,推进商业模式创新,才能实现自身发展。因此,本文以零售企业为研究对象,以环境动态性作为调节变量,研究了营销动态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营销动态能力显著正向促进零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环境动态性在零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与营销动态能力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孙丽文 任相伟 李翼凡
高质量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归根到底是要实现企业绿色转型、提升企业绩效。鉴于企业发展受内外部因素的联动影响,尝试构建动态环境规制嵌入下战略柔性、绿色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采集173份有效调查问卷,通过层次回归对影响企业转型和绩效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当前情境下,战略柔性、绿色创新对企业绩效有显著提升效应,但是伴随战略柔性强度增大,其贡献度减小;两者交互效应能显著正向提升企业绩效,且绿色创新在不同水平的战略柔性与企业绩效关系中发挥不同中介作用,说明变革管理理念和强化绿色创新是遏制战略柔性过高导致企业绩效贡献度下降的重要措施,绿色创新对战略柔性的效应发挥起到纽带作用;动态环境规制在战略柔性、绿色创新对企业绩效的显著正向影响中存在负向调节效应,表明动态环境下政府规制政策更多地对企业决策和创新行为带来抑制效果。综合研究结果,提出企业应加强内生路径建设、注重环境规制政策引导、实现政企双赢与协同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程宣梅 杨洋
在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探讨数字商业模式创新形成机制,以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从战略柔性的视角构建数字化重构商业模式创新作用于企业绩效的过程机制模型,以长三角463家企业的调研数据为研究样本进行层级回归,分析具体影响路径。研究发现:数字化正向影响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战略柔性中介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数字化显著调节商业模式创新与战略柔性之间的关系,也显著调节商业模式创新经由战略柔性影响企业绩效的间接效应,企业的数字化程度越高,商业模式创新通过战略柔性影响企业绩效的作用就越强。因此,在数字化背景下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要加强数字化能力建设,加强战略柔性,以更好地适应动态环境、提升绩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武光
商业模式微创新在本土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和获得持久竞争优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基于服务化转型背景,探讨本土制造企业如何微创新商业模式。研究发现:商业模式微创新经历了从按需定制的注入产品服务到交付即用的嵌入方案服务进而到即需即应的融入平台服务的创新逻辑演进;微创新过程中制造企业分别使用边界跨越策略来不断推出新型商业模式,采用边界保护策略来运用各类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微创新是由规则型战略节奏所引发,依靠组织身份的局限变换和组织惯例的扩展更新来实现。这些发现进一步深化了制造企业商业模式的动态性研究,并对本土制造企业成功实现服务化转型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若辉 关惠元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商业模式的演化,而在此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外部因素融入到企业经营活动当中,开放式创新成为重要的推动力。本文基于商业模式演化的特征和开放式创新的内涵,以企业价值链流动为脉络,从"价值洞察——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价值转化"4个层面探讨了企业开展开放式创新的过程,分析了各阶段多种创新主体的类型和作用形式,并总结了企业常见的做法,梳理了智能化发展背景下开放式创新促进商业模式演化的机理。最后,提出企业应注重跨行业协作,强化对外部创新主体的联结能力,依靠数据信息充分发掘用户需求,以平台化运营思维来促进信息技术与商业模式的融合。
关键词:
智能化 开放式创新 商业模式 演变机理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阳
1引言海尔公司建立了一个以物流业务链为基础,横向结合了产品运用、财务、管理和采购等多部门,同时纵向设计了企业产品生产监控、客户服务体验、安全物流运营等功能的立体化物流信息集成平台。通过运用,实现了物流信息的资源共享与交换,同时对物流运营实现了可视化监控,物流供应链各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柏洲 夏文飞
当前经济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如何提升创新绩效是一个重要的议题。本文通过对246份企业问卷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知识隐秘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知识复杂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创新能力在知识属性(知识隐秘性、知识复杂性)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间起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知识属性(知识隐秘性、知识复杂性)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本文最终还检验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即环境动态性调节了技术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本文研究对于企业提升创新绩效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3D打印云智能-直接制造下的商业模式创新
服务柔性、环境规制与制造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兼论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
商业模式创新视角下的战略柔性形成机制研究
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市场效能的机制研究——营销动态能力的调节效应
数字技术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关系实证分析——资源拼凑与跨界搜索有调节的中介作用
TMT异质性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知识创造的中介作用
美德日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创新模式比较——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视角
智能制造背景下制造业的商业模式创新——以沈阳机床为例
三维智力资本、商业模式创新与绩效的关系研究——技术动荡性的调节效应
强弱关系与突破式创新关系研究——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和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