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89)
2023(18968)
2022(16096)
2021(14936)
2020(12691)
2019(28881)
2018(28447)
2017(54239)
2016(29635)
2015(33053)
2014(32588)
2013(32544)
2012(29779)
2011(26930)
2010(26634)
2009(25199)
2008(25064)
2007(22109)
2006(19671)
2005(17815)
作者
(87549)
(72949)
(72462)
(68653)
(46215)
(34796)
(32651)
(28487)
(27647)
(25972)
(24998)
(24552)
(23247)
(23155)
(22621)
(22089)
(21727)
(21655)
(20839)
(20804)
(18241)
(17886)
(17611)
(16555)
(16215)
(16183)
(16163)
(16096)
(14662)
(14334)
学科
(122472)
经济(122297)
(103561)
管理(99129)
(91015)
企业(91015)
方法(54968)
数学(44888)
数学方法(44469)
(38117)
(36914)
业经(34372)
中国(32708)
(27339)
(25842)
财务(25773)
财务管理(25739)
农业(25196)
企业财务(24433)
(24129)
(23563)
贸易(23550)
(22946)
技术(21844)
(21595)
地方(21227)
环境(21152)
(20556)
理论(20393)
(19796)
机构
大学(429632)
学院(428918)
(177707)
经济(174269)
管理(169638)
理学(146513)
研究(145791)
理学院(144936)
管理学(142741)
管理学院(141976)
中国(112025)
(92066)
科学(89907)
(83178)
(77365)
(73922)
研究所(67305)
业大(66830)
财经(66295)
中心(64882)
(62773)
农业(61069)
(60423)
北京(58107)
经济学(53838)
(52446)
(52292)
师范(51854)
(49810)
财经大学(49170)
基金
项目(289552)
科学(227787)
基金(212276)
研究(207959)
(186793)
国家(185251)
科学基金(158519)
社会(133552)
社会科(126640)
社会科学(126604)
基金项目(112475)
(111532)
自然(103728)
自然科(101287)
自然科学(101256)
自然科学基金(99487)
(94029)
教育(93496)
资助(87084)
编号(82295)
成果(66181)
重点(64907)
(64132)
(61640)
(61274)
创新(57167)
课题(56418)
国家社会(55675)
科研(55423)
教育部(54733)
期刊
(196874)
经济(196874)
研究(126699)
中国(81314)
学报(71533)
(71374)
(66151)
管理(65155)
科学(65042)
大学(53902)
学学(51260)
农业(48875)
教育(39275)
(37689)
金融(37689)
技术(35000)
财经(33291)
业经(32723)
经济研究(31481)
(28569)
(27612)
问题(25821)
技术经济(21880)
科技(21018)
(20930)
(20702)
现代(19987)
世界(19680)
理论(19322)
商业(18799)
共检索到6330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吴传清  邓明亮  陈文艳  
集聚经济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源,是提升地方经济竞争力的重要载体。中国大部分制造业在地理上高度集中,省际差异、行业差异明显;环境效率呈下降趋势,东部地区环境效率较高,中西部地区环境效率较低;制造业集聚水平与环境效率呈显著N型关系,制造业集聚的不同演化阶段对环境效率的影响不同;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技术进步、环保意识、政府规制、城镇化、对外开放水平等是影响环境效率的重要因素。为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环境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加快推动制造业集聚升级、坚持绿色发展、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外资准入环境门槛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传清  申雨琦  
根据2005-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基尼系数估算全国装备制造业集聚水平;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测度全国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采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构建门槛面板模型,实证检验装备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全国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但地区差异明显;装备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呈显著的N型关系,具有双重门槛效应;东部、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呈递增的正向非线性影响,中部地区装备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呈先降后升态势,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呈倒N型关系;研发投入强度、能源消耗与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显著正相关,城市化水平、环境规制与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显著负相关。提高装备制造业发展质量,应增加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装备制造业集聚化、绿色化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魏玮  张万里  
基于中国29个省份17个二位数制造业2000—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将制造业按要素密集度分类,利用非期望产出数据包络法求出制造业的效率,运用非线性平滑面板转换模型,分析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制造业集聚水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引入负外部性的制造业效率并非与集聚程度呈正向关系,这里将制造业分为过度集聚型、集聚推进型和集聚递减型,集聚递减型和过度集聚型负外部性严重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率;(2)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已处在过度集聚阶段,而中、西部也出现了过度集聚现象;(3)东部沿海地区效率与铁路密集度成负向关系,而与能源消耗成正向关系,交通拥挤影响着经济发展,且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是以高能耗为基础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魏玮  张万里  
基于中国29个省份17个二位数制造业2000—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将制造业按要素密集度分类,利用非期望产出数据包络法求出制造业的效率,运用非线性平滑面板转换模型,分析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制造业集聚水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引入负外部性的制造业效率并非与集聚程度呈正向关系,这里将制造业分为过度集聚型、集聚推进型和集聚递减型,集聚递减型和过度集聚型负外部性严重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率;(2)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已处在过度集聚阶段,而中、西部也出现了过度集聚现象;(3)东部沿海地区效率与铁路密集度成负向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阳  唐晓华  
本文利用中国21个制造业行业2006~2015年的统计数据,考察区域互动中的学习和竞争机制如何影响制造业集聚改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制造业集聚、区域互动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均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区域互动减弱制造业集聚效应;区域互动减缓产业集聚在技术进步中的效果,但对集聚改善技术效率具有促进作用;竞争机制增进制造业集聚效应,提升行业效率;学习机制中的科研人员流动提升行业效率,而研发经费强度和研发效率减缓效率改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余昀霞  王英  
文章利用区位商指标测算制造业集聚水平。同时从技术因素角度在IPAT模型中引入产业集聚变量,通过面板回归分析得到:中国各地区制造业及21个细分行业集聚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制造业整体集聚与环境污染存在倒"N"型曲线关系,细分行业集聚则出现了倒"N"型、正"N"型、倒"U"型和正"U"型四种曲线关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吉亚辉  文静  
选取1999—2013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运用空间误差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交通基础设施与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关系。将1999—2013年分为3个时间段,从动态层面考察了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制造业的集聚影响方向和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为正相关影响,且影响程度在降低。此外,各地区应注重加强与相邻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经济互助,以促进制造业合理发展与集聚。同时,应该加强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制造业,促进制造业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伟娜  
文章在对美国产业区域专业化向心力与离心力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美国废水、废弃气和废物数据探讨了美国20世纪80年代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通过美国能源消耗增长率数据考察了美国产业集聚与环境效率之间的关系,从产业集聚的转型升级、集聚内企业技术、知识、基础设施共享和有效的环保节能政策三个层面给出我国雾霾治理的有益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伟娜  徐勇  
本文利用2001~2010年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制造业集聚与环境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与环境技术效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较小企业规模和较高生活水平促进了环境技术效率的提高,环境规制和科技投入强度没有增强对环境技术效率的改进,FDI在高环境技术效率组中更易于促进环境技术效率的提高。根据实证结果,政府应从全局上通过制造业集聚转型升级、判识集聚度拐点、发挥集聚优势来实施节能减排;考虑行业异质性,政府应分别采取跨越提升与政府推动、平稳提升与政府鼓励、渐进提升与政府规划、突破提升与政府引导的发展战略来实现节能减排。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传清  申雨琦  陈文艳  
利用长江经济带20042014年数据,在测算出制造业集聚水平和环境效率的基础上,检验了制造业集聚与环境效率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制造业集聚水平与环境效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制造业集聚的正外部性大于负外部性,对环境效率的提高具有正向的驱动效应。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推进优势产业集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大环境规制力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立平  鲍鑫  
本文利用三个测度指标分析了近几年来文化制造业的集聚特征,结果表明各区域文化制造业集聚水平差异很大,其中广东文化制造业的集聚程度最高,江苏、浙江等地的文化制造业集聚水平较高。通过技术效率指标发现,大部分省市文化制造业的规模经济水平和资源配置水平同样存在差异。为了进行更深入的分析,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了文化制造业集聚水平与综合技术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促进文化制造业集聚能够显著提升技术效率。建议技术效率较低的区域着力促进文化制造业集聚,从而提升技术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宏毅  
文章选取2001—2015年中国20个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采用空间基尼系数测算了制造业产业集聚水平,实证考察了环境规制对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在制造业行业层面和高集聚行业层面环境规制与制造业产业集聚之间呈现明显的U型关系,在低集聚行业层面环境规制并没有产生产业集聚效应。由于中国目前的制造业集聚程度并不高,环境规制的增强并不会抑制我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叶  刘伯凡  
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我国制造业依旧呈现疲软状态。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破除制造业的发展困境,成为当前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城市群"为空间研究范畴,构建了产业协同集聚与制造业生产效率间的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并利用我国22个城市群2003—2011年的相关数据,检验了城市群范围内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论显示:(1)面向城市群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产生了正向影响;(2)技术进步而非技术效率的改进,是面向城市群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提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途径;(...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韩庆潇  查华超  杨晨  
本文运用曼奎斯特指数对我国制造业子行业的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基于2003-2012年的动态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整个制造业及按不同要素密集度划分的制造业中产业集聚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从制造业总体来看,产业集聚水平的增加可有效促进创新效率的提高,按要素密集度划分的制造业中只有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集聚能有效促进创新效率的提高,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君  
基于2000—2018年省际层面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制造业集聚、金融业集聚对绿色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和金融业集聚均对其所在省份的绿色生态效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邻近省份的制造业集聚和金融业集聚也会对该省份的绿色生态效率带来显著提升;各地区的绿色生态效率水平还存在显著的滞后效应;通过机制检验发现本省的集聚经济会通过刺激研发投入,从而提高绿色生态效率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