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73)
- 2023(16238)
- 2022(13485)
- 2021(12378)
- 2020(10535)
- 2019(24222)
- 2018(23896)
- 2017(45634)
- 2016(25065)
- 2015(28644)
- 2014(28857)
- 2013(28621)
- 2012(26322)
- 2011(23637)
- 2010(23820)
- 2009(22672)
- 2008(22850)
- 2007(20778)
- 2006(18288)
- 2005(17183)
- 学科
- 济(111720)
- 经济(111567)
- 业(93699)
- 管理(85567)
- 企(82316)
- 企业(82316)
- 方法(48314)
- 数学(39123)
- 数学方法(38845)
- 财(36601)
- 农(34453)
- 业经(32114)
- 中国(31738)
- 制(26326)
- 务(24017)
- 财务(23977)
- 财务管理(23931)
- 农业(23527)
- 贸(23388)
- 贸易(23376)
- 易(22827)
- 企业财务(22658)
- 技术(19818)
- 体(19522)
- 和(18852)
- 地方(18813)
- 理论(18799)
- 学(18062)
- 银(17939)
- 银行(17907)
- 机构
- 学院(368573)
- 大学(365958)
- 济(162164)
- 经济(159139)
- 管理(142094)
- 研究(124255)
- 理学(121049)
- 理学院(119795)
- 管理学(118164)
- 管理学院(117461)
- 中国(99040)
- 财(78300)
- 京(77216)
- 科学(71530)
- 所(62837)
- 农(61961)
- 财经(61168)
- 江(57298)
- 中心(56468)
- 研究所(56234)
- 经(55550)
- 经济学(50824)
- 业大(50762)
- 北京(48982)
- 农业(48491)
- 经济学院(45949)
- 范(45115)
- 财经大学(45035)
- 师范(44694)
- 州(44463)
- 基金
- 项目(233507)
- 科学(185252)
- 研究(174324)
- 基金(171098)
- 家(147476)
- 国家(146198)
- 科学基金(126264)
- 社会(113282)
- 社会科(107401)
- 社会科学(107375)
- 省(90346)
- 基金项目(89899)
- 教育(80283)
- 自然(78800)
- 自然科(76984)
- 自然科学(76962)
- 自然科学基金(75681)
- 划(75146)
- 编号(69986)
- 资助(69881)
- 成果(57381)
- 部(53489)
- 重点(52610)
- 创(50647)
- 发(50635)
- 课题(48608)
- 国家社会(47817)
- 制(47498)
- 创新(46773)
- 教育部(46375)
- 期刊
- 济(185171)
- 经济(185171)
- 研究(113737)
- 中国(75881)
- 财(65091)
- 农(58611)
- 管理(56359)
- 学报(52461)
- 科学(50578)
- 大学(40812)
- 农业(39479)
- 学学(38357)
- 教育(37273)
- 融(37211)
- 金融(37211)
- 技术(33889)
- 财经(31667)
- 业经(30156)
- 经济研究(29882)
- 经(27316)
- 问题(24954)
- 业(23658)
- 贸(22326)
- 技术经济(20441)
- 世界(19712)
- 国际(19319)
- 现代(17287)
- 财会(17133)
- 版(17005)
- 统计(16847)
共检索到5670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先海 韦畅
本文采用Hummels等人的垂直专业化测度模型和我国投入产出表数据,从9个大类和四大要素密集型产业两个层面对我国制造业出口的垂直专业化程度进行测度。实证结果显示,1992~2003年期间,我国制造业出口的垂直专业化程度稳步提高,从1992年的16.8%上升至2003年的29.4%。文章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制造业出口垂直专业化程度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测度模型 制造业出口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彬 桑百川
入世之后,中国面临的市场规模、市场准入、经贸规则等发生新变化,作为中国外贸主力的制造业,参与国际生产分工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并影响其升级进程。本文对2002、2005、2007和2010年中国制造业出口垂直专业化1水平的测算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整体上参与国际分工程度提高,但趋势在弱化,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更高。随后结合相关指标和对制造业的细分,分析入世后中国制造业的产业间和产业内升级状况,结果显示产业间升级有所改善,而产业内升级经历了进展、逆转和再进展的波折变化,这有别于以往的研究。通过计量模型实证验证国际分工对制造业两种升级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促进了产业间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汪建新 高运胜 常影
调整汇率水平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有多大?现有文献认为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价格的汇率弹性系数非常小,因而调整汇率水平对中国对外贸易几乎没有影响。但是在政策层面,汇率调整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出口产品的竞争力。理论上的研究与现实相悖,原因何在?本文从垂直专业化视角作了解释:中国各省份的垂直专业化比例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价格的汇率弹性的正向效应占据主导地位,各省份制造业出口产品价格的汇率弹性系数随着垂直专业化比例的提高而上升。与现有文献对中国的研究相比,在加入垂直专业化比例的影响后,中国各省份出口产品价格汇率弹性的系数要远远大于文献中的估计结果。对差异化产品样本、不同运输方式样本以及使用中国出口欧盟...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咏华
本文利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考察垂直专业化出口对中国产业附加值的贡献,从增加值的角度分析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垂直专业化生产体系中的地位。通过对不同技术类别制造业的分析,发现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垂直专业化生产体系中,低技术、中低技术制造业占有主导地位,中高技术制造业经历了从缺乏地位到占据主导地位的转变,高技术制造业仍处于附属地位。
关键词:
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 垂直专业化 增加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越
垂直专业化分工得到了较快发展。由于中国对加工贸易实行政策上的优惠措施,传统的度量垂直专业化发展程度的指标不适合中国。文章回顾和分析了适合中国特点的垂直专业化指标的构建,并进行了扩展,最后对中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情况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以加工贸易进口为形式的垂直专业化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而以非加工贸易形式进口为形式的垂直专业化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指标 生产分割 加工贸易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文东伟 冼国明
基于Hummels et al.(2001)分析框架,本文利用OECD提供的中国1995—2005年的投入产出表,测算了中国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水平,用1995—2006年中国24个行业的贸易数据,描述了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的演变趋势,考察了影响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产品部门,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垂直专业化水平的迅速上升,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近年来中国出口,特别是高技术行业出口规模的爆炸式增长。②中国的比较优势并没有发生本质改变,仍来源于低技术制造业,但高技术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和贸易竞争力呈不断增强的趋势。③垂直专业化显著提升了中国制造业的贸易竞争力。海外市场依存度、国内...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贸易竞争力 投入产出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慧燕
采用HIY(2001)的测算方法,得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程度,并在O型环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垂直专业化地位的影响因素,得出随着FDI的增加、基础设施的完善、港口效率的提高、交易环境的改善,中国装备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程度不断加深的结论。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垂直专业化 影响因素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马风涛 王颖
垂直专业化指数可用来衡量一国或部门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但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迅猛发展的今天,仅仅计算垂直专业化指数的大小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考察垂直专业化的结构特征。本文利用最新的贸易增加值分解方法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将1995~2011年中国制造业各部门出口产品的垂直专业化分解为最终产品出口的国外增加值、中间产品出口的国外增加值以及来自国外账户的纯重复计算部分,考察了中国制造业各部门的垂直专业化结构特征和变动趋势,为衡量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真实地位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磊 张猛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逐渐成为中国的出口基地和制造业生产基地,工业制成品出口极大地拉动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本文利用中美数据分别计算了中美两国间贸易成本、垂直专业化指数和中国制造业的空间基尼系数,并实证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美两国间的贸易成本不断下降,中国对美贸易的垂直专业化指数逐渐提高。贸易成本的下降和垂直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空间基尼系数的扩大,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产业集聚,加剧了中国制造业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关键词:
贸易成本 垂直专业化 制造业产业集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磊
笔者借鉴Hummel(2001)的方法计算了中国制造业16个细分行业的垂直专业化指数以及行业净附加值比重,并实证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在考察的7个年份当中,制造业总体及14个细分行业的垂直专业化指数都逐渐上升,说明中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程度在不断加深,但制造业总体以及16个细分行业的净附加值率在考察年份中却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通过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产业间升级,但却导致了细分行业净附加值比重的下降,对制造业的产业内升级作用不明显,中国制造业仍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分工 净附加值 产业升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明志 李敏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表对相关指标的计算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主要发生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垂直专业化分工水平较低。在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发展日益深入的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演进出现了新的特征,即产业间升级与产业内升级的背离。这意味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存在着"虚高"现象。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这种产业结构的"虚高"现象与中国深度介入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密切相关,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促进中国产业间升级具有积极作用,而对产业内升级具有阻碍作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宏 徐婧 李清杨
在利用贸易增加值核算方法对Hausmann(2005)出口复杂度指数进行修正的基础上,针对跨国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促进了大多数国家出口技术结构的升级,但影响的程度存在巨大的差异。中国政府应积极参与东亚经济的制度安排,并提供分工地位提升所需的外部条件,才能更好的利用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机遇实现出口技术结构的升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磊
本文计算了中国制造业16个细分行业的垂直专业化指数和国内技术含量。在考察的7个年份当中,16个细分行业的垂直专业化指数逐渐增大,说明中国制造业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程度逐渐加深,16个细分行业的国内技术含量也随时间的推移不断提高。此外,本文还实证分析了垂直专业化、中间产品进口以及国内技术含量的关系。从实证结果来看,中间产品的进口促进了制造业国内技术含量的提升,但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没有对制造业国内技术含量的提升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垂直专业化指数越高的行业,其国内技术含量却越低。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中间产品进口 国内技术含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梅冬州 崔小勇
对于制造业比重与金融危机的关系,本文整理了1970年到2011年160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建立金融危机预警模型研究后发现:一国制造业产值占GDP比重越高,其爆发货币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就越高,但制造业比重与银行危机无显著关系。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在当前全球生产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背景下,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被配置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这使得一国制造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越高,其参与垂直化分工程度就越深,该国贸易中中间品的比重就越高。这会使得国外经济波动更容易传递到国内,本国经济波动中受到世界因素的影响越大。由于主权债务危机和货币危机受外部因素的影响更大,因此爆发危机的可能性更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梅冬州 崔小勇
对于制造业比重与金融危机的关系,本文整理了1970年到2011年160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建立金融危机预警模型研究后发现:一国制造业产值占GDP比重越高,其爆发货币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就越高,但制造业比重与银行危机无显著关系。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在当前全球生产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背景下,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被配置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这使得一国制造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越高,其参与垂直化分工程度就越深,该国贸易中中间品的比重就越高。这会使得国外经济波动更容易传递到国内,本国经济波动中受到世界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