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88)
2023(19074)
2022(16110)
2021(14992)
2020(12722)
2019(29029)
2018(28441)
2017(54186)
2016(29601)
2015(33165)
2014(32729)
2013(32685)
2012(29933)
2011(27129)
2010(26874)
2009(25334)
2008(25277)
2007(22305)
2006(19847)
2005(17928)
作者
(87941)
(73289)
(72795)
(69001)
(46514)
(34991)
(32944)
(28717)
(27782)
(26104)
(25088)
(24692)
(23359)
(23349)
(22743)
(22214)
(21857)
(21791)
(20946)
(20925)
(18396)
(17984)
(17668)
(16616)
(16299)
(16269)
(16197)
(16179)
(14720)
(14429)
学科
(122256)
经济(122082)
(102701)
管理(97141)
(90163)
企业(90163)
方法(55209)
数学(44666)
数学方法(44254)
(37482)
(36851)
业经(34458)
中国(32550)
(29256)
贸易(29240)
(28434)
(27153)
(25464)
财务(25394)
财务管理(25360)
农业(25142)
企业财务(24028)
(23789)
技术(21747)
地方(21223)
理论(21187)
(21063)
(19676)
(19571)
(18945)
机构
大学(431200)
学院(430708)
(179562)
经济(176118)
管理(168666)
研究(147267)
理学(145611)
理学院(144028)
管理学(141815)
管理学院(141047)
中国(112283)
(92225)
科学(90505)
(83042)
(78345)
(74927)
研究所(68156)
业大(67296)
财经(66250)
中心(65001)
(63196)
农业(61936)
(60409)
北京(58174)
经济学(54317)
(52892)
(52651)
师范(52053)
(50003)
财经大学(49135)
基金
项目(289263)
科学(227099)
基金(211491)
研究(208121)
(186311)
国家(184756)
科学基金(157640)
社会(132984)
社会科(126104)
社会科学(126071)
基金项目(111866)
(111391)
自然(103051)
自然科(100636)
自然科学(100605)
自然科学基金(98867)
(94030)
教育(93970)
资助(86864)
编号(82594)
成果(66813)
重点(65005)
(64175)
(61622)
(61341)
创新(57128)
课题(56813)
科研(55408)
国家社会(55359)
教育部(54744)
期刊
(198333)
经济(198333)
研究(127794)
中国(81518)
(72427)
学报(72411)
(65676)
科学(65313)
管理(64892)
大学(54628)
学学(51898)
农业(49751)
教育(40664)
(37623)
金融(37623)
技术(35162)
财经(33229)
业经(32799)
经济研究(32043)
(28561)
(28147)
问题(26726)
(24798)
技术经济(21846)
国际(21743)
(21008)
科技(20945)
世界(20598)
现代(19927)
理论(19149)
共检索到638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韩斌  张颖雪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制造业贸易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大。文章通过构建扩展的引力模型,选取中国制造业贸易最主要的56个贸易伙伴,对影响1990年以来中国制造业贸易流量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制造业增加值、人口因素、人均收入水平以及加入世贸组织,是影响中国制造业贸易流量的主要因素。本文试图运用引力模型来解释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制造业贸易模式,找出影响中国制造业出口流量和流向的主要因素,从而为改善中国制造业的贸易绩效提供可供参考的研究依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冰  殷晓鹏  
基于修正后的Zakir和Ismail模型,利用1995~2010年中国与37国的制造业双边贸易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影响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收支的相关因素,发现贸易伙伴国相对于中国实际制造业增加值的提高会恶化中国的制造业贸易收支,而贸易伙伴国相对于中国实际人均国民收入、双边实际汇率和贸易加权距离的增加会改善中国的制造业贸易收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廖翼  兰勇  
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已从传统的产业间贸易逐步向产业内贸易发展,这一点在制造业中表现尤为明显。文章首先考察了1992年以来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然后通过实证检验了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人均收入水平与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正相关,而规模经济、外国直接投资则与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负相关。最后,文章针对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林玲  余娟娟  
本文利用贸易附加值模型测算了我国制造部门及各行业在1994年-2008年间出口贸易利益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行业面板数据识别和验证了我国贸易利益的影响因素,从而为贸易利益的拓展与提升提供政策建议。本文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制造业近十几年来总出口附加值比率长期锁定在[30.31%,36.41%]的区间上,均值为32.98%。在细分行业中,那些加工贸易特征明显的产业,尤其是所谓的"高科技"产业的贸易附加值比重相对更低。这主要因为在全球生产分割的背景下,我国更多地是依靠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承接产品的加工组装环节,劳动生产率及劳动力成本仍然是影响贸易利益获取的重要因素,而要素禀赋结构变迁及技术进步等变量因素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学昌  
本文基于发展中国家的视角,从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两个方面对产品内分工与贸易决定因素作了理论分析。并以此为基础,选取中国2000-2009年间29个省份的加工贸易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技术,实证检验中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分工与贸易的决定因素,发现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是中国制造业参加产品内分工与贸易的重要决定因素,制造业的生产规模对其参与产品内分工与贸易有着直接的显著影响,而投资与贸易自由化程度、基础设施的完备状况、信息交流技术的发展水平等也对中国制造业参加产品内分工与贸易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江希  刘似臣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本文利用WIO数据库中1995-2011年的中国投入产出表,估算了中国制造业总体及其细分的14个行业向美国的出口增加值。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的贸易利益体现在出口增加值逐年增加;剔除出口扩张数量效应,出口增加值率稳定在[40%,50%]区间内,短时期内很难快速提高;在出口增加值影响因素的Johansen协整检验和VEC计量模型中,长期内垂直专业化程度对增加值的影响高于其它变量,其余依次是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和规模经济,而短期内变量的影响程度排序与长期恰好相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国庆  黄繁华  蒋佩晔  
基于我国增加值贸易不断发展的事实,文章结合相关增加值贸易和技术进步的数据,研究了制造业行业间和行业内工资差距的影响因素。研究结论发现,诸如工业品出厂价格、出口国内增加值等对行业间和行业内工资差距的影响作用均同向;而进口国外增加值、价值链嵌入度、实际有效汇率、政府研发投入、行业研发投入等变量对行业间和行业内工资差距的影响作用均反向。在缩小不同行业间工资差距和行业内工资差距的过程中,应分别突出政府研发投入和行业研发投入的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海波  李东  
提升制造业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是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的关键所在。文章采用Hausmann等(2007)所修正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数来测度中国制造业1995~2012年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的变化轨迹,发现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上升趋势明显,目前已处于世界前列,其中纺织服装、机械与电子设备制造业尤其突出。进一步分析发现,人力资本、进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均能显著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而传统的劳动力要素和资本要素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无显著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常黎  胡鞍钢  
本文应用贸易要素含量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1992-2002年中国的制造业贸易。研究发现,中国是低级技能劳动要素的丰裕国家,是资本和高级技能劳动要素的稀缺国家。相较于资本,中国更缺人才。不同产业部门之间,各类劳动要素分布存在巨大差异。10年间,中国所有要素禀赋都有较大改善,技术进步、贸易政策和存量积累三个因素对比较优势的变迁施加了不同的影响。其中,贸易结构日益向着密集出口低级技能劳动要素,同时更加依赖进口高级技能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的方向演变,值得密切关注。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军  冯晨  
随着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高端制造业的发展逐渐成为世界的焦点。中国与德国同为制造业大国,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德高端制造业的贸易地位愈加显著。通过近10年中德高端制造业进出口贸易数据的灰色关联分析发现,影响中德高端制造业进出口贸易的因素十分广泛,对外直接投资等与中国从德国进口高端制造业产品的贸易额为强度关联;高等院校入学率等与中国对德国出口高端制造业产品的贸易额为强度关联。本文据此提出推进中德高端制造业贸易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袁红林  辛娜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全球产业格局重塑,解构发达国家与中国高端制造业的空间网络格局变化,判断不同时期中国在全球的高端制造业贸易网络地位,分析中国高端制造业网络的影响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网络分析法可视化全球高端制造业空间贸易关联网络拓扑形态和关键特征,通过QAP分析贸易网络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全球高端制造业贸易网络呈现典型整体贸易网络结构特征,网络密度和互惠性高,联系紧密并保持良好的互通性,贸易活动较频繁;②整体网加权点强度测度表明中国在贸易网络呈现较频繁的贸易活动,并逐渐迈入网络贸易规模前列的空间格局;③个体网结构洞分析表明中国在网络中仍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贸易行为受其它节点的限制,中国还未成为全球高端制造业贸易网络的"织网者";④工业增加值和地理相邻等因素对全球高端制造业贸易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影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秋红  赵乔  
利用OECD-Ti VA数据库和KPWW附加值贸易核算框架,测算全球价值链参与指数、地位指数和国内附加值,衡量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附加值贸易现状,并构建面板模型,分析中国制造业附加值贸易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程度较高,但分工地位偏低,国内附加值提升缓慢。劳动密集型行业国内附加值最高,知识密集型行业最低。中国陷入了价值链"低端锁定"的窘境。中国制造业分工地位与国内附加值正相关,且影响最大,通过加深参与程度提高国内附加值的前提是提高贸易地位。发挥要素禀赋优势和鼓励科研创新有利于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萍  赵曙东  
本文以全球价值链分工贸易条件为衡量贸易利益的指标,测算了2002-2012年我国制造业的贸易利益;并基于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以国际分工地位为解释变量实证分析了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试图从微观产业层面寻求改善我国制造业贸易利益的路径。研究发现:得益于我国制造业垂直分工程度的提高,绝大多数行业的全球价值链分工贸易条件呈改善态势;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地位的改善对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贸易条件有正向影响;技术水平对全球价值链分工贸易条件有正向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贾利军  宫一骁  李嘉懿  
近年来中日制造业贸易额有了很大进展,产业内贸易总额也有了一定提升。通过建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中,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占主导地位。中日制造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比较高,但极易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比较不稳定;水平型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存在较明显的失衡情况。各因素对制造业各行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的影响与行业自身特点有较大关系,有些因素甚至会对制造业不同行业造成相反的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海波  姚蕾  
本文基于贸易增加值核算框架,利用OECD-WTO联合发布的TiVA统计数据,定量评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25个国家的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考察了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复杂度对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复杂度对一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这种正向影响在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中更为显著;对比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贸易的总体进口复杂度对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国际分工促进作用更强。中、高技术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复杂度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效应更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