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85)
- 2023(17213)
- 2022(14398)
- 2021(13264)
- 2020(11186)
- 2019(25717)
- 2018(25322)
- 2017(48488)
- 2016(26348)
- 2015(30062)
- 2014(30137)
- 2013(30296)
- 2012(28677)
- 2011(26092)
- 2010(26518)
- 2009(25087)
- 2008(25473)
- 2007(23134)
- 2006(20717)
- 2005(19436)
- 学科
- 济(123300)
- 经济(123132)
- 业(95905)
- 管理(88795)
- 企(83495)
- 企业(83495)
- 方法(49321)
- 数学(39431)
- 数学方法(39125)
- 财(36975)
- 农(36435)
- 中国(35709)
- 业经(33973)
- 制(28252)
- 地方(26510)
- 贸(24905)
- 农业(24899)
- 贸易(24886)
- 务(24260)
- 财务(24220)
- 易(24200)
- 财务管理(24169)
- 企业财务(22879)
- 银(21289)
- 银行(21254)
- 融(21102)
- 金融(21098)
- 技术(21082)
- 和(21044)
- 学(20641)
- 机构
- 学院(392732)
- 大学(391602)
- 济(173412)
- 经济(170046)
- 管理(149647)
- 研究(138946)
- 理学(126435)
- 理学院(125003)
- 管理学(123377)
- 管理学院(122596)
- 中国(110441)
- 京(84244)
- 财(83649)
- 科学(79900)
- 所(71441)
- 农(66666)
- 财经(64614)
- 研究所(63767)
- 中心(62550)
- 江(61818)
- 经(58486)
- 北京(54349)
- 业大(53810)
- 经济学(53566)
- 农业(52060)
- 范(49962)
- 师范(49490)
- 院(49315)
- 州(48674)
- 经济学院(48233)
- 基金
- 项目(244308)
- 科学(193335)
- 研究(182583)
- 基金(177775)
- 家(153393)
- 国家(152013)
- 科学基金(130379)
- 社会(118179)
- 社会科(112076)
- 社会科学(112048)
- 省(94631)
- 基金项目(93017)
- 教育(82775)
- 自然(80918)
- 划(79244)
- 自然科(79009)
- 自然科学(78985)
- 自然科学基金(77649)
- 编号(73410)
- 资助(73135)
- 成果(61045)
- 发(56871)
- 部(55573)
- 重点(55200)
- 创(52835)
- 课题(51462)
- 国家社会(49360)
- 创新(48828)
- 制(48766)
- 教育部(47869)
- 期刊
- 济(204775)
- 经济(204775)
- 研究(125387)
- 中国(84920)
- 财(68150)
- 农(63070)
- 管理(60310)
- 学报(56289)
- 科学(54401)
- 融(43516)
- 金融(43516)
- 大学(43443)
- 农业(42613)
- 教育(40798)
- 学学(40752)
- 技术(34676)
- 业经(33415)
- 财经(33221)
- 经济研究(32420)
- 经(28690)
- 问题(27120)
- 业(24940)
- 贸(24389)
- 国际(22753)
- 技术经济(21714)
- 世界(21518)
- 现代(18572)
- 商业(18372)
- 统计(17702)
- 版(17671)
共检索到6222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卉
本文利用制造业总产值、增加值、产量、出口额、PMI、企业品牌、产品出口以及产品盈利等的最新统计数据,将中国制造业的行业整体实力、企业的实力以及产品实力同世界主要经济体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达到辩证客观地评价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立强
本文在比较分析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代工发展模式的基础上,考虑到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发展中大国的国情,以代工推动下的自主成长模式为核心,提出了中国制造业的代工发展模式,即以自主成长为基础,充分利用中国的代工承接优势,以代工成长为推动力,参与国际生产分工,承接跨国公司及其在华投资企业的外包业务,促进企业学习创新能力的提升及价值链的跃迁。
关键词:
国际代工生产 制造业发展模式 制造业外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海波
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我国仍处于工业化阶段,制造业的增长状况将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中国制造业正处于“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大环境下,比较优势理论对于目前讨论和研究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策略具有宝贵的指导意义。本文将以比较优势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综合分析我国制造业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明确我国制造业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陷阱 要素禀赋 产业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曹珂 朱彤
基于外部融资依赖的视角,本文实证分析了中国的金融发展与比较优势变迁之间的关系,结论认为:中国的金融发展构成比较优势变迁的重要因素,但由于外部融资依赖度的不同,中国的金融发展对各行业比较优势的影响存在差异性。高外部融资依赖行业的比较优势得到了显著提升,而低外部融资依赖行业的比较优势却相对稳定。
关键词:
外部融资依赖 金融发展 比较优势
[期刊] 改革
[作者]
牛志伟 邹昭晞
通过对国内外比较优势与产业升级理论的梳理,创新性地将其概括为比较优势动态转换的三条途径与产业升级的四个维度,并将二者结合起来,构建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动态转换与产业升级的理论框架,对中国制造业发展指标进行国际比较研究,得到如下结论:从垂直结构升级考察,中国制造业呈现全方位崛起的态势,完成了从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的升级;从水平结构升级考察,依据进口中间品国内配套增值率指数测算,中国制造业国内集成配套能力较强,但依据进出口中间品增值率指数测算,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分工地位较低;从产业效率考察,中国制造业技术效率世界领先;而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显示,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从产业效益考察,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率低下,但作为增加值构成要素的税收占比很高,中国制造业出口占总产值比重在世界排序较低,中国内需市场潜力巨大。
关键词:
比较优势 产业升级 中国制造业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朝先 王宏霞
当前,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不少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一些产品产量甚至比世界其他国家生产的总和还要多。但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人均规模甚至不及制造业强国美日德的1/3,我国制造业发展还存在技术落后、产能过剩、资源利用效率低、劳动力工资快速上涨、利润持续走低、处于国际价值链的低附加值环节等诸多问题。未来30年,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从大到强"。"中国制造2025"是促进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转变的一次尝试和努力,是第一个专门规划。"中国制造2025"也是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互联网+"技术发展和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产物,就其文本内容而言,可以概括为"11223410"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韩晶
:当前,国际制造业转移对于天津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天津作为一个重要的制造业城市,必须抓住国际制造业转移的机遇,发展面向世界的制造业基地。天津经济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外国直接投资流向相伴随而建立的这种生产基地能否进一步整合出新的竞争优势。为此,天津应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大天津制造业对外开放的实践,不断提高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发展产业链经济,促进产业集群化。
关键词:
国际制造业转移 天津制造业基地 发展战略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志霞 肖平
中国家具制造业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已初步形成5大产业集群。本研究分析了家具制造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并运用产业集中度及区位商指标对家具制造业集群的集群水平进行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家具制造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深入探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曲立 王璐 季桓永
研究目标:明晰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内涵,测度2011~2020年我国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模型分析法、描述性统计和泰尔指数等方法,解析我国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特征及差距。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稳步提升态势,四大板块、五大经济带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别,地区内差异是造成区域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创新:基于新发展理念,从创新、绿色、开放、共享、高效和风险控制六个维度系统构建我国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价值:丰富和完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测度体系,为推进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 测度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耀群 邓羽洁
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中国2008—2019年31个省(区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总结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时序演进特征,运用聚类分析及空间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趋势进行了研究,并借助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差距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从时序演变来看,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总体水平呈上升趋势,在区域上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依次递减的特点;第二,从空间格局来看,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存在一定的空间相关性,同时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征,高值地区与低值地区在空间上集聚效应显著;第三,从区域差距来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差距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区域间差距最大的为东部与东北之间,区域内差距最大的是东部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距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距。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冯清利 郑红玲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文章以河北唐山市为例,在分析其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状况基础上,提出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思路,以期为加快两业联动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联动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珍珍 陈功玉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中合作与竞争关系并存。文章从博弈双方有限理性的假设前提出发,构建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动发展的演化博弈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政府行为,构建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在政府补贴机制下的演化博弈策略以及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描述了具体的演化路径及影响因素。经分析得出,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动发展的系统具有鲜明的"路径依赖"的特征,这种演化路径受到模型的初始状态、联动发展的投入成本、联动发展的额外收益、一方不积极实施联动发展给另外一方造成的损失、政府的补贴及惩罚机制等的影响。合作竞争关系贯穿着联动发展的始末,政府应"因势利导",实现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在联动发展过程中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贾宝娣
制造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关乎到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而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促进资源配送效率的方式对制造业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利用我国2003-2015年期间的省级层面数据,就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制造业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制造业产生了促进作用。此外,分地区的回归显示:商贸流通业发展对东中部地区制造业产生了促进作用,而对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制造业 商贸流通业 地区差异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芬
本文首先对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价,然后与国际部分国家开展比较,进而剖析了影响因素,并对持续和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国际竞争力 比较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苏秦 张艳
基于OECD统一编制的各成员国1985、1990、1995、2000、2005年投入产出表,以中国、韩国及美、英、法、德、加、日等G7国家为研究对象,结合各国物流产业特征和经济发展阶段,本文分析了各国物流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融合、互动现状及其动态变化规律,这对正确认识我国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现状具有重要意义,并为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联动 国际比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