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35)
2023(17612)
2022(14675)
2021(13582)
2020(11648)
2019(26642)
2018(26381)
2017(49963)
2016(27560)
2015(30679)
2014(30535)
2013(30452)
2012(28051)
2011(25409)
2010(25532)
2009(24223)
2008(24641)
2007(22049)
2006(19511)
2005(18054)
作者
(81029)
(67836)
(67820)
(64338)
(43072)
(32474)
(30702)
(26502)
(25619)
(24139)
(23259)
(22568)
(21813)
(21666)
(21428)
(20886)
(20481)
(20179)
(19636)
(19471)
(17113)
(16931)
(16481)
(15474)
(15341)
(15200)
(15146)
(15059)
(13651)
(13455)
学科
(116677)
经济(116516)
(100425)
管理(92453)
(87307)
企业(87307)
方法(51710)
数学(42411)
数学方法(42089)
(38719)
(38229)
业经(33220)
中国(32051)
(29969)
(25680)
财务(25650)
财务管理(25600)
农业(24848)
企业财务(24290)
(24276)
贸易(24265)
(23679)
(21118)
(21076)
(20677)
银行(20618)
技术(20295)
(19690)
(19498)
地方(18947)
机构
学院(400802)
大学(399591)
(173694)
经济(170520)
管理(154220)
研究(138213)
理学(132166)
理学院(130753)
管理学(128939)
管理学院(128183)
中国(109236)
(84521)
(83454)
科学(82881)
(76339)
(71449)
财经(65256)
研究所(64362)
中心(62404)
(61389)
业大(61299)
农业(60341)
(59326)
经济学(53779)
北京(53517)
(49066)
经济学院(48556)
财经大学(48180)
(47849)
(47349)
基金
项目(259758)
科学(204729)
基金(190982)
研究(186166)
(168081)
国家(166635)
科学基金(142173)
社会(120955)
社会科(114731)
社会科学(114698)
基金项目(100820)
(100572)
自然(92067)
自然科(89957)
自然科学(89925)
自然科学基金(88444)
(84719)
教育(84596)
资助(77841)
编号(72512)
重点(58973)
成果(58926)
(58587)
(56365)
(55859)
创新(52182)
(52045)
国家社会(50939)
(50522)
课题(50484)
期刊
(195589)
经济(195589)
研究(120692)
中国(80800)
(70852)
(68958)
学报(65625)
管理(60220)
科学(60138)
大学(49446)
农业(47423)
学学(47065)
(40831)
金融(40831)
教育(35861)
财经(33759)
技术(33604)
业经(32557)
经济研究(31928)
(29110)
(27940)
问题(26029)
(22469)
技术经济(21592)
世界(20583)
(19913)
国际(19760)
商业(18770)
现代(18267)
财会(17983)
共检索到6088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边菲斐  
当前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本文分行业比较研究制造业国内附加值基础上的显示性比较优势,从而得出中国未来各行业生产产品的趋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边菲斐  
当前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本文分行业比较研究制造业国内附加值基础上的显示性比较优势,从而得出中国未来各行业生产产品的趋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朱方明  蔡彭真  
在经济下行背景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实体经济供给质量,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首先基于2012-2019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测度制造业供给质量水平,再进一步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制造业供给质量的政策影响与传导机制。结果表明:全国制造业供给质量指数呈上升趋势,尤其2015-2016年上升趋势明显,直观结论可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提升制造业供给质量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相较于北方省市,政府干预程度较弱的南方省市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更加敏感;进一步检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制造业供给质量的传导机制,显示中介效应显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以洪  杨燕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产量不断攀升,但是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农产品结构还面临供求结构不合理、农产品研发与质量不符合市场需求,以及农产品种植、加工能力不科学等问题。"十三五"时期,经济新常态路径下,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农产品结构优化经验,结合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与农村改革现状,以政策引导、提高研发与加工能力,以及推动科技创新、产业融合等方式,完善我国农产品结构优化路径与机制,助力我国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期刊] 征信  [作者] 姚前  刘松灵  谢华美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冠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而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本文立足广西制造业整体素质不高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广西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要素供给制约瓶颈和不足,从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的四大要素和政府层面设计了推动广西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邵志高  吴立源  
本文从业绩波动视角论证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制造业为什么要轻资产转型。笔者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是通过调结构以提升效率,这对制造业而言主要是调整资产配置结构以提升企业价值。本文以1990—2016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业绩纵向标准差和业绩横向离散度两种方法度量业绩波动和固定资产占比衡量轻资产运营程度,考察了轻资产运营对业绩波动的单独影响,以及轻资产运营和收入波动对业绩波动的联合影响。研究发现,保持收入波动不变条件下制造企业固定资产占比与业绩波动正相关,且固定资产占比越大,业绩波动对收入波动的反应越敏感。结果表明,制造业轻资产运营降低了企业业绩波动,从而提升了企业价值;制造业调减固定资产配置以实现轻资产转型既契合了供给侧改革"调结构以提升效率"的政策要求,也因为减小业绩波动而提升了自身价值。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晓东  陈梁  武子歆  
基于微观企业数据对我国流通业效率与制造业绩效的关系进行的实证结果发现:流通业效率对制造业绩效整体而言发挥正向作用。更具体地,零售业对制造业产能调整发挥着积极作用,而批发业效率提升则未对制造业绩效发挥显著作用。在未来持续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应高度重视流通业对于有效反馈市场信息、调节上游生产、媒介供需匹配的先导性作用,在继续利用新技术提升零售业效率并发挥其先导性作用的同时,也应着力提升批发业效率及其引导产能资源配置、促进供需匹配的先导性潜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明志  余东华  
产业结构调整是供给侧改革的题中之义,也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提出产业过度发展比不足发展更有利于降低碳强度的研究假说,并利用改进的失衡度法、IPCC参考方法、固定效应模型验证了该假说的存在,得到两个主要结论。第一,我国制造业失衡度变动呈现出周期性倒V型并逐渐收敛的趋势;制造业的碳排放可分为两个阶段,即2001—2007年碳排放稳步上升,2007—2013年碳排放先降后升。第二,我国制造业的失衡水平对碳强度产生反向影响,制造业产业结构合理化能够推动碳减排;在低碳化路径的失衡状态调整中,落后产业过度发展,而创新产业发展不足。因此,在供给侧改革中,应推进制造业低碳化转型,促进创新产业发展,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震  沈坤荣  
我国已经进入高成本生产时代。有效降低企业综合生产成本,有利于夯实实体经济发展基础、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创新企业用工模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深化金融体系改革、化解低效产能、建立智慧型物流系统、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同时,有关部门要在优化政策制定实施、推动发展动力转换接续、促进产业融合互动发展、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政府服务效能等方面做好跟进实施,努力营造企业降成本的长效机制和制度环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震  沈坤荣  
我国已经进入高成本生产时代。有效降低企业综合生产成本,有利于夯实实体经济发展基础、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创新企业用工模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深化金融体系改革、化解低效产能、建立智慧型物流系统、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同时,有关部门要在优化政策制定实施、推动发展动力转换接续、促进产业融合互动发展、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政府服务效能等方面做好跟进实施,努力营造企业降成本的长效机制和制度环境。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虹静  彭水军  
适应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分工协作发展的趋势,科学评估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供给结构与效率,是深化制造业及服务业供给侧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2002-2012年投入产出数据,运用投入产出子系统模型和敏感度分析,评估中国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供给。结果表明:数量上,中国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供给数量虽显著提升,但相较于发达国家仍有待提高;结构上,生产性服务供给结构单一,信息技术等新兴服务供给不足;效应方面,不论是直接效应还是间接效应,传统生产性服务供给效率日渐式微,新兴生产性服务供给效率普遍需要提升。因此,需进一步促进生产性服务特别是新兴生产性服务的有效供给,以培育制造业对服务的多样化、高端化需求,引导生产性服务供给向产出效率更高的高端制造领域流动,并且为生产性服务市场发展营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降低服务供给成本,提高服务供给能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叶丹  黄庆华  刘晗  
本文基于供给侧改革背景,挖掘出中国当前农产品结构的主要制约因素:农产品供求结构不合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农产品研发与市场需求相脱节,农产品加工能力不强。在总结农业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优化中国农产品结构的路径和机制:加强农业政策引导,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增强农业企业的研发能力,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太平  佘正昊  
近几年来,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带来的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日益凸显。过剩的产能会导致较低的技术效率以及较低的资源配置效率,为此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化解产能过剩问题,但是目前的效果并不显著,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依旧严峻。本文对中国制造业的市场竞争程度与产能利用率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能利用率与市场集中程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U"型关系,即随着行业市场集中度的提升,该行业的产能过剩呈现出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故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增强市场的开放程度,加强市场集中程度,提高优质企业兼并力度,促进现有产业优化升级,实现行业的有效供给。同时,淘汰落后产能,从制造业增量与存量两个角度对制造业进行去产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秋云  
制造业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现有的发展模式主要存在产能过剩严重、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居高不下、节能减排压力大等"供给侧"问题。建立绿色制造体系,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制造业绿色转型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推动:企业绿色转型意愿、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外部压力以及企业具备绿色转型的能力。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共同作用,是制造业实现绿色转型的基本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