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276)
- 2023(20175)
- 2022(16990)
- 2021(15790)
- 2020(13436)
- 2019(30562)
- 2018(29974)
- 2017(56793)
- 2016(31047)
- 2015(34866)
- 2014(34493)
- 2013(34446)
- 2012(31579)
- 2011(28625)
- 2010(28385)
- 2009(26624)
- 2008(26564)
- 2007(23526)
- 2006(20936)
- 2005(19033)
- 学科
- 济(128559)
- 经济(128380)
- 业(105966)
- 管理(101059)
- 企(92630)
- 企业(92630)
- 方法(58079)
- 数学(47279)
- 数学方法(46823)
- 财(39365)
- 农(38235)
- 业经(35350)
- 中国(34598)
- 贸(31132)
- 贸易(31116)
- 易(30276)
- 制(27974)
- 农业(26092)
- 务(25889)
- 财务(25811)
- 财务管理(25772)
- 学(25760)
- 企业财务(24406)
- 技术(24283)
- 地方(22554)
- 理论(22222)
- 和(21732)
- 体(20160)
- 划(20069)
- 银(19720)
- 机构
- 大学(453072)
- 学院(452526)
- 济(188300)
- 经济(184633)
- 管理(176232)
- 研究(155835)
- 理学(151836)
- 理学院(150185)
- 管理学(147814)
- 管理学院(147005)
- 中国(118594)
- 京(97255)
- 科学(96127)
- 财(86970)
- 农(82928)
- 所(79679)
- 研究所(72420)
- 业大(71137)
- 财经(69208)
- 中心(68996)
- 江(67111)
- 农业(65560)
- 经(63118)
- 北京(61417)
- 经济学(57088)
- 院(56091)
- 范(55585)
- 师范(54924)
- 州(53012)
- 经济学院(51605)
- 基金
- 项目(303764)
- 科学(238052)
- 基金(221694)
- 研究(217758)
- 家(195637)
- 国家(194027)
- 科学基金(165327)
- 社会(138933)
- 社会科(131798)
- 社会科学(131764)
- 省(117200)
- 基金项目(116941)
- 自然(108072)
- 自然科(105550)
- 自然科学(105519)
- 自然科学基金(103702)
- 划(98847)
- 教育(98624)
- 资助(91296)
- 编号(86094)
- 成果(69576)
- 重点(68540)
- 部(67250)
- 创(64588)
- 发(64435)
- 创新(59976)
- 课题(59600)
- 科研(58274)
- 国家社会(58070)
- 教育部(57243)
- 期刊
- 济(207838)
- 经济(207838)
- 研究(134003)
- 中国(87859)
- 学报(77080)
- 农(76347)
- 科学(69214)
- 财(68845)
- 管理(67975)
- 大学(58044)
- 学学(55082)
- 农业(52538)
- 教育(43954)
- 融(39344)
- 金融(39344)
- 技术(39120)
- 财经(34736)
- 业经(33841)
- 经济研究(33537)
- 业(29924)
- 经(29885)
- 问题(27897)
- 贸(26606)
- 技术经济(23782)
- 国际(23103)
- 科技(22609)
- 版(22176)
- 世界(21599)
- 现代(20688)
- 理论(20034)
共检索到676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海波 李东
提升制造业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是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的关键所在。文章采用Hausmann等(2007)所修正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数来测度中国制造业1995~2012年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的变化轨迹,发现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上升趋势明显,目前已处于世界前列,其中纺织服装、机械与电子设备制造业尤其突出。进一步分析发现,人力资本、进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均能显著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而传统的劳动力要素和资本要素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出口贸易品 技术含量 测度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祝树金 张鹏辉
本文结合投入产出表,在考虑到加工贸易后,构建并测算了1992-2010年中国制造业出口品的复合技术含量、国内技术含量及国内技术含量的贡献指数;利用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复合技术含量和国内技术含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复合技术含量和国内技术含量总体上呈现了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而国内技术含量贡献指数总体上趋于下降。②对于复合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而言,其国内技术含量指数即国内技术贡献度普遍较低。③FDI对于复合技术含量和国内技术含量的提升均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进口贸易则显著为负;资本在长期内具有积极作用,人力资本和研发有助于促进行业FDI的技术外溢。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林玲 余娟娟
本文利用贸易附加值模型测算了我国制造部门及各行业在1994年-2008年间出口贸易利益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行业面板数据识别和验证了我国贸易利益的影响因素,从而为贸易利益的拓展与提升提供政策建议。本文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制造业近十几年来总出口附加值比率长期锁定在[30.31%,36.41%]的区间上,均值为32.98%。在细分行业中,那些加工贸易特征明显的产业,尤其是所谓的"高科技"产业的贸易附加值比重相对更低。这主要因为在全球生产分割的背景下,我国更多地是依靠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承接产品的加工组装环节,劳动生产率及劳动力成本仍然是影响贸易利益获取的重要因素,而要素禀赋结构变迁及技术进步等变量因素对...
关键词:
生产分割 贸易利益 贸易附加值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雨
本文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含量角度,通过计量分析结果得出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并未显著地带动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含量的提升。这表明当前我国服务业包括服务贸易的发展主要在知识和技术密集型部门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其规模的扩大带动技术含量升级的空间是极其有限的,人力资本积累对传统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含量提升无显著影响,对新型服务贸易领域出口技术含量则具有显著影响。此外,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服务贸易开放度以及货物贸易出口规模均对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含量提升具有显著积极影响。为更好发挥服务贸易在转变中国外贸发展方式中的作用,不仅要注重"量"的扩张,更应注重"质"的提升。
关键词:
服务贸易 出口技术含量 人力资本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赵强 杨丽华 陆士群
随着技术创新在对外贸易领域的作用日渐突出,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对一国贸易比较优势的转变、对外贸易的转型及商品外部竞争力的提高越发重要。基于此,本文以商品显示技术附加值作为判别技术含量差异的方式,对进出口商品进行分类并测算其贸易条件指数,借助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各分类商品贸易条件的影响效应,发现尽管我国当前的比较优势商品仍集中在资源型、中技术产品领域,但高技术产品的贸易条件改善力度最大。同时,经济水平、税收等因素对不同技术含量商品贸易条件的影响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且当贸易条件处于不同分位水平时同一影响因素的作用系数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别。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淑琴
文章按照世界银行2006年人均GNI分组标准选取了32个国家或地区为样本,在SITC Rev2的3位码分类水平下,采用杜修立、王维国对Hausmann等人修正后的方法,测算了1996-2009年各国出口品技术含量。结果发现:中国出口品技术含量与英国、德国等高收入国家差距较大,与墨西哥、阿根廷等上中等收入国家的差距明显,不敌于金砖国家中的南非,低于东盟的新加坡,在可观测样本中仅居于下中等水平。鉴于此,文章认为中国是外贸大国但绝非外贸强国。未来中国由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的过程中,在高技术领域我们会受到高收入国家的阻击;在中低技术领域,金砖国家和东盟是我们的竞争对象。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海波
本文综合测度了世界71个国家1995-2011年的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在理论模型推导基础上,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system GMM方法实证分析ODI对母国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ODI能够提升母国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但进一步分析发现ODI仅对发达国家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而对发展中国家却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抑制效应。此外,教育水平、FDI、对外开放度、要素禀赋均能显著影响一国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但作用效果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具有明显差异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常黎 胡鞍钢
本文应用贸易要素含量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1992-2002年中国的制造业贸易。研究发现,中国是低级技能劳动要素的丰裕国家,是资本和高级技能劳动要素的稀缺国家。相较于资本,中国更缺人才。不同产业部门之间,各类劳动要素分布存在巨大差异。10年间,中国所有要素禀赋都有较大改善,技术进步、贸易政策和存量积累三个因素对比较优势的变迁施加了不同的影响。其中,贸易结构日益向着密集出口低级技能劳动要素,同时更加依赖进口高级技能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的方向演变,值得密切关注。
关键词:
贸易的要素含量 HOV理论 贸易结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高敬峰
中国自发达国家进口以中间品和资本品为主,在全球垂直专业化分工中参与程度较深。本文利用出口收入指数方法计算结果显示,2001~2010年中国制造行业的进口收入指数高于出口收入指数,贸易结构表现为进口高技术含量产品、出口低技术含量产品的特征。面板数据计量检验结果表明,中国自发达国家进口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水平,而且这一促进作用在高垂直专业化程度行业、高R&D经费支出行业更为明显。我国制造业应着力改善国内的要素条件,加大R&D经费投入,加快物质资本折旧和更新速度,提高国内行业对进口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
关键词:
出口收入指数 进口技术溢出 垂直专业化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熊彬 罗科 王艺霏
利用2005—2018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增加值贸易数据库和配套贸易隐含碳数据,建立包含人口、财富和技术的随机回归影响模型,系统分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区域价值链合作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RCEP区域价值链合作会显著增加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隐含碳,贸易规模效应、贸易结构效应和中间品技术创新效应是主要的作用渠道;区域内直接和浅层价值链合作有助于减少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隐含碳;与区域内发达国家在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上的价值链合作、与区域内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上的价值链合作可以抑制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长;相反,与区域内发达国家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上的价值链合作、与区域内发展中国家在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上的价值链合作具有正向影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谢锐 杨玉华
文章在RodRik(2006)的基础上,结合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剔除进口中间品对我国出口产品的贡献,构建并测算了1995~2010年中国以及世界主要贸易国的出口技术含量和出口国内技术复杂度,并从国家层面和行业层面审视我国出口贸易技术含量变迁及其国际比较。结果发现:中国出口技术含量和出口国内技术复杂总体上呈现出平稳上升的阶段性特征,且演变路径具有高度的同步性。从两者差距来看,遵循"先扩大再缩小,随后缓慢上升"的变化态势;出口国内技术复杂度在所考察的12个经济体中分布不平衡,但总体呈稳步增长态势;样本期间六大类行业的出口国内技术复杂度水平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且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和国别差异。据此,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齐俊妍 王岚
提升制造业出口的国内技术含量是中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内涵。本文在新新贸易理论框架下,从贸易转型和技术升级两个维度对出口国内技术含量演变路径进行分解,刻画了"生产率门槛"效应对出口国内技术含量的影响机制。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本文提出"复合完全技术含量"和"国内完全技术含量"概念,利用反映加工贸易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构建并测算了2002和2007年不同贸易方式、不同企业性质的出口产品复合完全技术含量、国内完全技术含量以及国内完全技术含量指数(国内技术成分)。通过分析贸易转型和技术升级对不同类型行业国内完全技术含量演变的影响,识别出中国出口产品国内技术成分提升的制约因素,并据此从贸易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小娟 陈欣
文章以20012013年我国制造业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Gerschenkron"工业创新模式内生于不同工业发展阶段特征"的假定,利用工业发展特征解释框架来划分工业创新模式的方法,实证分析了技术创新模式对我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对我国制造业出口都有显著正向作用,随着技术位置前移带来技术复杂性及模仿成本的提升,自主创新对制造业出口的促进作用要大于模仿创新;模仿创新对重工业行业出口有促进作用,对轻工业行业出口影响并不显著,而自主创新对两者出口均有显著促进作用。研究表明,在新的发展阶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小娟 陈欣
文章以2001~2013年我国制造业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Gerschenkron"工业创新模式内生于不同工业发展阶段特征"的假定,利用工业发展特征解释框架来划分工业创新模式的方法,实证分析了技术创新模式对我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对我国制造业出口都有显著正向作用,随着技术位置前移带来技术复杂性及模仿成本的提升,自主创新对制造业出口的促进作用要大于模仿创新;模仿创新对重工业行业出口有促进作用,对轻工业行业出口影响并不显著,而自主创新对两者出口均有显著促进作用。研究表明,在新的发展阶段下,我国制造业要加紧从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模式的转型升级,还需重视资本与技术的积累以及企业竞争环境与工业所有制结构的优化。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杨校美 张诚
服务贸易可以作为获得高级要素的重要途径,进而影响到制造业效率的提升。本文采用最新测度生产者服务进口技术含量的方法,估算了2001-2012年我国生产者服务进口的技术含量水平,分析了生产者服务进口促进制造业效率提升的内在机理,并运用28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一,从总体上看,生产者服务进口技术含量的提升可以促进我国制造业的效率;第二,从生产者服务进口分项层面上看,生产者服务进口技术含量越高的部门对我国制造业效率提升的促进作用越明显;第三,从具有不同要素密集度特征的分行业层面来看,生产者服务品进口的技术含量对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资本密集型行业,最后是劳动密集型行...
关键词:
生产者服务 进口技术含量 制造业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