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247)
- 2023(21663)
- 2022(18450)
- 2021(17065)
- 2020(14663)
- 2019(33908)
- 2018(33431)
- 2017(63863)
- 2016(34828)
- 2015(39494)
- 2014(39313)
- 2013(39151)
- 2012(36109)
- 2011(32603)
- 2010(32577)
- 2009(30610)
- 2008(30686)
- 2007(27312)
- 2006(24036)
- 2005(21730)
- 学科
- 济(145382)
- 经济(145189)
- 业(113795)
- 管理(111356)
- 企(98539)
- 企业(98539)
- 方法(67356)
- 数学(56440)
- 数学方法(55735)
- 财(43558)
- 农(42199)
- 中国(38407)
- 业经(37436)
- 制(31800)
- 务(29062)
- 财务(28974)
- 学(28963)
- 财务管理(28916)
- 农业(28476)
- 企业财务(27423)
- 贸(27255)
- 贸易(27241)
- 易(26459)
- 地方(26080)
- 理论(25033)
- 和(24272)
- 技术(23953)
- 银(23668)
- 银行(23594)
- 行(22445)
- 机构
- 大学(507052)
- 学院(506177)
- 济(207558)
- 经济(203249)
- 管理(198489)
- 理学(170838)
- 研究(169493)
- 理学院(168959)
- 管理学(166051)
- 管理学院(165126)
- 中国(130874)
- 京(108344)
- 科学(104135)
- 财(98553)
- 农(87103)
- 所(86183)
- 财经(78191)
- 研究所(77954)
- 中心(77086)
- 业大(76078)
- 江(75849)
- 经(71045)
- 北京(68545)
- 农业(68524)
- 范(64162)
- 师范(63527)
- 经济学(62969)
- 院(60946)
- 州(60257)
- 财经大学(57918)
- 基金
- 项目(336149)
- 科学(264670)
- 基金(245198)
- 研究(243790)
- 家(213938)
- 国家(212162)
- 科学基金(182368)
- 社会(154401)
- 社会科(146389)
- 社会科学(146347)
- 省(130529)
- 基金项目(129225)
- 自然(119162)
- 自然科(116418)
- 自然科学(116386)
- 自然科学基金(114345)
- 教育(112250)
- 划(109741)
- 资助(101786)
- 编号(98468)
- 成果(80139)
- 重点(75209)
- 部(74708)
- 发(70908)
- 创(70306)
- 课题(67880)
- 创新(65367)
- 科研(64556)
- 教育部(64014)
- 国家社会(63724)
- 期刊
- 济(229959)
- 经济(229959)
- 研究(149614)
- 中国(97968)
- 学报(80687)
- 农(79842)
- 财(79208)
- 管理(75425)
- 科学(74056)
- 大学(61331)
- 学学(57874)
- 农业(54417)
- 教育(51828)
- 融(46338)
- 金融(46338)
- 技术(44889)
- 财经(39112)
- 业经(37594)
- 经济研究(36479)
- 经(33548)
- 业(30589)
- 问题(30068)
- 技术经济(26204)
- 贸(24411)
- 版(24371)
- 统计(24132)
- 图书(23457)
- 理论(23422)
- 科技(23129)
- 现代(22814)
共检索到753872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霄 屈小娥
本文基于中国制造业28个行业2001-2007年的基础数据,运用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的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实证测算了制造业28个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结论认为,中国制造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行业之间差异显著。全要素能源效率较低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较高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垄断程度较高、进入壁垒较高的行业。技术进步是促进全要素能源效率提高、引起行业间差异的主要原因。Tobit模型回归表明,研发投入、市场竞争、外资进入有利于改进能源效率,企业规模相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玲 陈仲常 马大来
在能源消耗与污染排放的基础上,引入"技术不会遗忘"假定,运用序列DEA方法测算并分解中国制造业28个行业基于节能减排约束下的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分析了制造业节能减排的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的能耗、排放存在"双高代价"、"不对称性",能耗结构影响行业污染排放量,在减排政策中应重点关注;制造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呈上升趋势,其主导因素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贡献较小,而且制造业仍处于粗放型发展模式;行业效率的异质程度虽有所缩小,但异质性将长期存在,可能的内在机制在于资本和劳动配置情况、经济改革的影响和行业本身的性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婷 余东华
《中国制造2025》方案的出台,表明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已十分迫切。但是,中国生产要素价格的不断上涨,阻碍了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为了深入研究如何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该文采用中国28个制造业行业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原材料、劳动力和资本要素价格变化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该文研究发现,要素价格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在行业与要素层面均呈现出方向性差异。具体来看,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而实际工资和资本价格上涨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因此,该文提出可以通过健全要素市场...
关键词:
要素价格 中国制造业 中国劳动力成本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文成
本文采用1999—2010年中国工业制造业28个行业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投资水平及行业产出水平的相关数据,应用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从带动非国有经济投资增加和拉动行业经济增长两个角度研究了不同行业国有经济的投资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第I类的17个行业,加大国有经济投资既可带动非国有经济投资增加又可促进行业经济增长;对于第II类的2个行业,加大国有经济投资尽管未带动非国有经济投资的增加但却可以拉动行业经济增长;对于第III类的4个行业,加大国有经济投资既不能带动非国有经济投资增加又不能促进行业经济的增长;而对于第IV、V和VI类的5个行业,加大国有经济投资非但不能带动全社会投资的增加和拉动行...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关聚
运用随机前沿技术测度了中国制造业30个行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了能源结构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2003-2010年制造业能源效率呈现先上升后停滞的阶梯形变化特征,行业间能源效率水平差异较大。分层聚类分析将制造业大体归纳为6类能源效率水平,重工业能源消耗量大且能源效率高,劳动力密集型的轻工制造业能源消费少且能源效率低。能源结构显著影响能源效率,增加煤炭消费量对能源效率有显著负影响,增加电力、石油的消费对能源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文章从制造业结构调整、能源消费和价格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 能源效率 能源结构 随机前沿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姗姗 屈小娥
以2003-2008年中国制造业28个行业面板数据为样本,选取行业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年末从业人员数和能源消费为投入指标,行业总产值、SO2排放量为好和坏的产出指标,运用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的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考虑环境效应的制造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指数;并运用Tobit模型研究了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考虑环境效应的中国制造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总体呈现稳步增长趋势,但远低于不考虑环境污染时制造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技术进步是制造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分行业看,重工业行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显著高于轻工业行业,且行业内部差异显著;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丹 胡小娟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分别对制造业各个行业中内资企业、外资企业1999~2005年期间的相对效率、全要素生产率(以Malmquist指数衡量)及其构成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制造业各行业中的相对效率具有显著差异,内资企业相对效率较高的行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及垄断程度较高的一些行业,而外资企业相对效率较高的行业集中在资本及技术密集型行业;两类企业在各个行业中的全要素生产率都呈现出上升趋势,但增长速度及其动力存在差异。基于实证结果及分析,本文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姗姗 屈小娥
本文以中国制造业28个行业为研究对象,运用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的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实证测算了制造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指数、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指数,进一步将技术效率指数分解为纯技术效率指数和规模效率指数,并运用Tobit模型研究了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结论认为,我国制造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差异显著,技术进步是制造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作用相对较小。分行业看,重工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显著高于轻工业行业,且行业内部差异显著;行业技术进步、R&D投资增加、产权结构对提高轻、重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均起积极作用;外商资本进入对轻工业行业提高能源效率起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余浩 岳彩同 汪彦斌
利用2006—2010年我国27个大中型制造业行业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方法对概念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探讨了创新资源和行业结构对TFP的直接影响作用,并将FDI作为中介变量纳入研究模型,分析了创新资源和行业结构通过影响FDI进而对TFP产生的间接影响。结果表明:财力资源、市场化程度和经济外向度对FDI流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FDI对TFP有正向作用,但弹性系数较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邹璇 杨旭 蒋佳霖
探究了能源消费结构对制造业结构的技术效应、价格效应和空间效应等作用机制,并基于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工具变量法等做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对制造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结论稳健。机制检验表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具有显著的空间负向溢出效应,也会通过技术溢出和技术研发对制造业结构升级产生影响,但价格效应的作用机制不明显。进一步讨论发现,降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比重,能够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而提升新能源消费比重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微弱;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对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强,时段层面上体现出边际效应递减趋势;通过优化人力资本水平、能源价格等外部环境,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会进一步增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航 杨丹辉
本文将市场要素和组织要素纳入要素禀赋理论的框架,尝试对该框架进行扩展,分析市场要素与组织要素的相对充裕度和密集度对区域出口优势及贸易格局的作用机制,利用中国各省市区28个制造业行业的交叉数据,验证了市场要素和组织要素的地区—行业交叉项对区域出口优势的影响。结果显示,市场要素对地区出口优势具有正向作用,而组织要素具有负向作用。同时,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对组织要素投入的反应存在一定差异,组织要素投入对发达地区优势行业的出口优势有较显著的促进作用,相对欠发达地区的弱势行业则更期待市场要素的投入。
关键词:
制造业出口 市场要素 组织要素 比较优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汪艳
商贸流通业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相关性的研究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热点问题。本文遵循文献梳理、理论探究、实证分析、政策建议的逻辑行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考察验证商贸流通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制造业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汪艳
商贸流通业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相关性的研究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热点问题。本文遵循文献梳理、理论探究、实证分析、政策建议的逻辑行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考察验证商贸流通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制造业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廉水 周勇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改变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模式,运用新的理念指导中国制造业发展。本文界定了新型制造业的概念,在大量的统计数据基础上,建立了制造业“新型化”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30个地区制造业经济创造能力、科技竞争能力、资源环境保护能力和制造业“新型化”程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聚类分析,归纳了各类地区的制造业发展特征。
关键词:
新型制造业 特征 聚类分析 发展特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郑伟 李廉水
基于新型制造业概念构建制造业强省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区域制造业经济创造、科技创新和资源环境保护能力进行评价及综合排名。通过聚类分析和雷达图分析,对区域制造业发展特征和模式进行归纳。
关键词:
制造业 强省 实证分析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推荐搜索
进口产品多样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母国特征、FDI投资动机与东道国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要素价格扭曲、行业异质性与R&D投入研究——来自中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的证据
出口、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产业集聚影响全要素能源效率的非线性特征研究——基于中国能源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我国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实证分析
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地区空间差异的实证研究
出口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37个工业行业视角的经验分析
产业内贸易对技能溢价的影响机制——基于中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的经验分析
产业集聚、技术变化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长三角20个制造行业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