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62)
- 2023(17425)
- 2022(14807)
- 2021(13786)
- 2020(11675)
- 2019(26604)
- 2018(26349)
- 2017(50290)
- 2016(27221)
- 2015(30653)
- 2014(30468)
- 2013(30289)
- 2012(27801)
- 2011(25062)
- 2010(24890)
- 2009(23527)
- 2008(23414)
- 2007(20761)
- 2006(18549)
- 2005(17008)
- 学科
- 济(116422)
- 经济(116255)
- 业(100884)
- 管理(96261)
- 企(89800)
- 企业(89800)
- 方法(51879)
- 数学(41871)
- 数学方法(41480)
- 财(36326)
- 农(34430)
- 业经(33434)
- 中国(31086)
- 制(26128)
- 务(25054)
- 财务(24980)
- 财务管理(24947)
- 企业财务(23678)
- 技术(23541)
- 农业(23527)
- 贸(21727)
- 贸易(21715)
- 学(21239)
- 易(21180)
- 和(20995)
- 环境(20375)
- 理论(20253)
- 划(20107)
- 地方(19624)
- 体(19125)
- 机构
- 大学(397316)
- 学院(397175)
- 济(167869)
- 经济(164586)
- 管理(160627)
- 理学(138171)
- 理学院(136740)
- 管理学(134887)
- 管理学院(134145)
- 研究(132569)
- 中国(103102)
- 京(85333)
- 财(78883)
- 科学(78520)
- 所(65962)
- 农(62752)
- 财经(62661)
- 研究所(59594)
- 中心(59229)
- 江(58304)
- 经(57058)
- 业大(56441)
- 北京(54404)
- 经济学(50738)
- 范(49148)
- 农业(49058)
- 师范(48740)
- 院(47772)
- 州(46455)
- 财经大学(46420)
- 基金
- 项目(263154)
- 科学(208965)
- 研究(195692)
- 基金(193490)
- 家(167332)
- 国家(165956)
- 科学基金(143851)
- 社会(125973)
- 社会科(119509)
- 社会科学(119476)
- 基金项目(102179)
- 省(100513)
- 自然(91800)
- 自然科(89651)
- 自然科学(89631)
- 教育(88198)
- 自然科学基金(88086)
- 划(84046)
- 资助(79238)
- 编号(78553)
- 成果(63573)
- 部(59246)
- 重点(58335)
- 创(56536)
- 发(55785)
- 课题(53522)
- 国家社会(52571)
- 创新(52288)
- 制(51732)
- 教育部(51271)
- 期刊
- 济(188749)
- 经济(188749)
- 研究(121108)
- 中国(76975)
- 管理(63336)
- 财(63252)
- 农(58289)
- 学报(57534)
- 科学(55902)
- 大学(44659)
- 学学(42091)
- 农业(40594)
- 教育(39781)
- 技术(36258)
- 融(35264)
- 金融(35264)
- 财经(31585)
- 业经(30770)
- 经济研究(29757)
- 经(27111)
- 问题(24469)
- 业(23233)
- 技术经济(21995)
- 贸(19680)
- 科技(19179)
- 现代(19079)
- 世界(18934)
- 理论(18614)
- 图书(18237)
- 版(17484)
共检索到594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伟娜 金晓雨
本文根据2001-2008年28个制造业的工业产出、资源投入和二氧化硫排放数据,在对环境技术函数和环境方向性距离函数进行改进的基础上,计算各行业的环境技术效率及其发展趋势,并对影响产业环境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的环境技术效率总体水平较低,但是大多数产业的环境技术效率都呈上升趋势;在影响产业的环境技术效率因素中,科技投资加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促进了环境技术效率的提高;中小企业比大企业更易改善环境技术效率;外商投资可能带来产业"污染天堂";环境规制没有达到提高环境技术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
方向性距离函数 环境技术效率 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强 吴伟伟 于渤
文章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构建我国制造业企业技术能力效率分析模型,并对我国制造业企业技术能力效率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制造业企业技术能力投入要素中,人员投入冗余最多,其次是信息投入和设备投入、组织投入;技术能力产出要素中,管理绩效最为不足,其次是市场绩效和研发绩效。基于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提升制造业企业技术能力效率的对策。
关键词:
制造业 技术能力 效率 DEA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吴传清 邓明亮 陈文艳
集聚经济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源,是提升地方经济竞争力的重要载体。中国大部分制造业在地理上高度集中,省际差异、行业差异明显;环境效率呈下降趋势,东部地区环境效率较高,中西部地区环境效率较低;制造业集聚水平与环境效率呈显著N型关系,制造业集聚的不同演化阶段对环境效率的影响不同;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技术进步、环保意识、政府规制、城镇化、对外开放水平等是影响环境效率的重要因素。为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环境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加快推动制造业集聚升级、坚持绿色发展、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外资准入环境门槛等。
关键词:
制造业 集聚 环境效率 N型关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原毅军 耿殿贺
文章在分析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研发效率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装备制造业的研发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企业规模、产业结构、政府政策和企业研发经费支出结构是影响装备制造业研发效率的主要因素。根据影响研发效率的因素,提出两方面政策建议:政府应该通过改变企业研发经费支出结构、保护研发成果、构建基础性和通用性技术平台来提高装备制造业的研发效率;企业本身应调整研发经费支出策略,并通过与相关科研单位、上下游企业的技术合作来提高研发效率。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肖仁桥 陈忠卫 钱丽
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区域间创新水平存在差距,且可分解为5大高技术行业。传统研究关注区域间效率差异,并未考虑区域间技术异质性和区域内行业并联等特征,整体提升产业创新效率有赖于区域技术差距缩小和各行业效率同步提升。基于此,探讨异质性技术视角下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效率及其影响机制。考虑东、中、西部地区企业技术异质性,利用共同前沿理论,在共同前沿和群组前沿下构建并联网络DEA模型,测算分析2007年至2015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效率和区域间技术差距,并对无效率值进行生产技术差距无效和管理无效分解以及行业无效率分解。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曾国彪 刘书祥
运用DEA方法测度了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技术变化,在此基础上验证了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就业变动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与就业正相关。从行业内部看,中低技术行业中技术进步促进了就业需求,而高中技术行业,行业垄断程度高,技术变化增长明显,但是技术效率低下,不利于改善这些行业就业吸纳能力。
关键词:
技术效率 技术进步 就业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伟娜 徐勇
本文利用2001~2010年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制造业集聚与环境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与环境技术效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较小企业规模和较高生活水平促进了环境技术效率的提高,环境规制和科技投入强度没有增强对环境技术效率的改进,FDI在高环境技术效率组中更易于促进环境技术效率的提高。根据实证结果,政府应从全局上通过制造业集聚转型升级、判识集聚度拐点、发挥集聚优势来实施节能减排;考虑行业异质性,政府应分别采取跨越提升与政府推动、平稳提升与政府鼓励、渐进提升与政府规划、突破提升与政府引导的发展战略来实现节能减排。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陈菲 周钰玲 刘艳敏
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着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薄弱、资源利用率低等困局。打破困局,需要深入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技术效率的作用机制以及不同行业的影响途径。基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内在机理分析,运用2004-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与空间计量分析法,引入生产成本和创新能力两个中介变量,实证分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不仅能直接促进本地区制造业技术效率的提高,还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创新能力,间接促进制造业企业技术效率水平的提高;并且能促进周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陈菲 周钰玲 刘艳敏
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着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薄弱、资源利用率低等困局。打破困局,需要深入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技术效率的作用机制以及不同行业的影响途径。基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内在机理分析,运用2004-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与空间计量分析法,引入生产成本和创新能力两个中介变量,实证分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不仅能直接促进本地区制造业技术效率的提高,还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创新能力,间接促进制造业企业技术效率水平的提高;并且能促进周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陈菲 周钰玲 刘艳敏
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着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薄弱、资源利用率低等困局。打破困局,需要深入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技术效率的作用机制以及不同行业的影响途径。基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内在机理分析,运用2004-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与空间计量分析法,引入生产成本和创新能力两个中介变量,实证分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不仅能直接促进本地区制造业技术效率的提高,还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创新能力,间接促进制造业企业技术效率水平的提高;并且能促进周边地区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技术效率水平的提高,尤其是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技术效率的效果显著。因此,应充分重视激励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融合,增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韩晶 陈超凡 施发启
本文以制造业面板为基础,以污染排放综合强度为行业异质性划分依据,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在考虑了能源投入和非期望产出的条件下测算出了制造业各行业的环境效率水平,然后通过构建SYS-GMM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对环境规制与环境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及检验,研究表明:①我国制造业环境效率呈现上升态势,但要显著低于不考虑资源投入和环境负产出的估算结果,制造业环境效率水平表现出明显的行业异质性。②环境规制对制造业全行业环境效率的改善起到了显著正向影响。其中,环境规制对中度污染和轻度污染行业的环境效率影响为正,但对重度污染行业的影响为负。③环境规制强度与环境效率之间存在三重门槛效应,并呈现非线性"U"型特征,但不同类型行业环境规制强度对环境效率的门槛检验存在差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姗姗 屈小娥
以2003-2008年中国制造业28个行业面板数据为样本,选取行业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年末从业人员数和能源消费为投入指标,行业总产值、SO2排放量为好和坏的产出指标,运用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的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考虑环境效应的制造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指数;并运用Tobit模型研究了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考虑环境效应的中国制造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总体呈现稳步增长趋势,但远低于不考虑环境污染时制造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技术进步是制造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分行业看,重工业行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显著高于轻工业行业,且行业内部差异显著;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率...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赵彦飞 王孝炯 王丽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创新效率的高低是影响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研究发现:制造业创新效率整体较低,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规模效率较低。创新环境对制造业创新效率具有重要影响,行业人员素质、研发氛围和市场结构有助于减少创新投入冗余,而企业规模和政策支持更容易造成创新投入浪费。鉴于此,政府要加快完善创新环境,特别是软性环境建设。此外,要优化政策支持方式,灵活运用政策工具组合,引导、鼓励和支持制造业企业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葛鹏飞 黄秀路
本文测算了各省装备制造业子行业的技术效率,把样本时间内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并分析了技术效率的空间自相关性。主要结论有:通用设备业和电气机械业的技术效率有较大的提升,其余子行业提升不明显;自2006年起,各子行业技术效率的空间自相关性逐渐消失,至2012年,除通用设备业技术效率还存在空间自相关以外,其余各子行业均无空间自相关性。为此,各级政府在制定装备制造业的振兴政策时,应综合考虑本省和邻省的资源禀赋。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技术效率 空间效应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海波 姚蕾
通过梳理生产性服务进口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利用2003年~2015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和UNCTAD数据库,分别从服务贸易总体和分部门层面,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进口对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进口能够显著提升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生产性服务进口每增加1%,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0.354%;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诸如金融保险、科技专利、通讯信息等新兴服务贸易进口的提升作用要强于技术含量较低的诸如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进口;此外,行业规模扩张、资本深化以及研发支出结构改善均有利于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