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33)
- 2023(18505)
- 2022(15509)
- 2021(14382)
- 2020(12127)
- 2019(27678)
- 2018(27401)
- 2017(52659)
- 2016(28625)
- 2015(32134)
- 2014(32106)
- 2013(31784)
- 2012(28982)
- 2011(26028)
- 2010(26018)
- 2009(24553)
- 2008(24504)
- 2007(21861)
- 2006(19475)
- 2005(17954)
- 学科
- 济(122867)
- 经济(122694)
- 业(102552)
- 管理(97310)
- 企(90595)
- 企业(90595)
- 方法(53741)
- 数学(43653)
- 数学方法(43266)
- 财(38373)
- 农(35882)
- 业经(34614)
- 中国(33993)
- 制(27467)
- 务(26191)
- 财务(26115)
- 财务管理(26080)
- 企业财务(24791)
- 农业(24576)
- 贸(22840)
- 贸易(22826)
- 易(22239)
- 技术(21623)
- 学(21620)
- 地方(21486)
- 理论(20877)
- 和(20859)
- 体(20179)
- 划(19647)
- 银(19455)
- 机构
- 大学(415515)
- 学院(414457)
- 济(176420)
- 经济(173009)
- 管理(165944)
- 理学(142610)
- 理学院(141137)
- 管理学(139093)
- 研究(138927)
- 管理学院(138329)
- 中国(108082)
- 京(88791)
- 财(84287)
- 科学(81451)
- 所(69081)
- 财经(66749)
- 农(64912)
- 研究所(62230)
- 中心(61621)
- 江(61073)
- 经(60748)
- 业大(57989)
- 北京(56445)
- 经济学(53951)
- 范(51350)
- 师范(50922)
- 农业(50656)
- 院(50141)
- 财经大学(49562)
- 经济学院(48703)
- 基金
- 项目(272602)
- 科学(216656)
- 研究(202545)
- 基金(200888)
- 家(173544)
- 国家(172086)
- 科学基金(149311)
- 社会(130901)
- 社会科(124139)
- 社会科学(124108)
- 基金项目(105879)
- 省(103704)
- 自然(95149)
- 自然科(92964)
- 自然科学(92944)
- 教育(91724)
- 自然科学基金(91325)
- 划(86794)
- 资助(82338)
- 编号(81462)
- 成果(66518)
- 部(61533)
- 重点(60334)
- 创(57902)
- 发(57554)
- 课题(55516)
- 国家社会(54657)
- 创新(53572)
- 教育部(53464)
- 制(53227)
- 期刊
- 济(199185)
- 经济(199185)
- 研究(128503)
- 中国(79761)
- 财(67713)
- 管理(65762)
- 农(60915)
- 学报(60437)
- 科学(58046)
- 大学(47096)
- 学学(44319)
- 农业(41985)
- 教育(41472)
- 融(39416)
- 金融(39416)
- 技术(35736)
- 财经(33941)
- 业经(32192)
- 经济研究(31819)
- 经(29143)
- 问题(26273)
- 业(23937)
- 技术经济(21898)
- 贸(21772)
- 世界(20144)
- 现代(20018)
- 国际(19642)
- 理论(19272)
- 科技(18715)
- 版(18377)
共检索到6237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海云 聂飞
本文在探讨制造业OFDI的"离本土化"和"离制造化"两类空心化效应发生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了包含资本要素的动态制造业空心化模型,并结合2003-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制造业OFDI规模的过快扩张会造成中国制造业资本存量的缩减和实际利率的上升,制造业资本会向虚拟经济领域流动,制造业资本一劳动比下降,进而出现"离制造化"现象;相较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对成本变化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受OFDI的资本挤出更明显;相较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结构单一且更为要素密集型,OFDI会通过利率传导机制削弱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在新...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制造业空心化 系统GMM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薛军 郑毓铭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应保证制造业比重的基本稳定。为探究迅速增加的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是否会对中国去工业化产生影响,基于中国2005—2018年27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验证了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去工业化效应,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投资来源区域、投资主体所有制、投资动机的不同会使去工业化效应产生明显差别。机制检验表明,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通过直接替代效应和投资挤出效应对去工业化水平产生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贾妮莎 申晨
本文利用马氏距离匹配法为2005-2007年522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制造业企业找到可供比较的对照组,运用倍差法(DID)实证检验了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升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上促进了制造业高中端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份额的提升,对低端技术企业增加值份额的推动作用并不明显,进而推动了制造业产业升级;企业投资于发达国家有利于促进制造业产业升级;企业投资于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产业升级效应尚未凸显。这表明,现阶段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拉动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新动力之一,相较于投资于发展中国家,投资于发达国家更能充分发挥"走出去"的制造业升级效应。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产业升级 制造业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光明 郭东方
进入21世纪以来,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金额及占比开始显著上升,其对母国国内制造业就业的影响不容忽视。理论上,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可能基于替代效应与刺激效应对母国制造业就业产生正负两方面影响。本文利用35个OECD国家2003—2017年以及10个非OECD国家和地区2005—2018年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不同发展阶段国家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占GDP比重与母国制造业就业的相关性,发现对于OECD国家而言,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强度对于母国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比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影响;而对于非OECD国家和地区而言,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会直接显著减少国内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比;针对OECD国家不同时间段的滚动回归发现,2003—2017年OECD国家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正向促进效应越来越小;而在制造业不同子行业层面,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显著降低了母国相应制造业子行业就业比重,而石化制药、机动车辆等技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则增加了母国相应子行业的就业比重。中国在扩大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同时也须注意其对国内就业市场的冲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聂飞 刘海云
构建包含OFDI因素的制造业集聚决定模型,运用20032013年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参数估计,对中国制造业集聚的影响路径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发现,OFDI的规模经济效应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制造业产值区位熵和Krugman专业化系数有着显著正向影响。分区位看,东部地区OFDI能带来资本存量和研发投入增加,制造业集聚效应更为明显;分行业看,OFDI能通过增强资本禀赋以及自主创新禀赋对我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集聚程度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最后,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聂飞 刘海云
构建包含OFDI因素的制造业集聚决定模型,运用2003~2013年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参数估计,对中国制造业集聚的影响路径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发现,OFDI的规模经济效应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制造业产值区位熵和Krugman专业化系数有着显著正向影响。分区位看,东部地区OFDI能带来资本存量和研发投入增加,制造业集聚效应更为明显;分行业看,OFDI能通过增强资本禀赋以及自主创新禀赋对我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集聚程度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最后,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琴
文章运用2000—2019年的数据,基于STIRPAT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并没有降低母国的碳排放规模,反而对碳排放规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分解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发现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通过规模效应拉动母国碳排放,产业结构效应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可以降低碳排放。通过对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分类实证研究发现,三类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碳排放效应都为正,说明对外直接投资没有降低国内的碳排放,但是影响系数存在较大差异。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碳排放 规模效应 制造业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聂飞 刘海云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发展。深入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结构及其效应,有助于理解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母国产业结构升级或区际产业转移的发生机制。利用系统GMM方法分析2003-2012年中国城市各类动机OFDI的国内区域制造业转移效应。研究显示,东部城市OFDI对中西部城市制造业规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受效率搜寻型OFDI的影响,东北部城市、北部沿海城市和东部沿海城市向中西部城市的"扩张型"制造业转移较为明显,而受技术和市场搜寻型OFDI的综合影响,北部沿海城市和东部沿海城市向中西部城市的"衰退型"制造业转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琴
文章运用2000—2019年的数据,基于STIRPAT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并没有降低母国的碳排放规模,反而对碳排放规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分解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发现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通过规模效应拉动母国碳排放,产业结构效应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可以降低碳排放。通过对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分类实证研究发现,三类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碳排放效应都为正,说明对外直接投资没有降低国内的碳排放,但是影响系数存在较大差异。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碳排放 规模效应 制造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东阳
本文针对一些西方学者关于美国、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导致国内产业“空心化”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见解。首先, 第一、第二产业比重下降, 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是一国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与对外直接投资无关; 其次, 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巨大与贸易逆差并无直接联系; 第三, 对外直接投资增强了投资者的国际竞争力; 第四, 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国的就业机会影响甚微。总之, 对外直接投资为投资国和对外直接投资者带来巨大利益, 而不会导致国内产业“空心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海云 喻蕾
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以2004~2012年东部地区12省市规模以上工业数据为样本,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考察了东部地区在对外直接投资(0FDI)迅速发展和亟需产业结构升级的双重背景下,其对外直接投资是否产生产业空心化效应。实证分析发现,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对规模空心化和效率空心化影响显著,OFDI存量并不是影响规模空心化和效率空心化的最主要因素;但不同地区OFDI存量规模的大小不同,因此OFDI存量指数对规模空心化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不同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达到一定规模且水平相当的条件下,原有的产业结构不同会影响OFDI存量指数对效率空心化的影响。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规模空心化 效率空心化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熊彬 胡振绅
随着地区间要素成本差距的逐渐加大,对外直接投资不均衡发展,通过制造业合理转移实现各地区要素资源有效配置,已成为我国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方式。基于2006-2015年相关省际面板数据,考虑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异质性,运用空间数据探索分析法以及构建合适的动态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不同技术特点或水平的制造业转移的空间效应。结果显示:(1)低技术、中高技术水平的制造业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表现为向中西部省域扩张,而高技术水平制造业则稳定集聚在东部沿海省份;(2)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抑制了经济结构相似的周边省份低技术水平制造业的发展,从而发生"成本换市场"的衰退型转移;(3)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使得中高技术水平制造业向经济结构相似的周边省份发生"市场换市场"的扩张型转移,形成"高-高"集聚的空间格局;对外直接投资对高技术水平制造业转移影响不明显,其主要在东部沿海省份内部发生"稳定性转移";(4)对外直接投资对中、东部自身内部制造业的空间效应也存在一定差异。优化对外直接投资水平和结构,制定承接产业转移的相关政策,提高基础建设水平,对形成协同发展模式,促进产业布局的优化升级,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制定差异化的制造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佳骏 李晓华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规模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由于逆全球化加剧和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与持续,全球产业链面临重构,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链现代化影响的不确定性增加。如何在保持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持续性的同时,保障中国产业链韧性、稳定性与安全性,从而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成为急需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情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资源开发、技术寻求、市场拓展、成本控制和空间布局五种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类型给产业链现代化带来的机遇,剖析了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替代、挤出、关联三种效应对产业链现代化形成的挑战,从而提出以深化实施兼并收购、内外联动、技术合作和数字化战略,实现依托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推进中国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产业链 价值链 现代化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鹏
本文利用20032013年我国匹配后的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动态面板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分析我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来说,我国制造业企业OFDI对国内就业、投资和产出都带来了负面影响,国内制造业企业快速OFDI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国内"产业空心化"。对异质性企业投资动机的进一步检验发现,市场寻求型企业OFDI有利于增加国内就业和产出,但同时挤出了国内投资;生产资源寻求型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OFDI带来了国内"产业空心化";战略资源寻求型企业OFDI对国内就业具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鹏
本文利用2003~2013年我国匹配后的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动态面板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分析我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来说,我国制造业企业OFDI对国内就业、投资和产出都带来了负面影响,国内制造业企业快速OFDI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国内"产业空心化"。对异质性企业投资动机的进一步检验发现,市场寻求型企业OFDI有利于增加国内就业和产出,但同时挤出了国内投资;生产资源寻求型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OFDI带来了国内"产业空心化";战略资源寻求型企业OFDI对国内就业具有替代作用,短期不利于国内投资和产出,长期促进国内投资和产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