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40)
2023(14699)
2022(11953)
2021(11023)
2020(9235)
2019(20714)
2018(20587)
2017(39074)
2016(21198)
2015(24142)
2014(24060)
2013(23658)
2012(21636)
2011(19479)
2010(19753)
2009(19021)
2008(19203)
2007(17419)
2006(15615)
2005(14840)
作者
(59041)
(49195)
(49117)
(46699)
(31656)
(23242)
(22222)
(18907)
(18632)
(17644)
(16935)
(16413)
(16058)
(15628)
(15437)
(15014)
(14650)
(14347)
(14048)
(13924)
(12522)
(11901)
(11882)
(11244)
(11100)
(11063)
(10919)
(10888)
(9815)
(9758)
学科
(96106)
经济(95958)
(87846)
(80435)
企业(80435)
管理(79216)
方法(37908)
(32295)
业经(31793)
(29126)
中国(28459)
数学(28233)
数学方法(28040)
(24215)
(22186)
财务(22154)
财务管理(22125)
企业财务(20952)
农业(20058)
(19589)
贸易(19577)
(19119)
技术(18607)
理论(18204)
(18173)
(17581)
(17253)
(17220)
(16765)
银行(16753)
机构
学院(311269)
大学(308820)
(141870)
经济(139423)
管理(121644)
研究(105906)
理学(103115)
理学院(102115)
管理学(100973)
管理学院(100376)
中国(86558)
(69623)
(65692)
科学(56912)
财经(53925)
(52334)
(48995)
(47279)
中心(47238)
研究所(46434)
(46127)
经济学(44483)
北京(42031)
经济学院(39923)
财经大学(39785)
业大(38793)
(37787)
(37226)
(37157)
师范(36877)
基金
项目(192406)
科学(154810)
研究(147631)
基金(142780)
(121721)
国家(120661)
科学基金(105533)
社会(98255)
社会科(93210)
社会科学(93188)
基金项目(74291)
(72654)
教育(67212)
自然(63794)
自然科(62354)
自然科学(62340)
自然科学基金(61335)
(60406)
编号(59034)
资助(57631)
成果(49278)
(44571)
重点(43136)
(42879)
(42006)
国家社会(41875)
(41488)
课题(40741)
(39757)
教育部(39379)
期刊
(166568)
经济(166568)
研究(100948)
中国(66000)
(58071)
管理(52254)
(44835)
科学(40412)
学报(39174)
(33979)
金融(33979)
教育(31902)
大学(31898)
农业(30544)
学学(29965)
财经(28422)
技术(28123)
经济研究(27223)
业经(26407)
(24705)
问题(21946)
(20609)
国际(19700)
(19107)
世界(18929)
技术经济(17199)
现代(15606)
财会(15062)
会计(14394)
商业(14281)
共检索到492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冯德连  
制造业大企业国际化是我国制造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措施。基于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国际化网络、企业国际化过程、企业国际化影响因素等国际经济学理论,构建我国制造业大企业国际化的大国综合优势理论。这一理论有三个理论维度,即大国优势、后发与先发优势、竞争优势。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冯德连  
本文分析了我国制造业大企业外向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大企业国际地位逐渐上升,外向国际化动因、全球生产组织方式、国际市场进入方式、企业社会责任呈现新趋势。但是,我国制造业大企业外向国际化水平和能力仍需要提升。与发达国家相比,制造业大企业利润率不高,国际化程度较低,行业分布不合理,同时面临发达国家贸易与投资保护主义的挑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制造业大企业,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发力。从政府角度看,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构建中国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以及组合运用宏观调控政策工具。从企业角度看,要优化企业国际化战略,培育国际化核心能力,优化国际化竞争策略,以及防范企业国际化风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宋铁波  钟熙  陈伟宏  
针对不同企业国际化速度高度离散的现象,本文以期望差距为切入点,构建了一个期望差距作用于企业国际化速度的理论框架。该框架认为,期望差距所引致的决策者快速国际化扩张意愿与企业快速国际化扩张资源的动态变化最终导致了不同企业的国际化速度差异。基于以上逻辑,通过对2012—2015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数据的分析发现:期望差距与企业国际化速度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期望落差与企业国际化速度呈倒U型关系,而期望顺差与企业国际化速度呈U型关系;在高管国际经验丰富的企业或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中,期望落差与期望顺差对企业国际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宋铁波  钟熙  陈伟宏  
针对不同企业国际化速度高度离散的现象,本文以期望差距为切入点,构建了一个期望差距作用于企业国际化速度的理论框架。该框架认为,期望差距所引致的决策者快速国际化扩张意愿与企业快速国际化扩张资源的动态变化最终导致了不同企业的国际化速度差异。基于以上逻辑,通过对2012—2015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数据的分析发现:期望差距与企业国际化速度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期望落差与企业国际化速度呈倒U型关系,而期望顺差与企业国际化速度呈U型关系;在高管国际经验丰富的企业或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中,期望落差与期望顺差对企业国际化速度的影响都将减弱。进一步区分企业所有权性质后发现:高管国际经验、政治关联对期望差距与企业国际化速度之间关系的削弱作用主要存在于非国有企业中,在国有企业中仅发现高管国际经验对期望落差与企业国际化速度之间关系的削弱作用。本文的发现丰富了企业国际化速度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正在实施国际化扩张的企业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承耀  
中国已经跻身世界制造大国的行列,但在全球市场的条件下,中国制造业企业必须重新调整和确定自己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承耀  
中国制造业企业走向国际化并不是最近两年或入世以来的事情,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成为制造大国的迹象已经初露端倪。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发表的《2002/2003年工业发展报告》认为,世界工业发展呈现多样化的特点,面对瞬息万变的工业领域,多数国家显得束手无策,只有少数国家能够应对自如,而中国則是自1985年以来工业成就最为显著的国家之一:制造业附加值份额增长了7%,出口份额增长了14%,在1998年制成品出口和制造业附加值国别份额排名中,中国分别以16%和19%高居发展中国家之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胡查平  胡琴芳  
制造业服务化作为传统制造业企业重构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手段受到学界高度关注,但对于以生产制造为主导的传统制造业企业应如何成功构建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企业在竞争优势构建中需要具备哪些关键资源或能力等问题,现有研究鲜有涉及。鉴于此,以我国三家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制造业企业为例,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分析影响制造业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构建的内外部关键因素,构建以"企业关键资源—企业独特能力—企业竞争优势"为框架的概念模型。研究发现,支持制造业服务化提供物开发与提供的内外软性无形关键资源是成功构建制造业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的基础,而基于企业这些内外部关键资源衍生的能够支持客户特定情境服务需求的企业独特能力是成功构建制造业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的关键,即制造业企业不仅要储备和培植以具有路径依赖、因果关系模糊的软性无形资源为主的内外部关键资源,而且要强化基于关键资源的企业独特能力的开发和培育。此外,组织内部管理层和员工层两个不同组成部分服务导向价值观的秉持对作用于制造业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构建的企业独特能力有正向调节影响作用,即管理层和员工层秉持的服务导向价值观正向调节影响企业独特能力的强弱。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恒梅  王曼莹  
中国制造业做大做强需要在国际市场上构建新的竞争优势,而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制造业企业可通过向客户提供成套解决方案或集成服务获得价值增值进而提升竞争力。尽管我国先后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来降低制造业服务化市场准入门槛,但仍存在与制造业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创新能力不强、制造业产业价值链延伸度不足、服务在价值链的比重较低、难以协调个性化生产与规模化生产的效率、中低端制造业企业提供附加服务的动力不足、中小型制造企业缺乏持续发展动力等问题。为促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确定制造业企业的转型方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恒梅  王曼莹  
中国制造业做大做强需要在国际市场上构建新的竞争优势,而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制造业企业可通过向客户提供成套解决方案或集成服务获得价值增值进而提升竞争力。尽管我国先后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来降低制造业服务化市场准入门槛,但仍存在与制造业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创新能力不强、制造业产业价值链延伸度不足、服务在价值链的比重较低、难以协调个性化生产与规模化生产的效率、中低端制造业企业提供附加服务的动力不足、中小型制造企业缺乏持续发展动力等问题。为促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确定制造业企业的转型方向;制造业应重构企业价值链、充分利用“互联网+制造业”为客户提供智能服务、重视终端消费者的个性化体验、采取多种服务方式并转变为集成服务的供应商。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涛涛  段志蓉  陈晓  
本文依托全球战略的理论框架,总结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本土优势,指出了其两个主要来源,即国家层面的竞争优势和企业层面的内部人优势。在此基础上,对本土优势在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和企业战略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天顶  邹强  
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文章考察了我国企业通过出口或对外直接投资两种模式进入全球商品市场的选择效应。从行业技术程度的视角出发,同时结合我国企业国际化的现实情况,重点探讨生产率对我国制造业企业采用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模式进行国际化的影响作用以及机理。实证研究表明:样本中企业在出口模式下的选择效应表现得相对较弱,在传统行业中甚至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生产率悖论";在对外直接投资模式下生产率的选择效应在统计学意义上显著,而且在高新技术行业中这种选择效应表现得更为明显;传统行业企业采用对外直接投资模式取决于企业的利润率水平以及前期在出口市场准备等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彭中文  李勇辉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制造业正在努力融入世界经济。本文首先分析了制造业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理论根源,其次比较研究中外制造业企业国际化经营与其经济效益的关系,然后分析了发达国家制造业国际化经营的经验和我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经营经济效益不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伟  刘蔚  黎正忠  
通过对跨国经营相关理论的回顾,深入分析了广东制造业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影响因素,发现经典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影响发展中国家企业“走出去”的所有因素,其中认识误区、人才短缺以及文化冲突等影响因素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杰  李小玉  薛有志  
分析了制造企业服务化影响竞争优势的内在机理和国际化企业内外部环境特征的调节作用,并以2011~2013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外部市场绩效与内部经营绩效两个层面,分别检验制造企业服务化对其行业相对绩效的影响以及本土化企业与国际化企业服务化效果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企业进入服务领域,尤其是非标准契约型服务领域,会对企业外部市场绩效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但是对企业内部经营绩效的影响相对较弱;相对于国际化企业,本土化制造企业进入服务领域产生了更突出的外部市场绩效;相对于本土化企业,国际化制造企业进入服务领域,尤其是非标准契约型服务领域,带来了更加突出的内部经营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