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79)
- 2023(14121)
- 2022(11604)
- 2021(10654)
- 2020(8996)
- 2019(20163)
- 2018(19627)
- 2017(38131)
- 2016(20426)
- 2015(22802)
- 2014(22605)
- 2013(22370)
- 2012(20801)
- 2011(18709)
- 2010(18995)
- 2009(18272)
- 2008(18326)
- 2007(16602)
- 2006(14918)
- 2005(13987)
- 学科
- 济(91467)
- 经济(91329)
- 业(88246)
- 管理(79136)
- 企(78750)
- 企业(78750)
- 方法(37926)
- 财(32832)
- 农(30561)
- 数学(29774)
- 数学方法(29524)
- 业经(29496)
- 中国(27288)
- 制(24182)
- 务(22068)
- 财务(22040)
- 财务管理(22012)
- 农业(21076)
- 企业财务(20868)
- 策(19276)
- 贸(19080)
- 贸易(19069)
- 易(18694)
- 技术(18101)
- 体(17408)
- 划(16706)
- 银(15767)
- 银行(15760)
- 和(15716)
- 行(15201)
- 机构
- 学院(300785)
- 大学(296740)
- 济(140707)
- 经济(138313)
- 管理(120804)
- 理学(103149)
- 理学院(102195)
- 管理学(101109)
- 研究(100580)
- 管理学院(100514)
- 中国(82598)
- 财(69562)
- 京(61559)
- 财经(53949)
- 科学(53256)
- 经(49214)
- 所(49062)
- 江(46016)
- 中心(45342)
- 农(45060)
- 经济学(44218)
- 研究所(43456)
- 财经大学(39872)
- 经济学院(39850)
- 北京(39274)
- 业大(37338)
- 院(36029)
- 州(35189)
- 农业(34849)
- 商学(34710)
- 基金
- 项目(188656)
- 科学(152879)
- 研究(144060)
- 基金(141734)
- 家(120623)
- 国家(119552)
- 科学基金(105165)
- 社会(97308)
- 社会科(92514)
- 社会科学(92497)
- 基金项目(73260)
- 省(70845)
- 教育(65144)
- 自然(64288)
- 自然科(62873)
- 自然科学(62856)
- 自然科学基金(61863)
- 划(58721)
- 资助(58115)
- 编号(56551)
- 成果(46501)
- 部(44524)
- 创(42121)
- 制(42034)
- 重点(41846)
- 国家社会(41436)
- 发(40564)
- 教育部(39383)
- 业(39288)
- 课题(39161)
- 期刊
- 济(162492)
- 经济(162492)
- 研究(97423)
- 中国(61421)
- 财(57042)
- 管理(51246)
- 农(43636)
- 科学(38448)
- 学报(35876)
- 融(34031)
- 金融(34031)
- 农业(29803)
- 大学(29688)
- 财经(28277)
- 学学(28144)
- 教育(26937)
- 经济研究(26653)
- 业经(26638)
- 技术(26256)
- 经(24493)
- 问题(21018)
- 贸(19379)
- 业(17761)
- 世界(17608)
- 技术经济(17197)
- 国际(17155)
- 现代(15321)
- 财会(13961)
- 商业(13588)
- 经济管理(13571)
共检索到4685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韩民春 张丽娜
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持续快速上涨,对劳动密集型外商投资企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制造业FDI撤离已初现端倪。本文通过建立模拟中国经济发展过程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预测了制造业FDI撤离的就业效应并比较不同应对政策的调控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撤资加速了中国资本深化,对就业有明显的负面冲击,劳动参与率显著下降,就业冲击将随着撤资规模的扩大而持续放大。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撤资的就业冲击将集中爆发于城镇。对于中国的就业宏观调控,供给管理政策优于需求管理政策,其中降低资本税率的长期综合调控效果最优,是现阶段促进就业的良好突破口。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明强
随着中国加工贸易区位优势不断削弱,在发达国家重振制造业和后发经济体"承接转移"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下,成本导向型外资制造业正不断从中国撤离,且呈蔓延之势。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石季辉 王军
近年来,IT制造业等外资依赖性较强的产业面临的外资撤离风险不断升高,如何衡量和评估不同撤离速度下内资企业的发展稳定性和实现转型升级的支撑性?文章将CGE模型数值模拟与DEA分解分析相结合,考察不同外资撤离速度场景对IT制造业内资企业的影响,以及机制和路径。结果表明:1、当外资流入为0或者其存量以5%的速度小幅持续撤离时,内资企业受影响较小。较高的资本深化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使得其能够较快填补市场空白,具备企稳回升的能力; 2、当外资存量以25%的较高速度撤离时,内资企业由于技术进步受到抑制,劳动生产率处于不可扭转的持续下滑趋势;3、外资企业在可见预期内仍然将是内资企业的主要技术进步来源,外资撤离会通过抑制内资企业技术进步,从而约束资本深化和技术效率的路径中对内资企业的稳定发展和转型升级产生负面影响。基于上述研究,文章提出相关政策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
外资撤离 CGE IT制造业 DEA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铁玲 王选华 廖上胜
研究FDI技术溢出效应是近年国内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多数学者主要从行业特征、市场结构等角度来考察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性,而少部分学者从整体上讨论了政策效应对FDI技术溢出产生的影响。通过使用交叉变量来测度外贸政策对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也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我国制造业的FDI受外贸政策的影响现实,从而对外资政策的调整提供了一定依据。
关键词:
FDI 技术溢出效应 外贸政策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黄顺魁 刘琼
在传统偏离—份额分析基础上,本文引入空间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分析我国八大区域的制造业就业空间变动。研究认为,西部大开发对制造业的就业变动影响不大;2005年东部振兴和中部崛起以及国内外其他因素的作用使到制造业产业部门向非沿海地区转移,而且主要集中在中部区域和东北区域;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区域仍然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制造业转移过程呈产业集中与产业转移同时发展的特征;沿海区域发展较好的产业部门难以向非沿海地区转移,非沿海区域对承接制造业产业部门存在着无序规划的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晖 刘帷韬
文章基于锁定效应理论,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统计数据库,对FDI进入我国制造业的锁定效应进行了细致分析。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利用锁定效应形成机理分析了我国锁定效应形成的原因。其次,通过将我国制造业区分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采取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从劳动力锁定、资本锁定、技术锁定三个角度进行实证分析,证明了FDI进入后对中国制造业的锁定效应。实证分析表明:FDI无论在哪种类型企业中看重的都是低廉的劳动力要素,很少带来技术进步,而出口的增长也并未改善此种情况。因此,企业基本被锁定在了生产的最低环节,随后,文章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认为我国当前应加大对我国现有低端劳动力的培训,加大对创新的投入,另外对进入的外资要进行导向性引入。
关键词:
直接投资 制造业企业 锁定效应 转型升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滨 李卫兵 欧阳建新
基于1999—2009年间中国制造业的行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FDI技术溢出对技术进步和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FDI通过横向和前后向关联溢出效应对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在统计上显著为正。进一步分解全要素生产率,发现FDI横向溢出效应对技术效率的影响也显著为正,而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则不显著;前向关联效应对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影响更为明显;后向关联仅对技术进步有显著的正效应,而横向溢出效应对技术进步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戒骄 王文娜 王德华 严锦梅
构建一个由作用领域、干预层级、中介目标和战略意图4个维度构成的政策矩阵,并用这个矩阵分析美国制造业政策。基于此,利用特朗普政府制造业跨细分行业保护性政策出台时间差异,构造DID,并通过逐步引入交互项,检验其政策体系对制造业细分行业增加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样本期内,保护性的市场激励政策和分配激励政策没有提升制造业细分行业增加值,或显著改变其变化速度;要素供给政策对制造业增加值的显著促进作用滞后半年,但未对其增速产生显著影响;政策之间存在不一致性或冲突,致使政策组合的影响不显著。中国应该汲取特朗普政府保护主义政策失灵的教训,按自身定力继续扩大开放和增强市场作用,促进政策协同并强化其实现使命任务的能力,在促进产业公地建设、提升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地位、积极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和跨国公司垄断、提高产业链和价值链粘性等方面形成协同互动的政策矩阵。
关键词:
保护主义 美国制造业 再工业化 产业政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谢富胜
产业演进规律表明 :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存在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移动的趋势 ,工业内部结构相继经历重化工业、加工组装工业和高新技术工业分别为主的阶段性演进。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取决于一国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政治和资源等因素的影响 ,在工业结构的阶段性演进过程中 ,易出现“离制造业”和“产业空心化”现象 ,降低国家的竞争力。由于各产业相对工资收入差别、制造业预期利润率偏低、教育市场化以及包括媒体等社会舆论和地方政府无意识边缘化等因素的作用 ,从中国目前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流向来看 ,中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离制造业”现象 ,一定程度上的“离制造业”现象导致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企业达不到...
关键词:
离制造业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岳平 鲍春雷
制造业技术结构升级对就业具有双重影响,既能通过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又会因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而导致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问题,对就业产生抑制作用。为此,需要以就业优先的宏观经济目标为指导,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最大限度提升技术结构升级的就业促进作用、缓解抑制作用,实现产业发展与就业增长的双赢。
关键词:
制造业 技术结构 就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玲
文章基于180个地级以上城市2002—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工具变量,使用系统GMM的动态面板估计方法,研究了行业FDI流入引起的部门增长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不同FDI流入量对不同的部门产生的经济效应不一样。通过在产业水平上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发现经济溢出效应主要是通过制造业部门产生的,尤其是低收入样本城市以及以制造业为基础的样本城市,这种现象表现的尤为明显。与我们之前期望的相反,服务业FDI并不总能促进经济增长,在特定的城市经济中很可能导致去工业化。
关键词:
制造业FDI 服务业FDI 动态经济效应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志龙
通过梳理FDI影响东道国就业技能结构的理论机制,将原始数据归口到直接消耗系数表中的15个相应行业,实证研究发现:总体上,FDI拉动了我国制造业低技能劳动力就业,对高技能劳动力就业无明显影响,恶化了制造业就业技能结构;FDI水平效应抑制了高技能劳动力就业,对低技能劳动力就业拉动作用不明显,是恶化就业技能结构的渠道;FDI前、后向关联效应拉动了制造业总体就业,优化了就业技能结构;随着行业FDI进入程度的提高,FDI前、后向关联对高技能劳动力和低技能劳动力就业的拉动作用均逐渐提高。
关键词:
FDI 产业关联 劳动力技能 就业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雨豪 张露露 杨超 程宝栋
制造业是吸纳中国就业的重要载体。随着全球价值链的纵深发展和国内要素成本上升,中国制造业布局发生变化,必然对就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基于WIOD数据库,运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分析2009—2014年中国制造业布局变迁的特征及其就业效应,并运用结构分解法探讨引起就业变动的不同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总体呈现少量转出、大量流入的转移特征,纸制品制造业和家具制造业等低技术制造部门对外转移的同时,化学品制造业和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制造业等高技术制造部门不断涌入,中国制造业呈现不断高级化的趋势。就中国制造业布局变迁的就业效应而言,对家具制造业和纺织品、服装和皮革制造业等低技术制造业的冲击较为明显。从不同影响路径来看,中国制造业布局变动对就业的影响主要是由国内中间产品、国外中间产品生产外移和国内最终产品生产外移引致。从不同技能水平的就业人员来看,低技能劳动者是受制造业布局调整影响的重点群体。最后,本文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从稳定就业的角度为应对中国制造业布局变化提供参考。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习农
"外资撤离"是投资促进工作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在我国引进外资实践中,不能将"外资撤离"等同于"外资非正常撤离",与其相对应的概念应是"外资保持"。导致"外资撤离"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投资服务尤其后期服务滞后。必须在完善政策、法律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投资服务,建立立体式投资服务模式,重点构建投资后期服务评价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贤彬 陈春秀
在多措并举稳就业的基调背景下,探寻影响就业增长的因素紧要迫切。本文以中国各省五年规划政策文件提及的四位码重点产业为切入点,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系统考察了重点产业政策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重点产业政策显著提升受支持企业的就业水平。渠道分析发现,重点产业政策通过“规模效应”“利润效应”和“效率效应”推动受支持企业增加劳动力雇佣数量。除了对受支持企业的就业扩张有正向影响,重点产业政策还通过信贷溢出效应带动相同二位码非重点企业的就业水平提升。重点企业在金融危机后期也担起了“稳就业”职责,逆势投资以扩增劳动力需求。在宏观行业层面上,重点产业政策还通过行业间关联效应对其他行业的就业产生间接影响。本文研究为进一步理解产业政策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提供了微观和宏观层面的新证据。
关键词:
重点产业政策 稳就业 挤出效应 溢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