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09)
2023(19119)
2022(16150)
2021(15052)
2020(12569)
2019(28704)
2018(28405)
2017(54106)
2016(29521)
2015(33223)
2014(33209)
2013(33070)
2012(30724)
2011(27926)
2010(28127)
2009(26248)
2008(26172)
2007(23369)
2006(21056)
2005(19455)
作者
(86173)
(71546)
(71271)
(67698)
(45901)
(34080)
(32374)
(27998)
(27253)
(25833)
(24643)
(24319)
(23121)
(22946)
(22361)
(21836)
(21279)
(20899)
(20562)
(20514)
(18059)
(17734)
(17208)
(16345)
(16082)
(16014)
(15986)
(15960)
(14437)
(14277)
学科
(128169)
经济(127995)
(102124)
管理(97569)
(89278)
企业(89278)
方法(51644)
数学(41439)
数学方法(41046)
(37678)
中国(37537)
(37470)
业经(35739)
(28863)
地方(27637)
农业(25715)
(24970)
财务(24893)
财务管理(24854)
(24053)
贸易(24033)
企业财务(23578)
(23499)
(23366)
技术(22520)
(22423)
(21437)
理论(21425)
银行(21391)
(20598)
机构
学院(427357)
大学(427139)
(178950)
经济(175245)
管理(167897)
研究(149101)
理学(143103)
理学院(141512)
管理学(139515)
管理学院(138709)
中国(115914)
(93140)
科学(88572)
(85277)
(75693)
(70537)
研究所(68075)
财经(66516)
中心(66423)
(65184)
业大(60720)
(60430)
北京(59900)
(55503)
师范(55003)
农业(54933)
(53781)
经济学(53690)
(52127)
财经大学(49102)
基金
项目(278222)
科学(219785)
研究(207525)
基金(201938)
(174988)
国家(173434)
科学基金(149190)
社会(132090)
社会科(125141)
社会科学(125111)
(107649)
基金项目(106224)
自然(94690)
教育(94112)
自然科(92468)
自然科学(92446)
自然科学基金(90834)
(90273)
编号(84238)
资助(83009)
成果(69666)
(62200)
(62175)
重点(62129)
(59189)
课题(58639)
创新(54751)
国家社会(54503)
(53553)
教育部(53537)
期刊
(209114)
经济(209114)
研究(134584)
中国(89896)
(67639)
管理(67465)
(66414)
学报(63672)
科学(60865)
大学(48914)
教育(48357)
学学(45825)
农业(45710)
(42715)
金融(42715)
技术(37788)
业经(34705)
财经(33629)
经济研究(32607)
(28882)
问题(27032)
(25667)
技术经济(22190)
(21819)
图书(20769)
世界(20765)
现代(20486)
理论(19943)
科技(19924)
国际(19345)
共检索到661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董达善  俞浩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后期发展阶段,此阶段以重装备业发展为主要特征。当前,我国制造业竞争优势水平低下,创新能力不强,科技与经济发展脱节,外资所占比例偏高,生产率与国外相比没有任何优势,为解决当前制造业难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东部地区充分利用外资溢出效应,加速产业升级,西部地区营造良好投资环境,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2.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聚集区,以敏锐视野参与全球化下的细化分工。3.重装备业投资巨大,国有企业需承担主要责任,国家应在政策、财力上给予支持。4.打破国内市场壁垒,催生经济发展的内部动力,减轻对外依赖。5.提高企业独立创新能力,加强其与科技界联系,重视人才。同时,金融界要对制造业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龚鹏  阎黎  
从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必要性出发,指出西安在两业联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西安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有效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雅璐  
低碳经济背景下,通过对我国制造业能源消耗和生产效率现状分析,探究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模式和出路;指出通过转变发展模式、提升管理和技术水平来改变生产效率低下、能耗严重的问题,走一条低消耗、低成本的发展之路。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志霞  肖平  
中国家具制造业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已初步形成5大产业集群。本研究分析了家具制造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并运用产业集中度及区位商指标对家具制造业集群的集群水平进行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家具制造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深入探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钢  金碚  董敏杰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林林  
2016年宁波被列为"中国制造2025"首个试点示范城市,面对这一历史性的机遇与挑战,如何运用协同创新的倍增优势推进制造业的稳步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宁波制造业现状分析了宁波制造业的现有发展痛点,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企业为中心,加快区域协同创新平台发展几个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郭克莎  
本文在描述中国制造业发展趋势、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世界工厂、世界制造业基地与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关系,分析世界制造业中心形成、转移分散的历史进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新特点,研究中国制造业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的条件和制约因素,以及相应的战略思路和政策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朝先  王宏霞  
当前,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不少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一些产品产量甚至比世界其他国家生产的总和还要多。但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人均规模甚至不及制造业强国美日德的1/3,我国制造业发展还存在技术落后、产能过剩、资源利用效率低、劳动力工资快速上涨、利润持续走低、处于国际价值链的低附加值环节等诸多问题。未来30年,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从大到强"。"中国制造2025"是促进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转变的一次尝试和努力,是第一个专门规划。"中国制造2025"也是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互联网+"技术发展和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产物,就其文本内容而言,可以概括为"11223410"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韦春晓  朱东晓  黎凌骏  
近年来,广西柳州市汽车制造业发展迅猛,成为柳州工业发展的强大引擎,在整车企业的带动下,零部件企业也得到快速发展,逐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明显的集聚效应,对税收的拉动作用也日益增强。2015年,全市汽车制造业税收在全市国税收入占比首次超过长期占据首位的烟草制造业,在89个行业中名列第一。本文从税收角度,分析近年来柳州市汽车制造业发展的特点及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晏敬东  程世琪  胡树华  
2004年,我国许多电子信息产品的产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位,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发展正处于高速发展期。本文从规模、科技活动、产业区位商值等方面分析了湖北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现状,提出了发展湖北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丹清  
近年来,浙江等传统制造大省的生产企业承担着日益严峻的成本上涨压力。在成本上涨压力超出了企业自身消化的极限,而市场经济活动中必要的成本-价格传导机制严重失灵的情况下,势必导致企业陷入严重的发展困境。本文分析研究成本-价格通道堵塞的成因,指出当前政策的重心是应积极鼓励企业走产业链高效整合之路,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化流通企业,为生产企业争取国际市场价格发言权,同时采取措施,鼓励国内消费,扩大内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毕克新  张淑芳  
本文总结了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模式的内涵,从多个角度对国内外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模式进行了分析,归纳了产品创新模式的选择方法,提出了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模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苏秦  张艳  
以2009年国务院提出的十大振兴产业为主要研究对象,以C-D生产函数和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从制造业各振兴产业对物流业的拉动作用、物流业对制造业各振兴产业的贡献作用两方面深入分析了中国制造业九大振兴产业与物流业的联动现状。结果表明:虽然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中间需求依赖低于服务业,但由于我国"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制造业仍是推动物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特别是轻工、石化、钢铁、装备制造业;除汽车和船舶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外,物流对制造业各振兴产业的贡献系数均通过了检验。纺织、轻工行业对物流依赖性相对较强,但其物流效率尚待提高。最后,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同时结合制造业各振兴产业物流特征,针对性地...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郑飞  汤兵勇  
制造业是佛山市的基础性产业,对佛山市经济的长远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从佛山市制造业现状出发,通过对佛山市制造业行业比较优势、先进性、可持续性和综合发展水平以及集聚优势的分析,发现佛山市制造业面临着集聚优势与集聚竞争力不突出、产业结构同质化严重、核心竞争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重点发展优势行业、筛选弱势行业、侧重发展均衡行业的发展策略和促进佛山市制造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