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85)
- 2023(12228)
- 2022(10021)
- 2021(9192)
- 2020(7831)
- 2019(17791)
- 2018(17254)
- 2017(33143)
- 2016(17754)
- 2015(19868)
- 2014(19815)
- 2013(19805)
- 2012(18127)
- 2011(16314)
- 2010(16385)
- 2009(15927)
- 2008(16086)
- 2007(14573)
- 2006(13000)
- 2005(12240)
- 学科
- 济(84109)
- 经济(83976)
- 业(83294)
- 企(76111)
- 企业(76111)
- 管理(72572)
- 方法(36385)
- 财(30558)
- 数学(28433)
- 数学方法(28227)
- 业经(27887)
- 农(26614)
- 中国(23151)
- 务(21944)
- 财务(21922)
- 财务管理(21896)
- 制(21742)
- 企业财务(20804)
- 农业(18841)
- 技术(17086)
- 体(16166)
- 划(15659)
- 策(15617)
- 贸(15366)
- 贸易(15353)
- 和(15149)
- 易(15037)
- 体制(14075)
- 银(13407)
- 银行(13401)
- 机构
- 学院(265365)
- 大学(263609)
- 济(124220)
- 经济(122227)
- 管理(108505)
- 理学(92729)
- 理学院(91884)
- 管理学(90967)
- 管理学院(90460)
- 研究(87720)
- 中国(72761)
- 财(60551)
- 京(55239)
- 财经(47385)
- 科学(47208)
- 经(43190)
- 所(42843)
- 农(40497)
- 江(39785)
- 中心(39217)
- 经济学(38923)
- 研究所(38118)
- 北京(35174)
- 财经大学(35054)
- 经济学院(35017)
- 业大(33956)
- 农业(31439)
- 院(31370)
- 商学(31336)
- 商学院(31059)
- 基金
- 项目(168339)
- 科学(136412)
- 基金(126982)
- 研究(126638)
- 家(108367)
- 国家(107458)
- 科学基金(94704)
- 社会(86403)
- 社会科(82120)
- 社会科学(82101)
- 基金项目(66202)
- 省(63371)
- 自然(58169)
- 自然科(56865)
- 自然科学(56849)
- 教育(56514)
- 自然科学基金(55938)
- 划(52284)
- 资助(51896)
- 编号(48294)
- 部(39586)
- 成果(39040)
- 创(38010)
- 制(37655)
- 重点(37365)
- 国家社会(37173)
- 业(36820)
- 发(35818)
- 教育部(34792)
- 创新(34751)
- 期刊
- 济(142153)
- 经济(142153)
- 研究(83678)
- 中国(53472)
- 财(51277)
- 管理(45646)
- 农(38697)
- 科学(35044)
- 学报(32415)
- 融(27603)
- 金融(27603)
- 大学(26692)
- 农业(26670)
- 学学(25368)
- 财经(25063)
- 技术(23740)
- 经济研究(22973)
- 业经(22870)
- 经(21694)
- 教育(20307)
- 问题(18435)
- 业(16945)
- 技术经济(16271)
- 贸(16121)
- 世界(15829)
- 国际(14246)
- 财会(13744)
- 现代(13373)
- 统计(12714)
- 会计(12585)
共检索到4081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腾飞 杨俊
构建了包括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政府目标函数,利用2005—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测算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权重区间。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政府目标函数中资本密集产业部门的权重介于0.564~0.623之间,资本密集型产业部门的权重显著大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政府更重视资本密集型产业部门的福利。
关键词:
制造业 资本偏好 政府目标函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妍妍 李磊 刘鹏程
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面板数据,本文估计了企业雇佣的性别偏好,借以检验出口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性别雇佣偏好的影响。在控制企业的个体属性后,与非出口企业相比,出口企业具有更高的女性雇佣偏好;伴随企业出口规模的扩大,企业的女性雇佣偏好也将显著增长。考虑到样本的抽样偏倚和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稳健。出口企业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将进一步增强出口对制造业企业的女性雇佣偏好的正向影响。出口对企业性别雇佣偏好的影响还存在着分布上的差异性,其主要提高了企业对低技能女性劳动力的雇佣偏好,并对出口比例较大的地区和行业中的女性就业产生了更大的正面溢出效应。本文对于在深化改革开放进程中,提高我国女性就业机会,实现性别就业平等方面具有较重要的政策意义。
关键词:
出口 雇佣 性别偏好 制造业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宋晓玲 李金叶
利用2004—2019年中国内地30个省域面板数据,系统考察创新人员流动和创新资本流动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效应及政府创新偏好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创新人员流动和创新资本流动均对制造业高级化、合理化有显著积极作用。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创新人员流动和创新资本流动通过提升创新能力间接推动制造业高级化、合理化;政府创新偏好在创新资本流动与制造业高级化、合理化以及创新人员流动与制造业高级化之间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但对创新人员流动与制造业合理化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在两类创新要素流动推动制造业升级过程中,政府创新偏好的调节作用呈现非线性特征。结论对引导创新要素合理流动,推动制造业高级化、合理化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素莲 柴顺天
以2013年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2012年、2013年年报数据,考察了企业家风险偏好对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并从产权性质的角度考察了二者关系的作用程度。研究发现:企业家风险偏好与盈余质量负相关,企业家风险偏好越高,盈余质量越低;产权性质对于企业家风险偏好与盈余质量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表现为相比于非国有控制公司,在国有控制公司中,企业家风险偏好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程度较小。本研究有助于理解企业家风险偏好与盈余质量的关系,对于企业家风险承担与风险预见能力的培养、不同产权形式下的公司改革和发展具有一定政策意义。
关键词:
企业家风险偏好 产权性质 盈余质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慧 彭榴静 陈晓华
研究目标:揭示生产性服务资源环节偏好对制造业出口品国内增加值率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通过修正Antràs等(2012)模型科学识别生产性服务资源环节偏好,运用OLS、2SLS和联立方程等计量方法从多维细化视角进行计量检验。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资源环节偏好对制造业出口品国内增加值率的作用机制呈现倒"U"形,该机制在多种外部冲击下依然稳健,中国生产性服务资源以"远离最优值"的形式与制造业耦合。研究创新:弥补了基于环节偏好视角剖析生产性服务资源与出口品国内增加值率关系研究缺乏的缺憾,将贸易地理优势纳入出口品国内增加值率的研究,使得该领域的研究更加科学细致。研究价值:既能为中国走出制造业核心中间品"内源短板"和生产性服务资源配置效率偏低困境提供一定的启示,也能为我国制定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率提升方面的政策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明森 陈爱贞 张文刚
产业升级作为企业战略性选择,与决策者的决策偏好与升级预期密切相关。升级预期是决策者全面权衡成功与失败概率后的预期收益,不是价值链各环节输出值"U"型曲线(即所谓"微笑曲线"),而是价值链期望值倒"U"型曲线(即所谓"哭泣曲线")。面临"哭泣曲线",对多数理性的风险中性者而言,进入产业升级风险系数最小、期望值最大的生产加工环节,无疑是理性选择,由此使得发展中国家产业垂直升级出现低端锁定效应。因此培育企业家冒险精神,改变其决策偏好;提升升级能力,改变企业升级预期,是我国企业突破产业垂直升级低端锁定的主要路径。对中国沪深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计量检验表明,上述结论基本准确,并且冒险精神、技术能力和营销...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强 陈松
论文以2004~2007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董事创新偏好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结果发现:董事创新偏好越强,企业的R&D投入越大;因为私有企业与国有企业在企业目标、所有权安排和资源及特权获取上的差异,所以私有企业有更强的动机利用董事创新偏好作为增加R&D投入的手段;这种效应主要发生在创新发展水平高的地区,而在创新发展水平低的地区,这种效应并不显著。这是因为,在创新发展水平较高(低)的地区,私有企业以较低(高)的成本获得较多(少)的创新资源,因而私有企业的所有者就有较强(弱)动机委托创新偏好高的人行使其R&D决策代理权,进而增加(减少)企业的R&D投入。本文从企业所有权性质和创新发展的视...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董翔宇
传统理论基于有效市场理论,主要从公司财务视角研究资本收益率及杠杆率问题,忽略了生产环节的决定机制。本文从决定生产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视角,对资本收益率及杠杆率的决定机制进行重新认识,得出全要素生产率资本收益率定价模型,并通过实证检验得出:第一,全要素生产率、投资者情绪波动、货币供给变化及要素的投资规模都是企业杠杆率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的不协调性对杠杆率具有抑制作用;第二,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全要素生产率逐渐成为决定资本收益率水平的核心定价因子,泡沫因子作用逐渐降低,合理的资本收益率市场机制正逐渐形成;第三,当前,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决定的足值杠杆率处于50%~60%,大部分行业的实际收益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决定的潜在资本收益率基本吻合或背离不大,而部分上游能源类、基础性行业的收益率背离严重,且杠杆率居高不下,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隐患,也是"去杠杆"的重点领域。本文研究成果为当下"去杠杆"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鲍晓华 张莉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表和贸易数据,以离岸外移指标和垂直专业化指标度量了我国1987-2006年间制造业的整体外包水平,并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就其行业特征和国别特征进行了指标分解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外包水平在过去20年间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各行业部门对我国外包总水平提高的贡献率是有差异的;资本密集型(包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外包水平增长要快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此外,我国对各贸易伙伴国的外包份额也有差异,外包活动更多集中于我国主要的进口贸易伙伴国。上述研究结论对我国提升外包水平和结构,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汝影 余东华
资本深化速度与技术进步偏向是影响产能利用率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拓展CES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资本深化速度、技术进步偏向对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的作用机理,并采用1998-2016年制造业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样本区间内,中国制造业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呈现替代关系,技术进步总体偏向资本,要素结构偏向资本;已有条件下,适宜的资本深化速度有利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进而对产能利用率产生正向间接影响;但研究期间内,中国制造业资本深化速度过快,对产能利用率产生的负向直接影响显著大于正向间接影响,因此资本深化速度对产能利用率的整体影响为负向;技术进步偏向资本与要素结构偏向资本相适宜,可以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进而提高产能利用率;资本深化速度和技术进步偏向对产能利用率的综合影响为正,因此对于过快的资本深化速度,可以通过提高技术进步资本偏向程度缓解或扭转产能利用率的降低趋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叶建木 张洋 万幼清
本文以2011—2019年我国医药制造业上市企业为样本,考察了高管团队风险偏好、失败再创新行为与再创新绩效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高管团队风险偏好正向影响失败后技术开发阶段再创新绩效,但负向影响失败后成果转化阶段再创新绩效。失败后全新创新在高管团队风险偏好与失败后两阶段再创新绩效间皆存在中介作用,而失败后追加创新未见中介作用。同时,高管团队风险偏好对失败后两阶段再创新绩效的影响较对成功后两阶段再创新绩效更显著,且失败后全新创新较成功后全新创新的中介作用更显著。本文旨在为企业构建合理的高管团队、改善其失败再创新行为、提高再创新绩效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借鉴。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谢家平 王爽 迟琳娜
尽管再制造可以重新获得产品的附加价值,但是再制造产品和新产品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厂商在各期应该采用何种生产策略?本文选取单一制造厂商,首先讨论无偏好市场下两期再制造最优生产策略,建立厂商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优化模型;然后给出了再制造成本节约临界值,以便厂商在不同的再制造成本区域内采取合适的价格和产量决策策略;进而将模型拓展,研究无限期的最优产量和定价策略。由于不同产品的再制造成本节约s的比例并不相同,本文通过优化所得的结论进行数据模拟,研究产品回收率和降级率对s*的影响,s对厂商的产量、定价决策及利润的影响,进而分析降级率对产量和价格的影响,为厂商制定产品设计、生产和回收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再制造 生产策略 无偏好市场 经济优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晓华 刘慧
本文通过修正Antràs et Al.(2012)模型,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融入制造业环节偏好的新测度工具,在测度出1997-2011年34国8类生产性服务业融入制造业上游度的基础上,就生产性服务业融入制造业的环节偏好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如下:生产性服务业融入制造业生产环节时,兼备"量增"和"质升"两种功能,且多数生产性服务业的"质升"功能具有"最优环节",该环节多位于各国生产性服务业融入制造业上游度的"中值"区域;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以远离"最优环节"的形式支持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生产性服务业资源呈现一定的粗放型使用特征;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和资本市场并未...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吕洪燕 于翠华 曲世卓 田玉来
文章采用空间向量夹角构造制造业出口结构高级化指标,基于2004-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人力资本对其影响,并分析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中介效应模型显示:人力资本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出口结构高级化水平的提升,且存在以技术创新为中介变量的中介效用;异质性人力资本对制造业出口结构高级化水平作用效果不同,其中初级人力资本通过抑制技术创新对制造业出口结构高级化产生抑制作用;中级、高级人力资本通过正向作用于技术创新对制造业出口结构高级化水平起到促进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俊 胡雍
技能偏向技术进步已成为理解各国普遍存在的技能劳动需求分化和技能溢价的关键性因素。采取Malmquist-TFP指数分解方法,测度技术进步偏向性,发现我国制造业并非全部都存在技能偏向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技能偏向也没有表现出线性增长趋势,而是呈现较大的波动性。对技能偏向技术进步演变机制的研究发现,技能劳动供给增长增强了技能偏向技术进步,但国际贸易对其促进作用仅仅在高技术和低技术行业中存在。
关键词:
技术进步 技能偏向 劳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