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47)
- 2023(19195)
- 2022(16129)
- 2021(14767)
- 2020(12678)
- 2019(28544)
- 2018(28105)
- 2017(52881)
- 2016(29076)
- 2015(32633)
- 2014(32061)
- 2013(31867)
- 2012(29481)
- 2011(26704)
- 2010(26774)
- 2009(25273)
- 2008(25555)
- 2007(23203)
- 2006(20415)
- 2005(18661)
- 学科
- 济(120781)
- 经济(120619)
- 业(103634)
- 管理(97102)
- 企(90699)
- 企业(90699)
- 方法(53293)
- 数学(43499)
- 数学方法(43113)
- 财(38354)
- 农(36674)
- 业经(34225)
- 中国(34161)
- 制(28731)
- 务(25722)
- 财务(25678)
- 财务管理(25630)
- 农业(25137)
- 技术(24695)
- 企业财务(24296)
- 贸(24234)
- 贸易(24218)
- 易(23616)
- 学(23161)
- 银(21238)
- 银行(21162)
- 理论(20531)
- 和(20492)
- 地方(20363)
- 行(20200)
- 机构
- 学院(421928)
- 大学(420342)
- 济(178428)
- 经济(175014)
- 管理(161422)
- 研究(145551)
- 理学(138333)
- 理学院(136824)
- 管理学(134767)
- 管理学院(133981)
- 中国(113736)
- 京(89414)
- 科学(89123)
- 财(83981)
- 农(80785)
- 所(75402)
- 研究所(68216)
- 中心(66181)
- 财经(66018)
- 业大(65949)
- 江(65182)
- 农业(63987)
- 经(60025)
- 北京(56440)
- 经济学(54837)
- 院(51653)
- 范(50776)
- 州(50552)
- 师范(50120)
- 经济学院(49542)
- 基金
- 项目(276793)
- 科学(217647)
- 基金(201667)
- 研究(197978)
- 家(178304)
- 国家(176777)
- 科学基金(150385)
- 社会(127545)
- 社会科(120969)
- 社会科学(120935)
- 省(108533)
- 基金项目(106452)
- 自然(97573)
- 自然科(95365)
- 自然科学(95332)
- 自然科学基金(93732)
- 划(91263)
- 教育(90375)
- 资助(81791)
- 编号(77440)
- 重点(63130)
- 成果(62475)
- 创(62070)
- 部(61601)
- 发(59672)
- 创新(57493)
- 业(54796)
- 课题(54349)
- 国家社会(53653)
- 科研(53324)
- 期刊
- 济(199467)
- 经济(199467)
- 研究(123897)
- 中国(88573)
- 农(74406)
- 学报(71365)
- 财(69216)
- 科学(65053)
- 管理(64064)
- 大学(53430)
- 学学(50785)
- 农业(50193)
- 教育(41323)
- 融(41191)
- 金融(41191)
- 技术(37659)
- 财经(33963)
- 业经(32555)
- 经济研究(32301)
- 业(30150)
- 经(29357)
- 问题(26114)
- 技术经济(23450)
- 贸(22848)
- 版(21473)
- 科技(21268)
- 世界(20589)
- 国际(20041)
- 现代(19132)
- 商业(19053)
共检索到6408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刘章生 宋德勇 弓媛媛 罗传建
[目的/意义]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导致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探寻提升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对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方法/过程]构建28个两位数制造行业2003-2014年的绿色技术创新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库,采用全域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全域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期间各行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测算,分析不同行业间差异并探寻其影响因素。[结果/结论]研究表明:整体来看,中国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GML指数年均增长4.96%,技术进步是其增长的主要贡献来源;从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韩军辉 闫姗娜
运用考虑非合意产出SBM方向距离函数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对2008—2015年制造业26个行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计算,并采用系统GMM对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如何影响制造业价值链攀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从弱变强的过程中,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由下降逐渐转变为上升,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对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整体上呈非线性"U"型关系。因此,加大绿色技术创新研发力度,推动以绿色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对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有重大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峰 刘家悦
数字化投入是中国推动出口绿色升级的重要实践。本文采用世界投入产出表(WIOT)测算了中国制造业数字化投入水平,考察了其对出口绿色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渠道。研究表明:1.数字化投入显著提升了出口绿色技术复杂度,从而有利于促进出口绿色升级;2.绿色技术创新是该促进作用的重要渠道,表现为数字化投入通过促进绿色工艺创新和绿色产品创新,进而提升了出口绿色技术复杂度;3.数字化投入对出口绿色升级的促进作用对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更为显著,而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中则不明显;同时,相较于数字内容和网络投入,数字化生产投入的促进作用更强;4.数字化投入对出口绿色升级的提升具有行业间的传导效应,即上下游行业加大数字化投入推动了行业间出口绿色升级。本文丰富了数字经济领域的文献,同时为如何推动出口绿色升级提供了经验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鲁成,张红彩,李晓英
本文通过建立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北京制造业行业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投入能力是影响北京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最显著因素,而各类型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排名符合一般规律。
关键词:
北京制造业 技术创新能力 因子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广永
选取2005—2021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探讨绿色金融对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验证信贷资源错配、人力资本积累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绿色金融显著促进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绿色金融可通过降低信贷资源错配、增加人力资本积累两条路径,有效提高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异质性检验发现,绿色金融对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对非国有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激励作用更强。对此,提出加大绿色金融供给与创新、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机制、健全人力资本积累渠道与因业制宜落实差异化绿色金融政策的建议,为发挥绿色金融作用、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彭
绿色技术创新是中国扭转制造业全球价值链“高端封锁”和“低端锁定”的重要抓手。基于OECD投入产出数据与世界银行STRD数据,利用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和面板模型,实证探讨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和绿色技术创新质量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绿色技术创新质量促进效应更为明显,且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性及多种稳健性之后仍然成立;绿色技术创新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东部地区、国有企业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影响效应更强。据此,应夯实基础,完善价值链绿色创新体系;兼顾全局,实施差异化创新激励措施;聚焦重点,引领绿色核心产业崛起。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广永
选取2005—2021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探讨绿色金融对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验证信贷资源错配、人力资本积累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绿色金融显著促进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绿色金融可通过降低信贷资源错配、增加人力资本积累两条路径,有效提高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异质性检验发现,绿色金融对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对非国有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激励作用更强。对此,提出加大绿色金融供给与创新、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机制、健全人力资本积累渠道与因业制宜落实差异化绿色金融政策的建议,为发挥绿色金融作用、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志红 陶晶
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实现绿色化转型,探究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表现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式,寻找提升效率的可行之策,对加快装备制造业绿色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15—2019年装备制造业224家上市企业绿色创新数据,选用网络SBM模型与面板Tobit回归进行两阶段绿色创新效率测算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均值为0.739,呈波动下降趋势,科技研发阶段与成果转化阶段的效率呈反向变动趋势;2)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内部发展情况存在差异,国有企业绿色创新效率低于非国有企业,各个细分行业的绿色创新效率呈现不均衡发展趋势。3)营业净利率、政府补贴、环境规制和融资约束显著正向促进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提升,而股权集中度显著负向抑制绿色创新效率提升,上述因素对绿色创新活动的两阶段效率、不同股权性质企业、各个细分行业间的影响具有异质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志红 陶晶
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实现绿色化转型,探究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表现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式,寻找提升效率的可行之策,对加快装备制造业绿色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15—2019年装备制造业224家上市企业绿色创新数据,选用网络SBM模型与面板Tobit回归进行两阶段绿色创新效率测算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均值为0.739,呈波动下降趋势,科技研发阶段与成果转化阶段的效率呈反向变动趋势;2)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内部发展情况存在差异,国有企业绿色创新效率低于非国有企业,各个细分行业的绿色创新效率呈现不均衡发展趋势。3)营业净利率、政府补贴、环境规制和融资约束显著正向促进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提升,而股权集中度显著负向抑制绿色创新效率提升,上述因素对绿色创新活动的两阶段效率、不同股权性质企业、各个细分行业间的影响具有异质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日东 汤锦锋 宋红艳
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区、市)2011~202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EBM-GML模型测算出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将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和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中,建立P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GMM系统方法、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对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短期内具有抑制作用,在长期内具有促进作用;绿色技术创新对环境规制具有抑制作用,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环境规制在短期内具有促进作用,长期内具有抑制作用,而对绿色技术创新均具有促进作用。最后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侯建 陈恒
针对目前对高专利密集度制造业的技术创新绿色生态转型问题的忽视,运用改进的松弛测度方向距离函数(SBM-DDF)测算了中国13个高专利密集度制造业的技术创新绿色转型绩效,并探讨了产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驱动作用。研究发现:样本期间我国高专利密集度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并没有达到相应匹配水平,且行业异质性特征明显。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烟草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和家具制造业的排名最高,是生产前沿面上绿色技术创新最佳实践行业;医药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和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排名最低,还没有发挥相应的低污染、低能耗效应;环境规制对高专利密集度制造业绿色技术绩效起到抑制效应,企业规模要素、资本深化、市场竞争和外资引进均显著促进了产业绿色技术绩效的提升,而技术引进配置结构对绿色技术绩效的驱动作用不明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秦国伟 沙海江 狄桂英 周晨颖 吴成亮
在探讨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将影响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设定为:投资的市场化指数、环境保护教育水平、地方环保政策的严格程度、企业的创新能力,并通过运用Eviews5.0对2002—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绿色技术 绿色技术创新 影响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秦国伟 沙海江 狄桂英 周晨颖 吴成亮
在探讨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将影响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设定为:投资的市场化指数、环境保护教育水平、地方环保政策的严格程度、企业的创新能力,并通过运用Eviews5.0对2002—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绿色技术 绿色技术创新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华胜
技术创新能力是一国制造业发展的根本。技术创新能力受到企业R&D活动以及其它一些创新活动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许多企业以外,如政策环境、对外交流、融资氛围、基础设施、创新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试图利用现有统计指标,建立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分析框架。并利用2002年R&D资源清查所获得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结果。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制造业 创新能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扬 高凡 徐新扬
物流与制造业作为碳排放最大的两个行业,两业融合发展下的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行动。论文考虑内外部随机干扰引入高斯白噪声,构建由地方政府、制造商与物流企业构成的三方随机演化博弈模型,讨论随机博弈系统稳定性并求得参数数值边界,结合数值仿真方法对影响两业协同绿色技术创新的因素做敏感性分析。分析表明:奖惩措施能够有效促进两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经济利益不是地方政府首要考虑的问题,推行低碳生产运输获得社会公信力是地方政府看重的要点。在“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下,物流企业是愿意承担更多绿色创新成本的一方。高强度的信息披露与自查力度是推进两业协同绿色创新的有效手段。随机干扰强度与主体策略选择波动成正比,地方政府展示出了最高的稳定性,制造商表现出最大的波动性,政府与物流企业需要重点关注制造商的消极创新行为并对合作契约进行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