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61)
- 2023(17280)
- 2022(14658)
- 2021(13753)
- 2020(11599)
- 2019(26675)
- 2018(26282)
- 2017(50591)
- 2016(27315)
- 2015(30708)
- 2014(30459)
- 2013(30305)
- 2012(27829)
- 2011(25082)
- 2010(25035)
- 2009(23535)
- 2008(23395)
- 2007(20695)
- 2006(18370)
- 2005(16858)
- 学科
- 济(115927)
- 经济(115754)
- 业(100121)
- 管理(94685)
- 企(88730)
- 企业(88730)
- 方法(51729)
- 数学(41882)
- 数学方法(41515)
- 财(37723)
- 农(35016)
- 业经(33333)
- 中国(31226)
- 制(26605)
- 务(25160)
- 财务(25091)
- 财务管理(25053)
- 贸(24112)
- 贸易(24098)
- 农业(23956)
- 企业财务(23766)
- 易(23547)
- 技术(21143)
- 和(20575)
- 学(20173)
- 理论(19772)
- 地方(19524)
- 体(19246)
- 划(19096)
- 策(18248)
- 机构
- 大学(395424)
- 学院(394484)
- 济(168620)
- 经济(165403)
- 管理(160563)
- 理学(138331)
- 理学院(136920)
- 管理学(135082)
- 管理学院(134358)
- 研究(131043)
- 中国(102981)
- 京(84554)
- 财(80588)
- 科学(76294)
- 所(64675)
- 财经(63744)
- 农(61587)
- 中心(58514)
- 研究所(58222)
- 经(58105)
- 江(57829)
- 业大(55166)
- 北京(53776)
- 经济学(51296)
- 范(48435)
- 师范(48056)
- 农业(48017)
- 院(47355)
- 财经大学(47320)
- 经济学院(46293)
- 基金
- 项目(260917)
- 科学(207817)
- 研究(194779)
- 基金(192983)
- 家(166297)
- 国家(164883)
- 科学基金(143460)
- 社会(126186)
- 社会科(119683)
- 社会科学(119654)
- 基金项目(101905)
- 省(98626)
- 自然(91213)
- 自然科(89114)
- 自然科学(89093)
- 教育(87846)
- 自然科学基金(87575)
- 划(82633)
- 资助(79162)
- 编号(78296)
- 成果(63789)
- 部(59381)
- 重点(57388)
- 创(55746)
- 发(54892)
- 课题(52937)
- 国家社会(52728)
- 制(51927)
- 教育部(51670)
- 创新(51474)
- 期刊
- 济(188938)
- 经济(188938)
- 研究(122002)
- 中国(75757)
- 财(64580)
- 管理(63090)
- 农(57744)
- 学报(56053)
- 科学(54572)
- 大学(44013)
- 学学(41399)
- 农业(39980)
- 教育(38826)
- 融(36686)
- 金融(36686)
- 技术(33760)
- 财经(32294)
- 业经(30880)
- 经济研究(29971)
- 经(27680)
- 问题(24714)
- 业(22840)
- 贸(21196)
- 技术经济(20920)
- 世界(19466)
- 现代(19089)
- 理论(18736)
- 国际(18103)
- 科技(17983)
- 图书(17622)
共检索到591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文争为
本文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第3版5位数产品分类,根据与中国贸易量的大小确立了9个贸易伙伴,选取1996~2008年中国制造业中373个行业的出口单位价值的年度数据构建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中国长期的汇率传递率,研究中国出口商在制定出口价格时是否存在按当地市场定价(PTM)行为,并重点讨论了不同行业在PTM行为上的差异。本文进行了加总与微观两个层面的估计与分析,研究发现:(1)373个行业总体上长期汇率传递率非常高,即使存在PTM行为,PTM系数也很小,近似于0;(2)各个行业的PTM行为存在明显差异,第7大类(机械及运输设备)行业的PTM行为尤为突出。
关键词:
汇率传递 PTM行为 制造业出口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孝松 周嘉辰 翟光宇
本文旨在考察中国制成品出口对美国就业正向拉动作用的具体途径。使用OECD STAN按行业和终端用途分类的双边贸易数据库,本文计算了中国对美国制造品出口中来源于美国的中间产品成分,发现中国制成品中的"美国含量"随制成品技术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且随时间呈递减趋势。2006—2010年,全部制造业出口中"美国含量"平均为1%左右,其中高端制造业的"美国含量"平均为1.6%。在此基础上,利用美国就业需求矩阵中的就业—产出比率,笔者计算出同期中国出口制成品从美国进口的中间产品为美国创造了171万多个就业岗位。由此可见,中美两国贸易的发展对促进美国的就业具有正面积极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潘明韬 卫平
依据1997~2007年三张投入产出表的数据计算了我国28个制造业行业的对外外包水平,并以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估算了外包对制造业出口的影响,此外还计算了对外外包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工业品出口数量增长和产品结构提升部分得益于高质量中间投入品的进口。我国的对外外包具有"节约劳动"的特点,降低了制造业的劳动需求。这主要是因为高质量中间投入品的进口替代国内中间品生产,使最终产品生产链条中的劳动需求下降。
关键词:
对外外包 制造业 投入产出表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汤二子 王瑞东 王纪敖 于长宏
运用2005—2008年中国14个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分析企业出口的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中学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与生产率的关系违背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自我选择效应不显著,并且存在"生产率悖论";出口中学效应也不显著。虽然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与出口规模正相关,但在控制其他影响出口规模的变量后,生产率与出口规模则呈现负相关;在控制其他影响生产率的变量后,出口规模与生产率同样也会呈现负相关。中国企业出口的自我选择效应不显著的原因在于其加工贸易等现实条件与经典理论假设的背离;而中国企业出口中学效应不明显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叶建亮 方萃
本文基于2000-2006年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实证研究企业出口决策中的邻近效应。与已有研究不同,本文同时考虑了邻近企业的出口信号和邻近企业数量两个变量来表征邻近效应,并且探讨了邻近效应的空间衰减和行业衰减特性。结果表明:邻近在位出口企业的出口信号对潜在出口企业具有正向影响,邻近在位出口企业的数量增加则会抑制潜在出口企业的出口意愿;在位企业的出口信号和数量都显著降低了新出口企业在出口市场上的表现即更低的初次出口额和更高的退出概率;邻近企业的出口信号存在明显的空间衰减,行业衰减不明显;邻近出口企业的竞争效应在空间衰减上不显著,但是在省级空间尺度上,其行业衰减显著。
关键词:
邻近效应 出口 溢出 集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叶建亮 方萃
本文基于2000-2006年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实证研究企业出口决策中的邻近效应。与已有研究不同,本文同时考虑了邻近企业的出口信号和邻近企业数量两个变量来表征邻近效应,并且探讨了邻近效应的空间衰减和行业衰减特性。结果表明:邻近在位出口企业的出口信号对潜在出口企业具有正向影响,邻近在位出口企业的数量增加则会抑制潜在出口企业的出口意愿;在位企业的出口信号和数量都显著降低了新出口企业在出口市场上的表现即更低的初次出口额和更高的退出概率;邻近企业的出口信号存在明显的空间衰减,行业衰减不明显;邻近
关键词:
邻近效应 出口 溢出 集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会政 朱光
中国在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技术溢出与"低端锁定"等效应往往相伴而生。本文以装备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在使用投入产出法测算其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了不同来源的进口中间品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异质影响。结论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显著地提高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而中间品进口中的中间制造品以及来自发展中经济体的中间品对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来自发展中经济体的进口中间制造品的促进作用最强。本文认为,不同来源的中间品实际上暗含了不同的嵌入方式,研究结论从调整中间品进口结构的角度为中国实现从"被动参与"到"主动构建"全球价值链提供了方向。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定根 杨晶晶
文章首次研究中国制造业企业如何通过从自身出口经验中学习以决定后续出口时机。构建一个出口学习模型,并使用2000~2007年合并后的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进出口数据检验模型命题,发现企业在积累出口经验以降低固定成本和获取潜在出口收入之间权衡,以决定出口的时机和顺序。生产率高的企业不仅从成立到首次出口所需要的时间更短,且后续进入不同国际市场的时间间隔也更短。生产率高的企业先进入需求规模更大的国际市场以获取高的潜在收入,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则选择先进入需求规模相对较小的国际市场以积累经验。中国到出口目的地的运输成本越高,则该目的地在企业的出口次序中排名越靠后。
关键词:
出口经验 出口时机 市场规模 运输成本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伟丽 袁畅 曾冬林
文章采用Dulleck等(2004)的质量升级多维模型,将质量升级分为三维,即从低技术行业到高技术行业的产业间质量升级、从低单位价值到高单位价值的产业内质量升级、在各技术行业和各单位价值区间内的产业区间内质量升级,并运用2002~2012年的进出口货物贸易数据比较研究了中国、美国和欧盟制造业的出口质量升级状况。研究结果发现在产业间质量升级、产业内质量升级和产业区间内质量升级方面,3个国家(地区)分别存在不同程度和速度的质量升级和低质量陷阱问题。文章最后提出了促进中国制造业质量升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质量升级 低质量陷阱 单位价值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洪世勤 顾晓燕 刘厚俊
在国际市场上对制造业出口进行区域优化布局,既是中国外贸转变的重点,也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基于SITC REV.3五位数分类的47国10年的出口产品数据,本文计算了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对中国在新兴市场国家市场上的制成品出口技术结构布局及演进进行了全面分析,得到了中国对新兴市场国家出口技术结构的规律性结论。这些结论,对拓宽出口贸易市场,优化与提升出口贸易技术结构,为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贸易布局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出口技术结构 新兴市场国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洪世勤 刘厚俊
通过建立1998~2008年SITC Rev.3五位编码产品与制造业22个行业的对应关系,构建行业出口技术水平测算指标。并采用系统动态GMM方法实证研究了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结构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内部知识变量在出口结构深化与升级中的作用得到强化;外资企业在中国研发投入与创新意愿不足;FDI对出口技术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行业异质性;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资本深化对中国出口技术水平具有稳健的提升作用。可见内部动力挖潜和影响因素的行业异质性,决定了不同行业应强化有利于本行业出口技术水平提升的因素,在采取手段提高本行业出口技术水平时,应同时兼顾国家外资与就业政策目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许和连 成丽红 孙天阳
服务化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基于2000—2010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的投入产出数据,测算了中国各制造行业的投入服务化程度,以及制造业企业的出口国内增加值率(DVAR),并实证检验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总体来看,中国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与企业出口DVAR之间呈U型关系,这主要是因为投入服务化对不同贸易类型企业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对一般贸易企业出口DVAR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对加工贸易和混合贸易企业出口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许和连 成丽红 孙天阳
服务化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基于2000—2010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的投入产出数据,测算了中国各制造行业的投入服务化程度,以及制造业企业的出口国内增加值率(DVAR),并实证检验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总体来看,中国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与企业出口DVAR之间呈U型关系,这主要是因为投入服务化对不同贸易类型企业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对一般贸易企业出口DVAR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对加工贸易和混合贸易企业出口DVAR产生U型影响效应;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企业出口DVAR的影响具有明显异质性,依赖于企业贸易类型、技术水平、所在地区、所有制类型及服务要素投入特点;影响机制检验表明,成本降低和技术创新是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提升企业出口DVAR的可能渠道;市场化进程和服务业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或行业,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将显著促进企业出口DVAR提升。本文研究结论对于中国发展服务型制造和企业出口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晴 于津平
本文综合采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中国海关数据库,研究制造业数字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数字化显著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通过生产效率提高和创新能力提升两个渠道产生影响。数字化的出口产品质量效应存在异质性特征,表现为数字化对低加工贸易占比、低开放程度区域与异质行业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更强。调节机制检验表明,企业人力资本技能水平与信贷资源的获取进一步强化了数字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应。本文实证结论为有效实施制造业数字化,挖掘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新动力提供借鉴。
关键词:
数字化 出口产品质量 制造业企业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金祥荣 刘振兴 于蔚
本文对中国企业的出口选择及其学习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同样存在优质企业做出口的现象;出口会迅速实现企业的规模扩张;出口企业通过出口学习会给企业带来生产率的短期提高,而后出现动态衰减。我们的研究启示是:依附低端制造和外生出口贸易中介的中国企业,通过进入国际市场虽然取得了规模上的快速扩张,但在效率提升上却收获甚微,动态地来看,中国做出口的优质企业可能会演变为更劣质的企业。
关键词:
出口 自选择效应 劣质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