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06)
2023(16938)
2022(14336)
2021(13444)
2020(11353)
2019(26134)
2018(25717)
2017(49408)
2016(26733)
2015(30132)
2014(29934)
2013(29841)
2012(27348)
2011(24666)
2010(24601)
2009(23157)
2008(23016)
2007(20287)
2006(18059)
2005(16572)
作者
(76143)
(63367)
(62903)
(59956)
(40513)
(30102)
(28566)
(24754)
(23991)
(22725)
(21652)
(21518)
(20361)
(20102)
(19644)
(19210)
(18908)
(18379)
(18101)
(18051)
(15752)
(15482)
(15102)
(14463)
(14099)
(14058)
(14057)
(13955)
(12588)
(12430)
学科
(114743)
经济(114574)
(99726)
管理(93383)
(89568)
企业(89568)
方法(50779)
数学(40942)
数学方法(40578)
(37204)
(34037)
业经(33799)
中国(30952)
(26312)
(24999)
财务(24930)
财务管理(24893)
(23764)
贸易(23752)
企业财务(23590)
农业(23284)
(23213)
技术(21162)
(20456)
(19808)
理论(19628)
(19217)
(19191)
地方(19152)
(18452)
机构
大学(386850)
学院(386776)
(164773)
经济(161593)
管理(156966)
理学(134926)
理学院(133547)
管理学(131758)
管理学院(131043)
研究(128432)
中国(100801)
(82772)
(78735)
科学(75054)
(63510)
财经(62180)
(60076)
中心(57238)
研究所(57178)
(56886)
(56659)
业大(53958)
北京(52664)
经济学(50038)
(47324)
师范(46940)
农业(46919)
(46452)
财经大学(46109)
经济学院(45148)
基金
项目(255116)
科学(202817)
研究(190508)
基金(188065)
(161999)
国家(160627)
科学基金(139635)
社会(122899)
社会科(116581)
社会科学(116553)
基金项目(99268)
(96967)
自然(88775)
自然科(86710)
自然科学(86691)
教育(85963)
自然科学基金(85204)
(81002)
资助(77197)
编号(76692)
成果(62389)
(57744)
重点(56266)
(54684)
(53761)
课题(52098)
国家社会(51230)
(50720)
创新(50476)
教育部(50175)
期刊
(185590)
经济(185590)
研究(119650)
中国(74802)
(63580)
管理(62280)
(56222)
学报(55052)
科学(53481)
大学(43058)
学学(40502)
农业(38955)
教育(38512)
(35393)
金融(35393)
技术(33993)
财经(31499)
业经(30307)
经济研究(29453)
(27012)
问题(24280)
(22405)
(20875)
技术经济(20724)
世界(18889)
现代(18800)
理论(18318)
国际(17763)
科技(17686)
图书(17243)
共检索到5820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定根  杨晶晶  
文章首次研究中国制造业企业如何通过从自身出口经验中学习以决定后续出口时机。构建一个出口学习模型,并使用2000~2007年合并后的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进出口数据检验模型命题,发现企业在积累出口经验以降低固定成本和获取潜在出口收入之间权衡,以决定出口的时机和顺序。生产率高的企业不仅从成立到首次出口所需要的时间更短,且后续进入不同国际市场的时间间隔也更短。生产率高的企业先进入需求规模更大的国际市场以获取高的潜在收入,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则选择先进入需求规模相对较小的国际市场以积累经验。中国到出口目的地的运输成本越高,则该目的地在企业的出口次序中排名越靠后。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APEC研究中心许家云发表的《海归与企业出口行为:来自中国的微观证据》(《金融研究》2018年第2期)一文认为,企业的国际化要靠人才的国际化,而人才的国际化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高效的流动性来体现的,拥有国际化视野的海归人才是我国出口竞争力升级的战略性要素之一。文章指出,海归在上市公司任职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产生了积极影响,即海归在总体上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额的增长和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并且这种积极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叶建亮  方萃  
本文基于2000-2006年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实证研究企业出口决策中的邻近效应。与已有研究不同,本文同时考虑了邻近企业的出口信号和邻近企业数量两个变量来表征邻近效应,并且探讨了邻近效应的空间衰减和行业衰减特性。结果表明:邻近在位出口企业的出口信号对潜在出口企业具有正向影响,邻近在位出口企业的数量增加则会抑制潜在出口企业的出口意愿;在位企业的出口信号和数量都显著降低了新出口企业在出口市场上的表现即更低的初次出口额和更高的退出概率;邻近企业的出口信号存在明显的空间衰减,行业衰减不明显;邻近出口企业的竞争效应在空间衰减上不显著,但是在省级空间尺度上,其行业衰减显著。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叶建亮  方萃  
本文基于2000-2006年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实证研究企业出口决策中的邻近效应。与已有研究不同,本文同时考虑了邻近企业的出口信号和邻近企业数量两个变量来表征邻近效应,并且探讨了邻近效应的空间衰减和行业衰减特性。结果表明:邻近在位出口企业的出口信号对潜在出口企业具有正向影响,邻近在位出口企业的数量增加则会抑制潜在出口企业的出口意愿;在位企业的出口信号和数量都显著降低了新出口企业在出口市场上的表现即更低的初次出口额和更高的退出概率;邻近企业的出口信号存在明显的空间衰减,行业衰减不明显;邻近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高宇  游佳慧  霍聪聪  
本文研究国内市场分割程度对于企业的成本加成率的影响,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计算相对价格法市场分割指数,使用1998—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测算成本加成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国内市场分割程度对于企业成本加成率的"U形"影响关系,即随着市场分割程度的上升,企业的成本加成率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出口贸易会影响市场分割程度对于企业成本加成率的作用,国内市场分割对于出口企业的成本加成率的影响是不显著的。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保昌  谢建国  孙一菡  
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如何影响其污染排放关系到中国经济转型与环境污染治理的双层因素。本文在厘清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污染减排效应内在机理的基础上,以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对其污染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显著降低了其污染排放强度,进一步的检验证明本文结论是可靠的。本文研究表明,部分已有研究可能妖魔化了出口企业污染排放的损害,当企业仅仅在国内市场销售,其污染排放可能更为严重。企业出口与环境污染治理并非完全矛盾,不应一味强调企业出口将会导致环境污染,兼顾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污染排放的控制才是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和环境污染治理双赢的康庄大道。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葛振宇  
在外部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的背景下,提高企业在出口市场的存活率,延长出口持续时间,保障出口贸易持续平稳发展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议题。基于生产技术关联的视角,构建相应的理论模型揭示生产技术关联对出口企业市场存续的影响机制,使用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实证考察了生产技术关联对出口企业生存的作用效应,并进行了异质性扩展分析。结果显示:生产技术关联显著降低了出口企业退出市场的风险,提高了企业的市场存活率,但对不同生产技术关联密度分布、所有制以及贸易方式的出口企业存在异质性影响;此外,生产技术关联能够促进企业内部资源配置优化,调整出口产品组合以降低市场退出风险。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童伟伟  
基于世界银行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数据,本文采用Tobit模型考察了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在对环境规制分别从企业、地区以及地区—产业三个层面进行衡量的基础上,发现环境规制在总体上对我国企业出口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分类来看却因企业研发活动情况而有所不同:对于有研发投入的企业,促进作用依然显著;而对于没有研发投入的企业,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并无显著影响。以上结论说明,为实现环境质量改善与企业出口竞争力提升的双赢目标,我国在加强环境规制的同时,还应重视对企业研发活动的支持。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金祥荣  刘振兴  于蔚  
本文对中国企业的出口选择及其学习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同样存在优质企业做出口的现象;出口会迅速实现企业的规模扩张;出口企业通过出口学习会给企业带来生产率的短期提高,而后出现动态衰减。我们的研究启示是:依附低端制造和外生出口贸易中介的中国企业,通过进入国际市场虽然取得了规模上的快速扩张,但在效率提升上却收获甚微,动态地来看,中国做出口的优质企业可能会演变为更劣质的企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旭  秦蒙  刘修岩  
本文将空间外部性与新新贸易理论相结合,以推断城市蔓延对企业出口参与的动态影响,并运用Heckman两步法检验和分析了城市蔓延的外部效应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城市蔓延所致市场拥挤的缓解和集聚经济的稀释等正负效应,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集约边际的影响呈现显著的正U型特征,而对企业出口扩展边际的影响则呈现显著的倒U型特征。进一步将企业按照其所在城市蔓延水平、所处区域、所属行业的特征以及所有制类型划分的分样本检验结果显示,城市蔓延对具有不同特征的制造业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我们了解企业出口活动与当地城市结构之间的联系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耿晔强  常德鸿  
将企业创新与出口产品质量纳入统一分析框架,从理论上阐释创新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随后利用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整体上看,企业创新显著地促进了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在进行异质性分析之后,结果表明,企业创新能力增强对加工贸易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更大,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也会增强创新因素对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创新对出口产品质量的作用影响更多地是通过集约效应的传导。研究为中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调整外贸结构提供了启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汤学良  吴万宗  
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将企业出口、员工培训与生产率联系起来,并引出出口和员工培训决策的Bivariate Probit模型和生产率演化的Tobit-II模型。基于制造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出口决策和员工培训决策均存在"自选择效应",并且具有较强的决策惯性;出口经验会刺激企业开展员工培训,但是培训经历对当期出口决策没有作用;当期的出口决策与员工培训决策具有显著的互补性;无法捕捉到纯粹的"出口中学习效应",单纯进行员工培训也不会提高企业效率;但是,同时进行出口和员工培训则能显著提高企业生产率,换言之,员工培训能够帮助企业转化出口经验,提高生产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祝树金  汤超  
本文首次考察了企业上市对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从管理质量、生产技术复杂性和中间投入品质量三个方面分析了企业上市影响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理论机制。在此基础上,使用2000—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企业上市对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长期效果看,这种促进作用存在一年的滞后期,之后显著存在并呈现出持续性。在改变回归估计方法、改变关键变量的衡量指标以及控制潜在遗漏变量后,结果仍然稳健。进一步地,使用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检验作用机制发现,管理质量提升、生产技术复杂性提高是企业上市促进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渠道,但中间投入品质量提高这一渠道并未通过检验。研究结论表明,企业进行股权融资有利于出口产品质量升级,长期机构投资者高比例持股带来的管理质量提升、生产技术的创新与改进以及多样化中间投入品的使用对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具有重要作用,这对于当前中国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出口企业培育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修岩  易博杰  邵军  
本文使用2005—2007年全部国有和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外资企业对中国内资企业的出口溢出效应。考虑到企业出口决策和出口强度是两个相互联系的过程,我们采用Heckman两步选择模型进行估计,从而得到更加可靠的结果。研究发现:行业外资渗透率对同行业内资企业的出口决定和出口强度都存在显著为正的影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行业外资出口强度对内资企业的出口决定和出口强度的影响却显著为负。这一发现与多数使用发达国家数据的研究结论相左。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曹亮  李向毅  侯耀辉  
针对当前中国各地区企业出口行为差异较大的现实,本文从中国各地区及其相邻地区地理条件的角度出发,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00—2009年的数据,研究了企业出口行为的决定因素。本文重点关注外部因素,也就是地理条件与集聚效应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部因素对企业的出口选择与内部因素一样都很重要,地理位置上的天然优势使企业更倾向于发展出口贸易,而跨地区的地理集聚效应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具有复杂性,跨地区的地理集聚效应可以促进企业的出口倾向,但由于企业面临着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不同的地理条件通过地区间的集聚作用提高或降低了企业的出口强度和出口持续时间,并且这种跨地区的集聚效应主要集中于中国东部和中部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