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89)
- 2023(18962)
- 2022(15581)
- 2021(14390)
- 2020(12097)
- 2019(27448)
- 2018(27070)
- 2017(51827)
- 2016(27505)
- 2015(30851)
- 2014(30324)
- 2013(29957)
- 2012(26872)
- 2011(23793)
- 2010(23727)
- 2009(22444)
- 2008(22045)
- 2007(19370)
- 2006(16933)
- 2005(15645)
- 学科
- 济(117282)
- 经济(117119)
- 业(102864)
- 管理(96458)
- 企(90548)
- 企业(90548)
- 方法(51833)
- 数学(42516)
- 数学方法(42087)
- 财(37687)
- 农(35646)
- 业经(33936)
- 中国(33548)
- 制(27097)
- 务(25773)
- 财务(25713)
- 财务管理(25672)
- 企业财务(24391)
- 农业(24278)
- 贸(22088)
- 贸易(22072)
- 易(21574)
- 技术(21082)
- 和(19522)
- 体(19492)
- 划(19172)
- 地方(19127)
- 理论(18949)
- 银(18934)
- 银行(18916)
- 机构
- 学院(389226)
- 大学(387561)
- 济(170077)
- 经济(166953)
- 管理(158234)
- 理学(136093)
- 理学院(134801)
- 管理学(132917)
- 管理学院(132170)
- 研究(125202)
- 中国(100404)
- 财(81005)
- 京(80567)
- 科学(70899)
- 财经(63996)
- 所(60060)
- 农(58909)
- 经(58302)
- 中心(58154)
- 江(57677)
- 研究所(53852)
- 业大(52635)
- 经济学(52545)
- 北京(50333)
- 财经大学(47511)
- 经济学院(47289)
- 范(46945)
- 师范(46529)
- 农业(45712)
- 院(45469)
- 基金
- 项目(258171)
- 科学(207987)
- 基金(192951)
- 研究(192524)
- 家(165976)
- 国家(164568)
- 科学基金(144741)
- 社会(127807)
- 社会科(121246)
- 社会科学(121220)
- 基金项目(101342)
- 省(98119)
- 自然(91545)
- 自然科(89520)
- 自然科学(89500)
- 自然科学基金(87943)
- 教育(87454)
- 划(82027)
- 资助(77477)
- 编号(76848)
- 成果(61653)
- 部(58562)
- 重点(57328)
- 创(56122)
- 发(55061)
- 国家社会(54261)
- 制(52755)
- 创新(51902)
- 课题(51481)
- 教育部(51452)
- 期刊
- 济(188918)
- 经济(188918)
- 研究(115305)
- 中国(76265)
- 财(66629)
- 管理(63249)
- 农(54770)
- 科学(52463)
- 学报(51535)
- 大学(41755)
- 学学(39300)
- 融(38031)
- 金融(38031)
- 农业(37498)
- 技术(35670)
- 教育(34993)
- 财经(32530)
- 业经(31361)
- 经济研究(30455)
- 经(28066)
- 问题(24864)
- 业(22539)
- 贸(20947)
- 技术经济(20764)
- 世界(19348)
- 国际(18748)
- 现代(18552)
- 财会(18211)
- 商业(17513)
- 图书(17442)
共检索到583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熊彬 罗科
本文基于内向绿地投资视角,借助全球企业绿地投资数据库中的绿地投资项目数据构建价值链功能专业化指数,在厘清典型事实和理论机理后,运用全面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实证研究了中国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价值链上游和下游功能攀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中国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价值链上游功能攀升的作用不明显,但可以显著促进下游功能攀升,主要路径是降低成本、促进中间品技术创新和响应服务需求;服务要素来源、贸易方式、制造业行业类别和各服务要素投入对价值链功能攀升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本文既创新性地补充了识别价值链功能分工特征的绿地投资视角,又为中国如何借助投入服务化赋能价值链功能攀升从而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戴翔 李洲 张雨
现有文献虽然肯定了制造业服务化对价值链攀升的重要意义,但主要停留在理论推演层面,且缺乏有说服力的直接经验证据;更没有针对不同的服务投入来源结构对价值链攀升造成的影响进行差异性分析。基于此,文章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特定视角出发,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服务投入来源实现的制造业服务化对制造业攀升全球价值链可能产生的迥异影响,并据此形成了待检验的命题假说。文章进一步采用WIOD提供的基础数据,在有效区分服务投入的国内外来源差异基础上,定量分析了依托不同来源而实现的制造业服务化对价值链攀升的影响。研究发现:如果不区分服务投入的国内外来源结构,而只考虑整体层面的制造业服务化,那么其对制造业攀升全球价值链没有显著影响;如果区分服务投入的国内外来源结构,那么基于国内服务投入增加而实现的制造业服务化程度提升对制造业攀升全球价值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基于国外服务投入增加而实现的制造业服务化程度提升则会产生显著的负向作用。由此可见,凭借制造业服务化实现制造业的价值链攀升,不能只看"服务化"提升的整体结果,而要对服务投入的国内外来源差异加以区分。因此,推动制造业服务化程度的提升,必须更加注重本国服务业尤其是高级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夯实制造业攀升全球价值链的国内产业基础和可靠的产业支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秀英
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视角,本文对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影响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并利用我国行业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整体上有利于促进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攀升,并且,行业扩大开放、利润增长、保持适度的融资规模以及资本密集度增加也有助于促进我国制造业价值链的攀升,而行业过度竞争、国有化程度过高则阻碍了我国制造业价值链的攀升。进一步地,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存在行业异质性,具体表现为:相比半成品贸易为主的行业,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零部件贸易价值链攀升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相比中高技术行业,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低技术型行业价值链攀升的边际效...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宏亮 张为付
利用WIOD世界投入产出与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从全球生产网络视角分析数字化投入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网络地位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数字化投入显著促进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网络地位攀升,表现为数字化投入强度越大,行业全球价值链网络中心度越高;第二,产业链自主可控通过增强制造业关键链节的控制力和国内供给率从而对数字化投入与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网络地位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贸易壁垒限制要素跨境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数字化投入的促进效应;第三,异质性检验显示,数字化投入对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影响更为明显,并且数字基础设施投入有利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网络地位攀升,但数字媒体及交易投入的影响有限;第四,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投入带来的成本降低和资源错配缓解效应是提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网络地位的渠道。研究结论为推进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以及增强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供了经验证据与政策依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余妙志 方艺筱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掀起了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驱动着全球价值链的重构,为处于“低端锁定”困局的国家提供了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的绝佳机遇。本文基于2007~2019年49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化投入对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1)数字化投入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这一结论在多重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分析后仍然显著;(2)通过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化投入对高、中高收入国家以及复杂全球价值链活动的分工地位具有更强烈的影响;(3)全要素生产率对数字化投入影响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一国全要素生产率越高,数字化投入对其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推动作用就越强。为此,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更好发挥数字经济效应、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及推动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提供有益思路。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战琪
利用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数据,系统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中间投入是否促进了中国制造业服务化,以及中国制造业服务化是否促进了中国攀升全球价值链。研究发现,不但中国国内生产性服务的中间投入占总投入之比显著促进了中国制造业服务化,而且进口生产性服务的中间投入额占总投入之比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制造业对农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外商直接投资、制造业服务化既能够显著提高中国制造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也能够提高中国全球价值链的前向参与度;同时,资本报酬与劳动报酬之比也能够显著促进中国制造业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提高。因此,应进一步提升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飞 姜佳彤 林桂军 裴建锁
制造业服务化是推进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事关中国高质量发展;而对中国制造业服务化演变的定量分析则是相关研究的起点和基础。为此,文章基于投入产出方法,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对1995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出口构成进行分解分析。研究发现,从行业间服务投入的角度,中国制造业呈现明显的服务化趋势,且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从服务岗位投入的角度,中国制造业服务化趋势不明显,但在具体的研发岗位投入上呈现服务化的特征;中国国内研发岗位的投入比重虽然出现明显上升,但其水平仍低于全球的平均水平。据此,文章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袁中华
近年来"逆全球化"趋势打破了国际原有的生产分工格局,割裂了全球供应链与价值链,对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价值链攀升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促使中国制造业在国际价值链中占据有利地位,需构建"三重嵌套型"价值链体系:近期夯实好基础,重构国家价值链(NVC);中期延伸价值链,构建区域价值链(RVC);远期高位势嵌入,构建新型全球价值链(GVC)。同时,为保障中国制造业价值链重构与攀升,应从"企业、平台、政府"三个层面制定相关政策保障措施:企业层面,实施"技术研发、品牌提升、渠道拓展"三大核心战略,以合作共享模式构建产业标准体系;平台层面,着力打造国家创新系统,重点培育境外经贸合作区、专业化市场两个合作平台,积极搭建多样化中介平台;政府层面,以互联互通为先导,以制度质量改善为软实力,加大对外投资的政策支持力度。
关键词:
逆全球化 价值链重构 制造业升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郑琼洁 王高凤
在阐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影响制造业企业价值链攀升机制的基础上,以2011-2018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设置倾向得分匹配模型验证人工智能对制造业企业价值链攀升的正向促进作用,并基于行业视角研究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高技术行业、中技术行业、低技术行业等不同行业影响的差异性。研究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攀升整体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分行业看,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高技术和低技术行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且高技术行业效应更为明显,对中技术行业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围绕人工智能驱动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应从不同技术层次出发,对高、中、低技术企业采取分类分梯次渐进式策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肖宇 夏杰长 倪红福
研究目标:测算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所处位置并探究改善其位置的路径。研究方法: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数据库匹配数据及全球投入产出表,测算分析了2000~2009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位置和企业绩效影响。研究发现:中国企业能够跨越更多全球价值链生产阶段,但中国出口中包含了大量他国(或地区)转移价值,中国制造业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还处于较不利地位,需要依靠技术效益提升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来改善,所有制属性显示,外资企业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作用更明显。研究创新:利用更为精准及连续性更强的匹配数据,从微观大样本实证和指标构建方面丰富了中国企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研究价值:揭示了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生产的本质与内涵,指明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关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逖
文章基于2014—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运用引力模型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业投入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势的影响,并从二者细分维度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投入可显著提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势;从生产性服务业投入类型来看,运输业投入、信息业投入与金融业投入均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势提升具有显著驱动作用;从制造业技术含量高低来看,生产性服务业投入有利于中技术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势提升,但对低技术、高技术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势提升具有负向抑制作用;从控制变量来看,资本密集程度、企业存续年限、技术水平与劳动生产效率均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势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对此,可通过打造示范发展先行区、深化高技术制造业改革、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为建设制造强国、强化国际竞争力有效赋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逖
文章基于2014—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运用引力模型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业投入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势的影响,并从二者细分维度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投入可显著提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势;从生产性服务业投入类型来看,运输业投入、信息业投入与金融业投入均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势提升具有显著驱动作用;从制造业技术含量高低来看,生产性服务业投入有利于中技术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势提升,但对低技术、高技术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势提升具有负向抑制作用;从控制变量来看,资本密集程度、企业存续年限、技术水平与劳动生产效率均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势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对此,可通过打造示范发展先行区、深化高技术制造业改革、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为建设制造强国、强化国际竞争力有效赋能。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跟强 宗志刚
文章利用WIOD数据库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实证研究了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服务贸易开放与经济周期联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和服务贸易开放对经济周期联动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随着服务贸易开放程度的提升,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经济周期联动性的促进作用会进一步增强;异质性考察发现,这一影响在金融危机前在信息类、分销类和运输邮政类服务投入以及劳动和知识密集型制造业上表现得更为显著;在影响机制上,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和服务贸易开放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下会通过"双边价值链相互嵌入"和"第三方效应"两个渠道影响经济周期联动性;进一步从"双循环"视角研究发现,制造业服务投入在国内大循环下的"本土化"导向和在国际大循环下的"区域化"导向会显著降低经济周期联动性。文章可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以及减弱外部风险传导冲击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改革
[作者]
成丽红 孙天阳
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WIOD数据库,测算中国制造业出口内涵的服务投入增值率与企业价格加成率,实证检验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企业价格加成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促进了企业价格加成率的提升。异质性检验表明,国内服务投入、运输、信息和通信,以及专业科学技术服务投入的增强有助于企业价格加成率的提升,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东部和中部地区、出口企业、民营和外资企业价格加成率的促进作用更强。进一步研究发现,成本降低和技术创新是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提高企业价格加成率的可能渠道。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云霞 马野驰
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作为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价值链升级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文运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2000-2014年的数据,实证考察了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分工地位的影响并检验了相关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总体来看,制造业服务化对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存在"天花板"效应,即随着制造业服务化趋势的加强,其对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促进作用是边际递减的,而对制造业分工地位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2)不同服务投入与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分工地位的关系存在一定差异,与传统的服务投入(批发零售和运输服务化)相比,现代化的服务投入(电信和金融服务化)对价值链升级的作用更为明显和重要;目前来看,由于国外服务的渗透率较低,所以占据主导力量的国内服务投入对中国制造业分工地位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服务使用率高的制造行业要比服务使用率低的行业对价值链的升级效用更大一些。(3)我国制造业服务化水平整体较低,还未达到制造业投入服务化的最优临界水平,仍都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4)作用机制检验表明,研发创新是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促进价值链参与度深化的可能作用渠道。但是制造业服务化通过研发创新对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不存在提升效应,可能还存在其他作用渠道。本文的研究对于中国发展服务型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生产分工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