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03)
- 2023(13649)
- 2022(11112)
- 2021(10130)
- 2020(8504)
- 2019(19180)
- 2018(18736)
- 2017(35349)
- 2016(19000)
- 2015(21176)
- 2014(20713)
- 2013(20740)
- 2012(19102)
- 2011(17215)
- 2010(17144)
- 2009(16559)
- 2008(16723)
- 2007(14960)
- 2006(13355)
- 2005(12556)
- 学科
- 济(87789)
- 经济(87655)
- 业(82892)
- 企(75562)
- 企业(75562)
- 管理(73120)
- 方法(36609)
- 财(29948)
- 业经(28784)
- 数学(28360)
- 数学方法(28155)
- 农(27242)
- 中国(24149)
- 制(21895)
- 务(20904)
- 财务(20885)
- 财务管理(20862)
- 企业财务(19784)
- 农业(19018)
- 技术(17399)
- 贸(16902)
- 贸易(16888)
- 体(16474)
- 易(16468)
- 划(16435)
- 和(16058)
- 策(15588)
- 环境(14673)
- 体制(14275)
- 学(13865)
- 机构
- 学院(281242)
- 大学(279113)
- 济(128032)
- 经济(125875)
- 管理(111227)
- 研究(96867)
- 理学(95225)
- 理学院(94241)
- 管理学(93018)
- 管理学院(92500)
- 中国(78795)
- 财(61832)
- 京(59083)
- 科学(55147)
- 财经(48492)
- 所(47931)
- 农(45374)
- 经(44201)
- 中心(43576)
- 研究所(43000)
- 江(42615)
- 经济学(40112)
- 业大(37828)
- 北京(37398)
- 经济学院(36123)
- 财经大学(35858)
- 农业(35468)
- 院(35332)
- 范(32601)
- 州(32581)
- 基金
- 项目(182926)
- 科学(148224)
- 基金(138722)
- 研究(133872)
- 家(120458)
- 国家(119512)
- 科学基金(104633)
- 社会(90722)
- 社会科(86317)
- 社会科学(86300)
- 基金项目(73134)
- 省(68585)
- 自然(66418)
- 自然科(64956)
- 自然科学(64941)
- 自然科学基金(63863)
- 教育(59038)
- 划(57530)
- 资助(55772)
- 编号(50192)
- 部(41996)
- 重点(41431)
- 创(40989)
- 成果(40133)
- 发(39408)
- 国家社会(39365)
- 制(39134)
- 业(38730)
- 创新(37615)
- 教育部(36433)
- 期刊
- 济(145816)
- 经济(145816)
- 研究(88186)
- 中国(55253)
- 财(50857)
- 管理(46897)
- 农(42525)
- 科学(40047)
- 学报(38303)
- 大学(30403)
- 农业(29208)
- 学学(29084)
- 融(27815)
- 金融(27815)
- 财经(25193)
- 经济研究(23563)
- 业经(23485)
- 技术(23480)
- 经(21766)
- 教育(20002)
- 问题(19335)
- 业(18700)
- 贸(16808)
- 世界(16200)
- 技术经济(16030)
- 国际(14881)
- 现代(14421)
- 统计(13140)
- 财会(13076)
- 资源(12743)
共检索到4312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海亚 余金湘 李静
文章采用熵值法、聚类分析和探索性空间分析对2016—2020年中国制造业绿色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与空间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绿色竞争力指数逐年增长,但省域间的极化作用明显增强,三大地区的差距在逐渐扩大。制造业绿色竞争力指数均值、极差、标准差及变异系数呈现上升趋势,指数呈右偏态分布、尖峰分布特征,表明省份之间的内部差异有所扩大。根据制造业绿色竞争力指数,可以将其划分为制造业绿色竞争力较高、一般、较低、很低四种类型。制造业绿色竞争力具有空间正相关性,省份之间马太效应显著,具有明显的区域集聚特征。
关键词:
制造业 绿色竞争力 空间差异 空间自相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峰 陈嘉伟
文章基于绿色竞争力的核心理念,构建涵盖经济驱动、创新产出、能源节控、环境规制和社会保障五个维度的黄河流域制造业绿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层次聚类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等方法,对黄河流域制造业绿色竞争力指数进行综合测算,并探索其时空演化特征。研究表明:黄河流域制造业绿色竞争力指数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制造业环境规制层面,而社会保障与经济驱动的作用效果相对不足;2009―2021年黄河流域制造业绿色竞争力指数整体上呈现良性发展态势,存在较为显著的“城市阶梯”和“中流驱动”特征;黄河流域制造业绿色竞争力指数具有空间正相关性,表现为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特征,同时其空间分布仍存在黄河流域下游极化现象,呈现以黄河流域下游为核心、向中上游区域梯度递减的态势。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制造业 绿色竞争力 空间分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峰 宋晓娜 董会忠
推动制造业绿色竞争力提升,加快实现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制造中心"跃迁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影响制造业绿色竞争力的复杂多要素为视角,构建涵盖经济驱动、创新产出、能源节控、环境规制和社会保障五个维度的湾区制造业绿色竞争力指数网络拓扑结构模型,综合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云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对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绿色竞争力指数进行测度及其时空演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①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绿色竞争力指数的差异因素主要体现在制造业经济驱动领域,经济创收产值、产品市场效益以及利润获取能力等表现出与湾区制造业绿色竞争力具有较强的关联性,而能源节控与环境规制水平作用效果相对不足,其因素地域差异大、时空配置不均衡,逐渐成为影响湾区制造业绿色竞争力指数提升的短板因素;②2007—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绿色竞争力指数整体上呈现相对稳定的良性提升趋势,但湾区内制造业绿色竞争力指数表现出相对显著的"都市梯度"发展和"中流驱动"差异特征,反映出湾区内各地区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积极顺应湾区一体化建设及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趋势,推动生产要素的跨界融合与产业均衡发展是提高湾区制造业绿色竞争力指数的关键所在;③湾区制造业绿色竞争力指数具有空间负相关性,位于第一(高-高集聚)和第二象限(低-高集聚)的散点数量要显著多于第四象限(高-低集聚)数量,虽然近年来空间差异度有所降低,但仍具有较大的改进潜力,其热点区域主要包括广州和深圳两个核心地区以及湾区北部地区,而湾区南部局部地区的制造业绿色竞争力指数相对偏低,需要针对指数短板因素因地制宜地采取改善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琳 王足
本文构建了区域制造业绿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对我国31省市2000-2014年的制造业绿色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和动态比较。结果表明,我国31省市15年间制造业绿色竞争力有所提升,绿色创新驱动力不足是整体得分仍然较低的主要原因。东部发达省市的产业转移使得制造业绿色竞争力分布呈现出新的格局。中部制造业绿色竞争力增长势头强劲,进一步提升的短板是绿色环境支撑力。西部成渝经济圈制造业绿色竞争力发展态势良好,但西部整体仍然较为滞后的原因是绿色创新驱动力薄弱。东北地区在三大构成要素上均有不足,
关键词:
制造业 绿色竞争力 投影寻踪 动态比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琳 王足
本文构建了区域制造业绿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对我国31省市2000-2014年的制造业绿色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和动态比较。结果表明,我国31省市15年间制造业绿色竞争力有所提升,绿色创新驱动力不足是整体得分仍然较低的主要原因。东部发达省市的产业转移使得制造业绿色竞争力分布呈现出新的格局。中部制造业绿色竞争力增长势头强劲,进一步提升的短板是绿色环境支撑力。西部成渝经济圈制造业绿色竞争力发展态势良好,但西部整体仍然较为滞后的原因是绿色创新驱动力薄弱。东北地区在三大构成要素上均有不足,制造业绿色竞争力增速缓慢,陷入经济困局。据此,本文提出了简要政策启示。
关键词:
制造业 绿色竞争力 投影寻踪 动态比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峰 陈嘉伟
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达格姆基尼系数、障碍度分析、核密度估计及马尔科夫链,分析2006—2020年中国制造业绿色竞争力区域差异、障碍因素、分布动态和演进趋势。研究发现:(1)中国制造业绿色竞争力整体呈上升态势,大致经历了波动调整期、平稳增长期和起伏换挡期3个阶段,展现出“东部领先、中部居中、西部落后”的分布格局;(2)中国制造业绿色竞争力总体基尼系数呈下降趋势,组间差异是导致制造业绿色竞争力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其中东部与西部区域差异呈显著扩大态势,制造业煤炭消耗占能源消耗总量的比重是制造业绿色竞争力发展的主要障碍;(3)空间核密度估计结果表明,绿色竞争力空间集聚模式存在“俱乐部收敛”现象,且时间跨度未产生明显效用;(4)从马尔科夫链极限求解结果看,制造业绿色竞争力随时间推移逐步提升,并呈现出逐渐向高值集中的走向。研究结论可为加快促进中国制造业绿色竞争力空间均衡、协同有序与提质高效发展提供新思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姜鸿 吴婷 张艺影
在“双碳”背景下,提升中国制造业绿色出口竞争力对发展绿色贸易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引入碳排放权交易价格,运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将传统的单位劳动成本改进为单位绿色隐含劳动成本,将出口增加值国际市场份额改进为绿色出口增加值国际市场份额,进而构建绿色出口竞争力指数,测算并比较中国十大制造行业绿色出口竞争力。研究发现,2005—2019年中国大部分制造行业单位绿色隐含劳动成本和绿色出口竞争力指数均在上升,其中单位绿色隐含劳动成本上升最多的是金属制品业,从2005年的0.409上升到2019年的0.780,绿色出口竞争力指数上升最多的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从0.243上升到1.069。回归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和行业规模对中国制造业绿色出口竞争力有显著正向影响。针对以上结论,在“双碳”目标下,论文提出提高劳动生产率、培育可持续竞争优势、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等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姜鸿 吴婷 张艺影
在“双碳”背景下,提升中国制造业绿色出口竞争力对发展绿色贸易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引入碳排放权交易价格,运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将传统的单位劳动成本改进为单位绿色隐含劳动成本,将出口增加值国际市场份额改进为绿色出口增加值国际市场份额,进而构建绿色出口竞争力指数,测算并比较中国十大制造行业绿色出口竞争力。研究发现,2005—2019年中国大部分制造行业单位绿色隐含劳动成本和绿色出口竞争力指数均在上升,其中单位绿色隐含劳动成本上升最多的是金属制品业,从2005年的0.409上升到2019年的0.780,绿色出口竞争力指数上升最多的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从0.243上升到1.069。回归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和行业规模对中国制造业绿色出口竞争力有显著正向影响。针对以上结论,在“双碳”目标下,论文提出提高劳动生产率、培育可持续竞争优势、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等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庆华
江苏是制造业大省,制造业在全省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江苏制造业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的对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郑学党
从价值创造、价值实现和价值分配三个层面构建了制造业价值竞争力评价体系,并基于2009—2014年相关平均数据,对中国七大区域的制造业价值竞争力水平进行了测度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价值竞争力总体水平偏低,价值创造对价值竞争力贡献较高,价值实现和价值分配则相对较低。华东和华中地区制造业价值竞争力最强,华南、华北和东北地区次之,西南和西北地区最弱。从制造业价值竞争力类型看,东北和西北地区属于价值创造型,西南、华北、华中和华东地区属于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型,华南地区属于价值实现和价值分配型,各区域内部省区市间制造业价值竞争力差异十分明显。要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价值竞争力提升是关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郑学党
从价值创造、价值实现和价值分配三个层面构建了制造业价值竞争力评价体系,并基于2009—2014年相关平均数据,对中国七大区域的制造业价值竞争力水平进行了测度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价值竞争力总体水平偏低,价值创造对价值竞争力贡献较高,价值实现和价值分配则相对较低。华东和华中地区制造业价值竞争力最强,华南、华北和东北地区次之,西南和西北地区最弱。从制造业价值竞争力类型看,东北和西北地区属于价值创造型,西南、华北、华中和华东地区属于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型,华南地区属于价值实现和价值分配型,各区域内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金克 张荣 李伯钧
随着数字经济兴起,大数据在降低环境成本、提高组织效益等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选择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BM-GML模型,测算2014—2019年50家制造业上市企业绿色竞争力,并运用Stata16软件分析大数据能力对绿色竞争力的影响以及环境动态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大数据战略规划能力和大数据分析能力对绿色竞争力具有显著积极作用,非高新技术制造业当期与滞后一期的大数据管理能力能够提高绿色竞争力水平,高新技术制造业当期与滞后一期的大数据管理能力对绿色竞争力没有显著作用;环境动态性在大数据战略规划能力、大数据管理能力与绿色竞争力的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但是对大数据分析能力与绿色竞争力的调节效应不显著。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薇 侯煜菲 周彩红
为了研究绿色科技应用是否存在短期滞后性,本文进行文献梳理,建立了包含经济、科技、社会和生态方面指标的绿色竞争力评价体系,以江苏为案例,采用离差最大化法测算评价值、灰色关联改变点法将时间序列分三阶段:1998—2003年,2004—2009年和2010—2016年,以分段评价制造业及细分行业的发展状况。分析发现,政策频繁发布与绿色科技成果初现阶段,江苏制造业绿色竞争力评价值增长率在短期内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绿色科技政策与成果存在短期滞后效应,从长期看绿色科技依然会提升制造业绿色竞争力;生态保护力评价值欠佳;传统重点行业应对环境规制的速度较慢,在绿色科技上投入成本后回报速度较慢;通过GM (1,1)模型预测发现江苏制造业竞争力评价值年增长率持续下降,短时期内不会迎来新的增长拐点,江苏制造业为增强长期竞争力需寻求新的绿色增长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蕾 詹小平
文章基于基础抛物线的马尔科夫链对样本训练对象开展偏离向量损失规划测度,并以n阶马尔科夫链的状态测度对观测对象进行封闭式分析,以对受到近原点序列扰动影响的样本序列精度进行进一步的测定。按照四级RCA指数测定改进马尔科夫链,并运用基于RCA改进的马尔科夫链对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进行二次动态测定。结果证实,我国东部制造业竞争力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中部区域相对发展稳定,而西部区域的制造业竞争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
制造业 产业竞争力 RCA 马尔科夫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志春
装备制造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利用SPASS软件对我国各省区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测度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竞争力 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