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76)
2023(16418)
2022(13660)
2021(12503)
2020(10376)
2019(23242)
2018(22856)
2017(43265)
2016(23182)
2015(26080)
2014(25653)
2013(25550)
2012(23917)
2011(21751)
2010(22106)
2009(20907)
2008(21149)
2007(19295)
2006(17412)
2005(16384)
作者
(66050)
(55093)
(54967)
(51922)
(35228)
(26104)
(24756)
(21197)
(21032)
(19828)
(18959)
(18507)
(17989)
(17732)
(17333)
(16733)
(16432)
(15956)
(15814)
(15608)
(13983)
(13423)
(13207)
(12653)
(12400)
(12367)
(12326)
(12197)
(10992)
(10973)
学科
(108739)
经济(108588)
(93301)
管理(85667)
(84453)
企业(84453)
方法(40207)
业经(33868)
(33431)
中国(33413)
(31644)
数学(30794)
数学方法(30459)
(26381)
地方(23363)
技术(22986)
(22755)
财务(22720)
财务管理(22682)
农业(21940)
企业财务(21503)
(20031)
贸易(20008)
(19469)
(19283)
银行(19262)
(18952)
(18925)
(18741)
(18645)
机构
学院(339075)
大学(335600)
(151650)
经济(148829)
管理(132963)
研究(118041)
理学(112135)
理学院(110958)
管理学(109559)
管理学院(108888)
中国(96123)
(73770)
(72542)
科学(65472)
(58787)
财经(56567)
(53577)
中心(53046)
研究所(52059)
(51495)
(51230)
北京(46971)
经济学(46430)
业大(43210)
(42506)
(42139)
(41646)
经济学院(41545)
财经大学(41491)
师范(41307)
基金
项目(210930)
科学(169623)
研究(160666)
基金(154812)
(132582)
国家(131374)
科学基金(114783)
社会(106155)
社会科(100840)
社会科学(100818)
(81813)
基金项目(80218)
教育(72306)
自然(70080)
自然科(68502)
自然科学(68486)
(67596)
自然科学基金(67350)
编号(63483)
资助(63005)
成果(52283)
(49803)
(49303)
(47837)
重点(47454)
创新(45258)
课题(44934)
国家社会(44842)
(44588)
(42630)
期刊
(181882)
经济(181882)
研究(111375)
中国(78553)
(60910)
管理(58622)
(49755)
科学(45415)
学报(43368)
(37987)
金融(37987)
教育(37221)
大学(35011)
农业(33869)
学学(32783)
技术(32377)
业经(30098)
财经(29419)
经济研究(29149)
(25545)
问题(23007)
(20558)
技术经济(20108)
(19913)
世界(18672)
国际(17775)
现代(16774)
科技(16183)
统计(16161)
商业(15699)
共检索到546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龙小宁  林志帆  
当前,学术界对研发创新的关注持续升温,本文对研究中最常用的四个数据来源(工业企业数据库、上市公司数据、世界银行企业调查数据、私营企业调查数据)中制造业企业的研发创新变量进行分析,为相关研究提供基础信息支持与计量方法参考。主要发现包括:1.中国制造业企业研发创新的发展态势较为乐观,常规年度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研发支出与新产品产出为正的企业比例仅约10%的"创新荒漠"很可能是统计纰漏造成的假象。跨国比较揭示,中国企业的研发创新领先于其他新兴发展中国家;2.近年,进行研发创新的制造业上市公司比例高于80%、投入强度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蒋为  
文章利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调查中中国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就环境规制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研发创新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首先,环境规制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研发创新的扩展与集约边际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面临更强环境规制的企业更加倾向于进行研发创新并具有更大的研发投资额;其次,位于更强的产权保护的城市、更高污染强度行业的企业,环境规制对企业研发创新的促进将更加明显;最后,环境规制不仅促使中国制造业企业增加了研发倾向与研发投资,同样促使企业增强了产品创新与生产工艺流程的改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文杰  
文章运用面板随机系数模型(PRCC)重点分析了外资研发对中国32个工业行业自主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中国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环节,吸收隐含知识的效率以及人力资本积累等原因,现阶段在石油加工、橡胶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产业中,外资研发对国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而在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产业中,外资企业研发产生了明显的抑制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蒋为  陈轩瑾  
越来越多的企业正趋向于将企业内的非核心工序外包给国内或者国外企业进行生产和加工,企业的外包对其研发创新行为是否有影响是极为重要的研究命题。本文利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调查对中国企业的问卷调查,就外包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研发创新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首先,外包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研发创新具有显著影响,外包工序的企业相比未外包工序的企业更加倾向于进行研发创新并具有更大的研发投资额;其次,外包不仅提高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研发倾向与研发投资,同样促使了企业增强产品创新与生产流程工艺的改进;最后,具有更强契约安全感、更低融资约束的企业,外包对企业研发创新的促进将更加明显。总体上看,外包活跃了中国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绍东  
装备制造业在技术层面上决定了众多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而大企业又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本文利用1995—2008年我国装备制造业14个3位数产业的面板数据,分别考察了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与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为:(1)R&D经费支出、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与企业规模之间表现为显著的倒U型关系;(2)新产品销售收入与企业规模之间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而以专利度量的创新产出与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3)市场结构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产出之间表现为显著的倒U型关系;(4)不论是对技术创新投入还是产出,国有企业比重都表现出显著的正效应。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孙理军  陈劲  王恒彦  
当前,中国低技术制造业面临一系列挑战,其发展策略要由追赶型向竞争性和协调型调整,企业要采取平衡全球化和本地化发展战略、从事商业模式创新、加快信息化进程、选择适宜的技术创新战略等对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永安  胡佩  
将企业研发模式分为自主研发、合作研发和双重研发三种,使用世界银行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探究不同研发模式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效果及其在异质性企业中的差异情况。全样本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双重研发对创新绩效的激励效果最好,合作研发的激励效果次之,自主研发的激励效果最弱。企业异质性研究结果显示:自主研发对高成长性企业创新绩效的激励效果最显著,合作研发对低成长性企业和小微企业的激励效果最显著;对于无融资约束的企业,双重研发模式是提升创新绩效的最佳选择,但是对有融资约束的企业,其提升效果最弱。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亚杰  杨芷  
文章以2007年-2017年主板A股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政府补助、研发投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政府补助不仅显著扩大了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研发投资规模、提高了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研发投资强度,也显著促进了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技术创新;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研发投资在政府补助与企业技术创新中起到中介作用。本文研究为政府部门制定政府补助政策,促进企业研发创新决策提供了理论和实证证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尹航  李柏洲  郭韬  雷家骕  
本文基于生态位的理念,将产品创新过程划分为概念设计生态位、研发生态位、调试生态位、工业生产生态位以及市场交易生态位,以此形成产品创新过程中的演进序列;通过分析产品创新过程中研发生态位的影响因素,继而测度研发生态位的演进状态。然后以21个处于研发生态位的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项目作为实证分析对象,应用Entropy-Topsis模型测评产品创新生态位的演进态势,对收集的样本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并验证理论模型。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伯超  靳来群  
服务化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趋势之一,而制造业服务化是否带来了创新能力的提升?这一问题的回答对推动中国制造业以合理路径转型升级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利用2005-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制造业服务化与企业研发强度之间呈显著倒U型关系,即制造业服务化率在一定"适度区间"内对企业研发创新积极性有促进作用。然后,本文进一步实证分析发现:国有企业的服务化率"适度区间"比民营企业的更小;相较于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的服务化率"适度区间"最小;分地区看,中部企业的服务化率"适度区间"比东西部企业的更小;分规模看,相较小型企业,大中型企业服务化率"适度区间"更小。此外,制造业服务化主要通过融资约束机制来影响企业的研发创新积极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彦彦  李雪松  
本文基于微观企业的涉房决策,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在考虑了内生性选择和异质性的基础上,基于内生转换回归模型,运用反事实分析方法,考察了涉房决策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作用和异质性效应。估计结果表明,涉房决策抑制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平均处理效应为1个百分点,市场竞争程度和税收激励也是影响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重要因素。进一步研究发现,涉房决策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抑制效应在房价上涨较快地区更加明显;涉房决策对研发依赖度不同的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抑制效应存在差异,对研发依赖度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抑制效应更大。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对企业涉房决策和企业创新行为的理解,对于建立创新型国家具有政策参考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彦彦  李雪松  
本文基于微观企业的涉房决策,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在考虑了内生性选择和异质性的基础上,基于内生转换回归模型,运用反事实分析方法,考察了涉房决策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作用和异质性效应。估计结果表明,涉房决策抑制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平均处理效应为1个百分点,市场竞争程度和税收激励也是影响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重要因素。进一步研究发现,涉房决策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抑制效应在房价上涨较快地区更加明显;涉房决策对研发依赖度不同的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抑制效应存在差异,对研发依赖度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抑制效应更大。本文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梁彤缨  生巴提·赛依热克汗  陈国才  
在中国多层级治理的制度环境下,与地方各级研发补贴相比,国家级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激励效果更胜一筹吗?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选取2007~2019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依据其研发补贴来源,将研发补贴划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地级,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估计与对比不同层级研发补贴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不同层级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与省级或者地级研发补贴相比,国家级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产出的激励效果更好,而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激励效果则更差。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从“多层级治理”和“研发补贴组合”的角度理解研发补贴激励企业创新活动的有效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代彬  何勤勤  刘星  
以2008—2014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就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研发创新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回归分析,并基于产权性质和融资约束对样本进行分组,进一步考察了上述影响在不同样本组中的异质性。结果显示: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的负向影响仅在非国有企业中存在;融资约束的缓解会强化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研发创新的负面效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小平  王雪平  
本文以2007-2016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具有研发背景的高管对企业技术创新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具有研发背景的高管对企业技术创新质量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具有研发背景的高管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管理层短视等途径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质量。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大对具有研发背景的高管引进和培养力度、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大力推进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的政策建议。本文扩展了高管个人特征与企业创新的研究领域,丰富了高管拥有研发背景的经济后果的文献,并为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