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961)
- 2023(23989)
- 2022(20428)
- 2021(18913)
- 2020(16174)
- 2019(37152)
- 2018(36632)
- 2017(69080)
- 2016(38108)
- 2015(43017)
- 2014(42765)
- 2013(42392)
- 2012(38987)
- 2011(35309)
- 2010(35405)
- 2009(33367)
- 2008(33336)
- 2007(29747)
- 2006(26126)
- 2005(23496)
- 学科
- 济(154524)
- 经济(154320)
- 业(118681)
- 管理(117201)
- 企(102183)
- 企业(102183)
- 方法(71195)
- 数学(59969)
- 数学方法(59064)
- 财(45015)
- 农(44571)
- 中国(41259)
- 业经(39066)
- 学(33563)
- 制(32612)
- 农业(30026)
- 务(29814)
- 财务(29715)
- 财务管理(29656)
- 贸(29314)
- 贸易(29298)
- 易(28440)
- 地方(28221)
- 企业财务(28122)
- 理论(27341)
- 和(25450)
- 技术(25089)
- 银(24348)
- 银行(24253)
- 融(23326)
- 机构
- 学院(553567)
- 大学(553421)
- 济(219967)
- 经济(215264)
- 管理(211001)
- 研究(188603)
- 理学(181864)
- 理学院(179753)
- 管理学(176152)
- 管理学院(175160)
- 中国(143213)
- 科学(120130)
- 京(118918)
- 财(103660)
- 农(102823)
- 所(97738)
- 研究所(88922)
- 业大(87955)
- 中心(85170)
- 江(83180)
- 财经(82388)
- 农业(81360)
- 北京(75115)
- 经(74855)
- 范(70759)
- 师范(69892)
- 院(67920)
- 经济学(66580)
- 州(66211)
- 财经大学(60982)
- 基金
- 项目(371230)
- 科学(289936)
- 基金(268763)
- 研究(262759)
- 家(237998)
- 国家(236030)
- 科学基金(200759)
- 社会(164510)
- 社会科(155877)
- 社会科学(155831)
- 省(145399)
- 基金项目(141022)
- 自然(133767)
- 自然科(130708)
- 自然科学(130667)
- 自然科学基金(128337)
- 划(123093)
- 教育(121762)
- 资助(112354)
- 编号(105532)
- 成果(85872)
- 重点(84182)
- 部(80946)
- 发(78270)
- 创(77248)
- 课题(73916)
- 创新(71959)
- 科研(71736)
- 计划(69190)
- 大学(68788)
- 期刊
- 济(242701)
- 经济(242701)
- 研究(159369)
- 中国(107967)
- 学报(97025)
- 农(93951)
- 科学(85519)
- 财(82729)
- 管理(80143)
- 大学(72361)
- 学学(68562)
- 农业(63845)
- 教育(58229)
- 技术(48806)
- 融(48423)
- 金融(48423)
- 财经(40906)
- 业经(39729)
- 经济研究(38862)
- 业(36029)
- 经(35135)
- 问题(31668)
- 版(28558)
- 技术经济(27773)
- 统计(27226)
- 科技(26334)
- 贸(25857)
- 图书(25349)
- 业大(24975)
- 策(24943)
共检索到819641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燕 徐妍
文章根据中国2000-2008年20个制造行业的面板数据,建立了以产业空间集聚水平为门限变量的双门限回归模型,以考察产业空间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产业空间集聚主要促进体现型技术进步,对技术效率的影响较弱;产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存在门限效应,其影响力随集聚水平的提高而逐步减弱,集聚规模存在最佳边界;产业空间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及技术进步的影响在不同门限区间的行业技术梯度特征较明显,资源性和中低技术行业的集聚水平较低但集聚效应较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玫 刘春生 陈飞
根据广东省制造业的相关数据,运用空间集聚指数法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出该省产业集聚指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通过对计量模型的回归分析,得出广东省制造业产业集聚对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各地区和相关企业应该重视产业集聚对生产率的提高作用,利用产业集聚的外部经济来促进区域经济和企业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全要素生产率 竞争优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优智 乔宇鹤
首先利用DEA-Malmquist方法测度2009—2017年我国30个省份的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然后利用空间误差模型分析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我国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一定幅度的波动,地区差异较为明显,技术进步对于大多数地区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起到主要作用。(2)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差异。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和激励型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阻碍作用,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有促进作用。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也十分明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优智 乔宇鹤
首先利用DEA-Malmquist方法测度2009—2017年我国30个省份的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然后利用空间误差模型分析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我国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一定幅度的波动,地区差异较为明显,技术进步对于大多数地区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起到主要作用。(2)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差异。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和激励型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阻碍作用,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有促进作用。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也十分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鲁慧鑫 冯宗宪 郭根龙
本文采用2003-2014年中国制造业细分12个行业的数据,通过构建两部门的理论模型,分析了来自区域服务进口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利用8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对假设进行检验。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发现:从发达贸易伙伴国进口的服务对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大于从发展中国家贸易伙伴进口的服务对于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文化距离越近,效应越显著,国家间的文化距离越近就越能促进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加入人均收入和贸易伙伴国的服务进口交互之后,发现系数显著为正,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与服务进口共同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光明 马磊 潘宇
本文利用20062015年我国30个省份(西藏除外)的面板数据,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物流产业集聚对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作用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物流产业集聚、物流劳动生产率、外商直接投资、交通基础设施、地方政府投资等影响因素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的方向与显著性均存在差异性。从总效应来看,物流产业集聚与地方财政支出均显著为正,是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升的重要源泉。外商直接投资显著为负,一定程度上抑制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盈之 朱依曦
文章利用中国制造业各行业的相关数据,采用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方法对其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测算,分析制造业整体的TFP变动率、技术进步率以及技术效率及其变动率的趋势;并且将制造业各行业按照影响因素进行分类,深入分析不同类别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
关键词:
制造业 全要素生产率 随机前沿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公嵬 梁琦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2000-2007年我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分解指标,并将出口、集聚与TFP放在统一的框架下分析出口与集聚对TFP及其分解指标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TFP年均增长4.3%,其中90%以上是由技术进步贡献的;行业之间的技术进步差距较小,技术效率变化差异较大,而后者是TFP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出口和集聚的相互作用削弱了对TFP增长的影响,即便如此,出口仍显著促进了TFP增长,集聚对TFP及其分解指标均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市场化程度是制造业TFP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英明
本文分析了产业集聚对中国区域制造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组成部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引致的共有集聚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增长显著负相关,共有集聚不经济却与规模经济的增长显著正相关。产业集聚引致的城市化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增长显著正相关,城市化不经济却与规模经济的增长显著负相关。产业集聚对技术变化率的影响不显著,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类似于对区域制造业规模经济增长的影响。
关键词:
规模经济 技术变化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沈能
本文用基于非参数的M almqu ist指数方法,研究了1985~2003年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构成的时序成长和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该期间中国制造业TFP年均增长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而效率变化反而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分别采用横截面以及时间序列方法对中国地区之间制造业TFP的差异也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东、中和西部地区制造业TFP以及技术进步增长率差距呈发散趋势,地区TFP差距持续扩大很大部分可以由地区技术进步程度的差异解释。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平淡 屠西伟
提高碳全要素生产率是有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抓手,是城市低碳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2003—2019年中国城市数据,研究制造业集聚对城市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显著抑制了城市碳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异质性分析表明,制造业集聚的抑制作用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变得不再显著。宏观机制研究表明,制造业集聚抑制城市碳全要素生产率的原因主要在于其对碳技术效率和碳技术进步的抑制,在匹配城市土地出让数据的基础上,制造业集聚扩大了土地供给面积、提高了土地成交价格,导致集聚拥挤效应凸显,阻碍知识溢出,不利于提高城市碳全要素生产率。微观机制分析表明,在匹配企业微观数据后,制造业集聚显著抑制了企业绿色发明专利数量的增加,损害了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微观基础。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余浩 岳彩同 汪彦斌
利用2006—2010年我国27个大中型制造业行业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方法对概念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探讨了创新资源和行业结构对TFP的直接影响作用,并将FDI作为中介变量纳入研究模型,分析了创新资源和行业结构通过影响FDI进而对TFP产生的间接影响。结果表明:财力资源、市场化程度和经济外向度对FDI流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FDI对TFP有正向作用,但弹性系数较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霞婷 李强 吴超 马锦怡
[目的]通过分析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动态变化和长期收敛性,为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和缩小地区农业发展差距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文章基于中国29个地区1978-2017年的面板数据,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在此基础上,运用基于log(t)回归的PS收敛检验分析累积农业TFP增长的收敛性。[结果]农业TFP的动态分析表明,农业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支撑,由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业TFP增长的速度放缓。收敛性检验结果表明,中国1986-2017年的农业累积TFP增长在全国省际层面和东、中、西、东北4大区域层面都发散,但存在6组俱乐部收敛和4个不收敛地区。从收敛速度来看,俱乐部1的收敛速度最快,是唯一的绝对收敛,俱乐部2的收敛速度最慢;根据累积农业TFP增长的差异,可以将收敛俱乐部划分为“高速增长”、“平稳增长”和“低速增长”3种类型。“高速增长”俱乐部(俱乐部1,2)与其他俱乐部(俱乐部3-6)的增长差距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是其他俱乐部之间增长差距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各地区应加强农业先进技术的交流,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资源禀赋与农业科技创新的耦合关系,实现有效创新,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汪艳
商贸流通业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相关性的研究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热点问题。本文遵循文献梳理、理论探究、实证分析、政策建议的逻辑行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考察验证商贸流通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制造业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汪艳
商贸流通业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相关性的研究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热点问题。本文遵循文献梳理、理论探究、实证分析、政策建议的逻辑行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考察验证商贸流通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制造业 全要素生产率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推荐搜索
金融集聚、空间外溢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GWR模型和门槛模型的实证研究
空间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门限模型的非线性关联研究
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金融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区域异质性——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省域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产业集聚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制造业的证据
生产性服务贸易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影响:机理及实证研究——基于价值链规模经济效应角度
FDI、地区市场化进程与制造业集聚——基于门槛回归模型的实证检验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不同集聚视角下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分析
金融集聚提升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