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47)
- 2023(19572)
- 2022(16532)
- 2021(15409)
- 2020(12811)
- 2019(29325)
- 2018(29019)
- 2017(55516)
- 2016(30089)
- 2015(33865)
- 2014(33792)
- 2013(33592)
- 2012(31192)
- 2011(28359)
- 2010(28605)
- 2009(26721)
- 2008(26745)
- 2007(23902)
- 2006(21651)
- 2005(19917)
- 学科
- 济(131560)
- 经济(131386)
- 业(105484)
- 管理(100364)
- 企(91772)
- 企业(91772)
- 方法(52797)
- 数学(42392)
- 数学方法(41974)
- 农(39085)
- 中国(38842)
- 财(38132)
- 业经(36500)
- 制(29592)
- 地方(28323)
- 农业(26930)
- 务(25414)
- 财务(25334)
- 财务管理(25293)
- 贸(24644)
- 贸易(24623)
- 企业财务(23987)
- 易(23939)
- 学(23561)
- 技术(22946)
- 和(22821)
- 理论(22076)
- 银(21954)
- 银行(21910)
- 行(21087)
- 机构
- 学院(436324)
- 大学(436139)
- 济(183976)
- 经济(180196)
- 管理(172296)
- 研究(151234)
- 理学(146921)
- 理学院(145294)
- 管理学(143267)
- 管理学院(142433)
- 中国(117710)
- 京(94900)
- 科学(88581)
- 财(87503)
- 所(76042)
- 农(69497)
- 财经(68359)
- 研究所(68247)
- 中心(67219)
- 江(66500)
- 经(62088)
- 北京(60999)
- 业大(60589)
- 范(56844)
- 师范(56363)
- 经济学(55170)
- 院(54591)
- 农业(53905)
- 州(53197)
- 财经大学(50436)
- 基金
- 项目(282581)
- 科学(224030)
- 研究(211727)
- 基金(205729)
- 家(177599)
- 国家(176027)
- 科学基金(152048)
- 社会(135381)
- 社会科(128345)
- 社会科学(128314)
- 省(108778)
- 基金项目(108044)
- 教育(96300)
- 自然(96179)
- 自然科(93919)
- 自然科学(93897)
- 自然科学基金(92266)
- 划(91129)
- 编号(86198)
- 资助(84649)
- 成果(71274)
- 部(63260)
- 发(62961)
- 重点(62949)
- 创(59995)
- 课题(59883)
- 国家社会(55871)
- 创新(55469)
- 教育部(54805)
- 制(54627)
- 期刊
- 济(215121)
- 经济(215121)
- 研究(138015)
- 中国(91545)
- 管理(69909)
- 财(69366)
- 农(65610)
- 学报(62901)
- 科学(61138)
- 教育(49576)
- 大学(48909)
- 学学(45769)
- 农业(45041)
- 融(43794)
- 金融(43794)
- 技术(38801)
- 业经(35732)
- 财经(34578)
- 经济研究(33654)
- 经(29708)
- 问题(27745)
- 业(25290)
- 技术经济(22775)
- 贸(22651)
- 世界(21341)
- 图书(21200)
- 现代(21141)
- 理论(20406)
- 国际(20096)
- 科技(20049)
共检索到676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袭著燕 孙林岩
以历史分析法研究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调整的动力机制,认为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发生的四次调整都是国家独立和安全、国际制造业发展趋势、中国制造业改革与发展内在规律性、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资源与环境约束等因素作用下的结果。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发展战略 调整 动力机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范黎波 李德辉 甘嵩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伴随着制造工艺和制造方式的全面升级,全球制造产业格局开始发生深刻变革,各主要经济体已在国家层面展开了新一轮战略竞争。如美国推动实施"先进制造业"战略,推动高端制造业向美国本土回流和升级;德国推动"工业4.0"战略;英国和法国分别实施了"高价值制造"和"新工业法国战略"等等。今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标志着我国制造业全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海波
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我国仍处于工业化阶段,制造业的增长状况将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中国制造业正处于“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大环境下,比较优势理论对于目前讨论和研究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策略具有宝贵的指导意义。本文将以比较优势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综合分析我国制造业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明确我国制造业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陷阱 要素禀赋 产业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雷平 施祖麟
城市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不仅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也为实践所急需。针对当前国内城市制造业发展战略中的一些误区,结合世界城市制造业的理论研究与政策实践,我国城市制造业的发展战略应当是"跳出制造业谈制造业",充分利用"城市"的区位要素特征,结合产业发展的创新与融合趋势,培育核心竞争力,真正使城市制造业成为城市、城市及其腹地的产业升级与创新主体。
关键词:
城市 制造业 战略 创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明龙
目前,我国制造的多是高消耗、低附加值产品,处于技术链和价值链的低端。为此,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制造业运行,转变制造业增长方式,着重发展处于技术链高端的微型系统制造技术、超精密加工技术和省耗绿色制造技术等现代制造技术,促使制造业向技术链高端延伸。
关键词:
制造业 增长方式 发展战略 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荣宏庆
西方发达国家制造业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起了核心作用,它对我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时点把握与政策选择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西方美、日、德、英四个发达国家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各有自己的模式,但也存在共同的特点,从中比较分析探索出一般规律,获得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
制造业 发展战略 国际贸易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清容 李纪珍
本文讨论了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关系,从跨国公司发展动向出发,提出中国的发展战略是抓住发达国家制造业外移的机遇,制造业整体进入世界先进水平或领先行列,而有选择地突破高新技术产业。对此,中国必须重视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竞争,同时改变传统的“民族产业”思想,树立“大制造”观点。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跨国公司 制造业发展战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梁经伟 江鸿泽 文淑惠
基于动力系统的分析方法,构建开放经济背景下欠发达地区本土企业同外资企业交互过程中的动力学方程,分析自主创新能力与学习模仿能力对本土企业知识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本土企业对外资企业知识溢出的学习在一定程度可以带动知识水平的增长;本土企业模仿创新能力因自身知识水平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其次,自主创新能力与人力资本是企业知识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关键因素,其效用远大于模仿学习的过程。最后,通过自主创新能力的投入与人力资本的积累,欠发达地区本土企业知识水平有超过外资企业的可能。因此,企业知识技术增长是欠发达地区制造业
关键词:
本土企业 外资企业 知识水平 动力系统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群慧 贺俊
未来中国制造业发展所面临的深层次困境和挑战,不仅要求中国政府和企业充分吸收和学习发达工业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制度、政策安排和共性创新实践,更要求中国从自身独特的产业基础、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和文化特征出发,构建并不断提升其独特的制造业核心能力。比较研究和历史分析显示,任何工业强国都具有不易模仿、不易扩散的核心技术能力,而能够促成后发国家跃升成为工业强国的制度安排,必然要与该国制造业的核心技术能力相匹配。与核心技术能力相适应的制度安排,既具有发达工业国家制度安排的一般性,更具有路径依赖和一国独特能力所决定的异质性,而只有制度安排中的那些异质性成分才能构成工业强国的组织能力,并与技术能力一起在具有...
关键词:
制造业 技术能力 组织能力 产业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志元 李兆友
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常态阶段,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日渐弱化的传统发展优势,层次较低的产业集群效应,相对滞后的传统体制观念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科学技术的发展,需求结构的升级,产业组织结构的改革和创新,全球经济梯度发展效应,国家战略的积极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趋向表现为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形成,制造业技术创新战略地位日益凸显,低碳发展理念已成共识,开放式创新系统已具雏形。
关键词:
新常态 制造业转型升级 动力机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宋歌
装备制造业是河南省近年来确定并积极培育的六大高成长性产业之一。尽管河南省装备制造业近年来通过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在后危机时期保持了持续平稳增长态势,但随着外部形势的变化以及内在矛盾的日益凸显,亟待进一步推动产业提升发展。河南省装备制造业的提升发展应围绕打造以大型骨干企业为龙头、产业链基本齐全、产业配套本地化较完善的"龙形产业"体系,以成套化、服务化战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以配套化、差异化战略做强做精"龙身"、"龙尾"企业,以信息化战略、开放创新战略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同时,围绕"蜂巢型"产业布局进一步集聚化发展,实现"龙形产业"体系在空间上的呈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剑 方晓昌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而供应链管理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先进管理模式,也是增强制造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以前对供应链的研究只是局限于供应链的某个层面,主要集中在供应链效率和合作伙伴选择上,没有从战略角度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制造业物流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制造业供应链发展战略,在添补理论空白同时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
制造业 供应链 发展战略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孔令池
经济增长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话题。可从要素投入、结构转型、贸易开放、制度改革四个方面,对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进行理论回顾。通过经验数据对比,可分析中国与高收入经济体、中高收入经济休、中低收入经济休和低收入经济休在劳动力投入、资本投资、技术进步、资源环境、工业化与结构转型、城市化、国际贸易、腐败等方面的现实差距,明确中国经济增长动力阶段性转换的事实。应当着力从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科技创新、土地要素和企业家精神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重塑中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机制。以新发展理念为基础,可系统阐述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莉 李博达
20世纪以来,全球化、信息化浪潮席卷世界,一种全新的制造组织方式———全球制造网络发展起来。全球制造网络的本质在于发达国家的国际旗舰企业利用在全球制造网络中的主导地位,抢滩海外市场,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力、资源等采取各种形式的"经济剥削"。本文从分析全球制造网络负面效应入手,探讨中国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存在的问题,从技术、结构和市场战略3个方面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