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74)
- 2023(16359)
- 2022(13582)
- 2021(12734)
- 2020(10845)
- 2019(24810)
- 2018(24343)
- 2017(46222)
- 2016(24611)
- 2015(27606)
- 2014(27091)
- 2013(26769)
- 2012(24372)
- 2011(21674)
- 2010(21514)
- 2009(20258)
- 2008(20141)
- 2007(17770)
- 2006(15523)
- 2005(14340)
- 学科
- 济(109707)
- 经济(109559)
- 业(93892)
- 管理(87331)
- 企(84018)
- 企业(84018)
- 方法(50853)
- 数学(41279)
- 数学方法(40863)
- 财(34441)
- 农(32846)
- 业经(31886)
- 中国(28435)
- 贸(27667)
- 贸易(27647)
- 易(26950)
- 制(24610)
- 务(23760)
- 财务(23715)
- 财务管理(23681)
- 企业财务(22415)
- 农业(21854)
- 技术(19695)
- 和(18232)
- 体(18167)
- 划(17955)
- 理论(17897)
- 策(17808)
- 银(16714)
- 银行(16700)
- 机构
- 学院(352454)
- 大学(350778)
- 济(160422)
- 经济(157792)
- 管理(143068)
- 理学(123384)
- 理学院(122256)
- 管理学(120578)
- 管理学院(119905)
- 研究(114258)
- 中国(92420)
- 财(74769)
- 京(72467)
- 科学(63410)
- 财经(59457)
- 所(54689)
- 经(54323)
- 农(53711)
- 中心(53060)
- 江(51667)
- 经济学(49972)
- 研究所(49032)
- 业大(47530)
- 北京(45287)
- 经济学院(45097)
- 财经大学(44265)
- 农业(41996)
- 院(41560)
- 商学(40049)
- 范(39982)
- 基金
- 项目(232502)
- 科学(187138)
- 基金(174791)
- 研究(172715)
- 家(150367)
- 国家(149142)
- 科学基金(130823)
- 社会(114949)
- 社会科(109337)
- 社会科学(109315)
- 基金项目(91583)
- 省(87416)
- 自然(82755)
- 自然科(80958)
- 自然科学(80933)
- 自然科学基金(79558)
- 教育(78161)
- 划(73059)
- 资助(71264)
- 编号(68036)
- 成果(54124)
- 部(53459)
- 重点(51449)
- 创(50919)
- 国家社会(49268)
- 发(49075)
- 制(48047)
- 创新(47021)
- 教育部(46979)
- 人文(46095)
- 期刊
- 济(173555)
- 经济(173555)
- 研究(104526)
- 中国(65085)
- 财(60927)
- 管理(58177)
- 农(49248)
- 科学(47056)
- 学报(46275)
- 大学(37639)
- 学学(35817)
- 农业(34039)
- 融(33730)
- 金融(33730)
- 技术(31730)
- 财经(30333)
- 经济研究(28477)
- 业经(28143)
- 教育(27553)
- 经(26190)
- 问题(23861)
- 贸(23842)
- 国际(20899)
- 业(20795)
- 技术经济(19310)
- 世界(19242)
- 理论(17964)
- 统计(17127)
- 现代(16698)
- 财会(16315)
共检索到528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文治 陆建明
通过建立SITC五位数分类商品与制造业28个行业的对照表,利用微观贸易数据对中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贸易竞争指数和价格贸易条件进行测算,结果显示:第一,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贸易竞争指数较高,但其价格贸易条件持续恶化;相反,资本密集型行业的贸易竞争指数较低,但其价格贸易条件不断改善。第二,中高技术制造行业的价格贸易条件和贸易竞争指数同向变化,呈现"价量齐涨"的趋势;中低技术制造行业的贸易竞争指数和价格贸易条件反向变动,呈现"量涨价跌"的趋势。第三,进一步发展中高技术行业,同时提升中低技术行业出口产品的质量是防止中国制造业出现"贫困化增长"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制造业 价格贸易条件 贸易竞争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文治 陆建明 李菁
本文基于Hummls的"垂直分工指数"建立环境外包污染指数(PEOI),运用投入产出法和微观贸易数据定量测定了外包对中国制造业造成的污染排放数量,并进一步通过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检验了环境外包与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的关系。结果显示:首先,外包对中国制造业各行业造成的污染排放逐年下降,且外包对高技术含量的加工制造业造成的污染排放较低,而对能源、矿产和化工原材料的加工制造业造成的污染排放较多。其次,环境外包污染指数与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指数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承接国际外包业务有利于中国制造业的清洁增长。最后,提高资本和科技投入是促进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制造业 环境外包 广义矩估计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文治 扈涛
本文通过建立SITC五位数分类商品与制造业28个行业的对照表,基于微观贸易数据测算了中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价格贸易条件,并采用动态面板GMM估计从行业层面分析了FDI对制造业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不是所有制造业行业的价格贸易条件都恶化,科技含量较高行业的价格贸易条件不断改善;其次,实证研究证明FDI与中国制造业价格贸易条件正相关,FDI不是造成中国制造业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因素;最后,增加制造业各行业的资本和科技投入,实施规模生产是改善制造业价格贸易条件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制造业 价格贸易条件 外商直接投资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宗毅君
本文采用6位数级微观贸易数据,测度了1996-2009年中国制造行业的出口增长"二元边际"与三组"精确贸易条件",从产品种类变化的视角考察了中国制造业出口增长的微观结构,更精确地反映真实贸易条件。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中国制造业出口增长二元边际对精确贸易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1)广度边际对贸易条件改善有积极作用,深度边际则反之。(2)广度边际对"低出口替代弹性"产品的贸易条件改善效应最大,对"高出口替代弹性"产品的贸易条件改善效应最小。(3)在中高技术行业,广度边际对贸易条件改善的正面影响大于中低技术行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戴翔
本文基于贸易附加值,测算了1995—2011年中国各制造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结果表明,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产业链布局中,比较优势仍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领域,但有弱化迹象;资本以及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领域均未取得显著比较优势,但有迹象表明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领域的比较优势正在形成,而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领域的比较劣势特别显著且无明显改善趋势。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布局中的现实地位及进一步发展基本上是"依托低端,挺进中端,遥望高端"。基于贸易附加值所得上述研究结论有助于纠正传统总值核算法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误判,对于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方向及政策的科学制定有着重要的政策意义。
关键词:
贸易附加值 国际竞争力 显示性比较优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文东伟 冼国明
基于Hummels et al.(2001)分析框架,本文利用OECD提供的中国1995—2005年的投入产出表,测算了中国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水平,用1995—2006年中国24个行业的贸易数据,描述了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的演变趋势,考察了影响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产品部门,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垂直专业化水平的迅速上升,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近年来中国出口,特别是高技术行业出口规模的爆炸式增长。②中国的比较优势并没有发生本质改变,仍来源于低技术制造业,但高技术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和贸易竞争力呈不断增强的趋势。③垂直专业化显著提升了中国制造业的贸易竞争力。海外市场依存度、国内...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贸易竞争力 投入产出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先海
本文运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对我国36个产业部门在1992-2003年间的出口竞争力进行了实证测度,结果为服装业等13种产业长期稳定地处于比较优势,化学纤维制造业等9种产业长期处于比较劣势,非金属矿采选业等7种产业的比较优势处于递减的态势,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等7种产业的比较优势处于递增的态势。同时对四大要素密集型产业的贸易竞争力也进行了相应地测度。文章对实证结果作了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产业贸易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
贸易竞争力 比较优势 产业升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袁红林 许越
基于增加值贸易指数的核算框架测算并比较使用总量核算与增加值核算两种方法下的38个世界主要国家的制造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指数排名,以分析增加值贸易对制造业的竞争力的影响,并判断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准确地位。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资源密集型及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增加值贸易分析能反映出总量分析无法得出的劳动力、原材料及技术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对于资本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制造业,增加值贸易能反映出总量分析无法得到的中间品贸易对该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从趋势分析及对比结果中可以发现,我国在传统资源密集型及劳动密集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禹 赵树宽
建立贸易附加值的模型框架,借鉴WIOD制定的最新世界投入产出表,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测算出2009-2019年~((1))我国制造业出口的附加值与全球对应产业的出口附加值。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测度公式中代入贸易附加值,将此结果与传统总值核算法所测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从结果可知,中国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缺乏明显的发展优势,针对研究结果反映出的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真实情况,提出符合新时代发展的合理的改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
贸易附加值 制造业 总值核算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韦倩青 张朝帅
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货物贸易的中间产品贸易存在逆差,而最终产品贸易存在顺差。那么中国货物贸易的贸易竞争力究竟如何?研究结论认为:第一,中国制造业整体具有较强的贸易竞争力,并基本呈现不断攀升趋势;制造业分行业之间的贸易竞争力差别很大。第二,总贸易口径下的贸易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大部分制造业的实际情况。第三,造成总贸易口径衡量的贸易竞争力偏离实际情况的原因与该行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有关。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姜茜 廖芳
本文通过对我国制造业各个部门1987~2009年对外贸易竞争力指数进行测算,研究各部门对外贸易竞争力变化情况,探寻各部门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与不足。研究结论表明,制造业大多数部门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但我国比较优势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国际竞争优势稳定,中、高级技术人才相对缺乏,国内资本积累初具规模,资本密集型行业竞争优势逐步显现。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增强我国制造业对外贸易竞争力,充分利用外部经济,促进国内产业与对外贸易协调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对外贸易 比较优势 竞争力指数 制造业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蒋业恒 陈绍志
基于最新发布的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运用前沿全球价值链分解方法计算出贸易中的本国增加值,在此基础上,采用世界出口份额、份额变化,分解巴拉萨指数、拉斐指数、标准化贸易收支等指标,比较和分析中国林产品制造业的贸易竞争力。研究发现,中国林产品制造业出口中的本国增加值占比从84%下降到81%;中国木材及木制品的世界出口份额由5.1%上升到11.2%,纸浆及纸制品的世界出口份额由1.3%升高到3.1%;中国林产品制造业出口份额的提高主要源于竞争效应的增强,但是中国面对世界市场动态变化及时调整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巴拉萨指数和拉斐指数反映出中国在木材及木制品上具有国际竞争优势,而在纸浆及纸制品上劣势较为明显;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余长林 杨国歌
基于1999—2018年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考察贸易条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条件与全要素生产率显著负相关。异质性分析表明:贸易条件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行业异质性,并且贸易条件改善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综合技术效率增长有积极影响,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综合技术效率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金融危机前贸易条件改善对综合技术效率增长有显著抑制作用,金融危机后贸易条件改善对综合技术效率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作用机制检验结果显示,贸易条件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科研投入强度路径实现的。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贸易条件 研发投入 制造业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海余 黄廷
巨额的中美贸易顺差是否使中方获得了同样的贸易利益,一直是中美两国争论的问题之一,而传统的贸易条件理论不能全面地说明中美贸易利益问题。采用基于产品内分工的产品内贸易条件理论,计算和分析中美贸易中八个典型制造业部门1995~2005年的产品内贸易条件,并根据其变化趋势得出结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丽 赵毛泽
文章基于中国已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FTAs),利用2000~2018年增加值贸易数据,从FTAs水平深度和垂直深度双重视角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协定深度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TAs深度的提升能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且相较于垂直深度,水平深度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问题处理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FTAs深度对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制造业类型和出口目的国(地区)类型不同而具有异质性;机制分析表明,FTAs深度可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和促进外商直接投资提升制造业出口竞争力。进一步的反事实模拟表明,加入不同的区域贸易协定均会提升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且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效果最强,其次是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最后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与中国是否加入区域贸易协定的预测结果相比,区域贸易协定水平深度对制造业整体以及分类型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效果更加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