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21)
- 2023(12226)
- 2022(9967)
- 2021(9089)
- 2020(7699)
- 2019(17078)
- 2018(16884)
- 2017(31996)
- 2016(17049)
- 2015(19330)
- 2014(19272)
- 2013(19296)
- 2012(17855)
- 2011(16068)
- 2010(16177)
- 2009(15297)
- 2008(15467)
- 2007(14078)
- 2006(12517)
- 2005(11907)
- 学科
- 业(82979)
- 济(80929)
- 经济(80793)
- 企(76059)
- 企业(76059)
- 管理(72649)
- 方法(34127)
- 财(29178)
- 业经(27700)
- 数学(26023)
- 农(25933)
- 数学方法(25873)
- 中国(22551)
- 制(21116)
- 务(20636)
- 财务(20612)
- 财务管理(20590)
- 技术(20519)
- 企业财务(19517)
- 农业(18294)
- 贸(16027)
- 贸易(16017)
- 体(15911)
- 易(15722)
- 划(15686)
- 策(15233)
- 和(15173)
- 体制(13896)
- 理论(13209)
- 环境(13175)
- 机构
- 学院(258568)
- 大学(255681)
- 济(121933)
- 经济(119999)
- 管理(104498)
- 理学(89137)
- 理学院(88325)
- 管理学(87485)
- 管理学院(86969)
- 研究(86502)
- 中国(71104)
- 财(58312)
- 京(53842)
- 科学(46222)
- 财经(45676)
- 所(42441)
- 经(41653)
- 农(39384)
- 江(38962)
- 中心(38653)
- 经济学(38266)
- 研究所(37678)
- 经济学院(34490)
- 北京(34455)
- 财经大学(33736)
- 业大(32909)
- 院(30784)
- 农业(30680)
- 商学(30501)
- 商学院(30229)
- 基金
- 项目(162952)
- 科学(131961)
- 研究(123608)
- 基金(122916)
- 家(105246)
- 国家(104357)
- 科学基金(91614)
- 社会(83957)
- 社会科(79839)
- 社会科学(79823)
- 基金项目(63964)
- 省(60927)
- 自然(55995)
- 教育(55267)
- 自然科(54750)
- 自然科学(54737)
- 自然科学基金(53876)
- 划(50368)
- 资助(49773)
- 编号(47318)
- 部(38534)
- 成果(38238)
- 创(37592)
- 制(37344)
- 业(36572)
- 国家社会(36402)
- 重点(36350)
- 发(35197)
- 创新(34379)
- 教育部(33934)
- 期刊
- 济(140181)
- 经济(140181)
- 研究(82202)
- 中国(53363)
- 财(49437)
- 管理(45435)
- 农(38188)
- 科学(34448)
- 学报(31713)
- 农业(26445)
- 融(26328)
- 金融(26328)
- 大学(26094)
- 技术(25306)
- 学学(24864)
- 财经(24326)
- 经济研究(22727)
- 业经(22320)
- 经(21100)
- 教育(20825)
- 问题(18081)
- 业(16738)
- 技术经济(16717)
- 贸(16682)
- 世界(15985)
- 国际(14817)
- 现代(13265)
- 财会(12898)
- 会计(11997)
- 科技(11873)
共检索到4015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兴祥 许焱 李雅霏
依据"低技术均衡"的定义,本文利用中国制造业的相关数据,分低技术、中低技术、中高技术、高技术四个技术产业类型进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确实存在"低技术均衡",但尚不存在多重均衡。摆脱"低技术陷阱",需要政府、企业和员工个人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玉敏
当前我国正在经历一个"去加工贸易"的过程,这个过程从"十一五"就开始了,目前仍在持续。2012年1-7月加工贸易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2.9%,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这个过程的驱动力既来自国外也来自国内。从国外看,金融危机导致西方发达经济体增长机制全面紊乱,经济陷入停滞,失业增加、消费下降、企业经营困难,外包意愿下降;此外,对全球化利弊的再认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玉 孙慧
发展装备制造业,是提高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本文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借鉴产业竞争力分析的框架,结合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特征,建立了一套评价我国区域性装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并对各地装备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得出中国装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的非均衡性及各地发展装备制造业的优势与劣势。结合各地现有产业的比较优势,提出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内部结构调整及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产业竞争力 主成份分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鸿鹰 赵娴
新经济地理学从运输成本视角深入分析了制造业分布规律,但其分析忽视了交易费用对制造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的基础上,讨论提供者交易费用对制造业分布"集聚之后扩散"的抑制作用,分析制造业集聚均衡的形成机制,并从交易制度和组织的视角对集聚均衡进行比较静态分析。基于行业数据的经验分析,观察到了提供者交易费用对制造业集聚均衡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殷秀清 张峰
文章以影响制造业能源消费结构均衡度演变为视角,构建两阶段计量分析模型,并利用我国30个省市2000—2016年期间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对推动制造业能源消费结构均衡度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推进作用;而环境规制引发技术创新对制造业能源消费结构均衡度的影响呈现为负向的冲击作用;此外,环境规制对不同制造业能源消费结构均衡度的直接作用效果存在一定差异性,其中对制造业清洁能源消费可产生"倒U"型曲线关系,而综合考虑各类能源消费变动情况时则其关系呈现"U"型。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环境规制 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宋宪萍 于文卿
数字技术已成为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中国制造业如何实现全球价值链的位置攀升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制造业经济利益的重要议题。数字技术分别在价值网络、生态网络、技术网络和个性网络实现制造业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和服务链的高端攀升,但数字技术能否突破传统意义上的生产率悖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并最终成为推动中国制造业高端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引擎值得进一步探究。基于UIBE GVC的数据实证分析发现,数字技术对中国制造业高端嵌入全球价值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行业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技术对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促进作用均显著,且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中,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提升的正向效应最强。面对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瓶颈,要从政府引领、产业创新和企业协同等方面共同促进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亚男 余东华
面对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约束,中国制造业如何选择技术进步路径,在实现生产效率提升的同时满足低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基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视角,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显著推动了制造业技术路径转化的过程,在碳排放约束影响下,创新主体通过技术路径由引进模仿转向自主研发,满足绿色发展的要求;该影响受环境规制强度调节,适度提升规制强度能够强化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技术路径转化的促进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命令控制型规制工具,市场激励型规制工具对技术路径选择的影响更加显著。此外,低碳城市制造业的技术路径选择受内在要素禀赋的制约,随着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能力升级,低碳试点政策对制造业技术路径转化的促进效应愈加明显。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制造业技术路径选择的相关文献,也为实现低碳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宏 刘珅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基础上,在D-S框架下建立两国三产业的NEG模型,将劳动力要素细分为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引入3种要素,改进中间品完全专业化生产的假设,加入垂直关联因素分析了FDI对一国垂直专业化地位的决定因素。根据理论模型,结合中国数据进行经验分析表明,随着跨国公司对我国FDI的增加,我国参与制造业垂直专业化的程度加深,在国际生产网络中所处的分工地位提升。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FDI 技术复杂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金华
以创新理论为基础,研究制造强国建设中高端制造业创新要素、创新活动及创新成果的非均衡分布状况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创新要素可以用研发人员、研发机构和研发经费来反映;创新活动及创新成果可以用新产品开发、技术引进和有效发明专利来反映。研究发现: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创新要素、创新活动及创新成果显著地集聚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创新要素、创新活动及创新成果明显偏少。因此,就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而言,应该增加创新要素投入,提升高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强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高端制造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推动高端制造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提升技术创新服务能力;营造有利于高端制造业创新的环境,激发高端制造业创新活力。
关键词:
高端制造业 创新要素 创新活动 创新成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永涛 李丫丫 何美玲
为刻画制造业服务化过程中制造商和销售商的行为策略,文章构建了考虑双渠道产品服务交易的多制造商与销售服务集成商的产品服务供应链网络,建立了基于变分不等式的网络均衡模型,藉此分别刻画制造商层、销售服务集成商层和需求市场的最优行为和均衡条件。通过修正投影算法进行数值算例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满足网络整体均衡条件下,各层决策者之间的产品交易量和服务水平达到一定规模时,决策者之间的利益才能得到均衡分配;相较单渠道销售,双渠道产品服务供应链网络中制造商向客户提供的服务水平更具专业性,同时市场需求均衡价格在多重竞争下表现较低;服务水平直接影响着网络效应,增加对客户的服务水平有助于制造商和销售服务集成商获得更高的收益。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范丹
"中国制造"正走到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同时制造业给环境带来的累积负面效应也不断涌现。在以提升制造业集约化水平为宗旨的"工业4.0"时代,环境规制政策能否引导中国制造业顺利转型、改善环境污染困扰成为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基于创新力与经济增速均衡视角,在目前环境规制强度基础上通过分层次分析中国制造业的环境困局和环境政策关键问题,针对各行业不同污染水平,在稳增长促创新的前提下提出差异化环境规制策略,为促进制造业创新转型、完善和优化环境规制政策提供策略参考。
关键词:
制造业 环境规制 创新力 经济增速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金成晓 马颖奇
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的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继续大力实施吸引外资政策的前提下,即使由于政治等因素,日本缩减对华投资,除对日资依赖性较强的炼焦、煤气及石油加工业等资源加工业外,日资的出逃对大多数制造业不会有大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鲁迪·多恩布什 陈涛涛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孙理军 陈劲 王恒彦
当前,中国低技术制造业面临一系列挑战,其发展策略要由追赶型向竞争性和协调型调整,企业要采取平衡全球化和本地化发展战略、从事商业模式创新、加快信息化进程、选择适宜的技术创新战略等对策。
关键词:
低技术制造业 企业 对策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楚明钦
本文利用1998-2010年中国从16个国家的进口数据,考察生产性服务等中间品进口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根据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一步分析生产性服务各细分行业对装备制造业的效率提升效应。研究结果发现,通过生产性服务进口,中国可获得全球高级要素资源,技术水平也得到提高。在生产性服务细分行业中,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和金融服务业显著促进了装备制造业效率,但物流服务业大幅度降低了装备制造业的效率。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 技术进步 装备制造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