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88)
- 2023(18178)
- 2022(15320)
- 2021(14356)
- 2020(12189)
- 2019(27887)
- 2018(27477)
- 2017(52748)
- 2016(28639)
- 2015(32240)
- 2014(32099)
- 2013(31795)
- 2012(29389)
- 2011(26470)
- 2010(26521)
- 2009(24920)
- 2008(24845)
- 2007(22141)
- 2006(19616)
- 2005(17958)
- 学科
- 济(119394)
- 经济(119220)
- 业(102881)
- 管理(97745)
- 企(91100)
- 企业(91100)
- 方法(52034)
- 数学(41837)
- 数学方法(41423)
- 财(37043)
- 农(35231)
- 中国(34660)
- 业经(34256)
- 制(28142)
- 务(25114)
- 财务(25039)
- 财务管理(25002)
- 农业(24130)
- 企业财务(23703)
- 技术(23415)
- 贸(22779)
- 贸易(22761)
- 易(22187)
- 理论(21561)
- 学(21501)
- 和(21190)
- 地方(21027)
- 银(20847)
- 银行(20804)
- 行(19888)
- 机构
- 大学(410590)
- 学院(410431)
- 济(173872)
- 经济(170438)
- 管理(165077)
- 理学(141531)
- 理学院(140040)
- 研究(138449)
- 管理学(138108)
- 管理学院(137335)
- 中国(108835)
- 京(88364)
- 财(82546)
- 科学(80897)
- 所(69123)
- 财经(65009)
- 农(63989)
- 中心(62168)
- 研究所(62153)
- 江(60967)
- 经(59202)
- 业大(57215)
- 北京(56536)
- 经济学(52368)
- 范(51336)
- 师范(50887)
- 农业(49978)
- 院(49959)
- 州(48518)
- 财经大学(48171)
- 基金
- 项目(269523)
- 科学(214141)
- 研究(201985)
- 基金(197216)
- 家(170189)
- 国家(168722)
- 科学基金(146300)
- 社会(129529)
- 社会科(122800)
- 社会科学(122771)
- 基金项目(104026)
- 省(103408)
- 自然(92851)
- 教育(91686)
- 自然科(90717)
- 自然科学(90698)
- 自然科学基金(89152)
- 划(86287)
- 编号(81478)
- 资助(80729)
- 成果(66945)
- 部(60800)
- 重点(59704)
- 创(59251)
- 发(57274)
- 课题(56025)
- 创新(54664)
- 国家社会(53660)
- 制(52961)
- 教育部(52754)
- 期刊
- 济(196481)
- 经济(196481)
- 研究(127931)
- 中国(83682)
- 管理(66666)
- 财(66070)
- 农(59484)
- 学报(58449)
- 科学(56744)
- 大学(45721)
- 教育(45314)
- 学学(42849)
- 农业(41050)
- 融(40148)
- 金融(40148)
- 技术(36570)
- 财经(32852)
- 业经(31751)
- 经济研究(31214)
- 经(28275)
- 问题(25225)
- 业(23996)
- 技术经济(21944)
- 贸(20905)
- 世界(20085)
- 科技(19801)
- 现代(19778)
- 理论(19564)
- 图书(18732)
- 国际(18680)
共检索到625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郭东杰 邵琼燕
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着产业结构转型与就业之间的尖锐矛盾。根据2002年、2005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我们借助就业乘数理论分析了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就业创造能力及其变化,并与部分国家制造业的贸易竞争优势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我国新型工业化模式选择必须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依赖技术创新,改造劳动密集型企业;同时,加大研发投入水平,增强成果转化能力,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便承接更多的国际产业转移,拓展新的就业空间。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乔小勇 王耕 李泽怡
本文借鉴Koopman等提出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与参与度指数以及基于国内增加值测算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从"地位-参与度-显性比较优势"视角,运用WTO和OECD联合发布的Ti VA统计数据,对比分析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发展形势与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与参与度指数均存在一定联系,但正向关系并不显著;一国制造业和服务业若有较大的前向参与度与相对较小的后向参与度,则其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往往较高;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处于中游至下游的国家,普遍具有较高的后向参与度或是较低的前向参与度;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总体还处于中下游位置,中国具有显性比较优势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细分行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参与度指数与贸易规模并没有明显的正向相关关系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乔小勇 王耕 李泽怡
本文借鉴Koopman等提出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与参与度指数以及基于国内增加值测算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从"地位-参与度-显性比较优势"视角,运用WTO和OECD联合发布的Ti VA统计数据,对比分析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发展形势与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与参与度指数均存在一定联系,但正向关系并不显著;一国制造业和服务业若有较大的前向参与度与相对较小的后向参与度,则其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往往较高;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处于中游至下游的国家,普遍具有较高的后向参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东杰
文章根据2002、2005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借助就业乘数理论分析了细分行业的就业创造能力及其变化,发现中国整个经济的就业创造能力呈下降趋势,原因在于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在细分行业中,不同要素密集型行业的就业创造能力差异较大;除了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之外,其他行业的就业创造能力均大幅下降。为了拓展就业空间,需要大力发展高技术资本密集型行业和知识密集型行业,适当发展、改造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适当限制低技术资本密集型行业和资源密集型行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耿伟
文章构建了一个国际贸易动态分析框架将技术变迁和比较优势模式的动态演进同时内生化,说明了部门的干中学和国际知识外溢分别是比较优势模式演化呈固化性和流动性的主要动因。但是,内生比较优势在长期内是不断固化还是发生逆转最终是一个经验研究的问题。文章采用了马尔可夫链来考察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动态分布的固化性和流动性的程度,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模式的演变具有固化性的特征。
关键词:
内生比较优势 盖尔顿回归 马尔可夫链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马红祥 吕剑平 李之凤
在分析甘肃省就业弹性变化总体趋势的基础上,计算甘肃省42个细分行业的就业创造能力,为缓解甘肃省就业压力提供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细分行业 就业创造能力 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伟呈 范爱军
文章通过构建对小国和大国经济均适用的劳动力市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推导出汇率影响就业和工资的传导机制,然后利用岭回归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对中美制造业细分行业就业和工资的影响,并考察了行业特征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人民币贬值能拉动中国大部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行业的就业和工资增长,升值则能促进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就业上升,而人民币贬值或升值对美国绝大部分行业就业和工资的影响均不显著。因此,我国在实现人民币汇率长期稳定的进程中,应充分把握人民币升值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效应,从而保证制造业就业的稳定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伟呈 范爱军
文章通过构建对小国和大国经济均适用的劳动力市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推导出汇率影响就业和工资的传导机制,然后利用岭回归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对中美制造业细分行业就业和工资的影响,并考察了行业特征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人民币贬值能拉动中国大部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行业的就业和工资增长,升值则能促进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就业上升,而人民币贬值或升值对美国绝大部分行业就业和工资的影响均不显著。因此,我国在实现人民币汇率长期稳定的进程中,应充分把握人民币升值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效应,从而保证制造业就业的稳定增长;对于美国而言,其解决失业问题需从经济发展的环节进行突破,而不应一味地指责人民币汇率问题。此外,经营活动的性质和工会特征分别是造成中美制造业行业间就业水平差异的显著因素,平均受教育水平、专业技术水平、经济性垄断程度和所有制垄断程度则能对中美行业间工资回报差异产生决定性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海波
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我国仍处于工业化阶段,制造业的增长状况将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中国制造业正处于“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大环境下,比较优势理论对于目前讨论和研究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策略具有宝贵的指导意义。本文将以比较优势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综合分析我国制造业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明确我国制造业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陷阱 要素禀赋 产业链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赵文丁
当代的国际分工正由垂直型分工向混合型分工转变 ,呈现出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并存的格局。本文从实证的角度 ,分析了新型国际分工格局下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的调整与变迁 ,并对相关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
国际分工 制造业 比较优势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耿伟 战楠
采用独立随机增量过程马尔可夫链的方法对中国149个制造业行业的比较优势动态变迁进行实证分析,旨在反映产业比较优势的演变特征。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产业比较优势的各个状态均以较高的概率保持在原有状态,由此反映出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模式和专业化分工模式的演变具有固化性的特征。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徐伟呈 范爱军
本文通过构建小国经济的劳动力市场一般动态均衡模型,推导出影响就业和工资的主要因素,然后利用岭回归对各因素对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就业和工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试图找出影响就业和工资的关键因素,同时还考察了行业特征在行业间就业和工资水平差异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研究发现:利率对就业的负向影响最显著,其次是人民币汇率。人民币贬值会拉动绝大部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行业的就业增长,升值则能促进大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就业水平上升,因此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实现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此外,经营活动的性质是造成制造业行业间就业水平差异的决定性因素,平均受教育水平、专业技术水平、经济性垄断程度和所有制垄断程度能对行业间工资回报差异产生显著影响。研究揭示出:中国未来须实行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改革,运用利率与汇率的协调联动以实现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并保证制造业就业和工资水平的稳定增长。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徐伟呈 范爱军
本文通过构建小国经济的劳动力市场一般动态均衡模型,推导出影响就业和工资的主要因素,然后利用岭回归对各因素对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就业和工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试图找出影响就业和工资的关键因素,同时还考察了行业特征在行业间就业和工资水平差异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研究发现:利率对就业的负向影响最显著,其次是人民币汇率。人民币贬值会拉动绝大部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行业的就业增长,升值则能促进大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就业水平上升,因此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实现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此外,经营活动的性质是造成制造业行业间就业水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伟呈 范爱军
本文通过构建小国经济的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模型,推导出汇率变动影响就业的传导机制及均衡劳动力和均衡工资的表达式,然后利用岭回归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就业和工资的影响,并考察了行业特征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通过进口投入水平和出口份额两条传导机制,人民币升值不利于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就业和工资增长,但细分行业的进口投入水平上升或出口份额下降会部分抵消这一不利影响。此外,经营活动的性质是造成行业间就业水平差异的显著因素;平均受教育水平、专业技术水平、经济性垄断程度和所有制垄断程度能够对行业间工资回报差异产生决定性影响。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英 陈佳茜
自2004年中国装备制造业实现国际贸易顺差以来,其产业规模和进出口贸易额均得到快速增长。在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已从产业层面深化到产品内部不同工序层面的背景下,有必要从全球价值链视角测度和分析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以促进其产业升级。基于OECD-WTO发布的附加值贸易(TiVA)数据库,通过GVC参与率和GVC地位指数,测算1995-2011年间中国装备制造业整体及部门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程度和所处位置。结果显示:中国装备制造业整体后向参与率偏高,GVC地位指数为负且随时间变化呈现出反"Z"形变化并逐渐逼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