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31)
2023(13009)
2022(10736)
2021(10014)
2020(8440)
2019(19179)
2018(18743)
2017(36445)
2016(19462)
2015(22032)
2014(21712)
2013(21720)
2012(19832)
2011(17791)
2010(18030)
2009(17297)
2008(17684)
2007(16143)
2006(14451)
2005(13609)
作者
(53142)
(44380)
(44273)
(41897)
(28448)
(20842)
(20025)
(17012)
(16686)
(15908)
(15227)
(14659)
(14534)
(14106)
(13944)
(13322)
(13306)
(12907)
(12635)
(12607)
(11044)
(10714)
(10694)
(10059)
(10018)
(9989)
(9789)
(9767)
(8665)
(8658)
学科
(95074)
(90120)
经济(89978)
(88948)
企业(88948)
管理(83572)
方法(36943)
(35306)
业经(30320)
数学(28400)
数学方法(28237)
(27142)
(26418)
财务(26383)
财务管理(26350)
企业财务(25118)
(24839)
中国(23911)
(19475)
技术(19056)
农业(18980)
(17743)
贸易(17730)
(17697)
(17634)
(17366)
体制(16129)
(15848)
(14509)
银行(14502)
机构
学院(286496)
大学(282836)
(132513)
经济(130265)
管理(118647)
理学(101224)
理学院(100333)
管理学(99471)
管理学院(98906)
研究(92248)
中国(77115)
(66061)
(58726)
财经(51317)
科学(47376)
(46674)
(44438)
(43310)
中心(41240)
经济学(40268)
(39929)
研究所(39072)
财经大学(37908)
北京(37400)
经济学院(36173)
商学(34994)
商学院(34695)
业大(34004)
(33667)
(33035)
基金
项目(176524)
科学(143415)
研究(135522)
基金(133155)
(112444)
国家(111475)
科学基金(99035)
社会(91295)
社会科(86798)
社会科学(86782)
基金项目(69634)
(66159)
教育(61386)
自然(60926)
自然科(59586)
自然科学(59573)
自然科学基金(58665)
(54545)
资助(54287)
编号(53658)
成果(43807)
(41813)
(40284)
(40054)
重点(38767)
国家社会(38516)
(38460)
(37484)
教育部(37328)
创新(36745)
期刊
(154568)
经济(154568)
研究(90803)
中国(58642)
(57691)
管理(51951)
(38779)
科学(35623)
学报(31856)
(31322)
金融(31322)
财经(27046)
大学(26733)
农业(26319)
业经(25623)
技术(25521)
学学(25333)
经济研究(24708)
教育(23957)
(23318)
问题(19766)
(18438)
世界(17142)
国际(17048)
(16892)
技术经济(16616)
财会(16555)
会计(15226)
现代(14967)
商业(13417)
共检索到447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群力  
本文构建出了包含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资源与能力、中国制造业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以及合作治理的结构特征3个层面的整合模型,提出了相应理论假设,并以中国制造业企业为样本进行问卷调研和统计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组织吸收能力、组织沟通能力跨国公司的资源互补性,中国制造业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伙伴之间的目标一致性、信任水平、承诺水平,以及合作治理结构的正式化程度、集权化程度和复杂化程度对合作战略绩效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海舰  
目前 ,大型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开始成为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主流。比较现代跨国公司和传统跨国公司的区别 ,现代跨国公司在中国制造业发展中的地位 ,已由“一个中心”成为“多个中心” ,即生产制造中心、跨国采购中心、研究开发中心、服务中心和地区营运中心。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外国直接投资 ,对中国制造业的增长机制、增长速度、增长质量和增长效益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国人对跨国公司进入引致的一系列问题在认识上的不断深化 ,诸如谁更安全、受剥削吗、“引进来”还是“走出去”、“姓内”还是“姓外”等 ,其结论是 :按照国际惯例利用跨国公司。中国应当积极应对跨国公司进入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借助跨国公司 ,全面融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罗伟  葛顺奇  
本文基于中国2005-2007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支出数据,通过对企业自主研发与否和自主研发强度的考察,全面评估了跨国公司对中国自主研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跨国公司进入降低了中国制造业以研发倾向和强度衡量的自主研发水平。一方面,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外资企业自主研发水平低于内资企业,拉低了平均自主研发水平,表现出直接的抑制效应;另一方面,外资企业对其他企业的自主研发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表现出间接的抑制效应。直接抑制效应主要体现在外资控股企业,特别是纯外资企业;间接抑制效应对省内企业的影响更大。此外,直接和间接抑制效应随跨国公司进入程度、企业规模、行业技术水平以及市场集中度的增加而上升,随企业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杜晓郁  
随着跨国公司大举进入中国,越来越多的行业出现了限制性竞争的市场。跨国公司垄断中国市场的危险成为更多学者关注的焦点。制造业作为吸引外资最多的产业,在跨国公司投资引发市场垄断的问题上表现尤为突出。本文通过分析跨国公司投资引发垄断的原因以及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提出制造业应对跨国公司垄断的对策。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赵英  
S公司是一家拥有百年历史以上的制造业跨国公司,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在本行业内产品位居世界领先水平。作为一家大型制造业跨国公司,每年公司需要招聘各种层级的员工几百名, 具体做法如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怀政  
国际生产体制已进入网络化发展的新阶段,全球制造业正面临着产业链的重构,跨国公司将逐步把我国纳入其全球战略体系,实现全球一体化的生产、销售和研发。我国企业面临的国内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我国制造业中小企业而言,当务之急是以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战略调整为契机,基于全球生产网络进行科学合理的价值定位,然后通过配套生产、OEM、合同制造、战略联盟等方式进入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向“小而精”、“专而强”方向发展。同时要适度进行产业链节点的横向扩张和纵向延伸,从而实现产业链升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迟文杰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说明服务业从制造业中是如何分离出来的,并且发现制造业与服务业跨国公司的垂直分离程度与其上游制造业行业竞争程度相关。通过实证检验,定量的描述了竞争因素与专业化因素在影响制造业与服务业跨国公司垂直分离程度上的不同作用程度。最后得到结论,并根据结论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剑明  
近10年来,全球出现一个普遍现象,就是许多按传统方式经营的制造业企业举步维艰,只有像诺基亚公司、福特公司等一些制造业跨国公司取得了骄人业绩,虽然他们经营的领域迥然不同,但都不约而同地实现了公司价值链策略的转变,致力于开拓新的利润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曹永峰  葛俊龙  
当今跨国公司控制着90%的国际先进技术,其研发投资活动显现出明显的国际化趋势,但对东道国技术进步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环杭州湾要成长为一个较稳定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必须向技术性制造基地转变。环杭州湾自身研发能力有限,但区位优势突出,所以应抓住机遇,扬长避短,大力引进跨国公司研发投资,促进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成长。
[期刊] 改革  [作者] 郑琼娥  林峰  
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回落,为保持自身在全球价值网络中的核心地位,跨国公司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地调整其全球战略,以期获得持续动态的竞争优势。从价值链理论出发,具体探讨产业链全球化配置下跨国企业在华价值链调整的新动向,并利用SWOT战略法分析跨国企业在华价值链调整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在跨国公司价值链条下实现中国制造业升级,应培育一批具有规模的强势国际品牌企业,发挥企业联动效应以实现产业整体提升,完善制造业软硬环境,提高外资正向的投资效应。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葛顺奇  
一、引言跨国公司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载体,也是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力量,主导了当今世界的国际分工。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经营及其对外投资方式的选择,主要基于公司的全球性最大利益,并不把东道国发展的利益置于优先地位。通常情况下,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葛顺奇  陈家雄  
在上篇(刊载于本刊上期——编者注)中,分别从通用设备制造业吸收外资的状况、外资控制情况、独资化趋势、投资动机和市场结构等方面,评估了跨国公司对我国通用设备制造业经济安全的影响。本篇集中研究跨国公司对我国专用设备制造业的投资和经济安全的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苏生  孔昭昆  黄建宏  李晓丹  
本文从产业控制力的角度分析了外资并购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的影响。根据产业控制力的评价体系以及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实际情况,本文分别采用外资市场控制率、外资股权控制率、外资技术控制率和重要企业受外资的控制等四个指标考察外资并购对该行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并得出外资并购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控制力影响较大的结论,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