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99)
- 2023(16239)
- 2022(13546)
- 2021(12532)
- 2020(10301)
- 2019(23267)
- 2018(22785)
- 2017(44004)
- 2016(23686)
- 2015(26728)
- 2014(26666)
- 2013(26518)
- 2012(25010)
- 2011(22717)
- 2010(23346)
- 2009(22195)
- 2008(22486)
- 2007(20481)
- 2006(18853)
- 2005(17853)
- 学科
- 济(109472)
- 经济(109307)
- 业(92969)
- 管理(86386)
- 企(81663)
- 企业(81663)
- 方法(39194)
- 财(35289)
- 农(34873)
- 中国(34561)
- 业经(32963)
- 数学(30313)
- 数学方法(29959)
- 制(27861)
- 地方(23919)
- 农业(23760)
- 务(23016)
- 财务(22968)
- 财务管理(22928)
- 贸(21835)
- 贸易(21815)
- 企业财务(21718)
- 易(21259)
- 策(20906)
- 银(20460)
- 银行(20447)
- 技术(20047)
- 行(19777)
- 体(19341)
- 融(18909)
- 机构
- 学院(349474)
- 大学(345526)
- 济(157895)
- 经济(154830)
- 管理(135644)
- 研究(122489)
- 理学(113796)
- 理学院(112610)
- 管理学(111270)
- 管理学院(110569)
- 中国(100707)
- 财(79143)
- 京(74221)
- 科学(66532)
- 所(61304)
- 财经(60018)
- 江(56120)
- 中心(55414)
- 经(54353)
- 研究所(53886)
- 农(52826)
- 经济学(48355)
- 北京(48334)
- 范(44218)
- 州(44129)
- 财经大学(43931)
- 师范(43898)
- 院(43756)
- 经济学院(43252)
- 业大(43005)
- 基金
- 项目(211862)
- 科学(170259)
- 研究(163431)
- 基金(155410)
- 家(132015)
- 国家(130775)
- 科学基金(114045)
- 社会(107763)
- 社会科(102234)
- 社会科学(102214)
- 省(81514)
- 基金项目(79983)
- 教育(74090)
- 自然(69082)
- 划(67606)
- 自然科(67482)
- 自然科学(67466)
- 自然科学基金(66325)
- 编号(65744)
- 资助(64186)
- 成果(55429)
- 发(49889)
- 部(48758)
- 重点(47446)
- 课题(46620)
- 创(46365)
- 制(45345)
- 国家社会(44854)
- 性(43205)
- 教育部(42829)
- 期刊
- 济(193353)
- 经济(193353)
- 研究(118171)
- 中国(78976)
- 财(64490)
- 管理(58517)
- 农(52108)
- 科学(44787)
- 融(43523)
- 金融(43523)
- 学报(42546)
- 教育(38714)
- 农业(35150)
- 大学(34588)
- 学学(32287)
- 业经(32204)
- 技术(31578)
- 财经(31379)
- 经济研究(30476)
- 经(27194)
- 问题(25081)
- 贸(22065)
- 业(19992)
- 国际(19956)
- 世界(19889)
- 技术经济(19321)
- 现代(17448)
- 经济管理(16385)
- 商业(15968)
- 经济问题(15740)
共检索到571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建江 徐长生 袁冬梅
当前 ,中国制造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竞争力不断提高。但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劳动力比较优势在发展制造业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以较低层次的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 ,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以低价格、低成本优势进入国际市场的制造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为此 ,结合中国国际分工地位 ,在继续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同时 ,要使低层次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逐步过渡到劳动资本密集型、劳动技术密集型等附加值高的形态 ,要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兴制造业作为主导产业 ,并加快传统非劳动密集型重工业的改造和升级。
关键词:
制造业 比较优势 国际分工 新型工业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士梅
中国的制造业究竟实力如何一直是国际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影响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内外两方面因素入手 ,分析了当前影响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因素。不仅指出中国制造业在技术创新能力、劳动生产率和市场集中度等方面所处的明显劣势 ;还特别强调了我国物流业发展滞后以及金融体制、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滞后 ,严重制约中国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等问题 ;主张消除外部因素制约是中国制造业壮大的更重要任务。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 物流业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德存
全球经济正在从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过渡,传统的制造价值链不断扩展和延长,工业产品附加值构成中纯粹制造环节所占的比例越来越低,研发设计、物流配送、产品营销、电子商务、金融服务、战略咨询等专业化生产服务和中介服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洁
世界制造业全球化趋势导致技术创新在企业竞争中的主导地位日渐突显 ,而技术创新能力低下已经成为中国这个新兴经贸大国不能再忽视的发展阻碍。本文针对性地进行了分析论证 ,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制造业 跨国公司 技术创新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朱旭东 宋明岷
台湾制造业在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发展阶段,产生了资讯、半导体、电脑硬件设备等明星产业,为台湾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从20世纪80年代起,台湾制造业就坚定了走发展高科技产业的道路,以迎接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本文就台湾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
台湾 制造业 高科技产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瑾 何宁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效能的作用进一步彰显,中国制造业正从工业化支撑发展到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引领创新驱动和升级发展,尤其是我国装备制造业既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也面临着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本文在对装备制造业升级路径作出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产业升级面临的问题,提出基于正向工程的集群式升级路径、自主创新的具体方法,并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最后,提出强化功能性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促进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高度关注装备制造业资产结构,打造军民融合产业聚集地;推动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建立基于技术成熟度的产学研结合机制;不断提升经济创新力和全球竞争力,积极融入国际分工网络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装备制造业 产业升级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郭克莎
本文在描述中国制造业发展趋势、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世界工厂、世界制造业基地与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关系,分析世界制造业中心形成、转移分散的历史进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新特点,研究中国制造业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的条件和制约因素,以及相应的战略思路和政策措施。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世界制造业中心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贺正楚 黄颖琪 吴艳
电子商务(电商)给我国制造业发展带来新的机会,成为促进我国传统制造业产业升级和调整制造业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制造业电子商务(制造业电商)目前正在迅速发展。我国制造业电商的发展面临着制造业转型快速、电子商务发展迅猛、电子商务发展得到政策鼓励等背景,电商对制造业的企业组织扁平化结构、数字化设计和生产、企业竞争方式、企业风险控制等方面都产生较大的影响和作用。由于我国制造业电商发展正面临着制造业产品质量问题、分销渠道冲突、复合型人才缺失等问题,故要从重视研发创新、实行柔性生产、建立品牌优势等方面采取对策加快发展制造业电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建伟 蔡卓绩
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长期问题与短期问题叠加在一起。调研发现,由于传统发展优势消退和市场形势疲软等变化,制造业行业呈现分化发展格局,传统制造业遭遇升级"天花板",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长下行压力较大;新兴制造业仍在培育之中,虽然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但短期内难以承担拉动经济增长的重任。针对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产业政策不到位、互保联保隐患突出、融资难(贵)难以破解等问题,有效发挥市场作用、充分发挥政府创新支持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转型发展 江浙地区调研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许卓松
香港制造业的发展、问题与对策思考香港华闽公司许卓松制造业曾在香港的经济发展中辉煌十载,成为香港经济的支柱之一。至八十年代初,随着香港经济结构的转型制造业大举北迁内地,从此风光不在,但对香港整体经济的发展仍起着重大作用,并仍是香港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服务业...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孙理军 陈劲 王恒彦
当前,中国低技术制造业面临一系列挑战,其发展策略要由追赶型向竞争性和协调型调整,企业要采取平衡全球化和本地化发展战略、从事商业模式创新、加快信息化进程、选择适宜的技术创新战略等对策。
关键词:
低技术制造业 企业 对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焱 原毅军
近年来,中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是,从全球价值链的地位看,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低技术含量的生产环节,本文阐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经济合作基本情况,分析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构成和特征,并从政策导向、自主创新、升级路径和完善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全球价值链 特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汉林 朱行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美国经济受到巨大冲击,美国"再工业化"战略正式开始施行。本文通过定性分析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具体举措,研究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给中国制造业发展带来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表明美国再工业战略的施行给中国制造业带来了不少挑战:它通过促进中高端制造业的回流,增加了中国招商引资的难度;通过强化本土制造业竞争力,削弱了中国制造业的成本竞争优势;通过加强产业控制程度,加剧了中国制造业转型的紧迫性;通过巩固先进技术产业,拉大了和"中国制造"科研创新的差距。
关键词:
“再工业化” 先进制造业 制造业转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郭扬 林珊
基于经济、政治和安全动机,利用2000—2019年30个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实证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直接-间接-扩散”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经济、政治和扩散效应均显著影响中国制造业发展,但经济效应的影响程度低于政治和扩散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规模结构、打压程度和战略意图是弱化经济效应的主要原因,说明美国打压中国制造业的举措呈现精准性和扩散性。虽然中国已采取必要措施消减贸易摩擦的负面影响,但尚未从根本上解决依赖国际市场及粗放型贸易模式等问题。中国应把握贸易摩擦对制造业自我革新的倒逼作用,优化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政策环境,合理培育创新主体,促进中国制造业高质量跨越发展。
关键词:
贸易摩擦 制造业发展 政治效应 经济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