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94)
- 2023(13805)
- 2022(11304)
- 2021(10253)
- 2020(8658)
- 2019(19591)
- 2018(18965)
- 2017(35444)
- 2016(19118)
- 2015(21478)
- 2014(21204)
- 2013(21365)
- 2012(19752)
- 2011(17698)
- 2010(17801)
- 2009(17186)
- 2008(17491)
- 2007(15823)
- 2006(14048)
- 2005(13231)
- 学科
- 济(87986)
- 经济(87848)
- 业(85252)
- 企(76997)
- 企业(76997)
- 管理(75458)
- 方法(38440)
- 财(32887)
- 数学(29989)
- 数学方法(29644)
- 业经(28384)
- 农(27929)
- 中国(25071)
- 制(22403)
- 务(22336)
- 财务(22299)
- 财务管理(22264)
- 企业财务(21113)
- 贸(19844)
- 贸易(19828)
- 农业(19752)
- 易(19489)
- 技术(17734)
- 体(16532)
- 策(16216)
- 划(16121)
- 和(15412)
- 体制(14319)
- 理论(14207)
- 银(14108)
- 机构
- 学院(285545)
- 大学(284389)
- 济(130907)
- 经济(128722)
- 管理(113432)
- 研究(96758)
- 理学(96647)
- 理学院(95745)
- 管理学(94572)
- 管理学院(94039)
- 中国(79880)
- 财(65144)
- 京(60248)
- 科学(53082)
- 财经(50623)
- 所(47828)
- 经(46062)
- 农(45137)
- 江(43463)
- 中心(43387)
- 研究所(42481)
- 经济学(41351)
- 北京(38625)
- 业大(37579)
- 财经大学(37406)
- 经济学院(37275)
- 农业(35313)
- 院(35130)
- 州(33260)
- 商学(32723)
- 基金
- 项目(180865)
- 科学(145643)
- 基金(136041)
- 研究(134697)
- 家(117402)
- 国家(116425)
- 科学基金(101609)
- 社会(90548)
- 社会科(86173)
- 社会科学(86155)
- 基金项目(70083)
- 省(67125)
- 自然(63236)
- 自然科(61811)
- 自然科学(61796)
- 自然科学基金(60804)
- 教育(60512)
- 划(56265)
- 资助(56259)
- 编号(51416)
- 部(42339)
- 成果(42287)
- 重点(40532)
- 创(40019)
- 制(39488)
- 国家社会(39217)
- 业(38429)
- 发(38410)
- 教育部(36905)
- 创新(36704)
- 期刊
- 济(148798)
- 经济(148798)
- 研究(91284)
- 中国(59419)
- 财(55077)
- 管理(48197)
- 农(43042)
- 科学(38680)
- 学报(38286)
- 大学(30808)
- 农业(29529)
- 融(29365)
- 金融(29365)
- 学学(29189)
- 财经(26522)
- 技术(25660)
- 教育(24606)
- 经济研究(24441)
- 业经(23467)
- 经(22903)
- 问题(19540)
- 贸(18898)
- 业(18406)
- 技术经济(16990)
- 世界(16701)
- 国际(16504)
- 统计(14753)
- 财会(14621)
- 会计(14276)
- 现代(13886)
共检索到4463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余淼杰 张睿
21世纪以来,中国制造业出口质量如何变化?回答这一问题要求我们准确测算出口质量。目前广泛使用的出口质量测算方法在理论上仅考虑需求面而忽略供给面,其实证的关键价格变量存在测量误差,且得到的测算值跨时跨国不可比。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系统地考虑了供给面和需求面因素,提出基于微观数据的新的出口质量测算办法。测算结果表明,2000—2006年中国制造业出口质量水平总体上升15%。我们从不同角度全面刻画了出口质量的变化情况。
关键词:
出口质量 企业生产率 质量升级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姚丽芳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到一个新时代,中国制造业出口面临新挑战,发挥社制度优势,立足自主创新,坚持新时代的发展理念,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中国制造业向更高端化、国际化迈进,赢得国际竞争优势,是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必须从战略层面进行深入地观察和探讨,以实现我国新时代经济的新发展。
关键词:
新时代 制造业出口 新挑战 新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伟丽 袁畅 曾冬林
文章采用Dulleck等(2004)的质量升级多维模型,将质量升级分为三维,即从低技术行业到高技术行业的产业间质量升级、从低单位价值到高单位价值的产业内质量升级、在各技术行业和各单位价值区间内的产业区间内质量升级,并运用2002~2012年的进出口货物贸易数据比较研究了中国、美国和欧盟制造业的出口质量升级状况。研究结果发现在产业间质量升级、产业内质量升级和产业区间内质量升级方面,3个国家(地区)分别存在不同程度和速度的质量升级和低质量陷阱问题。文章最后提出了促进中国制造业质量升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质量升级 低质量陷阱 单位价值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赞 汤春梅
世界制造业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有规律地在国际间跨国转移。促使制造业跨国转移的因素有:区位优势、技术优势、价格优势、国家政策、社会压力等。从总的趋势看,制造业跨国转移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或由技术领先国向其他国家扩散。但是,世界制造业在跨国转移的不同历史时期,也表现出一些具体的差异性。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为此,该文立足世界制造业全球化的现状与趋势,就中国制造业如何应对全球化提出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制造业 转移规律 挑战 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晶瑛
我国即将加入 WTO,经过 13年的谈判、准备 ,有的行业成竹在胸 ,有的行业却担心不已。那么制造业呢 ?本文分析了“入世”后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形势 ,并提出参与世界经济大循环的出路和对策。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WTO 机遇 挑战 对策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黄毅敏 齐二石 刘洪伟 李天博
首先回顾了工业工程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发展历程,以YQ典型案例阐述了工业工程在中国企业的应用及效果。其次,系统分析了转型期中国制造业面临工业工程基础累积不够、企业实践中存在重技术而轻管理的现象、企业缺乏系统创新能力等问题。进一步提出新形势下工业工程面临的主要问题:(1)工业工程理念方法的应用与推广;(2)工业工程本土化理论与方法;(3)互联网、大数据、快速发展需求视角下的工业工程发展新思维、新方法;(4)工业工程集成创新理论与方法。最后提出面向中国制造业的工业工程发展新思路。
关键词:
工业工程 制造业 应用与挑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宏楠 刘伟丽
数字经济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集中体现,正在成为信息时代推动创新发展的新抓手。文章基于数字溢出视角,在检验数字经济和区域创新能力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空间影响,并探讨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整合的空间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不仅能够促进本地区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而且对其他地区存在积极的空间溢出效应,这一结论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依旧成立;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整合能够加强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效用,但过度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利于产生数字溢出效应。上述研究结论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更为有效地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和数字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宏楠 刘伟丽
数字经济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集中体现,正在成为信息时代推动创新发展的新抓手。文章基于数字溢出视角,在检验数字经济和区域创新能力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空间影响,并探讨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整合的空间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不仅能够促进本地区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而且对其他地区存在积极的空间溢出效应,这一结论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依旧成立;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整合能够加强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效用,但过度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利于产生数字溢出效应。上述研究结论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更为有效地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和数字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贝政新 王世文
以富士康为代表的出口加工制造企业,曾经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兼具制造和技术竞争优势的富士康却仍旧是低附加值代工企业。如今,富士康面临要素成本上升、定价能力缺失、盈利能力下降等挑战。富士康采取了生产基地迁移和商业模式转变等积极的应对策略,力图在保持成本优势的同时,实现向"服务的富士康"和"创新的富士康"的转变。此外,要解决代工企业竞争力下滑的难题,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多方面支持。
关键词:
出口加工制造业 富士康 挑战 对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马志娟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祝树金 张鹏辉
本文结合投入产出表,在考虑到加工贸易后,构建并测算了1992-2010年中国制造业出口品的复合技术含量、国内技术含量及国内技术含量的贡献指数;利用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复合技术含量和国内技术含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复合技术含量和国内技术含量总体上呈现了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而国内技术含量贡献指数总体上趋于下降。②对于复合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而言,其国内技术含量指数即国内技术贡献度普遍较低。③FDI对于复合技术含量和国内技术含量的提升均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进口贸易则显著为负;资本在长期内具有积极作用,人力资本和研发有助于促进行业FDI的技术外溢。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咏华
文章从增加值贸易入手,利用1995-2009年的国际投入产出表数据,对中国制造业行业出口规模和中美贸易失衡程度进行了分年度、分技术类别测算,并与传统贸易统计方法做了对比。研究表明,传统的总量贸易统计方法夸大了中国制造业出口规模和中美贸易失衡程度,运用增加值贸易方法核算的中国制造业出口规模和中美贸易失衡程度大幅度减小,平均分别减小50%和46%,其中,中高和高技术行业减小幅度更大。
关键词:
国际投入产出表 增加值贸易 中美贸易失衡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谢申祥 冯玉静
研究目标:详细分析21世纪以来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的规模、结构及质量。研究方法:运用2000~2013年中国海关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基于国民经济行业标准分类和国际贸易标准分类进行数据匹配、统计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但是中国出口产品质量仍然偏低,制成品质量的相对优势不大,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东部地区出口产品质量相对中西部地区没有明显优势;产品的出口对外资依赖程度较大,私营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较低;高新技术产品虽然出口规模扩大,但多数领域出口质量较低。研究创新:运用制造业产品层面微观数据,对出口产品结构和质量进行了动态分析,有助于较为全面地认识中国制造业的出口状况。研究价值:为中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制造业产品 出口规模 出口结构 出口质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蔡银寅
互联网的最大特点是信息获取的平等性。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环境,被简称为"互联网+"。在这种背景下,互联网作为制造业的一个技术要素具有很强的内生性,互联网营销催生产业链重构,研发生产设计网络化将线性竞争转化为弧形竞争,比较优势被赋予新的内涵,从而给中国制造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
互联网+ 中国制造业 机遇与挑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汉林 朱行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美国经济受到巨大冲击,美国"再工业化"战略正式开始施行。本文通过定性分析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具体举措,研究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给中国制造业发展带来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表明美国再工业战略的施行给中国制造业带来了不少挑战:它通过促进中高端制造业的回流,增加了中国招商引资的难度;通过强化本土制造业竞争力,削弱了中国制造业的成本竞争优势;通过加强产业控制程度,加剧了中国制造业转型的紧迫性;通过巩固先进技术产业,拉大了和"中国制造"科研创新的差距。
关键词:
“再工业化” 先进制造业 制造业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