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48)
- 2023(15331)
- 2022(12800)
- 2021(11812)
- 2020(10148)
- 2019(23317)
- 2018(22899)
- 2017(43726)
- 2016(23693)
- 2015(26994)
- 2014(27024)
- 2013(27107)
- 2012(25206)
- 2011(22778)
- 2010(22913)
- 2009(21912)
- 2008(22276)
- 2007(20266)
- 2006(17872)
- 2005(16640)
- 学科
- 济(108324)
- 经济(108175)
- 业(96262)
- 管理(87622)
- 企(85606)
- 企业(85606)
- 方法(49199)
- 数学(39751)
- 数学方法(39472)
- 财(36903)
- 农(32991)
- 业经(31230)
- 中国(29334)
- 制(25974)
- 务(24470)
- 财务(24430)
- 财务管理(24384)
- 企业财务(23090)
- 贸(23006)
- 贸易(22996)
- 技术(22646)
- 农业(22634)
- 易(22489)
- 和(18703)
- 体(18602)
- 划(18278)
- 策(17828)
- 学(17167)
- 银(17058)
- 银行(17026)
- 机构
- 学院(355025)
- 大学(354031)
- 济(159196)
- 经济(156267)
- 管理(141128)
- 理学(120643)
- 理学院(119426)
- 研究(118875)
- 管理学(117946)
- 管理学院(117248)
- 中国(95234)
- 财(76597)
- 京(74670)
- 科学(68022)
- 所(60226)
- 财经(59905)
- 农(59338)
- 江(54754)
- 中心(54470)
- 经(54307)
- 研究所(53841)
- 经济学(49402)
- 业大(49195)
- 北京(47462)
- 农业(46490)
- 经济学院(44693)
- 财经大学(44041)
- 州(42302)
- 院(42086)
- 范(41542)
- 基金
- 项目(225188)
- 科学(179448)
- 研究(167050)
- 基金(166754)
- 家(143790)
- 国家(142587)
- 科学基金(123444)
- 社会(109780)
- 社会科(104255)
- 社会科学(104228)
- 基金项目(87514)
- 省(86280)
- 自然(77411)
- 教育(75841)
- 自然科(75651)
- 自然科学(75629)
- 自然科学基金(74392)
- 划(71795)
- 资助(68191)
- 编号(65834)
- 成果(53410)
- 部(52089)
- 重点(50415)
- 创(49767)
- 发(48129)
- 国家社会(46532)
- 制(46464)
- 创新(45911)
- 业(45566)
- 课题(45209)
- 期刊
- 济(179259)
- 经济(179259)
- 研究(109171)
- 中国(71936)
- 财(64330)
- 管理(56203)
- 农(55241)
- 学报(49631)
- 科学(49007)
- 大学(38622)
- 农业(37467)
- 学学(36479)
- 融(34705)
- 金融(34705)
- 技术(33111)
- 教育(31077)
- 财经(30875)
- 业经(28788)
- 经济研究(28762)
- 经(26610)
- 问题(23763)
- 业(22898)
- 贸(21800)
- 技术经济(21367)
- 统计(19331)
- 世界(19226)
- 国际(18778)
- 策(17540)
- 财会(17459)
- 现代(16789)
共检索到545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苏汾
为考察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情况,本文将中国26个制造业划分为高、中、低技术含量产业,并分析了各类产业的技术投入与产出绩效统计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在技术投入方面中国制造业总体技术开发投入显著增加,高技术含量制造业的技术投入较其他产业明显占优,一些中低技术含量产业技术投入增长很快,表明有关产业已由单纯依靠劳动力成本竞争逐渐转向依靠技术进步进行市场竞争,但各产业普遍存在着人力投入增长速度落后于物力投入的情况。在技术产出方面,各制造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高技术含量的产业相对其他产业更加突出,在产品创新方面高技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方元 常艳华
文章以2007年、2012年的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投入产出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装备制造业总产出、增加值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占比则有所下降,净出口实现大幅度增加。装备制造业具有较低的中间需求率和较低的附加值率,对其他产业存在较强的依赖性;同时装备制造业对整个国民经济既有极强的拉动作用又有极强的推动作用,既是国民经济的龙头产业又是制约产业。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关联效应 波及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方元 常艳华
文章以2007年、2012年的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投入产出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装备制造业总产出、增加值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占比则有所下降,净出口实现大幅度增加。装备制造业具有较低的中间需求率和较低的附加值率,对其他产业存在较强的依赖性;同时装备制造业对整个国民经济既有极强的拉动作用又有极强的推动作用,既是国民经济的龙头产业又是制约产业。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关联效应 波及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保胜
一、指标和数据的选取由于本文主要目的不是纯粹研究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选取问题,所以本文主要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日前发布的《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报告》提出的评价指标。共包括潜在技术创新资源指标、技木创新活动评价指标、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指标和技术创新环境指标4个一级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荣军
文章结合2000~2012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并利用倍差方法对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的动态优势进行了深入分析,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与新贸易理论的本土市场效应不能孤立分析,二者具有紧密联系。并非所有地区在行业本土市场效用都相同,资本丰裕型地区在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具有较强的本土市场效应,而劳动丰裕型地区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具有较强的本土市场效应,除此之外,不同的地区特征也会导致地区在不同行业的本土市场效应的差异。研发投入水平、人均工资水平、政府效率水平、人均资本水平对资本密集型较大地区中资本密集型行业出口份额的扩大较为有利。而政府效率水平、人均资本水平、劳动生产率水平对劳动丰裕型较大地区中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份额的扩大较为有利。
关键词:
制造业 对外贸易 市场效应 倍差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鲁成 张红彩
这篇文章以北京制造业行业为对象,通过运用典则相关的分析方法,对北京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者之间确实存在紧密的联系,并且相对而言,技术创新的人力投入对新产品开发的影响较大,而技术创新的财力投入对专利的申请量和新产品销售收入额和新产品的产值影响较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贤凤 武博 王建华
技术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运用DEA-最优分割聚类法对中国28个制造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总体水平较低,高技术制造业比传统制造业效率更低,制约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科技经费内部支出利用率低,产学研合作效率低,专利申请数不足。最后,提出改进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磊 杨永华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两种基于投入—产出方法度量行业国际分割生产程度的指标:一种是行业中间投入品中的国外含量的指标;另一种是行业出口的国外含量的指标。并使用我国制造业数据,对26个制造业行业的国际分割生产程度进行了度量。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割生产存在行业差别,且我国制造业出口包含着很大部分的国外投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文治 陆建明
本文基于环境投入-产出模型,选取我国制造业15部门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国2002年和2005年可比价投入产出表以及3种环境污染物排放数据,全面衡量FDI流入我国制造业对3种污染物排放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我国制造业单位产出3种污染物的排放数量逐年降低;(2)FDI主要流入制造业中相对清洁的部门;(3)FDI大量流入的清洁部门通过产业关联导致其他制造业部门污染物排放增加,"污染避难所"假说在中国并不成立的论断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重新修订;(4)从产业投入产出的角度来看,制造业中相对污染密集的行业其污染排放受到其他行业的需求拉动影响较大,而相对清洁行业对其他行业污染排放的拉动较强。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制造业 投入产出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文文 王文平 束慧 秦颖博
文章运用区域间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考察中国制造业在1997—2007间转移引致的经济和环境效应及其空间特征,从消费、出口和投资三方面探究经济和污染转移的驱动因素,解析引致转移效应的产业原因。结果表明:八大地区的制造业转移分为绿色转入型、灰色转入型、绿色转出型和灰色转出型;各地区转移的驱动因素各不相同,消费的驱动作用最大;经济转移的空间流向与污染不一致,前者向沿海地区集中,后者向西、向北流动,产业转入不是加剧污染的必然原因。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霄雪
通过上游服务业与下游制造业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将服务业开放与下游制造企业出口绩效联系起来,分析了服务业外资自由化对我国制造企业出口绩效产生影响的理论机制。构建服务业外资自由化指标,并利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服务业外资自由化对我国制造企业的出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具体细分的服务业行业来看,交通运输业、电信业对制造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从作用机制来看,服务业外资自由化通过生产能力效应、质量升级效应与产品种类效应促进了我国制造企业出口绩效的改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小娟 赵倩
文章采用投入产出法分析了2006~2010年中国制造业出口碳排放情况,并对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出口碳排放进行了比较分析,在计算加工贸易出口碳排放时分离出进口中间产品碳排放和国内实际碳排放,同时研究了2007年制造业各部门的出口碳排放情况,最后基于各项研究结论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碳减排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 一般贸易 加工贸易 出口碳排放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奕辰 栾维新
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完全需求系数进行量化,实证分析1995—2011年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互动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这17年间中国制造业对自身的完全需求提高了34.16%,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完全需求提高了45.50%;制造业对自身的需求挤占了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其中对基础型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有所下降,表明制造业基础型服务成本在不断降低;对驱动型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大幅增加,表明中国制造业已经进入产业互动升级的轨道。今后还应加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与集聚水平,重点推进驱动型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跨界融合,高度关注先进知识要素和人力资本要素的积累。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黄莉芳
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产业升级和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撑力量,本文根据1992年、1997年、2002年、2007年的中国投入产出资料剖析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历程,对制造业的产业联动关系和价值创造能力的变化特点,并就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下的产业关联关系进行了对比。针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嵌入制造业较差的现状,提出结合行业特性和经济发展模式,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发力共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深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契合度。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楚明钦
本文以1997、2002、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分别对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出比重、增加值率、装备制造业中生产性服务投入程度、生产性服务业被装备制造业需求的程度、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总体还很低,其中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在下降,而装备制造业比重在上升,但增加值率在大幅下降;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主要靠物质性投入并大幅上升,生产性服务投入严重不足并大幅度下降;装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中间需求率很低,但是对研究与实验发展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中间需求增长很快,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的中间需求率大幅下降。装备制造业具有很强的前向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装备制造业R&D投入产出绩效分析——基于全国三次经济普查
中国制造业部门碳排放的差异分析: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分解研究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产品内国际分工研究——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的测度与分析
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与方式——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的分析
中国制造业产品全球价值链的解构分析——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的方法
中国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特点——基于中美日德英法的投入产出分析
中国制造业外移的就业效应研究——基于跨国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
中国制造业产品全球价值链的分解分析——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视角
中国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结构与关联——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
基于平衡计分卡原理的制造业技术创新绩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