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364)
2023(23410)
2022(19696)
2021(18450)
2020(15442)
2019(35158)
2018(34475)
2017(65478)
2016(35865)
2015(40312)
2014(40024)
2013(39397)
2012(35807)
2011(32203)
2010(32128)
2009(29883)
2008(29522)
2007(26015)
2006(22982)
2005(20726)
作者
(103466)
(86255)
(85477)
(81344)
(54716)
(41159)
(38855)
(33697)
(32768)
(30697)
(29386)
(28997)
(27336)
(27321)
(26707)
(26313)
(25622)
(25527)
(24738)
(24685)
(21351)
(21322)
(20990)
(19623)
(19347)
(19160)
(19135)
(19009)
(17356)
(16992)
学科
(143715)
经济(143517)
(113360)
管理(110695)
(97698)
企业(97698)
方法(63257)
数学(52270)
数学方法(51628)
(43332)
(43179)
中国(40884)
业经(38475)
(31435)
(29615)
贸易(29599)
农业(29246)
(28873)
(28392)
(27881)
财务(27792)
财务管理(27742)
地方(26414)
企业财务(26289)
理论(25783)
技术(24209)
(23916)
(23590)
银行(23520)
(22872)
机构
学院(509207)
大学(508111)
(207188)
经济(202969)
管理(196657)
研究(172591)
理学(169268)
理学院(167405)
管理学(164491)
管理学院(163549)
中国(132436)
(108512)
科学(105792)
(98064)
(88737)
(86901)
研究所(78907)
中心(77643)
财经(77623)
业大(77168)
(75391)
(70755)
农业(69640)
北京(68414)
(65192)
师范(64477)
经济学(63075)
(62605)
(60212)
财经大学(57605)
基金
项目(342295)
科学(268685)
研究(248663)
基金(248313)
(218041)
国家(216165)
科学基金(184909)
社会(157811)
社会科(149470)
社会科学(149430)
(132804)
基金项目(130540)
自然(119981)
自然科(117208)
自然科学(117175)
自然科学基金(115092)
教育(114866)
(112218)
资助(102274)
编号(100297)
成果(81850)
重点(77321)
(75577)
(72932)
(71885)
课题(69812)
创新(66870)
国家社会(65580)
科研(65331)
教育部(64813)
期刊
(229355)
经济(229355)
研究(151151)
中国(99694)
学报(83645)
(82419)
(77824)
科学(75547)
管理(75512)
大学(63922)
学学(60355)
教育(56097)
农业(56053)
(46695)
金融(46695)
技术(44794)
财经(38668)
业经(38147)
经济研究(36897)
(33320)
(31214)
问题(30462)
(26401)
(25266)
技术经济(24587)
科技(23978)
国际(23837)
世界(22936)
现代(22893)
图书(22799)
共检索到7594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彬  桑百川  
入世之后,中国面临的市场规模、市场准入、经贸规则等发生新变化,作为中国外贸主力的制造业,参与国际生产分工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并影响其升级进程。本文对2002、2005、2007和2010年中国制造业出口垂直专业化1水平的测算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整体上参与国际分工程度提高,但趋势在弱化,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更高。随后结合相关指标和对制造业的细分,分析入世后中国制造业的产业间和产业内升级状况,结果显示产业间升级有所改善,而产业内升级经历了进展、逆转和再进展的波折变化,这有别于以往的研究。通过计量模型实证验证国际分工对制造业两种升级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促进了产业间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史本叶  李泽润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下,作为新型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在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垂直专业化指数进行了测算,并运用1992-2008年中国制造业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构建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实证研究了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可以有效地促进制造业的产业升级,而且这种升级效应在初期效果显著;尽管这种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但升级效应的积极作用依然存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磊  
笔者借鉴Hummel(2001)的方法计算了中国制造业16个细分行业的垂直专业化指数以及行业净附加值比重,并实证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在考察的7个年份当中,制造业总体及14个细分行业的垂直专业化指数都逐渐上升,说明中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程度在不断加深,但制造业总体以及16个细分行业的净附加值率在考察年份中却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通过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产业间升级,但却导致了细分行业净附加值比重的下降,对制造业的产业内升级作用不明显,中国制造业仍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先海  韦畅  
本文采用Hummels等人的垂直专业化测度模型和我国投入产出表数据,从9个大类和四大要素密集型产业两个层面对我国制造业出口的垂直专业化程度进行测度。实证结果显示,1992~2003年期间,我国制造业出口的垂直专业化程度稳步提高,从1992年的16.8%上升至2003年的29.4%。文章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制造业出口垂直专业化程度的对策措施。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宏  徐婧  李清杨  
在利用贸易增加值核算方法对Hausmann(2005)出口复杂度指数进行修正的基础上,针对跨国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促进了大多数国家出口技术结构的升级,但影响的程度存在巨大的差异。中国政府应积极参与东亚经济的制度安排,并提供分工地位提升所需的外部条件,才能更好的利用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机遇实现出口技术结构的升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明志  李敏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表对相关指标的计算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主要发生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垂直专业化分工水平较低。在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发展日益深入的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演进出现了新的特征,即产业间升级与产业内升级的背离。这意味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存在着"虚高"现象。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这种产业结构的"虚高"现象与中国深度介入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密切相关,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促进中国产业间升级具有积极作用,而对产业内升级具有阻碍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汪建新  高运胜  常影  
调整汇率水平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有多大?现有文献认为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价格的汇率弹性系数非常小,因而调整汇率水平对中国对外贸易几乎没有影响。但是在政策层面,汇率调整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出口产品的竞争力。理论上的研究与现实相悖,原因何在?本文从垂直专业化视角作了解释:中国各省份的垂直专业化比例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价格的汇率弹性的正向效应占据主导地位,各省份制造业出口产品价格的汇率弹性系数随着垂直专业化比例的提高而上升。与现有文献对中国的研究相比,在加入垂直专业化比例的影响后,中国各省份出口产品价格汇率弹性的系数要远远大于文献中的估计结果。对差异化产品样本、不同运输方式样本以及使用中国出口欧盟...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璐  刘朝阳  安亚人  
以生产成本、管理成本、交易成本、市场规模为中介变量,探讨过去十几年来中国制造业企业垂直专业化分工深化对提升制造业效率的传导途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技术嵌入"型路径假设下的生产成本变量没有通过中介效应检验。管理成本、市场规模和交易成本是垂直专业化分工提升制造业效率的中介变量。说明当下中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分工深化并非以"技术嵌入"模式通过降低生产成本的路径提升制造业效率,而是以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扩大制造业市场规模的路径提升制造业效率。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不但直接扩大了制造业的市场需求,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管理和文化嵌入"路径提高了制造业企业的管理水平,实现了"内部润滑",节约了管理成本;通过"社会制度嵌入"路径促进了市场化进程,实现了"外部润滑",节约了交易成本,整体提升了效率水平。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慧燕  
采用HIY(2001)的测算方法,得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程度,并在O型环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垂直专业化地位的影响因素,得出随着FDI的增加、基础设施的完善、港口效率的提高、交易环境的改善,中国装备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程度不断加深的结论。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邬丽萍  柴陆陆  
基于区域、双边与部门层面,以中国参与CAFTA制造业垂直专业化分工为例,考量生产共享程度、结构与动态变化。结果发现:中国与东盟制造业生产共享水平尚处低位,但呈快速增长态势;技术密集型产业生产共享水平显著较高且前景较好;中国在CAFTA制造业生产共享体系中的获益水平增长较快,但剔除了贸易规模扩张效应的获益效率呈现下滑趋势。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邬丽萍  柴陆陆  
基于区域、双边与部门层面,以中国参与CAFTA制造业垂直专业化分工为例,考量生产共享程度、结构与动态变化。结果发现:中国与东盟制造业生产共享水平尚处低位,但呈快速增长态势;技术密集型产业生产共享水平显著较高且前景较好;中国在CAFTA制造业生产共享体系中的获益水平增长较快,但剔除了贸易规模扩张效应的获益效率呈现下滑趋势。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瑞琴  张晓涛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出现对我国产业的区位选择带来了诸多影响。本文首先提出了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背景下影响产业区位选择的八个理论假说,然后分别对它们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主要的结论是:地区要素禀赋仍是决定我国产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在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模式下,产业的区位选择对该地区交通的便利性、地区市场的一体化程度以及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配套程度非常敏感;同时,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将可能使得本地市场效应对产业布局的影响不显著,但这种国际分工会强化地区技术外部性对产业区位选择的作用。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马红旗  陈仲常  
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视角,对我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生产与其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水平与其全球价值链升级呈倒"U"型关系。说明,在嵌入全球价值链初期,我国制造业通过不断地满足发达国家价值链治理的参数(国际化生产标准)、接受发达国家的技术指导与培训或通过"干中学"效应,对价值链升级带来了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垂直专业化水平的不断加深,其生产环节受到了发达国家价值链治理的"锁定",从而抑制了价值链的升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宏  刘珅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基础上,在D-S框架下建立两国三产业的NEG模型,将劳动力要素细分为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引入3种要素,改进中间品完全专业化生产的假设,加入垂直关联因素分析了FDI对一国垂直专业化地位的决定因素。根据理论模型,结合中国数据进行经验分析表明,随着跨国公司对我国FDI的增加,我国参与制造业垂直专业化的程度加深,在国际生产网络中所处的分工地位提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运胜  甄程成  郑乐凯  
垂直专业化分工体系下中国制成品出口有相当比例来自于国外增加值,传统贸易统计方法不仅存在"统计假象",且可能会为贸易政策制定带来误导。本文利用WIOD国家间投入产出表,借鉴Wang等(2013)总贸易核算法,从国家、行业及双边贸易部门层面对1995~2011年中国制成品出口欧盟的增加值结构进行分解。结果表明:期间国内增加值率呈下滑趋势,且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低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国外增加值中间品重复计算比重上升,显示我国融入全球生产网络程度不断加深,但中欧贸易差额被高估,且主要制造业部门目前仍处在全球价值链低端位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