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24)
2023(16427)
2022(13781)
2021(12809)
2020(11095)
2019(25651)
2018(25520)
2017(48806)
2016(26481)
2015(30318)
2014(30310)
2013(30120)
2012(27875)
2011(25227)
2010(25643)
2009(24548)
2008(24835)
2007(22464)
2006(19731)
2005(18217)
作者
(77208)
(64790)
(64668)
(61591)
(41250)
(30899)
(29404)
(25261)
(24272)
(23213)
(22052)
(21714)
(21050)
(20705)
(20257)
(19963)
(19205)
(19154)
(18860)
(18579)
(16217)
(15994)
(15764)
(14692)
(14564)
(14538)
(14516)
(14311)
(13015)
(12866)
学科
(119579)
经济(119423)
(97295)
管理(90417)
(85877)
企业(85877)
方法(55824)
数学(45739)
数学方法(45085)
(36213)
(34683)
业经(32292)
中国(31560)
(29028)
贸易(29012)
(28217)
(26843)
(24601)
财务(24545)
财务管理(24500)
农业(23338)
企业财务(23146)
理论(20493)
技术(20472)
(20012)
(19705)
地方(19586)
(18950)
(18742)
银行(18710)
机构
学院(393021)
大学(390508)
(172826)
经济(169577)
管理(153279)
研究(132224)
理学(131176)
理学院(129817)
管理学(127628)
管理学院(126894)
中国(104705)
(82621)
(81199)
科学(76875)
(67514)
(65496)
财经(63847)
研究所(60475)
(60038)
中心(59880)
(57807)
业大(55339)
经济学(53202)
北京(52732)
农业(51444)
经济学院(48052)
(47251)
(47003)
财经大学(46928)
(46707)
基金
项目(250011)
科学(198114)
基金(183682)
研究(183399)
(159096)
国家(157799)
科学基金(136157)
社会(118279)
社会科(112260)
社会科学(112231)
(96766)
基金项目(95866)
自然(87232)
自然科(85272)
自然科学(85250)
教育(84465)
自然科学基金(83776)
(80758)
资助(76923)
编号(73365)
成果(59741)
(56688)
重点(56411)
(54204)
(53306)
课题(50803)
创新(50145)
国家社会(49510)
(49012)
教育部(48991)
期刊
(193481)
经济(193481)
研究(118757)
中国(77920)
(66318)
管理(61103)
(60733)
学报(56253)
科学(54189)
大学(43655)
学学(41275)
农业(41136)
(38381)
金融(38381)
教育(36967)
技术(35907)
财经(32314)
经济研究(31537)
业经(31297)
(27904)
问题(26103)
(25959)
(24912)
统计(23442)
国际(23310)
技术经济(22045)
世界(21007)
(20894)
决策(18681)
商业(18414)
共检索到601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荣军  
文章结合2000~2012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并利用倍差方法对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的动态优势进行了深入分析,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与新贸易理论的本土市场效应不能孤立分析,二者具有紧密联系。并非所有地区在行业本土市场效用都相同,资本丰裕型地区在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具有较强的本土市场效应,而劳动丰裕型地区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具有较强的本土市场效应,除此之外,不同的地区特征也会导致地区在不同行业的本土市场效应的差异。研发投入水平、人均工资水平、政府效率水平、人均资本水平对资本密集型较大地区中资本密集型行业出口份额的扩大较为有利。而政府效率水平、人均资本水平、劳动生产率水平对劳动丰裕型较大地区中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份额的扩大较为有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莉  
文章利用变差系数、基尼指数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ESDA)等分析了1978—2016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省际差异,并运用泰尔指数对总体的对外贸易发展差异按照东、中、西部地区进行结构分解。结果显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区差异并且其演变具有显著的阶段性,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差距不断加大,风险问题已经凸显。同时,各省份对外贸易发展的空间自相关性也逐渐增强。空间上,对外贸易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分别趋于集聚,体现出极大的空间异质性。从地区结构来看,东、中、西部三大地带间的差异在总体差异中占主导地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伟丽  袁畅  
文章基于产品内贸易理论视角,针对深圳市制造业中13-42类产业,与《协调商品名称和编码制度》相协调,利用Hummels(2001)提出的垂直专业化概念,通过分析《海关进出口数据库》企业月度数据和深圳海关的宏观数据,得到各产业和深圳市的VS和VSS值,对深圳市制造业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程度进行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辉煌  杜运苏  
本文利用中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对外贸易对行业绩效的影响,通过选择价格成本差距衡量行业的绩效,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进口贸易对我国市场竞争程度较高行业的价格成本差距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市场竞争程度较弱的行业具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国内行业市场竞争程度越弱,进口贸易的负面效应越大;而出口贸易的扩大对我国制造行业的价格成本差距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举红  杨朝晖  
从对外贸易的角度看,振兴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宜采取三项策略:一是以补偿贸易、技术引进和贸易壁垒的方式,对装备制造业实施行业保护;二是通过网络技术与装备制造业的紧密结合,让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对外贸易总量;三是通过国家对企业的直接投资、出口补贴、自创品牌和整体营销,抢占装备产品的国际市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国伟  彭秋莲  
尽管中国制造业产品市场的卖方集中度在不断提升,规模报酬越来越明显,但是本文的实证研究却表明,中国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在不断加强,从而有利于制造业效率的提高和消费者福利的改善。对外贸易扩大是中国制造业竞争增强的重要原因。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黄烨菁  张煜  
贸易引力模型作为研究对外贸易影响因素的一个理论方法,近年来相应的理论模型随着贸易的实践演变有了相应的扩展。我国目前贸易自由化进程取得非常大的成果,而且未来还有更加积极的开放措施。到2005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对于影响贸易流量的因素的探讨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借助近年来在贸易流量分析方面运用十分广泛的引力模型的基本分析框架,对中国与15个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的贸易结构已经从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指导的产业间贸易转化为产品差异化为动因的产业内贸易,而且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制度安排(FTA)对贸易增长有显著的正效应。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姜茜  廖芳  
本文通过对我国制造业各个部门1987~2009年对外贸易竞争力指数进行测算,研究各部门对外贸易竞争力变化情况,探寻各部门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与不足。研究结论表明,制造业大多数部门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但我国比较优势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国际竞争优势稳定,中、高级技术人才相对缺乏,国内资本积累初具规模,资本密集型行业竞争优势逐步显现。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增强我国制造业对外贸易竞争力,充分利用外部经济,促进国内产业与对外贸易协调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苏汾  
为考察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情况,本文将中国26个制造业划分为高、中、低技术含量产业,并分析了各类产业的技术投入与产出绩效统计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在技术投入方面中国制造业总体技术开发投入显著增加,高技术含量制造业的技术投入较其他产业明显占优,一些中低技术含量产业技术投入增长很快,表明有关产业已由单纯依靠劳动力成本竞争逐渐转向依靠技术进步进行市场竞争,但各产业普遍存在着人力投入增长速度落后于物力投入的情况。在技术产出方面,各制造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高技术含量的产业相对其他产业更加突出,在产品创新方面高技术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廖芳  姜茜  谢家智  
经济全球化是现代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各国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外部经济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日益重要。国际贸易作为连接外部经济和国内经济的重要桥梁,它的发展与变化不仅直接传递了外部市场供给与需求的信息,反映了本国产品竞争力的变化,而且通过促进国内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制度创新等方式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经济增长。然而,国际贸易对不同国家的影响存在很大的差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傅京燕  
标准的贸易理论认为,相对于发展中国家宽松的环境标准而言,贸易自由化会使实施严格环境规制的发达国家的污染产业迁移至环境标准较宽松的国家,从而使发展中国家成为专业化生产污染产品的"污染避难所"。本文拟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对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污染避难所效应进行分析:第一,通过检验我国制造业产出和出口中的污染含量,以此观察我国是否专业化于污染产业的生产;第二,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我国贸易自由化过程中贸易模式的变动,并对污染密度与RCA指数进行相关分析,以考察贸易自由化是否使我国专业化于污染产业的出口。所得结论是,一国的环境政策对其出口产业的竞争力具有负面影响这一"污染避难所"假说在中国不能成立。相对于资本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明远  范爱军  
提高我国制造业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受到普遍关注和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以反映制造业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为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以衡量制造业经济绩效水平、利用外资情况、企业技术水平和制造业空间地理集聚程度的总资产贡献率、外向化程度指标、全员劳动生产率和C4指数为模型的解释变量,利用个体随机效应模型对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与解释变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经验分析。经验结果表明:外向化程度指标、全员劳动生产率和C4指数分别与制造业产品国际竞争力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总资产贡献率则与其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根据经验结论,本文提出了通过进一步引用外资、改善企业技术结构和促进产业集聚来提升制造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荣林  姜茜  
本文运用相关性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方差分解技术、面板数据检验、Granger检验(行业和部门两个层面)等计量方法就1987-2007年制造业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关性很高;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具有先导效应的部门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外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在长期内表现明显,但是短期效应却非常小;进口贸易对我国资本密集型行业具有显著提升作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重力  刘德江  
本文通过使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对开放以来中国比较优势的变化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分析从三个角度进行:一是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在产业层次上测算比较优势。二是选取与中国出口产品相竞争的几个主要国家和地区进行对比。三是以美国、日本、欧盟作为目标市场,比较中国和竞争国在这几大市场上的表现。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赵志刚  
为探讨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形态与途径,寻求合理的和可持续的对外贸易政策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在长期中的发展,本文从行业内贸易与净贸易发展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角度,对我国的制造业对外贸易形态与发展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中各产业贸易形态在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表现为不同的特点并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某些传统的进口产业成为或正在成为我国出口产业或创汇产业,某些资源性出口产业也正在或已经转变成进口产业。相应的行业内贸易发展成为我国贸易形态转变的一个重要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