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63)
2023(17544)
2022(14407)
2021(13423)
2020(10992)
2019(25097)
2018(24762)
2017(47312)
2016(25494)
2015(28924)
2014(28818)
2013(28373)
2012(26302)
2011(23886)
2010(24392)
2009(23046)
2008(23009)
2007(20743)
2006(18691)
2005(17575)
作者
(72370)
(60188)
(60177)
(57143)
(38750)
(28595)
(27242)
(23249)
(22961)
(21660)
(20712)
(20375)
(19669)
(19374)
(18840)
(18384)
(17961)
(17496)
(17320)
(17282)
(15358)
(14735)
(14560)
(13857)
(13598)
(13557)
(13448)
(13439)
(12047)
(11860)
学科
(118147)
经济(117988)
(93423)
管理(86845)
(82430)
企业(82430)
方法(47376)
数学(38011)
数学方法(37401)
中国(34812)
(34490)
(34015)
业经(33895)
(26700)
地方(24568)
农业(23623)
(23481)
贸易(23460)
(22858)
(22520)
财务(22461)
财务管理(22421)
企业财务(21190)
技术(21161)
(20250)
(20241)
金融(20237)
银行(20232)
理论(20080)
(19578)
机构
学院(371876)
大学(367792)
(163371)
经济(160268)
管理(143732)
研究(127771)
理学(121887)
理学院(120600)
管理学(118754)
管理学院(118036)
中国(103018)
(79005)
(78568)
科学(71859)
(63916)
财经(60629)
中心(57495)
(57470)
(56977)
研究所(56929)
(55025)
北京(51066)
经济学(50195)
业大(48406)
(46836)
师范(46419)
(45955)
(45680)
经济学院(45028)
财经大学(44714)
基金
项目(233555)
科学(186392)
研究(176795)
基金(170295)
(146267)
国家(144976)
科学基金(125850)
社会(114971)
社会科(109198)
社会科学(109173)
(90644)
基金项目(87897)
教育(81233)
自然(77709)
自然科(75964)
自然科学(75948)
(75485)
自然科学基金(74640)
编号(71147)
资助(70744)
成果(58799)
(54114)
(52790)
重点(52680)
(51118)
课题(50426)
国家社会(48104)
(47637)
创新(47137)
教育部(46037)
期刊
(192440)
经济(192440)
研究(118850)
中国(81501)
(63154)
管理(60577)
(54682)
科学(49636)
学报(48838)
教育(42392)
(41061)
金融(41061)
大学(39354)
农业(37486)
学学(36932)
技术(35403)
业经(32026)
经济研究(30995)
财经(30986)
(26829)
问题(24856)
(22516)
(21993)
国际(21294)
技术经济(20492)
世界(20205)
统计(18411)
现代(17776)
商业(17193)
(17193)
共检索到5881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立强  
本文在比较分析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代工发展模式的基础上,考虑到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发展中大国的国情,以代工推动下的自主成长模式为核心,提出了中国制造业的代工发展模式,即以自主成长为基础,充分利用中国的代工承接优势,以代工成长为推动力,参与国际生产分工,承接跨国公司及其在华投资企业的外包业务,促进企业学习创新能力的提升及价值链的跃迁。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志彪  
本文以我国沿海地区制造业成长模式为线索,探讨中国沿海地区制造业在参与国际竞争和产品价值链分工中为何持续走“国际代工”道路,并且着重从技术、制度、组织、市场、企业战略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等层面,揭示未来沿海地区通过全面的创建自有国际品牌的战略实现产业升级的基本路径、政策和创新体制的可能性,期望能够为沿海地区的政府政策和企业发展提供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丹宁  陈阳  
我国装备制造业要实现由"大"向"强"的转变,不仅需要明确装备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还要清晰认识我国装备制造业7个子产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特征。通过构建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在传统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兼具"存量增量"和"均衡特长"两个特征维度的系统评价模型,对我国装备制造业7个子产业2011年的发展水平和模式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卉  
本文利用制造业总产值、增加值、产量、出口额、PMI、企业品牌、产品出口以及产品盈利等的最新统计数据,将中国制造业的行业整体实力、企业的实力以及产品实力同世界主要经济体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达到辩证客观地评价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冯晓玲  丁琦  
从21世纪初开始,在新一轮世界性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中,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双转移"趋势日渐明显。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的制造业以何种方式加入国际产业链条才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应如何克服地方性产业集群同质性竞争的格局,支持企业不断攀升全球产业链条的高端就为关注的焦点。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德才  杜凯  李廉水  
本文论述了循环经济理论内涵以及循环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的关系,并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分析了我国制造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状况以及发达国家制造业循环经济模式的经验,对我国制造业进行了3R原则检验,提出了我国制造业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路径。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刘伟华  刘希龙  贺登才  
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对中国制造企业的物流外包进行了研究。发现存在从自营服务、部分外包到完全外包的6种模式。从时间来看,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内部分开的物流;第二阶段为内部专业物流;第三阶段为物流外包。它经历了如下的过程:传统制造→现代制造→集成内部物流→从主业务中分出来的物流业务→物流外包。这一进程用实例得到了验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石奇  
近年来由于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能源供应紧张、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环保成本提高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产品附加值低的企业的内在劣势逐渐显现出来,产业发展成本面临上升压力。然而,比较优势具有明确的动态性。中国需要扩大国际交换,利用全球的要素和需求市场促进发展。就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特点而言,中国应将既有的比较优势与未来可能出现的规模经济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一个有现实可能性的比较优势序列,尤其要提高对外贸易产业的规模经济效益,重视技术创新和劳动者素质提高对我国生产和贸易格局调整的重要作用,有效促进比较优势的多元化和动态化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瑾  何宁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效能的作用进一步彰显,中国制造业正从工业化支撑发展到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引领创新驱动和升级发展,尤其是我国装备制造业既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也面临着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本文在对装备制造业升级路径作出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产业升级面临的问题,提出基于正向工程的集群式升级路径、自主创新的具体方法,并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最后,提出强化功能性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促进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高度关注装备制造业资产结构,打造军民融合产业聚集地;推动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建立基于技术成熟度的产学研结合机制;不断提升经济创新力和全球竞争力,积极融入国际分工网络等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汤伟娜  汤莉  胡珈铭  
信息技术的逐步推广,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企业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大大增加了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依赖程度。然而,目前,仍然存在制造业主宰供应链的现象,物流业的发展仍然受到利益的制约。因此,本文在分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物流业和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基础上,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手段,详细判别了物流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并为兵团物流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郑玥  
随着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东南亚制造业崛起、国内人口老龄化加速与先进技术不断出现,发展先进制造业势在必行。文章梳理了国际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主要经验,比较分析了发展先进制造业不同路径的适用基础、风险、收益等。最后结合山西省情,为山西发展先进制造业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琼  
服务化是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方式。新常态经济下,如何选择合理路径,把握服务化转型契机,切实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是企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以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非平衡面板模型,对制造业服务化水平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制造业服务化水平与企业绩效之间呈"U型"关系,资本结构、成本结构和资本占有水平对企业绩效也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章彰  
<正>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以下简称“三化”)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向。目前,我国对制造业“三化”的范畴没有作出明确定义。为了讨论上的方便,笔者将“高端化”定义为发展可支撑“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目标的中间品和高端耐用消费品,如高端装备、新材料、高端电子设备等;将“智能化”定义为创新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如通信电子设备、信息和软件服务等;将“绿色化”定义为提升制造业节能减排水平,如发展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装备、储能电池等。
关键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保华  
文章以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和产业结构转型为背景,结合山西制造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山西先进制造业发展进行研究,提出山西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思路方向和路径,对促进山西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贺正楚  曹德  吴艳  
依据现代化经济体系理论和产业国际竞争理论,从国内供给和国际需求的角度对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的内涵进行分析。基于演化经济学理论,分别从产业和产品的角度对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的互动结构和路径进行探讨,构建互动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模型探讨制造业发展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系统之间、系统内部互动的影响因子及影响程度。实证表明,一是制造业发展质量的发展效益、中高端产业结构、市场配置、创新潜力(专利)与国际竞争力的贸易竞争指数、比较优势、国际市场份额、规模经济形成了有效互动,但制造业发展质量的发展速度、创新商业化、创新潜力(科技经费投入强度)对上述系统的互动有较弱的抑制作用。二是服务保障对制造业发展质量系统和国际竞争力系统的发展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未发挥生产服务业的效率提升作用。因此,为促进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的互动,应该从国内供给侧入手,注重制造业发展质量内部经济发展质量系统、效率系统和动力系统的平衡发展,对生产服务业的供给结构进行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