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97)
- 2023(12496)
- 2022(10201)
- 2021(9481)
- 2020(8075)
- 2019(18231)
- 2018(17833)
- 2017(34427)
- 2016(18389)
- 2015(20864)
- 2014(20487)
- 2013(20491)
- 2012(18999)
- 2011(17116)
- 2010(17351)
- 2009(16818)
- 2008(16968)
- 2007(15270)
- 2006(13654)
- 2005(13087)
- 学科
- 济(86135)
- 经济(86001)
- 业(85045)
- 企(78794)
- 企业(78794)
- 管理(73533)
- 方法(35229)
- 财(30593)
- 业经(29613)
- 农(26605)
- 数学(26366)
- 数学方法(26235)
- 中国(23618)
- 制(23362)
- 务(21571)
- 财务(21550)
- 财务管理(21525)
- 企业财务(20372)
- 贸(19690)
- 贸易(19679)
- 易(19303)
- 农业(18452)
- 技术(17783)
- 体(17253)
- 策(16683)
- 划(16428)
- 和(15767)
- 银(15298)
- 银行(15290)
- 体制(15084)
- 机构
- 学院(272456)
- 大学(269961)
- 济(130077)
- 经济(128023)
- 管理(109817)
- 理学(93087)
- 研究(92733)
- 理学院(92244)
- 管理学(91487)
- 管理学院(90953)
- 中国(77503)
- 财(63080)
- 京(56862)
- 财经(48993)
- 科学(47419)
- 所(45555)
- 经(44651)
- 中心(41384)
- 江(41127)
- 经济学(40428)
- 研究所(40225)
- 农(40152)
- 北京(36548)
- 经济学院(36370)
- 财经大学(36261)
- 院(32973)
- 业大(32865)
- 商学(32532)
- 商学院(32224)
- 州(31830)
- 基金
- 项目(167109)
- 科学(135439)
- 研究(128380)
- 基金(126047)
- 家(107109)
- 国家(106194)
- 科学基金(93421)
- 社会(86738)
- 社会科(82514)
- 社会科学(82494)
- 基金项目(65525)
- 省(61857)
- 教育(57393)
- 自然(56665)
- 自然科(55398)
- 自然科学(55385)
- 自然科学基金(54547)
- 资助(51394)
- 划(51390)
- 编号(50000)
- 成果(41086)
- 部(39650)
- 制(38468)
- 创(38114)
- 国家社会(37268)
- 业(37237)
- 重点(37144)
- 发(35901)
- 教育部(35206)
- 创新(34791)
- 期刊
- 济(152051)
- 经济(152051)
- 研究(89850)
- 中国(56403)
- 财(52810)
- 管理(48188)
- 农(38836)
- 科学(34655)
- 融(31977)
- 金融(31977)
- 学报(31613)
- 农业(26450)
- 大学(26389)
- 财经(25888)
- 学学(24923)
- 经济研究(24861)
- 业经(24428)
- 技术(24133)
- 教育(22783)
- 经(22494)
- 贸(20306)
- 问题(20025)
- 国际(19912)
- 世界(18317)
- 业(17178)
- 技术经济(16015)
- 现代(14083)
- 财会(13737)
- 会计(13017)
- 商业(12803)
共检索到433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涛涛 段志蓉 陈晓
本文依托全球战略的理论框架,总结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本土优势,指出了其两个主要来源,即国家层面的竞争优势和企业层面的内部人优势。在此基础上,对本土优势在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和企业战略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任同莲 齐俊妍
在生产性服务投入日趋重要及制造业新型竞争优势重塑背景下,探究了生产性服务投入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渠道,并利用WIOD跨国行业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投入显著促进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且国外生产性服务投入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作用大于国内生产性服务投入。从影响渠道来看,生产性服务投入通过种类效应和创新效应提升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从不同种类和技术水平的服务投入来看,专业科技等中高技术服务投入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作用更大。从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要素密集度来看,生产性服务投入对高技术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更为显著。从国家类型来看,发展中国家生产性服务投入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作用大于发达国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占祥 卢馨
根据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详细分析了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所处的历史背景以及缺乏竞争优势的成因,提出了构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竞争优势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跨国经营 竞争优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宏付
我国零售业的全面开放,使中国市场成为全球零售市场重要组成部分。跨国零售业在中国市场与本土零售业展开了激烈竞争。本文分析了这种国际竞争的特点,指出了本土零售业参与竞争的优势和不足,并就如何构建本土零售业的竞争优势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跨国零售业 本土零售业 国际竞争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森达从1993年登上“全国真皮鞋王”始,产销量连续9年位居全国同行第一,2001年成为中国真皮领先鞋王。尽管我们是全球最大的单个皮鞋生产企业,森达品牌输出制鞋王国意大利;尽管2000年5月8日,江总书记视察森达时曾意味深长地说:“像森达这样的企业,从一个小作坊发展到这样的规模,不仅在国内的竞争中称雄,而且走向了世界;不仅富了一方,而且为中华民族争了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维梁 黄菁菁
福建企业如何在跨国经营过程中增创竞争优势的问题正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从福建企业所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入手,分析国际市场竞争环境演变发展的趋向,提出福建企业应当认识到跨国经营的战略意义,转变传统的跨国经营观念,通过竞争策略、经营方式、投资模式和地区布局等多个层面的创新,营造福建企业跨国经营的新优势。
关键词:
竞争环境 经营策略 竞争优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任若恩
关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初步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若恩导言自80年代早期以来,中国进行了两个调整过程:一个是工业化过程,另一个是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中国成功地采用了贸易驱动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在调鳖过程的两个方面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于明远 范爱军
本文针对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运用多元回归、费景汉-拉尼斯分解等方法研究人口红利等因素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形成的影响及贡献度,分析了人口红利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和制约因素。研究表明,人口红利、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地理集聚度、对外开放度的增加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物质资本水平越高、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劳动力市场灵活度越高,人口红利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效果越明显,人口红利提升国际竞争力相关因素影响和制约的程度因行业性质不同而有所差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佳
文章选取2000—2019年处于智能制造发展“引领型”和“先进型”的12个国家,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对比分析前12位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国家的相关数据,对中国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发现:中国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弱于“引领型”第一梯队的三个国家,2000—2019年中国的三项评价指标增长趋势明显,在“先进型”第二梯队中居于前列。最后从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人才机制改革和加强区域资源整合等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竞争力 智能制造业 竞争力评价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佳
文章选取2000—2019年处于智能制造发展“引领型”和“先进型”的12个国家,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对比分析前12位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国家的相关数据,对中国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发现:中国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弱于“引领型”第一梯队的三个国家,2000—2019年中国的三项评价指标增长趋势明显,在“先进型”第二梯队中居于前列。最后从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人才机制改革和加强区域资源整合等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竞争力 智能制造业 竞争力评价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明身 田兰章 王俊杰
由于关系到我国的信息安全以及降低信息化成本、IT技术生命周期的原因,提升中国IT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的紧迫性。本文使用比较常用的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市场占有率指数、质量与附加值指数等指标对中国IT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中国IT制造业在劳动密集型、组装加工型等产品领域具有比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高附加值、高技术以及新技术、新产品等领域的国际竞争力还比较弱,但在这些领域,中国IT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增强。提升我国IT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资源禀赋的改善和升级、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企业的技术跟踪和技术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具有较高抱负水平和企...
关键词:
中国IT制造业 国际竞争力 实证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铁栋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启了中国企业进军世界市场的大门,中国企业开始在全球市场上展开了与他国跨国公司的角逐。本文介绍了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实践,分析了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在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中国企业只有构建全球竞争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胜出。
关键词:
中国企业 跨国经营 竞争优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叶生洪 王开玉 孙一平
本文首次将跨国并购视为单独变量,运用1999-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使用倍差法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跨国并购对国内企业竞争力的直接和间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外资并购对企业竞争力的直接效应和短期间接效应并不显著,但存在正向且非常有限的长期间接效应;同时,外资并购对规模较小的企业的竞争力有显著的抑制效应,而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外资并购会在短期内增强其竞争力,但同时存在长期的抑制效应。
关键词:
跨国并购 企业竞争力 倍差法 分位数回归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莫莎 周晓明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对制造业效率乃至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根据28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与制造业整体相比,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复杂度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促进作用更大;将服务贸易分类考察时发现高技术服务贸易进口复杂度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影响作用更显著;不同类型的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复杂度对不同类型国家的制造业竞争力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郑玉 戴一鑫
基于贸易附加值核算框架,本文采用WIOD数据库1995~2009年跨国制造业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工具GMM方法实证检验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其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总体上显著促进制造业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且该提升效应主要体现在制造行业中间品出口上;在细分服务类型上,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行业总出口、中间产品出口及最终品出口形式实现的国际竞争力均具促进作用,消费性服务业仅显著提高制造行业最终品出口,公共服务业对总出口和中间品出口产生不利影响,对最终品出口的影响不显著;金融、设备租赁及咨询、技术服务等商务服务业对制造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效应相对较大,而零售及交通运输的影响相对较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