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00)
- 2023(17227)
- 2022(14348)
- 2021(13280)
- 2020(11341)
- 2019(25980)
- 2018(25583)
- 2017(49092)
- 2016(26105)
- 2015(29355)
- 2014(28767)
- 2013(28849)
- 2012(26464)
- 2011(23607)
- 2010(23535)
- 2009(22203)
- 2008(21630)
- 2007(18993)
- 2006(16804)
- 2005(15527)
- 学科
- 济(113984)
- 经济(113817)
- 业(97387)
- 管理(89613)
- 企(85360)
- 企业(85360)
- 方法(52225)
- 数学(43001)
- 数学方法(42565)
- 财(36595)
- 农(34019)
- 业经(32045)
- 中国(30963)
- 制(26513)
- 务(24265)
- 财务(24218)
- 财务管理(24178)
- 农业(23615)
- 贸(23014)
- 贸易(22999)
- 企业财务(22908)
- 易(22511)
- 技术(20333)
- 和(18865)
- 体(18728)
- 银(18479)
- 银行(18444)
- 融(18401)
- 金融(18398)
- 划(18212)
- 机构
- 大学(372756)
- 学院(372314)
- 济(166161)
- 经济(163187)
- 管理(149022)
- 理学(127827)
- 理学院(126586)
- 研究(125633)
- 管理学(124841)
- 管理学院(124125)
- 中国(101153)
- 财(78784)
- 京(78329)
- 科学(71704)
- 农(62132)
- 所(62098)
- 财经(61885)
- 中心(57796)
- 经(56543)
- 研究所(55796)
- 江(55410)
- 业大(52613)
- 经济学(51668)
- 北京(49261)
- 农业(48732)
- 经济学院(46516)
- 财经大学(46106)
- 院(45369)
- 州(43151)
- 范(42947)
- 基金
- 项目(246295)
- 科学(196885)
- 基金(184017)
- 研究(180199)
- 家(160304)
- 国家(159000)
- 科学基金(138007)
- 社会(119075)
- 社会科(113104)
- 社会科学(113079)
- 基金项目(96141)
- 省(93063)
- 自然(88235)
- 自然科(86280)
- 自然科学(86252)
- 自然科学基金(84828)
- 教育(81449)
- 划(78475)
- 资助(75629)
- 编号(70421)
- 成果(56796)
- 部(56305)
- 重点(55206)
- 创(53563)
- 发(52480)
- 国家社会(50972)
- 制(49587)
- 创新(49560)
- 教育部(48846)
- 课题(47768)
- 期刊
- 济(183037)
- 经济(183037)
- 研究(112438)
- 中国(74149)
- 财(64387)
- 管理(60477)
- 农(56817)
- 学报(53703)
- 科学(52746)
- 大学(42611)
- 学学(40262)
- 农业(39126)
- 融(37331)
- 金融(37331)
- 技术(33682)
- 财经(31624)
- 教育(31139)
- 经济研究(29872)
- 业经(28938)
- 经(27349)
- 问题(24050)
- 业(23672)
- 贸(22079)
- 国际(20775)
- 技术经济(20354)
- 世界(20255)
- 统计(17718)
- 现代(17451)
- 财会(16918)
- 理论(16796)
共检索到568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汪丽 贺书锋
本文采用Feenstra和Hanson的国际外包计算方法,使用1987年至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延长表数据,计算了中国14个制造业行业的服务国际外包和实物国际外包。研究发现制造业国际外包在1997年开始加速增长,高技术行业实物外包水平高于中低技术行业。进一步的面板数据回归结果显示服务外包和实物外包对制造业生产率都有显著正效应,服务外包正效应显著高于实物外包,并且服务外包正效应在1997年后明显提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白瑜婷
文章从中国服务发包方视角和制造业微观层面出发,将服务外包细分为国际国内服务外包两部分,对比分析两者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不同影响。采用世界银行的调查数据做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原材料外包和服务外包都明显有利于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并且国内服务外包相较于国际服务外包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霞
本文基于东道国视角,研究了中国制造业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生产率效应。在分析跨国公司离岸外包影响东道国制造业生产率这一微观机理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服务外包承接率指标,利用2006~2010年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承接国际外包服务对生产率的效应。Robust OLS和工具变量法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承接国际外包服务对制造业效率具有正向影响,其中金融业和计算机信息技术服务业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较大,运输业和其他商业服务业的制造业生产率效应较小,但均在统计上显著。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原毅军 刘浩
制造业服务外包不仅作用于制造业的资源整合与生产率的提升,对服务业同样会产生溢出效应。本文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验证了制造业服务外包对服务业产出、劳动力转移、生产率及其增长滞后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短期内,制造业服务外包导致了服务业产出和劳动力投入的双重增加,对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净效应具有不确定性,但会加剧服务业生产率增长的滞后程度:从长期看,服务外包对服务业生产率增长滞后性的影响减弱,服务业企业通过服务创新减少劳动力投入量,提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缩小与制造业的差距。
关键词:
制造业 服务业 生产率 服务外包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梁红艳 王健
文章利用1997、2002、2007年投入产出表对我国28个制造业行业的物流外包率进行计算,以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制造业物流外包生产率效应进行实证检验,探讨技术进步对制造业物流外包生产率增长效应及外包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物流外包对制造业生产率的总效应为负,带来的是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及中性的技术退步;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行业的生产率受物流外包的负向影响小于资本密集型和低技术行业;制造业技术进步促进了物流外包的生产率效应,同时技术进步减少了大规模行业的物流外包,其主要是通过改变内外部成本结构,扩大了大型企业的边界。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外包 生产率 技术进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白瑜婷
本文从中国作为服务发包方的视角出发,对比分析国内服务外包和国际服务外包对制造业出口的不同影响,并考虑制造业行业生产率差异引起的系数变化。采用中国2000-2010年的投入产出表计算服务外包,通过面板OLS回归和门限回归的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国际服务外包明显有利于制造业出口,国内服务外包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制造业出口;生产率较低的制造业行业,其国际服务外包对出口的影响大于生产率较高的行业。最后从结论出发,针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吴凤羽 唐华明
本文结合2002~2011年制造业16个行业的投入产出面板数据,深入比较研究跨国反向服务外包3种模式,即跨国反向信息技术外包、跨国反向业务流程外包和跨国反向知识流程外包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这3种模式对当前制造业生产率均为负向影响,且跨国反向信息技术外包对生产率负向影响最小,跨国反向知识流程外包对生产率负向影响最大;3种模式对未来生产率的负向影响程度均会减弱,且跨国反向信息技术外包减弱程度最大,跨国反向知识流程外包减弱程度最小;这3种模式中,跨国反向知识流程外包投入变化对生产率变化呈正向显著影响,其他两种模式投入变化对生产率变化呈负向不显著影响。
关键词:
跨国反向服务外包 模式 制造业生产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秉镰 林坦
物流外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本文首先从核心竞争力、交易成本、供应链管理和专业化分工四个理论视角对物流外包兴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根据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数据估算了我国制造业的物流外包率,并以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物流外包对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物流外包对我国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为正,但不显著;非中性技术进步假设下,物流外包会带来资本节约型的技术进步,同时伴随着中性的技术退步,两者的共同作用使得物流外包对制造业生产率的总效应为正。最后本文落脚于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物流外包 制造业 劳动生产率 理论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小平 卢现祥
结构变动是影响生产率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两者的关系反映在“结构红利假说”中。本文使用扩展的shift-share方法检验了中国制造业在1985~2003年的结构变动与生产率增长的关系。得到三个基本的结论:第一,如果不考虑Verdoorn效应,估算结果有可能产生误差。生产要素从低Verdoorn弹性值的行业转移到高Verdoorn弹性值的行业有利于生产率的增长,反之相反。第二,制造业的结构变动并没有导致显著的“结构红利假说”现象。主要是因为在制造业行业之间的资源配置中,劳动和资本要素并没有向高生产率增长率的行业流动。第三,制造业的增长方式更偏向于“yeast-process”而不是“mushro...
关键词:
结构变动 生产率增长 结构红利假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吕延方 王冬
本文运用1998~2007年中国11个主要制造业产业的面板数据,测评满足外需为主的承接外包行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除了个别承接外包变量影响不显著外,至今为止中国主要制造业产业承接外包行为并没有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尤其以简单加工制造为主的承接外包行为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负的影响,因此制造业的经验数据不支持"承接外包促进效率"假说。研究认为,国家应重新审视和合理调整目前主要依赖廉价劳动力投入为主的贸易结构和以承接国外加工业务为主的产业结构。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承接外包 制造业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中华 代中强
本文运用我国1997年与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分别计算了以我国为本位的工业行业物品外包、服务外包比率,并对两种外包的行业生产率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物品外包、服务外包的发展均有效的提升了我国工业行业生产率水平,但服务外包对工业行业生产率的促进效应要远远大于物品外包;当考虑行业要素密集度差异时,研究发现无论是物品外包还是服务外包在资本相对密集的行业要比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生产率效应更强,同时这种行业差异在服务外包中更为显著。最后,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相关研究进一步深入的方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蛟龙 代智慧
文章基于1998—2016年我国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运用ACF方法和LP方法,先后测算企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探讨较新的ACF方法在解决内生性问题上的优越性。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7.27%,资本密集型行业增速最高。结合我国制造业三类行业结构进行分析,在国家最新产业政策引导下,亟需提高技术革新程度,优化产业结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蕊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学术界着力从生产率和增长视角,运用多种方法或者多种理论,比较研究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生产率的行业差异和地区差异等一系列问题,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相互溢出效应,其生产率整体趋同和个体差异同时存在,并日益呈现共生、互动、融合的发展趋势。相对而言,国内学者在研究方法和理论视角方面相对比较保守,大多选用既有方法或者只是在数据、模型方面有所创新,关注的问题也仅限于服务业生产率测算和外溢效应测量,因此需要进一步开拓研究思路,拓宽研究视野。
关键词:
生产率 经济增长 趋同 集聚 溢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伟巍 秦双全
本文利用Petrin&Levinsohn(2011)(简称PL方法)提出的总量生产率增长的分析方法,通过对2000~2007年制造业总量生产率增长的分析表明,制造业总量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14.7%,其主要来源于存活企业的技术效率增长率和资源配置效应,而企业的进入和退出对总量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不大。对各省制造业的分析发现,各省区的总量生产率增长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他地区增长率快于东部地区,这为近年来区域经济差异的缩小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释。而且,东部地区和其他地区制造业生产率的增长分别主要依赖于技术创新和资源有效配置。最后,生产率水平发生急剧变化的企业占制造业的比重不高,但对其总量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很...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肖芍芳 王俊杰
文章使用1997、2002和2007年的42部门投入产出表数据,计算了我国22个工业行业的外包比率,并以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外包对工业行业劳动力就业及外包对工业行业产出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材料品外包、服务外包的发展均有效地提升了我国工业行业生产率水平,但服务外包对工业行业生产率的促进效应要远远大于材料品外包,而外包对工业行业就业影响的分析结果是,服务外包对工业行业就业的影响为正效应并且影响显著,材料品外包对于工业行业就业的效应则效果不明显。
关键词:
材料品外包 服务外包 生产率 就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