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023)
2023(20894)
2022(17499)
2021(16353)
2020(13988)
2019(31968)
2018(31474)
2017(58712)
2016(31977)
2015(36170)
2014(35764)
2013(35461)
2012(32601)
2011(29436)
2010(29283)
2009(27637)
2008(27682)
2007(24736)
2006(21716)
2005(19975)
作者
(94955)
(79466)
(79082)
(75243)
(50422)
(37901)
(35954)
(31035)
(30227)
(28329)
(27224)
(26619)
(25364)
(25325)
(25019)
(24509)
(23814)
(23582)
(22954)
(22905)
(19707)
(19608)
(19473)
(18068)
(17901)
(17831)
(17770)
(17557)
(16080)
(15776)
学科
(132137)
经济(131959)
(108245)
管理(103083)
(94256)
企业(94256)
方法(60871)
数学(50920)
数学方法(50331)
(41023)
(38942)
中国(36395)
业经(35699)
(33358)
(27400)
财务(27339)
财务管理(27284)
(26734)
银行(26658)
农业(26570)
(26070)
贸易(26054)
企业财务(25888)
(25429)
(25297)
(25118)
技术(24401)
(22234)
金融(22229)
(21765)
机构
大学(460352)
学院(460157)
(193308)
经济(189582)
管理(178314)
研究(157969)
理学(152727)
理学院(151078)
管理学(148586)
管理学院(147726)
中国(126960)
(98070)
科学(96730)
(91535)
(86942)
(80996)
中心(73553)
研究所(73363)
财经(72026)
业大(71702)
(70267)
农业(68741)
(65559)
北京(61658)
经济学(59246)
(56179)
(55348)
(54992)
师范(54612)
经济学院(53419)
基金
项目(305340)
科学(240374)
基金(224323)
研究(216319)
(198341)
国家(196712)
科学基金(168092)
社会(138964)
社会科(131872)
社会科学(131835)
(118070)
基金项目(117917)
自然(110652)
自然科(108160)
自然科学(108123)
自然科学基金(106288)
(100236)
教育(99086)
资助(92189)
编号(85049)
重点(69394)
成果(68633)
(67787)
(65309)
(64499)
创新(60709)
科研(59511)
国家社会(58760)
课题(58579)
教育部(57750)
期刊
(211943)
经济(211943)
研究(134466)
中国(94025)
(79213)
学报(77604)
(75029)
科学(70625)
管理(69416)
大学(58438)
学学(55367)
农业(53009)
(51084)
金融(51084)
教育(42011)
技术(41829)
财经(36572)
经济研究(34092)
业经(33952)
(31434)
(31317)
问题(27632)
技术经济(24863)
(24504)
(23197)
统计(22441)
世界(22329)
国际(22204)
科技(21683)
理论(21510)
共检索到701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春顶  
我国经济增长在过去的十年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与此相对应,我国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否也同步提高?各行业生产率增长呈现了怎样的特征?在当前经济面临转型的时期,理清这些问题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论文选取了我国28个制造业行业1998~2007年的面板数据,用前沿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实证测算了各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状况及其分解结果,并回归分析了影响我国制造业行业生产率提高的因素,据此给出了结论和政策启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吕延方  王冬  
本文运用1998~2007年中国11个主要制造业产业的面板数据,测评满足外需为主的承接外包行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除了个别承接外包变量影响不显著外,至今为止中国主要制造业产业承接外包行为并没有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尤其以简单加工制造为主的承接外包行为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负的影响,因此制造业的经验数据不支持"承接外包促进效率"假说。研究认为,国家应重新审视和合理调整目前主要依赖廉价劳动力投入为主的贸易结构和以承接国外加工业务为主的产业结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彬  孙孟  
本文首先选用相关指数对中国制造业24个细分行业的产业内贸易进行分解和测度,然后运用面板数据分别对其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制造业总体产业内贸易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相同,都与规模经济、市场结构、外资影响和要素禀赋呈显著正相关;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与要素禀赋呈显著负相关,与产品差异程度、规模经济、外资影响和研发费用呈显著正相关。最后,文章在研究结论基础上对中国制造业的战略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小娟  刘姣  
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对2002~2007年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28个行业面板数据,从总体和行业分组两个层面考察了进口和出口对制造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变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在2002~2007年期间,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水平的提升,而非技术效率的增长。从制造业总体回归来看,进口对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出口则阻碍了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的增长;进出口对技术效率的影响都为正,其中进口对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显著,而出口的影响显著。行业分组回归表明,进出口贸易对不同行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光南  朱宏佳  陈广汉  
本文基于成本函数和要素份额函数,利用中国1998-2005年27个制造业行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基础设施对中国微观层面的企业生产平均成本和投入要素需求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基础设施显著降低了制造业10个行业企业的生产平均成本,同时对不同行业企业的劳动力、资本和中间品等投入要素需求存在正负弹性差异,即存在互补效应和替代效应。最后,本文对中国、美国和加拿大的基础设施效应进行比较分析。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少勤  娄曼  
使用我国制造业分行业数据研究了进口产品种类变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1)进口产品种类的增加推动了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2)分行业回归结果显示,资本密集型行业的进口产品种类增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促进作用最大,劳动密集型行业次之,技术密集型行业最小,但后两者的差异较小;(3)从不同贸易方式角度,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以上促进作用在一般贸易中强于加工贸易,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这种促进作用在加工贸易方式下更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牛泽东  张倩肖  王文  
本文采用超越对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1998-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测算了中国各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并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配置效率变化四个方面对中国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经验结果表明,样本期间内,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的TFP都有所增长,其增速皆呈现出先增后减再增的趋势;TFP增长对全国装备制造业产出增长的贡献率相对较低,仅为0.117。对TFP增长的分解发现,技术进步已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TFP增长的主要源泉,配置效率和规模效率恶化则严重阻碍了中国装备制造业TFP水平的提高。分地区来看,中部地区的TFP增长率最...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凯  彭小雨  
本文结合外商直接投资(FDI)来源国特征及进入东道国行业特征来区分FDI的投资动机,并利用2001~2012年中国39个制造业行业数据考察不同投资动机的FDI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投入当期只有市场寻求型FDI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正向影响,滞后一期则只有资源寻求型FDI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总体来看资源寻求型FDI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市场寻求型FDI;而战略资产寻求型FDI不利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冯猛  王琦晖  
行业内生产率结构反映了同一行业高效企业和低效企业的分布结构,这一结构体现了一个行业市场竞争的充分程度和资源配置的有效程度。研究行业生产率结构对于判断行业所处发展阶段和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使用1998~2007年中国微观工业企业数据库,在以OP和LP等半参数估计方法估计企业生产率的基础上,对生产率差异度进行了测算,并与日本企业作对比,同时还对影响生产率差异度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1998到2007年间,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差异度在总体上呈现收敛趋势,但绝对数值上远高于日本,其变化受行业集中程度、行业对外开放程度和国有企业密集程度影响较为显著,新技术的应用对行业生...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公嵬  梁琦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2000-2007年我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分解指标,并将出口、集聚与TFP放在统一的框架下分析出口与集聚对TFP及其分解指标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TFP年均增长4.3%,其中90%以上是由技术进步贡献的;行业之间的技术进步差距较小,技术效率变化差异较大,而后者是TFP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出口和集聚的相互作用削弱了对TFP增长的影响,即便如此,出口仍显著促进了TFP增长,集聚对TFP及其分解指标均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市场化程度是制造业TFP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邱斌  杨帅  辛培江  
本文使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分解变量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变化规律;利用制造业内资部门2000~2005年的行业层面板数据,在控制了研发和出口交货值两个变量的基础上,考察了FDI水平关联和前、后关联对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变量的影响。我们发现研发与出口交货值对生产率存在正的影响,FDI总体上对内资企业产生了正向技术溢出效应,而且更多地是由后向关联促进技术进步带来的;前向关联没有产生技术溢出效应;水平关联与前、后向关联技术溢出的实现方式不同,主要通过技术效率渠道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分组回归结果表明,FDI技术溢出渠道在技术水平、行业集中...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艳萍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产业集聚、企业规模对TFP增长的影响;其次,运用非参数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测算了1998—2007年我国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江苏、浙江、上海)20个制造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变化;最后,用面板数据的计量回归模型对长三角两省一市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带来的,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表现出负增长;产业集聚和企业规模对上海、江苏和浙江制造业行业TFP增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瑞辉  廖涵  
以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为基础,构建两位数行业面板数据,研究中国制造业行业的产能过剩成因。研究发现:(1)国有产权性质及其与要素价格负向扭曲和预算软约束的交互项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显著,且国有产权性质的产能过剩效应在增强;(2)要素价格负向扭曲的产能过剩效应在增强;(3)预算约束硬化的产能过剩效应在增强,其源于国有产权的预算软约束恶化;(4)加快市场化进程,提高行业集中度,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前景共识,有利于提高行业产能利用率;(5)政府补贴对行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不显著。最后,就以上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方健雯  
利用1999-2006年我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水平联系和前后向关联两种途径对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了避免外资测度变量选择的偶然性,本文分别选择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从业人数的比重作为外资测度变量,以考察外资溢出效应对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存在显著的水平溢出效应和后向溢出效应,而前向溢出效应不显著。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刘艳  
本文采用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运用投入产出表构建服务业FDI对制造业的前向关联指标,并基于DEA方法将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为技术效率增长和技术进步增长的基础上,探讨服务业FDI是否通过前向关联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生产率增长。研究发现,服务业FDI通过前向关联显著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提升和技术效率改善,但主要是通过提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来促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