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41)
- 2023(16566)
- 2022(13676)
- 2021(12624)
- 2020(10347)
- 2019(23784)
- 2018(23488)
- 2017(44923)
- 2016(24059)
- 2015(27298)
- 2014(27179)
- 2013(26868)
- 2012(24837)
- 2011(22639)
- 2010(23123)
- 2009(21792)
- 2008(21813)
- 2007(19694)
- 2006(17733)
- 2005(16658)
- 学科
- 济(114366)
- 经济(114215)
- 业(92389)
- 管理(85436)
- 企(82000)
- 企业(82000)
- 方法(45847)
- 数学(37029)
- 数学方法(36462)
- 中国(33355)
- 农(33235)
- 业经(33218)
- 财(32815)
- 制(25705)
- 地方(23608)
- 农业(22815)
- 务(22181)
- 财务(22124)
- 财务管理(22087)
- 贸(21180)
- 贸易(21159)
- 企业财务(20903)
- 技术(20825)
- 易(20602)
- 银(18958)
- 银行(18941)
- 和(18869)
- 理论(18676)
- 体(18673)
- 行(18335)
- 机构
- 学院(354785)
- 大学(349996)
- 济(156335)
- 经济(153439)
- 管理(138867)
- 研究(120893)
- 理学(118119)
- 理学院(116912)
- 管理学(115103)
- 管理学院(114432)
- 中国(97444)
- 京(75071)
- 财(74604)
- 科学(68760)
- 所(60396)
- 财经(57750)
- 农(55821)
- 江(54909)
- 中心(54385)
- 研究所(53819)
- 经(52389)
- 北京(48362)
- 经济学(47911)
- 业大(47385)
- 范(43586)
- 院(43455)
- 州(43273)
- 农业(43241)
- 师范(43189)
- 经济学院(42943)
- 基金
- 项目(224352)
- 科学(179599)
- 研究(167576)
- 基金(164800)
- 家(141863)
- 国家(140647)
- 科学基金(122748)
- 社会(109975)
- 社会科(104506)
- 社会科学(104482)
- 省(87380)
- 基金项目(85461)
- 自然(76791)
- 教育(76387)
- 自然科(75083)
- 自然科学(75066)
- 自然科学基金(73771)
- 划(72302)
- 资助(68225)
- 编号(66529)
- 成果(54205)
- 发(52046)
- 部(50408)
- 重点(50385)
- 创(49397)
- 课题(46853)
- 国家社会(46232)
- 制(45753)
- 创新(45516)
- 教育部(43886)
- 期刊
- 济(184146)
- 经济(184146)
- 研究(111522)
- 中国(77344)
- 财(60487)
- 管理(59093)
- 农(53645)
- 科学(48436)
- 学报(47371)
- 大学(37999)
- 融(37919)
- 金融(37919)
- 教育(37188)
- 农业(36686)
- 学学(35856)
- 技术(33954)
- 业经(31029)
- 财经(29751)
- 经济研究(29544)
- 经(25724)
- 问题(23496)
- 业(21722)
- 技术经济(20131)
- 贸(19859)
- 世界(18842)
- 统计(17768)
- 国际(17741)
- 现代(17099)
- 策(16776)
- 商业(16630)
共检索到556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贾军
在对Arthur等技术锁定研究评述的基础上,从产业内部技术锁定、制度锁定与市场锁定三个方面分析了三者对制造业绿色发展的锁定效应,并探索了制造业绿色发展锁定形成机理。中国制造业绿色发展需要绿色技术研发并商业化以及相关制度等配套建设,才能最终实现绿色技术体制对原有非绿色技术体制的替代。基于绿色技术、制度创新与市场培育协同演进,提出中国制造业绿色发展的解锁模式,并建立了制造业绿色发展运作模式。
关键词:
制造业 绿色 锁定 解锁模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袁宝龙 张坤
文章基于2003-2014年中国制造业28个行业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模型评价其生态效率水平,并基于"波特假说"理论,构建计量回归模型检验环境规制对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的生态效率总体呈递增态势,但长期处于低效率状态;环境规制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短期内规制遵循的成本效应大于创新补偿效应,而且地方政府存在明显的策略性遵循行为;环境规制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行业异质性,环境规制只促进了重度污染行业的生态效率,对中度和轻度污染行业具有抑制作用,"波特假说"仅在重度污染行业得到验证。最后,针对不同行业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袁宝龙 张坤
文章基于2003-2014年中国制造业28个行业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模型评价其生态效率水平,并基于"波特假说"理论,构建计量回归模型检验环境规制对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的生态效率总体呈递增态势,但长期处于低效率状态;环境规制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短期内规制遵循的成本效应大于创新补偿效应,而且地方政府存在明显的策略性遵循行为;环境规制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行业异质性,环境规制只促进了重度污染行业的生态效率,对中度和轻度污染行业具有抑制作用,"波特假说"仅在重度污染行业得到验证。最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沈友娣 章庆 严霜
文章基于STIRPAT模型和岭估计法,分析安徽制造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能源消费结构、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从业人数对碳排放存在正向作用,弹性系数分别为0.255、0.235和0.222;技术因素呈负向作用,弹性系数为-0.175。并且,安徽制造业碳排放集中于4个细分行业,总体上处于总量上升、强度下降的"相对解锁"状态,迫切需要提升能源利用率,调整细分行业结构,培育低碳制造园区。
关键词:
碳排放 驱动因素 锁定效应 解锁路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吕涛 张美珍 杨玲萍
全球气候变暖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居民的节能和低碳意识不断提高,然而真正实施低碳行为的却要少得多,出现了"意识向行为转化难"的问题。本文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深度访谈资料的实质性编码和理论编码,界定了家庭能源消费中碳锁定现象的基本概念,发掘出高碳能源消费结构难以改变、高碳能源消费方式内在惯性及高碳消费环境路径依赖3种碳锁定表现形式。在概念化分析的基础上,建构了家庭能源消费中碳锁定形成机理的理论框架,提炼出家庭减排的障碍因素:消费主体因素、经营主体因素和行政主体因素。基于此,从政府层面、企业层面和居民层面提出了解除家庭能源消费碳锁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家庭能源消费 碳锁定 解锁策略 扎根理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晖 刘帷韬
文章基于锁定效应理论,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统计数据库,对FDI进入我国制造业的锁定效应进行了细致分析。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利用锁定效应形成机理分析了我国锁定效应形成的原因。其次,通过将我国制造业区分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采取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从劳动力锁定、资本锁定、技术锁定三个角度进行实证分析,证明了FDI进入后对中国制造业的锁定效应。实证分析表明:FDI无论在哪种类型企业中看重的都是低廉的劳动力要素,很少带来技术进步,而出口的增长也并未改善此种情况。因此,企业基本被锁定在了生产的最低环节,随后,文章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认为我国当前应加大对我国现有低端劳动力的培训,加大对创新的投入,另外对进入的外资要进行导向性引入。
关键词:
直接投资 制造业企业 锁定效应 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明 魏作磊
本文构建了服务业开放作用于制造业低端突破的分析框架和假说,利用2004—2015年服务业开放的平衡面板数据对理论推演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服务业FDI和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通过技术外溢和逆向技术外溢、互补和资源再配置效应等对中国制造业打破"低端锁定"产生了正向的影响。同时,来自中国制造业的独立研发活动能有效吸收服务业开放所带来的先进服务技术,有利于制造业的价值链攀升。此外,服务业开放下的制造业低端突破存在明显的行业异质性,技术密集型行业对中国制造业的低端突破要大于资本-劳动密集型行业。最后,本文试图从服务业开
关键词:
服务业开放 低端锁定 制造强国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康志勇
本文通过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基准模型进行扩展,引入我国的市场分割因素与经济的二元结构因素,讨论了现阶段我国制造业普遍存在的技术"低端锁定"问题。本文分析认为政府的不合理干预与制度学习不足是导致市场分割,进而导致低端锁定问题最为根本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文章指出,推进市场化进程、加快制度学习是解决当代中国制造业技术低端锁定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适宜技术 禀赋结构 低端锁定 制度学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曾祥凤 蒋永穆
本文从国家与农村关系这一制度框架下来考察“三农”问题,认为“三农”问题的产生是由于我们在认识和实践上忽略了农村与城市、工业与农业间的平等地位和互动关系,在制度上即农业外在制度制约了内在制度的调整和变迁,削弱了农业经济系统的自组织能力,从而使得中国农业制度锁定在低效率状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峰 薛惠锋
本文选取影响制造业发展的复杂多要素为视角,利用可拓理论与关联函数构建制造业"解锁"能力指数测度模型,建立其"经济拉动-技术创新-能源节控-环境防护-社会保障"五维集成测度体系,分别对制造业"解锁"能力进行纵向时序测度、横向截面分析和未来驱动要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2004—2013年的"解锁"能力从"较差"水平到"中等"水平再到"较高"水平,呈逐渐好转的发展趋势,但其整体水平依然较低,均处于"理想"水平以下;全国30省市制造业"解锁"能力已形成"五大梯度",其中多数集中于"较高"与"中等"水平,而东、中、西部地区则呈"东部领先、中部追赶、西部发展"总体态势,同时制造业"都市联动效应"相对显著,但局部地区存在等级衰退的趋势;在未来制造业"解锁"能力保持稳定的背景下,提高劳动生产率、强化科技人才培养、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清洁能源替代效应则成为制造业后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关键词:
制造业 “解锁”能力 可拓分析 驱动要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峰 薛惠锋
通过构建"经济推动—技术投入—能源节控—环境规制—社会保障"制造业"解锁"能力测度体系,利用正态云模型与关联函数对其"解锁"能力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制造业"解锁"能力于20042014年期间呈总体上升态势,但仍具有较大提升潜力;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解锁"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对国家政策的"敏感性"不同,资本密集型制造行业对政策"敏感性"最高;制造业总体"解锁"能力进一步提高,但还存在局部短板指标的制约,如平均劳动生产率偏低、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足等。
关键词:
制造业 “解锁”能力 云模型 短板指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峰 薛惠锋
本文选取影响制造业发展的复杂多要素为视角,利用可拓理论与关联函数构建制造业"解锁"能力指数测度模型,建立其"经济拉动-技术创新-能源节控-环境防护-社会保障"五维集成测度体系,分别对制造业"解锁"能力进行纵向时序测度、横向截面分析和未来驱动要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2004—2013年的"解锁"能力从"较差"水平到"中等"水平再到"较高"水平,呈逐渐好转的发展趋势,但其整体水平依然较低,均处于"理想"水平以下;全国30省市制造业"解锁"能力已形成"五大梯度",其中多数集中于"较高"与"中等"水平,而东
关键词:
制造业 “解锁”能力 可拓分析 驱动要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峰 薛惠锋
通过构建"经济推动—技术投入—能源节控—环境规制—社会保障"制造业"解锁"能力测度体系,利用正态云模型与关联函数对其"解锁"能力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制造业"解锁"能力于2004~2014年期间呈总体上升态势,但仍具有较大提升潜力;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解锁"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对国家政策的"敏感性"不同,资本密集型制造行业对政策"敏感性"最高;制造业总体"解锁"能力进一步提高,但还存在局部短板指标的制约,如平均劳动生产率偏低、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足等。
关键词:
制造业 “解锁”能力 云模型 短板指标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徐娜 达妮 李明明
本文分析形成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要素禀赋低端锁定的地理转移契机、从"出口加工区"向"自由贸易区"的功能升级契机、中产阶层消费市场形成的产品升级契机以及中国"走出去"战略助力价值链全面升级等四大契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牛鸿蕾
文章在构建制造业碳锁定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实码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评价模型(RAGA-PP模型),根据2007—2019年全国及省级面板数据测度制造业碳锁定水平,进而基于Mann-Kendall趋势检验、Epanechnikov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结果显示:制造业的综合及各维度碳锁定总体上均呈下降态势,并具有“东低西高”的区域分布特征;大部分区域或省域制造业的综合碳锁定、固定投入碳锁定、技术碳锁定和市场需求结构碳锁定水平都在显著下降;制造业碳锁定水平的省际差异明显扩大,有相当一部分西部和东北地区省份的碳锁定变化态势为上升或不确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