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40)
- 2023(16204)
- 2022(13361)
- 2021(12574)
- 2020(10620)
- 2019(24289)
- 2018(23775)
- 2017(45444)
- 2016(24105)
- 2015(27134)
- 2014(26556)
- 2013(26379)
- 2012(23827)
- 2011(21366)
- 2010(21094)
- 2009(19777)
- 2008(19396)
- 2007(16990)
- 2006(14743)
- 2005(13649)
- 学科
- 济(107911)
- 经济(107762)
- 业(95733)
- 管理(87127)
- 企(86167)
- 企业(86167)
- 方法(50314)
- 数学(41559)
- 数学方法(41128)
- 财(35918)
- 农(32302)
- 业经(32109)
- 中国(28563)
- 制(24508)
- 务(24205)
- 财务(24158)
- 财务管理(24117)
- 企业财务(22870)
- 农业(22319)
- 贸(22270)
- 贸易(22259)
- 易(21827)
- 技术(20110)
- 体(18215)
- 划(18082)
- 和(17912)
- 策(17732)
- 理论(16663)
- 银(16016)
- 银行(16004)
- 机构
- 学院(345292)
- 大学(342742)
- 济(155890)
- 经济(153356)
- 管理(141658)
- 理学(122267)
- 理学院(121129)
- 管理学(119504)
- 管理学院(118833)
- 研究(110770)
- 中国(89897)
- 财(73976)
- 京(70609)
- 科学(61832)
- 财经(58693)
- 经(53646)
- 农(53198)
- 所(53071)
- 中心(51412)
- 江(50456)
- 经济学(48867)
- 研究所(47600)
- 业大(46880)
- 经济学院(44094)
- 北京(44047)
- 财经大学(43719)
- 农业(41573)
- 院(40253)
- 商学(39494)
- 商学院(39139)
- 基金
- 项目(229926)
- 科学(185424)
- 基金(173251)
- 研究(169885)
- 家(149324)
- 国家(148097)
- 科学基金(130313)
- 社会(113737)
- 社会科(108170)
- 社会科学(108148)
- 基金项目(90871)
- 省(86640)
- 自然(82554)
- 自然科(80765)
- 自然科学(80745)
- 自然科学基金(79420)
- 教育(77307)
- 划(72548)
- 资助(70815)
- 编号(65999)
- 部(53066)
- 成果(51853)
- 重点(51020)
- 创(50561)
- 国家社会(48958)
- 发(48464)
- 制(47933)
- 创新(46639)
- 教育部(46568)
- 人文(45493)
- 期刊
- 济(168963)
- 经济(168963)
- 研究(102337)
- 中国(65214)
- 财(61132)
- 管理(57756)
- 农(49209)
- 科学(46678)
- 学报(45444)
- 大学(37078)
- 学学(35179)
- 农业(34022)
- 技术(32610)
- 融(32409)
- 金融(32409)
- 财经(30061)
- 业经(27711)
- 经济研究(27629)
- 教育(27391)
- 经(25921)
- 问题(22413)
- 业(20970)
- 贸(20124)
- 技术经济(19611)
- 世界(18339)
- 统计(17435)
- 国际(17185)
- 财会(16593)
- 现代(16501)
- 策(16312)
共检索到5146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范剑勇 冯猛
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是否存在生产率悖论现象是近年来学界与社会争论的焦点。本文以投入要素的流量概念为切入点,应用LP方法估算了内销企业与出口企业、4类不同出口密度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我们的结论否认了出口企业存在生产率悖论现象,证实出口企业的TFP高于内销企业。同时,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优势来源于自选择效应和学习效应两种不同机制,其中出口学习效应约占生产率优势34%~35%的贡献份额。鉴于出口密度可以衡量不同类别出口企业的行为选择,本文按照出口密度大小分成4组出口企业,发现第一组出口企业TFP(出口密度为0~25%)远高于内销企业和其余3组出口企业,且学习效应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第四组出口企业TFP(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春顶
新-新贸易理论认为同行业中,出口企业的生产率高于内销企业。然而,我们近期的一个检验发现,中国行业内的出口企业生产率均值普遍低于内销型企业,存在"生产率悖论"。本文选取中国制造业30个行业1998~2007年约33万多家企业数据,全面检验了"悖论"现象,发现加工贸易企业大量存在是背后的重要原因。同时,出口企业中出口规模和生产率负相关,在分析和解释这些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相关政策启示和进一步的研究思路。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陈蕾
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化的程度日益加深,其所面临的国际市场的竞争也不断加剧,厘清影响中国企业出口行为的主要因素十分必要。通过对中国本土制造业行业出口行为选择的动因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需要适当放松新新贸易理论的经典假设以适应中国本土企业出口的实际情境;中国的出口企业存在与新新贸易理论经典的单一生产率异质性推论相背离的"出口—生产率悖论"现象;该"生产率悖论"现象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以及全球化参与程度的加深而愈发明显;在中国企业出口选择的决定因素中,除了生产率要素之外,还存在着如企业规模、创新能力等诸多其他要素,从而使中国企业在出口行为选择上表现出动态的多重异质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春顶
新-新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的学术前沿,而出口与企业生产率的关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按照该理论,企业的出口贸易行为选择是由其异质性即生产率差异决定的,在出口和只供应国内市场的两类企业中,生产率高的企业会选择出口贸易,而生产率低的企业只供应国内市场。这一结论的经验检验文献已较为丰富,但用中国企业数据进行的分析并不多见,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了中国制造业969家上市公司,分9大行业验证了出口与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国企业数据是符合新-新贸易理论的结论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汤二子 刘海洋
在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提出后,对中国企业生产率的计算认为中国存在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悖论",即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比非出口企业的生产率要低。但是测算只是运用了求企业生产率的平均值的方法,这不能反映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整体状况。文章使用2005~2008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运用总量法和均值法分行业、分地区计算并比较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从而检验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悖论"的存在性。最后实证检验生产率与企业出口规模的相关性,结论显示生产率与企业出口是负相关的,这也是一种检验"生产率悖论"存在性的方法。
关键词:
出口 生产率 异质性企业 悖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孙楚仁 陈瑾 徐丽鹤
部分针对中国的研究发现,制造业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比非出口企业更低,被称为"出口生产率悖论"。然而,中国制造业真的存在"悖论"吗?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出发,用一种新的方法重新考察了这一问题。不同于目前先估计企业生产率再比较出口和非出口企业生产率大小的做法,本文从Melitz模型中推出一个检验"悖论"的假设和指标,然后采用Bootstrap法对中国制造业"悖论"问题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悖论"整体上并不成立;制度改进有助于改善"悖论"境况。因此,进行深层次的制度改革,对于增强企业出口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春顶 赵美英
文章在新—新贸易理论的框架下,选取了2007年我国30多万家制造业企业样本,从总体和分行业两个方面检验了我国出口贸易对于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其不但没有积极作用,反而存在负面效应,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我国加工贸易企业较多、出口企业的"惰性"以及我国国内市场进入成本较高引起的。由此,我国企业应该重视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加快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发挥出口贸易对于企业生产率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出口贸易 生产率 新—新贸易理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霍伟东 王明彬
本文通过参数和半参数的方法对中国1998—2007年的制造业生产率进行估计并做横向对比。在分行业考察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生产率后发现:(1)半参数的估计方法能较好的解决同时性偏误和样本选择偏误带来的估计结果有偏的问题,并且OP法优于LP法;(2)从总体来看,除沿用前人将资本和劳动贡献率分别赋值1/3和2/3的方法证实了"生产率悖论"存在外,在其他相对更为准确的估计方法下出口企业的平均生产率均高于非出口企业;(3)样本初期的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均高于非出口企业。随着时间的推移,非出口企业追赶并超过了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从而呈现部分行业在特定年份非出口企业生产率更高的情形。经过进一步分析,我们认为这一现...
关键词:
生产率悖论 出口企业 TF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秦光远 曾寅初
基于1998年至2007年中国木制品企业层面数据,本文利用多种全要素生产率估计方法和计量经济学面板数据模型,从差异比较和效应验证两个方面对出口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存在着显著的出口自选择效应,所以不同估计方法的结果都显示出口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普遍高于非出口企业,在木制品业中不存在所谓的"生产率悖论";木制品业中内销企业的生产率增长快于出口企业,出口企业存在的"惰性"和"惯性",而内销企业存在的"竞争效应""老鹰效应"和"干中学"效应,可能是导致了这种生产率增长差异的重要原因。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世民 沈琪
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之谜"现象已被经验研究所广泛证实,但至今仍未有理论层面的解释。本文通过修正企业异质性理论假设,加入针对中国转轨经济的特点,构建了两国三区垄断竞争模型,开创性地将市场分割和融资约束纳入到统一框架中,证明了市场分割下会产生出"重出口而轻内销"的中国特有的特殊企业类型,融资约束会加剧贸易扭曲现象,并直接形成过度出口,进而最终导致形成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之谜"现象。
关键词:
生产率之谜 国内市场分割 融资约束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鹏辉
基于出口状态转换的视角,按照存续期内的出口状态将企业划分为持续出口、新出口、退出出口、间断性出口和始终不出口等五种类型,在此基础上考察出口与企业生产率的关系。研究结果否定了出口企业存在生产率悖论:任何类型出口企业生产率都要高于始终不出口企业;持续出口企业具有显著自选择和干中学效应,间断性出口企业效应不显著。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汤二子 刘海洋
在Melitz提出从企业异质性角度分析生产率对出口影响以后,国内学者运用实证检验认为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存在"生产率悖论"即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低于未出口企业,也检验得出出口企业存在"生产率陷阱",即出口对企业生产率具有阻碍作用。本文首先提出一个数理模型研究企业出口与生产率的相互联系,再运用2008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实证检验"生产率悖论"与"生产率陷阱",并讨论它们存在的原因,为了使结论更加可靠,本文对出口企业与国内企业分别进行了全国、分行业、分省份的实证检验。最后在模型分析与实证检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出口制造业企业走出"生产率陷阱"的途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杰 张帆 陈志远
本文在着重考虑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进口、直接与间接出口以及出口贸易方式等因素的基础上,在统一的理论框架内,利用改进的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系统地检验了出口与生产率的关系。研究发现:首先,中国企业在出口活动中既不存在明显的"自我选择效应",也不存在显著的"出口学习效应"。其次,间接出口企业或从事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活动不存在显著的"自我选择效应"与"出口学习效应";直接出口企业或从事混合贸易企业的出口活动存在显著的"自我选择效应",但这两种类型企业的出口活动只存在相对微弱的"出口学习效应";只有从事一般贸易的企业,其出口活动存在显著的"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学习效应"。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黎明亮 沈程翔
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出口的迅猛扩张,已成为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新方向。近年来,全球贸易的增长率虽有所下降,但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出口的增长率仍基本保持在两位数,远超过发达国家制成品出口的增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制造业出口也表现出同样的特点:制成品出口占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会君 史长宽
基于2003~2007年37 686家企业的微观数据,分行业特性和行业种类对影响制造业出口的主要因素进行较为全面地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企业生产率对制造业企业出口有明显的负向影响,即所谓的生产率悖论。然而,不同资本劳动比的企业生产率对出口行为的影响不同,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生产率悖论",较高的资本劳动比会减弱"生产率悖论",较低的资本劳动比会增强"生产率悖论"。而国内较高的贸易成本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出现较为严重的"生产率悖论"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
企业异质性 行业特征 制造业 生产率悖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