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439)
2023(20570)
2022(17501)
2021(16357)
2020(13874)
2019(32064)
2018(31669)
2017(61025)
2016(32919)
2015(37178)
2014(37027)
2013(36870)
2012(34079)
2011(30726)
2010(30901)
2009(29098)
2008(28962)
2007(25677)
2006(23038)
2005(20807)
作者
(95254)
(79122)
(78806)
(75155)
(50518)
(37723)
(35841)
(30883)
(30154)
(28477)
(26971)
(26847)
(25249)
(25142)
(24380)
(24258)
(23434)
(23164)
(22806)
(22778)
(19757)
(19258)
(19149)
(18108)
(17696)
(17596)
(17540)
(17461)
(15942)
(15601)
学科
(142257)
经济(142063)
(109769)
管理(107552)
(94825)
企业(94825)
方法(64225)
数学(53835)
数学方法(53199)
(41733)
(41202)
中国(40580)
业经(36543)
(31299)
农业(27685)
(27227)
财务(27147)
财务管理(27096)
(26741)
贸易(26724)
地方(26318)
(25995)
企业财务(25695)
(25331)
(23445)
理论(23325)
技术(23290)
(22714)
银行(22672)
(21923)
机构
大学(481117)
学院(479725)
(202092)
经济(197964)
管理(191353)
理学(164440)
理学院(162695)
管理学(160108)
研究(160001)
管理学院(159213)
中国(124847)
(103799)
(96975)
科学(94720)
(79261)
财经(76919)
(75166)
中心(72463)
研究所(71334)
(71030)
(69951)
业大(67885)
北京(66183)
经济学(61754)
(60596)
师范(60095)
农业(58596)
(58177)
财经大学(57054)
(56961)
基金
项目(315863)
科学(250220)
研究(232740)
基金(231430)
(200199)
国家(198549)
科学基金(171894)
社会(149615)
社会科(141890)
社会科学(141855)
基金项目(121863)
(120507)
自然(110319)
自然科(107773)
自然科学(107746)
教育(106436)
自然科学基金(105832)
(101673)
资助(95967)
编号(94004)
成果(76454)
(71054)
重点(70058)
(66682)
(66089)
课题(64475)
国家社会(62062)
教育部(61414)
创新(61352)
人文(59856)
期刊
(225344)
经济(225344)
研究(147439)
中国(91948)
(76285)
管理(74164)
学报(69124)
(68715)
科学(66628)
大学(54080)
学学(50962)
教育(47946)
农业(47159)
(45450)
金融(45450)
技术(42719)
财经(38536)
业经(36709)
经济研究(35786)
(33090)
问题(31110)
(26275)
技术经济(25127)
(24612)
统计(23397)
理论(22767)
现代(22649)
商业(21511)
(21457)
科技(21339)
共检索到721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伟  张昕  
文章基于新型制造业的概念,以大量统计数据为基础,建立了中国制造业强市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别对我国31城市制造业的经济创造能力、科技创新能力、资源环境保护能力进行了评价以及强市综合排名,并对我国主要城市制造业发展特征和模式进行了归纳。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郑伟  李廉水  
基于新型制造业概念构建制造业强省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区域制造业经济创造、科技创新和资源环境保护能力进行评价及综合排名。通过聚类分析和雷达图分析,对区域制造业发展特征和模式进行归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廉水  周勇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改变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模式,运用新的理念指导中国制造业发展。本文界定了新型制造业的概念,在大量的统计数据基础上,建立了制造业“新型化”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30个地区制造业经济创造能力、科技竞争能力、资源环境保护能力和制造业“新型化”程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聚类分析,归纳了各类地区的制造业发展特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晓芹  王宇  
《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建设新型制造业体系,佛山市是我国制造业发达城市,也是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通过对佛山市制造业的评价探析我国制造业新型化的发展方向。根据《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和评价指标,结合既往研究文献和数据可得性,构建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佛山市新型制造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佛山市制造业的经济效益、科技创新能力、能源节约能力、环境保护能力以及社会服务能力都在不断提升,整体发展态势向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邢斐  孙兴  
为更加深入地揭示聚集行为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基于创新经济学和聚集理论,本文将聚集形式与聚集规模两个维度结合,研究二者同企业创新的动态关系。聚集形式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根据聚集规模的不同而呈现特定的变化趋势:专业化聚集促进企业创新的作用会随聚集规模的不断增大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倒"U"趋势,而多样化聚集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则先下降后增加,近似表现为"U"型关系。本文从聚集规模的动态角度,为专业化与多样化两种聚集形式如何促进企业创新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邢斐  孙兴  
为更加深入地揭示聚集行为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基于创新经济学和聚集理论,本文将聚集形式与聚集规模两个维度结合,研究二者同企业创新的动态关系。聚集形式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根据聚集规模的不同而呈现特定的变化趋势:专业化聚集促进企业创新的作用会随聚集规模的不断增大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倒"U"趋势,而多样化聚集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则先下降后增加,近似表现为"U"型关系。本文从聚集规模的动态角度,为专业化与多样化两种聚集形式如何促进企业创新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艳辉  
在人口持续膨胀,资源日趋短缺,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发展资源节约型制造业成为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文提出了对资源节约型制造业综合评价的包括4大要素和19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2003年上海市制造业的资源节约使用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这套指标体系将为其他各省市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制定资源节约型产业的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霄  屈小娥  
本文基于中国制造业28个行业2001-2007年的基础数据,运用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的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实证测算了制造业28个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结论认为,中国制造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行业之间差异显著。全要素能源效率较低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较高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垄断程度较高、进入壁垒较高的行业。技术进步是促进全要素能源效率提高、引起行业间差异的主要原因。Tobit模型回归表明,研发投入、市场竞争、外资进入有利于改进能源效率,企业规模相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俊  
本文以流通规模、流通结构、流通效率、流通专业化指数等四个指标表示流通业发展水平,并以2000—2008年我国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流通业发展水平对制造业TFP的影响。研究发现,流通规模扩大显著地促进了制造业TFP上升。在以我国三大区域组成的子样本估计中发现,流通业发展水平对制造业TFP的正面影响效应在东部地区最显著。实证结果说明了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是确实存在的,流通业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制造业生产效率的高低,中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有可能成为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建平  邓翔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家庭迁移决策模型,分析了我国劳动力迁移过程中城乡收入差距、户籍制度、地区因素和劳动力集聚产生的外部性对劳动力迁移决策的作用;进一步,在稳态系统中分析了地方政府政策这一外生冲击对资本存量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我国近十年的统计数据,本文估算了各个影响因素对劳动力迁移率的作用,绝大部分影响因素得到了实证数据的支持,表明我国劳动力迁移率的确与收入差距和户籍制度等因素存在显著的关联。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雷平  施祖麟  
城市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不仅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也为实践所急需。针对当前国内城市制造业发展战略中的一些误区,结合世界城市制造业的理论研究与政策实践,我国城市制造业的发展战略应当是"跳出制造业谈制造业",充分利用"城市"的区位要素特征,结合产业发展的创新与融合趋势,培育核心竞争力,真正使城市制造业成为城市、城市及其腹地的产业升级与创新主体。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马丽娟  权聪娜  
本文以2001年沪市制造业93家上市公司的财务与交易数据为依据,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对EVA、传统会计指标与公司市场价值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沪市制造业上市公司的EVA与MVA存在正向相关,且对MVA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但其解释能力并不优于传统指标。现阶段EVA对MVA具有增量解释能力,但并不能替代传统指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丁焕峰  
通过分析珠三角城市制造业的统计数据,从地区专业化系数、产业结构差异系数和空间分布差异系数及区位商的分析,对珠江三角洲地区6个城市的制造业聚集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珠三角城市制造业存在产业同构化现象;珠三角城市制造业的聚集效应明显,专业化水平呈平稳上升趋势,而东莞市等城市的专业化水平有所下降;珠三角城市的制造业聚集逐渐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桥云  单悦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基础,但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制造业收入占其营业总收入的比例逐年下降,"制造业不制造"现象越发突出。本文利用2004~2013年间的数据对制造业企业是否专注于制造业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除宏观经济因素外,债务负担是迫使制造业企业转向非制造业领域的一个重要原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吕国庆  汤茂林  
我国沿海省市制造业有明显的产业集聚现象。以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为基本理论框架,借助产业空间集中程度(SP指数)和绝对集中度(CRn)两项指标,计算1998—2006制造业内部28个行业变化趋势,尝试对我国东部沿海省市制造业近年来的发展状态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显示:随着我国东部沿海省市经济的发展,各行业的集中趋势仍是主流,绝大部分行业呈集聚加强趋势,而在区域空间方面出现集聚和衰退两种发展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