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49)
- 2023(16590)
- 2022(13745)
- 2021(12817)
- 2020(10938)
- 2019(24685)
- 2018(24284)
- 2017(46636)
- 2016(24823)
- 2015(27670)
- 2014(27324)
- 2013(27165)
- 2012(24594)
- 2011(22000)
- 2010(21758)
- 2009(20400)
- 2008(20201)
- 2007(17772)
- 2006(15327)
- 2005(14071)
- 学科
- 济(108385)
- 经济(108230)
- 业(95769)
- 管理(87872)
- 企(85728)
- 企业(85728)
- 方法(51503)
- 数学(42346)
- 数学方法(41818)
- 财(35547)
- 农(32069)
- 业经(31303)
- 中国(28350)
- 制(25035)
- 务(24800)
- 财务(24750)
- 财务管理(24712)
- 企业财务(23491)
- 农业(22220)
- 技术(20365)
- 贸(19932)
- 贸易(19920)
- 易(19488)
- 体(18422)
- 和(18329)
- 划(17908)
- 策(17661)
- 理论(17617)
- 学(17219)
- 银(17092)
- 机构
- 学院(356818)
- 大学(355415)
- 济(156635)
- 经济(153918)
- 管理(144126)
- 理学(124613)
- 理学院(123389)
- 管理学(121511)
- 管理学院(120811)
- 研究(115573)
- 中国(92442)
- 财(74756)
- 京(73671)
- 科学(66853)
- 财经(59588)
- 农(57153)
- 所(56336)
- 经(54401)
- 中心(53426)
- 江(51995)
- 研究所(50782)
- 业大(50223)
- 经济学(48981)
- 北京(45864)
- 农业(44835)
- 财经大学(44413)
- 经济学院(44150)
- 院(41870)
- 范(40937)
- 师范(40527)
- 基金
- 项目(238724)
- 科学(192037)
- 基金(179591)
- 研究(173914)
- 家(155688)
- 国家(154424)
- 科学基金(135304)
- 社会(115503)
- 社会科(109822)
- 社会科学(109801)
- 基金项目(94096)
- 省(90422)
- 自然(87147)
- 自然科(85259)
- 自然科学(85235)
- 自然科学基金(83793)
- 教育(79398)
- 划(75994)
- 资助(73760)
- 编号(67255)
- 部(54688)
- 成果(53455)
- 重点(53050)
- 创(52180)
- 发(49977)
- 国家社会(49524)
- 制(48316)
- 创新(48198)
- 教育部(47689)
- 人文(46360)
- 期刊
- 济(169283)
- 经济(169283)
- 研究(104495)
- 中国(66980)
- 财(61723)
- 管理(58126)
- 农(52994)
- 学报(50803)
- 科学(50273)
- 大学(40487)
- 学学(38541)
- 农业(36443)
- 融(33449)
- 金融(33449)
- 技术(32597)
- 财经(30438)
- 教育(28895)
- 经济研究(27713)
- 业经(27607)
- 经(26252)
- 问题(22219)
- 业(21750)
- 技术经济(19789)
- 统计(18807)
- 贸(18731)
- 世界(17879)
- 策(17398)
- 财会(17145)
- 现代(16746)
- 版(16357)
共检索到5268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果庆 罗宏翔
根据集聚分布的自身特点,本文提出了可以进行显著性检验的普适性产业集聚指数,并对我国28制造业1994年的860个样本和2004年800个样本进行测量和检验,我们的计算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的集聚强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同时具有集聚和扩散双重现象。
关键词:
制造业 集聚 显著性检验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果庆 罗宏翔
国内学术界对我国制造业集聚进行了大量统计研究,但我国制造业集聚的显著性尚未得到检验,集聚强度也未得到分级。本文以1995年的800个样本和2004年的860个样本分别对我国28个制造业集聚进行方差假设检验,结果发现,仅有4个东部省(直辖市)的制造业和4个制造业行业集聚显著。进一步发现,高端制造业集聚强度在增强,而低端制造业集聚强度在下降,制造业集聚强度从东部至西部呈递减趋势。同时,中西部制造业集聚强度在下降。两极分化的制造业集聚扩大了东部与中西部发展差距,因此,努力调节制造业区域分布,有效促进中西部制造业集聚是缩小区域差距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制造业 集聚强度 方差假设检验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马静 赵果庆
本文根据集聚分布的自身特点,提出了普遍适用且可以进行显著性检验的集聚强度指标,并对我国地区的28个制造业1994年的860组和2004年800组样本进行了计算和检验。笔者发现地区制造业和FDI集聚强度在提高,2004年制造业集聚度与FDI集聚度的相关性已具有显著性,制造业对FDI需求弹性在增大,制造业对FDI的依赖性在增强。进而,进一步发现,地区制造集聚强度的显著性极不平衡,集聚类型也有较大差异,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大部地区,还是原发型低端集聚,而东部则是FDI依赖型高端集聚。两极分化的地区制造业集聚,扩大了地区发展差距,对地区经济增长方式也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努力调节FDI地区分布,有效促进中西...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张浩然
基于广东省2006-2013年21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在随机标靶框架下利用T统计量、EG指数和W统计量分别考察了制造业的空间集聚程度及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广东省制造业的集聚度仍然较高,74.2%的两位数制造业在1%的水平上显著集聚。总体而言,2006年以来,广东制造业整体由集聚转向扩散,扩散以关联度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加工制造环节和高耗能、高污染的资源型企业为主,扩散的主要方向是从珠三角核心城市到外缘和周边地市。此外,随着信息和交通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的空间分离已成为企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郭然 原毅军
本文利用STIRPAT随机模型,以产业集聚的环境外部性为切入点,基于2008—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制造业集聚两个方面检验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总体而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环境污染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制造业集聚对环境污染产生倒"U"形影响效应,即当制造业集聚未达到"门槛值"之前,制造业集聚水平的提高加剧了环境污染,而一旦集聚水平超过"门槛值",制造业集聚的环境正外部性才能够显现。此外,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集聚的关联效应对环境污染影响的检验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在倒"U"形曲线"门槛值"位置上起到了关键作用;我国绝大部分省份位于倒"U"形曲线的左侧,制造业集聚水平尚未跨越"门槛值"而发挥环境正外部性。本文进一步将全国样本分为东部、中部、西部省份,检验了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影响的地区及行业异质性。其中,相比于中西部省份,东部省份制造业集聚表现出更为显著加剧环境污染的作用;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在东部省份表现出对环境污染更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低端生产性服务业在中、西部省份抑制作用更显著。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制造业集聚 环境污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光玲 吴学花
文章通过构造包含集聚水平变量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利用1990~200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以中国8个二位数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对中国制造业的集聚水平对生产的贡献度进行了估计。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存在显著的集聚效应,但是不同的行业集聚对生产的贡献程度差距较大;并且,集聚对生产的促进效应并不只体现在高技术部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集聚效应甚至更为显著。
关键词:
产业集聚 集聚效应 生产函数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郑冠群 徐妍 安磊
本文利用1996—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测度了产业空间集聚指数,检验了中国制造业集聚过程中Porter外部性驱动企业创新的机制。研究结论为:(1)产业空间集聚可能减少制造业企业的市场份额,而产品创新能够抑制产业空间集聚对企业市场份额的侵蚀;(2)出于保持或增加市场份额的考虑,制造业空间集聚程度的提升会促使创新型企业增加创新产出,提高创新水平;(3)随着制造业集聚程度的日益提高,创新型企业的创新化程度提升会迫使潜在创新企业放弃产品创新,从而使得产业空间集聚对市场整体的创新活动表现出抑制作用;(4)由于产业集聚对企业市场份额的影响力度不同、市场份额在企业创新决策中的重要程度不同,产业空间集聚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具有企业所有权性质异质性和要素密集度异质性,进一步确认了Porter外部性驱动企业创新的机制。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丽丽
文章选取中国28个制造业行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关联的门槛模型分析方法,在贸易开放的视角下,对产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集聚促进生产率提高的过程中,有门槛效应的存在,随着贸易开放水平的提高,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将愈发显著。同时,在贸易开放水平较高时,产业集聚对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技术进步上,对技术效率的提高反而有负面影响,这可能与集聚水平过高所导致的负外部性有关。
关键词:
集聚 全要素生产率 贸易开放 门槛效应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琴 赵丙奇 郑旭
本文从知识外溢效应、竞争效应及产业协同效应3个方面对科技服务业集聚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机理进行研究。对北京、上海、广东和江苏4个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科技服务业集聚情况进行了测度,并实证分析了科技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科技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具有正向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服务业 集聚发展 制造业升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詹浩勇 冯金丽
理论分析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和提升创新收益的中介效应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实证研究发现该外溢效应依赖于城市经济基础和区位环境的支撑,同时还要克服阻碍这种外溢跨区域传递的制约条件。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先发工业化城市已表现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积极影响,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尚缺乏对制造业的创新驱动作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家云 张玉 吴石磊
从理论层面梳理了海归技术溢出、产业集聚与东道国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通过构建产业集聚的HHI指数,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别考察了海归技术溢出对中国产业集聚影响及海归技术溢出与产业集聚的互动对中国产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海归技术溢出对中国产业地理集聚具有积极影响,海归技术溢出与产业集聚的互动促进了各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且该效应在不同集聚度行业和不同技术层次行业差异显著,其在高技术行业和高集聚度行业中的效应最为显著。
关键词:
海归技术溢出 产业集聚 技术进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萃 赵伟
本文在总揽国内外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对外开放与制造业区域集聚的命题进行了系统梳理,鉴别出了对外开放促进制造业区域集聚的三个机制,分别为制度转型机制、技术溢出机制和基础设施机制,由此构建了一个机理系统。利用中国现实数据对上述机制进行的经验检验表明,对外开放主要通过制度转型机制和基础设施机制来对中国制造业区域集聚发生作用,技术溢出机制尚未显现。在此基础上的实验模拟显示,不同作用机制下,对外开放对不同地区制造业集聚的作用存在明显差异,而且这种差异随着对外开放度的提高呈现出发散态势。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纪玉俊 张鹏
外商直接投资(FDI)在我国制造业集聚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这一作用的发挥与地区市场化进程有着密切关系。将地区市场化进程作为门槛变量,门槛回归模型的实证检验发现,FDI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在市场化水平高的区间内,FDI对制造业集聚具有显著正向推动作用;在市场化水平较低或低的区间内,FDI对制造业集聚具有显著负向作用。同时也发现,沿海地区的市场化进程要明显快于内陆地区,FDI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相对更大。这就要求不同地区在吸引FDI促进制造业集聚的过程中,要提高本地区的市场化水平,从而有利于这一作用的更好发挥。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纪玉俊 张鹏
外商直接投资(FDI)在我国制造业集聚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这一作用的发挥与地区市场化进程有着密切关系。将地区市场化进程作为门槛变量,门槛回归模型的实证检验发现,FDI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在市场化水平高的区间内,FDI对制造业集聚具有显著正向推动作用;在市场化水平较低或低的区间内,FDI对制造业集聚具有显著负向作用。同时也发现,沿海地区的市场化进程要明显快于内陆地区,FDI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相对更大。这就要求不同地区在吸引FDI促进制造业集聚的过程中,要提高本地区的市场化水平,从而有利于这一作用的更好发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艳萍 谢鹏
运用非参数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测算了1998—2007年上海20个制造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其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变化指数;用基于面板数据的计量回归模型对上海市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上海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带来的,技术效率变化指数表现出负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对上海制造业企业没有明显的外溢效应,产业集聚对上海制造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国有产权比重具有显著的反向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