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25)
2023(18869)
2022(15684)
2021(14615)
2020(12574)
2019(28657)
2018(28451)
2017(54564)
2016(29338)
2015(33161)
2014(33052)
2013(33077)
2012(30455)
2011(27440)
2010(27331)
2009(25661)
2008(25784)
2007(23218)
2006(20050)
2005(18469)
作者
(84959)
(71370)
(71025)
(67688)
(45547)
(34035)
(32304)
(27718)
(26970)
(25566)
(24278)
(24014)
(22805)
(22724)
(22245)
(22043)
(21238)
(21170)
(20677)
(20473)
(17688)
(17444)
(17396)
(16318)
(15986)
(15958)
(15939)
(15690)
(14363)
(14173)
学科
(130168)
经济(130004)
(105246)
管理(98431)
(92041)
企业(92041)
方法(58688)
数学(48674)
数学方法(48140)
(39374)
(37841)
业经(35395)
中国(33695)
(28643)
(26755)
财务(26692)
财务管理(26642)
农业(25902)
企业财务(25314)
技术(24300)
(23897)
贸易(23886)
(23252)
地方(23175)
(22687)
(21312)
理论(20614)
(20385)
(20090)
银行(20053)
机构
学院(429016)
大学(426189)
(184785)
经济(181278)
管理(169239)
理学(145272)
理学院(143761)
研究(142996)
管理学(141535)
管理学院(140714)
中国(111991)
(90175)
(86687)
科学(84979)
(72465)
(71926)
财经(68645)
中心(66556)
(64980)
研究所(64814)
(62359)
业大(62106)
经济学(56938)
农业(56855)
北京(56749)
(51764)
经济学院(51394)
(51365)
师范(51224)
(51098)
基金
项目(282067)
科学(224167)
基金(207819)
研究(205348)
(180531)
国家(179033)
科学基金(155017)
社会(133070)
社会科(126372)
社会科学(126341)
基金项目(109650)
(109160)
自然(100158)
自然科(97861)
自然科学(97829)
自然科学基金(96163)
教育(93860)
(91517)
资助(85319)
编号(81188)
成果(64990)
(63646)
重点(63264)
(60812)
(60657)
创新(56394)
课题(55869)
国家社会(55818)
教育部(54825)
(54420)
期刊
(205709)
经济(205709)
研究(125529)
中国(84165)
(71260)
(66762)
管理(66486)
学报(63527)
科学(61629)
大学(49150)
学学(46771)
农业(45553)
技术(40409)
(40321)
金融(40321)
教育(38240)
财经(34983)
业经(33628)
经济研究(32869)
(30204)
问题(27283)
(26785)
技术经济(24152)
(22598)
统计(21128)
世界(20741)
(20219)
现代(20037)
(19776)
财会(19560)
共检索到6427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志斌  高原  温璐歌  沈体雁  
产业增长技术外部性研究存在着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的争议。国内学者在中国制造业生产效率提高所依赖的技术外部性来源的争议研究上存在模型构建和对产业差异考虑不足的研究缺陷,本文以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本模型构建生产函数,运用第二次经济普查的地级市二位数产业数据,对中国制造业不同产业生产效率技术外部性来源进行测度,探讨中国制造业不同产业外部经济来源。研究发现:(1)地方化经济机制对中国制造业产业普遍产生影响,资源密集型产业受到地方化经济的影响高于其他产业;(2)城市化经济对中国制造业大部分产业生产效率有正向的影响,但对11个产业产生负向影响;(3)轻工业受到城市化经济的影响更为明显与显著。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韩峰  柯善咨  
本文综合传统比较优势和外部性因素,在新经济地理框架下建立了理论和计量模型,研究了我国284个地级市制造业集聚的影响机制及地区差异,结果表明,传统比较优势仍是影响制造业区位的重要因素;城市之间存在明显的要素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空间关联性,且已超过传统比较优势成为制造业集聚的主要来源;传统比较优势与空间外部性对制造业集聚的作用分别由西到东和由东到西依次递减。研究结论为进一步促进区域间产业转移和协调发展提出了重要启示。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巍  马慧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其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基于中国地级市制造业细分行业层面的实证分析表明:本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进入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但该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和产业异质性;相对于其他地区和产业,在贸易开放水平较高地区、沿海地区和交通网络中心地区,对交通依赖度较高的"交通密集型产业"、缴税较少和效率较低的"非期望产业",本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更强的吸引企业进入效应;此外,本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开放均能促进企业进入,且两者的吸引企业进入效应是相互强化的。地方政府应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差异性影响,促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联动协同;在积极推进本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协同改善影响营商环境的其他各种因素;积极对接国家交通网络布局,合理布局本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豆建民  刘叶  
以2003—2012年中国285个地级市为样本,利用面板数据门限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不同规模城市经济增长的门限效应。结果表明:协同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存在双重门限效应。当城市规模小于23.004万时,协同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表现出明显抑制作用;当城市规模处于23.004万和199.996万之间时,两个产业间的互补效应逐渐显现,城市经济也从协同集聚中获得好处;当城市规模大于199.996万时,受资源、环境等条件限制,协同集聚对城市经济显示出一定抑制作用。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军  从振楠  
通过引入服务业集聚指标,拓展新经济地理学工资方程,并基于中国271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服务业多样化集聚、专业化集聚和制造业工资不平等程度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各城市制造业工资水平表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工资空间分布的极化效应越来越明显;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在整体上促进了制造业工资水平提高,而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对制造业工资的作用不显著;地区分异的回归结果显示,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在东部地区对制造业工资水平有正向作用,在中部地区未呈现出明显作用,在西部地区却抑制了制造业工资上涨;而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在各地区对制造业工资的作用始终不显著。研究结论对降低地区制造业工资不平等程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司增绰  张亚男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科技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然后根据区位商指数对江苏省科技服务业集聚状况进行了测算,并利用江苏省2005-2014年13个地级市数据建立面板模型,分析科技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发展的带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科技服务业集聚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相关,其整体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科技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发展的带动效应显著存在,但目前集聚效应的良好效果未能得到较好体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司增绰  张亚男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科技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然后根据区位商指数对江苏省科技服务业集聚状况进行了测算,并利用江苏省2005-2014年13个地级市数据建立面板模型,分析科技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发展的带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科技服务业集聚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相关,其整体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科技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发展的带动效应显著存在,但目前集聚效应的良好效果未能得到较好体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覃一冬  
笔者采用2003年~2011年中国28个地区21个二位数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三种动态外部性对地区产业增长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范围内,产业专业化(MAR外部性)和地区企业竞争程度(PoRteR外部性)与地区产业增长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而产业多样化(JAcobs外部性)对产业增长的影响作用并不明显。在分地区和分产业的回归分析中,产业专业化和产业多样化对产业增长的影响作用存在显著差异,但企业竞争程度的影响效应基本不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继忠  冀刚  
外部性与产业结构优化关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本文采用中国30个省级地区2000-2015年装备制造业数据,运用GMM估计方法探讨外部性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外部性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结构优化的正向效应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合理化方面,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存在显著异质性,即MAR外部性、Jacobs外部性和Porter外部性短期内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提升具有正向效应,但仅仅MAR外部性的正向效应长期内得到延续;MAR外部性和Porter外部性短期内对装备制造业结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谢露露  
本文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发现,伴随着制造业集聚和劳动力流动,工资在空间上出现了"俱乐部"现象。为了考察产业集聚对这一工资空间分布特征的作用机制,本文构造了2005-2007年地级市制造业空间面板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模型进行研究并发现,产业集聚对制造业工资空间分布的影响分为两个效应:一是直接效应,产业集聚带来的规模扩张和专业化水平提升有利于当地制造业的工资上升,形成工资溢价;二是间接效应,即相邻地区产业集聚对本地工资也有影响。具体而言,相邻地区产业集聚的专业化效应外溢到了本地区,促进了本地区制造业工资的上升,但是其规模扩张效应对本地工资提升有显著的负向作用。此外,集聚地之间存在工资互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童磊  荣亚飞  
为廓清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外部性(专业化外部性、多样化外部性)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基于2006—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PVAR模型,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不同协同集聚外部性存在差异,专业化外部性较多样化外部性更能促进产业升级,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机制;多样化外部性与产业升级表现为促进和抑制并存的交互作用,短期内虽表现为促进作用,但随着时间推移,抑制作用会逐渐显现;协同集聚外部性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具有区域异质性,专业化外部性与产业升级仅在东部地区表现为促进和抑制并存的交互关系,多样化外部性与产业升级在东西部地区表现为相互促进的交互关系,中部地区协同集聚与产业升级之间尚未形成良性互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冀刚  黄继忠  
该文从外部性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出发,尝试在理论上探讨MAR外部性、Jacobs外部性和Porter外部性分别对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增长之间关系的约束作用问题。进一步,通过构建外部性成长指数,并采用Hansen(1999)提出的门槛面板模型考察不同外部性强度下中国装备制造业结构优化对其实际增长和趋势增长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装备制造业结构优化与其产业增长之间的关系会因为外部性强度的不同而呈现出显著的门槛效应,具体表现为,当外部性强度较低时,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均与装备制造业产业增长呈现负相关性,即在这一阶段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晶  
发展中国家扩张密集使用中间品产业部门的资本和技术主要来源于外商直接投资。由于外商直接投资存在严重的产业拉动效应溢出问题,如果外商投资企业中间品的当地采购比例过低,就会给东道国的产业升级带来负面影响。本文利用模型对外商制造业对华直接投资是否对国内产业升级产生正外部性作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韩民春  韩青江  夏蕾  
利用2013—2017年中国28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中国制造业就业总量存在显著的负影响,工业机器人渗透度提升1单位将导致制造业就业总量下降3.35个百分点。针对影响制造业就业结构的实证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东部、西部地区有显著的负影响,对中部和东北地区的影响不显著,对制造业细分行业、低技能劳动者和男、女劳动者就业均存在普遍的负影响,对高技能劳动者就业存在正向影响,但不显著。深入研究后发现,工业机器人替代不是导致制造业就业下降的根本原因,而是对制造业就业岗位的补充与延伸。政府在制定针对智能制造的产业政策时,应根据地方制造业劳动供给与企业生产需求进行灵活安排。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伟巍  秦双全  
本文利用Petrin&Levinsohn(2011)(简称PL方法)提出的总量生产率增长的分析方法,通过对2000~2007年制造业总量生产率增长的分析表明,制造业总量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14.7%,其主要来源于存活企业的技术效率增长率和资源配置效应,而企业的进入和退出对总量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不大。对各省制造业的分析发现,各省区的总量生产率增长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他地区增长率快于东部地区,这为近年来区域经济差异的缩小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释。而且,东部地区和其他地区制造业生产率的增长分别主要依赖于技术创新和资源有效配置。最后,生产率水平发生急剧变化的企业占制造业的比重不高,但对其总量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