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40)
- 2023(15947)
- 2022(13313)
- 2021(12321)
- 2020(10336)
- 2019(23360)
- 2018(22868)
- 2017(44067)
- 2016(23874)
- 2015(26444)
- 2014(26479)
- 2013(26457)
- 2012(24542)
- 2011(22096)
- 2010(22408)
- 2009(21323)
- 2008(21506)
- 2007(19569)
- 2006(17409)
- 2005(16246)
- 学科
- 济(106710)
- 经济(106567)
- 业(94606)
- 管理(86624)
- 企(84569)
- 企业(84569)
- 方法(43873)
- 财(34961)
- 数学(34880)
- 数学方法(34491)
- 业经(32860)
- 农(32703)
- 中国(29317)
- 制(26392)
- 务(23564)
- 财务(23529)
- 财务管理(23493)
- 农业(22445)
- 企业财务(22299)
- 技术(20713)
- 策(20398)
- 贸(20233)
- 贸易(20222)
- 易(19753)
- 体(18758)
- 地方(18690)
- 和(18237)
- 划(18013)
- 银(17783)
- 银行(17762)
- 机构
- 学院(349851)
- 大学(345514)
- 济(156937)
- 经济(154030)
- 管理(138633)
- 研究(119587)
- 理学(117968)
- 理学院(116817)
- 管理学(115383)
- 管理学院(114713)
- 中国(95364)
- 财(76386)
- 京(72586)
- 科学(67493)
- 所(59875)
- 财经(59130)
- 农(56533)
- 江(54158)
- 中心(53824)
- 经(53762)
- 研究所(53477)
- 经济学(48354)
- 业大(47274)
- 北京(46225)
- 农业(44055)
- 财经大学(43593)
- 经济学院(43430)
- 院(43044)
- 州(42072)
- 范(41207)
- 基金
- 项目(222957)
- 科学(178496)
- 研究(166416)
- 基金(164311)
- 家(141715)
- 国家(140511)
- 科学基金(121892)
- 社会(109678)
- 社会科(104269)
- 社会科学(104246)
- 省(86122)
- 基金项目(85274)
- 自然(76259)
- 教育(74832)
- 自然科(74490)
- 自然科学(74464)
- 自然科学基金(73228)
- 划(71632)
- 资助(67736)
- 编号(65132)
- 成果(53239)
- 部(50992)
- 重点(50080)
- 发(48969)
- 创(48962)
- 制(46083)
- 国家社会(46050)
- 课题(45980)
- 创新(45077)
- 业(44453)
- 期刊
- 济(182353)
- 经济(182353)
- 研究(109665)
- 中国(72273)
- 财(62745)
- 管理(57748)
- 农(53738)
- 科学(47785)
- 学报(46994)
- 融(37474)
- 金融(37474)
- 大学(37051)
- 农业(36756)
- 学学(35210)
- 教育(32316)
- 技术(31343)
- 财经(30658)
- 业经(29993)
- 经济研究(29292)
- 经(26593)
- 问题(23548)
- 业(22023)
- 贸(20492)
- 技术经济(20095)
- 世界(18575)
- 国际(18172)
- 现代(17437)
- 统计(16337)
- 财会(15898)
- 商业(15878)
共检索到542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唐晓华 张欣钰 陈阳
产业政策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公共调节政策,产业政策有效性评价是检验政策实施效果的基本途径。在合理构建制造业产业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神经网络智能算法对2005-2014年各指标数据进行预测,再利用差值对比法对2005-2014年中国制造业产业政策作用效力进行综合评价。分别从产业结构、组织、科技、布局角度实证分析了制造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产业政策实施绩效水平及其演进阶段性特征,可为今后制定合理的制造业产业政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戒骄 王文娜 王德华 严锦梅
构建一个由作用领域、干预层级、中介目标和战略意图4个维度构成的政策矩阵,并用这个矩阵分析美国制造业政策。基于此,利用特朗普政府制造业跨细分行业保护性政策出台时间差异,构造DID,并通过逐步引入交互项,检验其政策体系对制造业细分行业增加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样本期内,保护性的市场激励政策和分配激励政策没有提升制造业细分行业增加值,或显著改变其变化速度;要素供给政策对制造业增加值的显著促进作用滞后半年,但未对其增速产生显著影响;政策之间存在不一致性或冲突,致使政策组合的影响不显著。中国应该汲取特朗普政府保护主义政策失灵的教训,按自身定力继续扩大开放和增强市场作用,促进政策协同并强化其实现使命任务的能力,在促进产业公地建设、提升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地位、积极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和跨国公司垄断、提高产业链和价值链粘性等方面形成协同互动的政策矩阵。
关键词:
保护主义 美国制造业 再工业化 产业政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唐荣
基于国家"十五"规划和"十一五"规划中有关产业发展的信息,结合2001—201 0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经验分析了中国产业政策对企业价值链升级的微观效应。研究发现:产业政策扶持与企业价值链升级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基于企业特征的分组回归发现,在民营企业样本中上述正相关关系更明显,但这种积极效应主要产生于严格执行产业政策的硬约束地区,在政策执行软约束地区,企业价值链水平并没有显著改善;产业政策对企业价值链升级的促进效应主要是通过信贷机制和市场竞争机制实现的,尤其是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更明显,而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机制对企业价值链升级的促进效应不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戴小勇 成力为
本文在测算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与成本加成率的基础上,从企业与行业层面分别检验政府补贴、税收减免与低利率贷款对受扶持企业以及整个行业的影响,识别何种特征的产业政策更有效。结果发现除税收减免外,政府补贴与低利率贷款总体上均降低了受扶持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与成本加成率;产业政策对同行业内企业的差异化程度越低、越有利于市场竞争,政策效果越好;体现普惠性与促进市场竞争的产业政策能够激励企业创新,改善企业间的资源配置效率,发挥企业进入与退出市场对加总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中国未来应减少选择性产业政策,转向更具普惠性与兼容市场竞争的政策,发挥政府与市场功能的互补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极星 周京奎
采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微观数据,研究产业政策对企业(职工)收入效应的影响及内在作用路径,并探讨在产业政策资源重配下企业职工收入动态的变化。研究发现,不同产业政策对企业职工工资收入效应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即存在产业政策异质性,同一产业政策对不同类型企业(企业规模、企业成长阶段及国有股权比例)工资收入效应的影响也存在明显差异,即企业异质性;产业政策通过行业激励来促进企业工资收入提高的效果好于激励单个企业;产业政策在地区-行业间的资源配置离散程度越高,企业职工工资收入的扩展边际比集约边际提升效应越明
关键词:
产业政策 异质性 收入效应 资源重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燕梅 周丹
中国经济进入中速增长阶段后,如何切实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就显得更为紧迫。本文以中国装备制造业为例,在分析政策效果的基础上对既有产业政策进行了反思。认为对于这种重点突破式的产业扶持政策,政策手段进一步扩展的空间已经不大,而再加大政策力度,其效果又会受到企业行为方式的制约。因此,需要逐步弱化重点扶持型的产业政策,将政策重心转向影响企业行为方式的外部制度环境的建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贵富 何喆
本文在罗默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理论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产业政策如何影响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并提出了假设猜想。采用中间出口品的国内增加值比例衡量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分别采用虚拟变量、税收优惠、政府研发补贴衡量产业政策,利用2001~2014年我国制造业15个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发现:在五年规划中提及的鼓励、减税、增加政府补贴均能提高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但是随着政策强度的提高,税收优惠和政府补贴的边际效果产生了分化,减税对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正向促进影响越来越强,而政府补贴的效果则越来越弱。最后,根据理论模型以及实证分析的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贾根良 楚珊珊
本文通过对美国先进制造业计划的战略部署及其先驱性实践的历史性考察,不仅揭示了其强烈的政府干预和产业政策属性,而且也对其以先进制造业创新中心为载体的组织过程进行了剖析,讨论了其网络型产业政策的三个突出特征:弥补创新链缺失的中间环节、公私合营为基础的利益共同体和网络化价值链的构建。美国先进制造业计划旨在运用颠覆性创新和先进制造技术改造传统工业,重振美国中低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这不得不引起中国的高度重视;而其网络型产业政策则是一种不同于传统产业政策的新类型,政府的作用并非局限于修正市场失灵,而是在于塑造和创造市场,美国政府在其中发挥的商业经纪人和技术创新领导者的双重作用值得我们在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过程中认真学习和借鉴。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修国义 禹明明 陈晓华
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是我国信息产业的支柱产业,近几年来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对加速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新常态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产业政策支持对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为研究对象,从税收优惠、政策性融资、政府研发补贴投入3个角度出发,选取2000~2014年15年的我国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数据,创新性的运用状态空间模型与弹性系数分析方法研究3种政策支持方式对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影响程度,进而提出促进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和建议,为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依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贤彬 陈春秀
在多措并举稳就业的基调背景下,探寻影响就业增长的因素紧要迫切。本文以中国各省五年规划政策文件提及的四位码重点产业为切入点,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系统考察了重点产业政策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重点产业政策显著提升受支持企业的就业水平。渠道分析发现,重点产业政策通过“规模效应”“利润效应”和“效率效应”推动受支持企业增加劳动力雇佣数量。除了对受支持企业的就业扩张有正向影响,重点产业政策还通过信贷溢出效应带动相同二位码非重点企业的就业水平提升。重点企业在金融危机后期也担起了“稳就业”职责,逆势投资以扩增劳动力需求。在宏观行业层面上,重点产业政策还通过行业间关联效应对其他行业的就业产生间接影响。本文研究为进一步理解产业政策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提供了微观和宏观层面的新证据。
关键词:
重点产业政策 稳就业 挤出效应 溢出效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修国义 禹明明 陈晓华
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是我国信息产业的支柱产业,近几年来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对加速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新常态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产业政策支持对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为研究对象,从税收优惠、政策性融资、政府研发补贴投入3个角度出发,选取20002014年15年的我国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数据,创新性的运用状态空间模型与弹性系数分析方法研究3种政策支持方式对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影响程度,进而提出促进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和建议,为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昊 徐建中 刘晶磊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是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向产业价值链高端攀升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我国2009-2017年数据,运用系统动力学对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财政政策有效性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现有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存在异质性: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对两产业互动融合起阻碍作用,政府投资型支出政策的有效性较小,现阶段政府科技投入政策无效,而政府教育支出政策对于两产业互动融合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上述结论对相关财政政策优化有参考价值。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章新华
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及条件优化章新华产业政策是为促进产业发展所采取的各种政策,它的主要作用是在市场机制充分调节市场供求结构的前提下,干预市场调节过程,以推动产业间的协调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现代化,它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我国是在80年代初开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侯方宇 杨瑞龙
"二战"后东亚部分国家或地区凭借对产业政策的运用实现了经济腾飞,但其他运用产业政策的国家却鲜有成功,产业政策的有效性问题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争论大于共识。本文按照历史演进的顺序梳理了关于产业政策有效性的文献,归纳和评述了相关的理论观点和经验证据,讨论了已有文献的不足。本文认为,未来应把研究重点从"产业政策的有效性"转移到"产业政策的有效性边界",不仅要研究产业政策是否有效,更要研究产业政策在什么条件下有效;在研究方法上,应引入不完全契约理论,将产业政策视为政府与企业签订的不完全契约,讨论契约不完全对产业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为相关研究奠定更坚实的微观基础。
关键词:
产业政策 政府干预 市场机制 东亚奇迹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景海 林仲豪
全球制造业生产与需求的"重力中心"已经从发达国家转到新兴经济体,重塑了世界产业格局。全球制造业出现了一些新的焦点问题:市场拉力因素催生新的市场需求;新兴技术推力因素重新界定了竞争能力;不断涌生的商业模式和组织趋向将改变价值链结构与企业-消费者交互方式;自然资源、清洁水的减少,逆向气候变化,说明需要提升资源使用效率。这些变化将重塑国家竞争优势的来源,并对国家与企业提出新的挑战与机遇。产业政策被认为是一国支撑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关键的新方式。本文采用新产业政策矩阵方法解析美国制造业创新系统背后的政策机制与潜在影响,并提出基于增加知识要素投入、跨行业政策干预、增强国际竞争力、创新制造业价值链、营造社会...
关键词:
演变 新产业政策 国家制造业系统 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