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41)
2023(12053)
2022(9949)
2021(9216)
2020(7850)
2019(17699)
2018(17408)
2017(33449)
2016(18031)
2015(20435)
2014(20165)
2013(20330)
2012(18831)
2011(17004)
2010(17300)
2009(16768)
2008(17099)
2007(15542)
2006(14140)
2005(13544)
作者
(51388)
(43126)
(42924)
(40958)
(27522)
(20299)
(19309)
(16467)
(16313)
(15465)
(14923)
(14305)
(14245)
(13809)
(13650)
(13014)
(12808)
(12413)
(12208)
(11999)
(10939)
(10431)
(10422)
(9833)
(9772)
(9670)
(9457)
(9399)
(8537)
(8486)
学科
(84280)
经济(84131)
(83314)
(75234)
企业(75234)
管理(73138)
方法(34810)
(30702)
(28352)
业经(28254)
数学(26612)
数学方法(26374)
中国(24128)
(23123)
(21332)
财务(21300)
财务管理(21269)
企业财务(20139)
农业(19670)
技术(17353)
(16856)
(16610)
贸易(16598)
(16249)
(16050)
(15767)
(14876)
(14571)
银行(14559)
体制(14525)
机构
学院(271196)
大学(269277)
(126984)
经济(124858)
管理(107917)
研究(92379)
理学(91298)
理学院(90437)
管理学(89490)
管理学院(88953)
中国(77771)
(63342)
(57086)
科学(49402)
财经(48900)
(46170)
(44411)
(43476)
(42236)
中心(41665)
研究所(40664)
经济学(39866)
北京(36896)
财经大学(36028)
经济学院(35768)
业大(34657)
农业(33523)
(32561)
(32560)
商学(31057)
基金
项目(166106)
科学(133962)
研究(126052)
基金(125044)
(107130)
国家(106198)
科学基金(92675)
社会(85190)
社会科(80843)
社会科学(80827)
基金项目(64628)
(61878)
自然(56644)
教育(56134)
自然科(55378)
自然科学(55364)
自然科学基金(54490)
资助(51565)
(51395)
编号(48490)
成果(40265)
(39272)
(37889)
(37451)
重点(36992)
(36925)
国家社会(36616)
(35565)
教育部(34520)
创新(34221)
期刊
(150131)
经济(150131)
研究(89627)
中国(56746)
(53497)
管理(46912)
(42657)
科学(35902)
学报(33895)
(30890)
金融(30890)
农业(28964)
大学(27745)
学学(26236)
财经(26068)
业经(24380)
技术(24104)
经济研究(23783)
教育(22767)
(22607)
问题(19888)
(17708)
(17626)
世界(16872)
技术经济(16404)
国际(15453)
现代(13699)
财会(13651)
会计(13248)
经济问题(12463)
共检索到432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汝岱  
我们把中国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算了一遍,大概有这么几个目的,一是我们看看这个生产率到底是什么情况,二是我们要看看生产率的增长来源到底是什么?因为我们在国际贸易或者说我们现在关注的问题里面,这个生产率的增长一般来讲有两个原因,就是总的TFP,比如说这个经济里面有十个企业,如果它要增长5%,那么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每个企业会增长5%,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义国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基石,它的发展需要方方面面资金的支持,本文论述了装备制造企业融资的新途径及新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殷久勇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部门,一个持续协调发展的农业不仅依赖于其直接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同时也越来越取决于工农业之间比较利益差距的不断缩小。所以,当农业的发展迟滞以至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的时候,人们就不约而同地将其根源追溯到比较利益方面。但是,泛泛谈论农业比较利益低下并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如果我们仔细思考一下,既然农业比较利益较低已是历史事实,那么为什么在农村改革之前其影响农业发展的程度与现在相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詹正华  武展  李晓钟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就汇率对企业生产率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理论剖析。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利用2006—2013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汇率改革以来中国汇率变动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汇率波动对企业劳动生产率有很大影响,汇率与企业生产率负相关;企业资产、营业利润、FDI、出口依存度、资本密集度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汇率对企业生产率的传递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聂辉华  贾瑞雪  
最新的研究表明,资源误置是导致企业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本文使用1999~2007年中国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据,采取解决了联立性和样本选择问题的OP方法计算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通过分析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离散程度和对其进行分解,我们刻画了中国制造业资源误置的严重程度,发现国有企业是资源误置的主要因素,行业内部的资源重置效应近似于0,进入和退出效应没有发挥作用。此外,市场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资源误置程度越低,并且不同地区的资源误置程度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有明显的收敛趋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汝岱  
本文首先依托1998-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从构建面板数据、资本变量处理、价格指数处理等方面全面规范整理该数据库,并基于OP、LP等方法计算企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详细考察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迁;接下来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为基础,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讨论经济结构转型问题;最后从国有企业改革角度讨论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制造业整体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在2%一6%之间,年均增长3.83%,增速存在较大的波动;(2)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来源更多是企业成长,其增长的空间在不断缩小,亟待依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的新的增长模式;(3)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的效率差异较大,即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  
通过建立数理模型,证明水平差异化服务进口和垂直差异化服务进口都会提高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利用1998-2007年WIOD数据库、中国跨境服务贸易和服务业FDI数据,计算制造业各个行业的服务贸易渗透率,并建立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服务进口能够促进我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提高;服务进口对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民营企业和出口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较大,对东北和西部地区企业、国有企业和非出口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较小。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梁红艳  王健  
文章利用1997、2002、2007年投入产出表对我国28个制造业行业的物流外包率进行计算,以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制造业物流外包生产率效应进行实证检验,探讨技术进步对制造业物流外包生产率增长效应及外包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物流外包对制造业生产率的总效应为负,带来的是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及中性的技术退步;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行业的生产率受物流外包的负向影响小于资本密集型和低技术行业;制造业技术进步促进了物流外包的生产率效应,同时技术进步减少了大规模行业的物流外包,其主要是通过改变内外部成本结构,扩大了大型企业的边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翔  李小平  周大川  
采用基于松弛的方向性距离函数和全域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1998~2011年中国26个制造业行业的碳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对其收敛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制造业的碳生产率整体上呈现增长的趋势,技术变化是其变动的主要因素。相对干净类行业和高技术类行业具有较高的碳生产率,相对污染类行业和中低技术类行业的碳生产率相对较低。制造业的碳生产率存在σ收敛和β收敛,不同分类的行业所具有的收敛特征不尽相同。制造业的碳生产率具有正的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环境效应以及负的结构效应。在低碳经济时代,扩大企业规模、加大技术创新、优化行业结构、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将是中国制造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段敏芳  吴俊成  
运用C-D生产函数模型与DEA-Malmquist指数法,从单要素和全要素层面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自1998年起,制造业产出受资金投入的影响逐渐减弱,劳动生产率对产出的增速减缓;劳动密集型行业资金生产率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而高新技术行业、装备制造业则低于平均水平,劳动生产率在地区间和行业间过于均等;2013—2015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仅为1%,技术效率未能得到明显改善且差异显著。为此,应该大力发展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中高技术产业,发挥要素重置效应,推动生产效率的提升,实现要素投入向科技创新驱动的增长模式转变。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夏纪军  王磊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1998—2007年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的企业数据,根据产业演化模型分析了中国制造业行业生产率提升的来源,重点研究了沉没成本和以国有经济比重度量的行政性进入壁垒对市场结构和生产率的影响机制。我们发现,沉没成本和行政性进入壁垒的降低显著提高了行业生产率,同时行业沉没成本的降低提高了市场竞争性,降低了市场集中度,但行政性进入壁垒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并不显著。通过企业的进入退出分析以及行业生产率的分解,行政性进入壁垒降低对行业生产率的提升作用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国有企业的进入退出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国有企业自身的生产率持续提高,对总体生产率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13%;行政性进入壁...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翊  陈雯  骆时雨  
本文将进口中间品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纳入统一模型框架中,构建了一个进口中间品通过数量、种类和价格效应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模型,并利用COMTRADE和WIOD数据库提供的中国制造业相关数据对进口中间品影响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中国中间品进口不能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数量和种类效应,价格效应对出口依存度较小的行业有显著影响,但对出口依存度较大的行业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召元  胡翠  来有为  
本文利用2001~2007年的制造业企业数据,考察了产业集聚,特别是产业配套能力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提升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由于产业配套能力增强使制造业生产率平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与研发投入对生产率提升的贡献差不多,这说明产业配套能力是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不过,随着中国进入新的经济增长阶段,企业数量和规模增长的速度放缓,产业配套能力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提升的贡献将呈现下降的趋势。今后一方面需要通过改善产业布局,引导企业按照上下游关系集聚形成完整产业链,促进配套能力的发挥;另一方面需要加强研发,提高创新能力以打造新的竞争优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段敏芳  吴俊成  
运用C-D生产函数模型与DEA-Malmquist指数法,从单要素和全要素层面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自1998年起,制造业产出受资金投入的影响逐渐减弱,劳动生产率对产出的增速减缓;劳动密集型行业资金生产率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而高新技术行业、装备制造业则低于平均水平,劳动生产率在地区间和行业间过于均等;2013—2015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仅为1%,技术效率未能得到明显改善且差异显著。为此,应该大力发展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中高技术产业,发挥要素重置效应,推动生产效率的提升,实现要素投入向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小平  卢现祥  
结构变动是影响生产率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两者的关系反映在“结构红利假说”中。本文使用扩展的shift-share方法检验了中国制造业在1985~2003年的结构变动与生产率增长的关系。得到三个基本的结论:第一,如果不考虑Verdoorn效应,估算结果有可能产生误差。生产要素从低Verdoorn弹性值的行业转移到高Verdoorn弹性值的行业有利于生产率的增长,反之相反。第二,制造业的结构变动并没有导致显著的“结构红利假说”现象。主要是因为在制造业行业之间的资源配置中,劳动和资本要素并没有向高生产率增长率的行业流动。第三,制造业的增长方式更偏向于“yeast-process”而不是“mushro...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