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71)
- 2023(18137)
- 2022(15382)
- 2021(14374)
- 2020(12170)
- 2019(28001)
- 2018(27558)
- 2017(52517)
- 2016(28539)
- 2015(32258)
- 2014(32096)
- 2013(32185)
- 2012(29784)
- 2011(26817)
- 2010(26879)
- 2009(25416)
- 2008(25355)
- 2007(22327)
- 2006(19871)
- 2005(18312)
- 学科
- 济(124246)
- 经济(124073)
- 业(101948)
- 管理(95647)
- 企(90438)
- 企业(90438)
- 方法(53422)
- 数学(42723)
- 数学方法(42330)
- 财(37439)
- 业经(35465)
- 农(35423)
- 中国(33677)
- 制(27409)
- 务(24976)
- 财务(24908)
- 财务管理(24871)
- 贸(24488)
- 贸易(24472)
- 农业(24180)
- 易(23853)
- 企业财务(23572)
- 地方(22932)
- 技术(22458)
- 学(22307)
- 和(21988)
- 理论(21205)
- 体(19846)
- 银(19703)
- 划(19700)
- 机构
- 大学(414442)
- 学院(413340)
- 济(177910)
- 经济(174522)
- 管理(165693)
- 研究(142104)
- 理学(141964)
- 理学院(140447)
- 管理学(138548)
- 管理学院(137778)
- 中国(110943)
- 京(89332)
- 财(83877)
- 科学(82765)
- 所(71092)
- 财经(65830)
- 农(64904)
- 研究所(64019)
- 中心(63344)
- 江(60934)
- 经(59902)
- 业大(57534)
- 北京(57201)
- 经济学(53868)
- 范(51608)
- 院(51253)
- 师范(51183)
- 农业(50698)
- 财经大学(48779)
- 州(48652)
- 基金
- 项目(270940)
- 科学(214970)
- 研究(202090)
- 基金(198807)
- 家(171708)
- 国家(170284)
- 科学基金(147240)
- 社会(129949)
- 社会科(123275)
- 社会科学(123246)
- 基金项目(104735)
- 省(103237)
- 自然(93404)
- 自然科(91216)
- 自然科学(91197)
- 教育(90736)
- 自然科学基金(89625)
- 划(86615)
- 资助(81750)
- 编号(81148)
- 成果(66465)
- 部(61087)
- 重点(60244)
- 发(58138)
- 创(57914)
- 课题(55610)
- 国家社会(54058)
- 创新(53549)
- 制(52940)
- 教育部(52878)
- 期刊
- 济(202132)
- 经济(202132)
- 研究(129780)
- 中国(81685)
- 财(66877)
- 管理(66094)
- 农(60170)
- 学报(59663)
- 科学(57803)
- 大学(46411)
- 学学(43545)
- 农业(41822)
- 教育(41783)
- 融(39685)
- 金融(39685)
- 技术(35849)
- 财经(33252)
- 业经(32543)
- 经济研究(32212)
- 经(28659)
- 问题(26327)
- 业(24387)
- 贸(23259)
- 技术经济(22028)
- 国际(21690)
- 世界(21234)
- 现代(20100)
- 理论(19950)
- 科技(19186)
- 图书(18705)
共检索到6326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甄峰 赵彦云
我国经济总量和制造业增加值总量已进入世界前列,但从产出、效率、市场、制度、创新等全方位衡量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却为我们展示了另一番不尽人意的景象。本文应用综合评价、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通过与主要国家和地区间的国际比较和分析发现,中国制造业的硬实力具有较高的水平,优势体现在低成本和大市场,但也面临挑战;软实力则与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有待全面提升和改善。此项国际比较有助于全面理解我国制造业所处国际竞争地位,为我国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指明方向。
关键词:
制造业 国际竞争力 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海涛 任若恩
本研究以中德制造业的双边国际比较为基础,测定了1991-2000年的劳动生产率和1995年的单位劳动成本,并集中从相对价格水平、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劳动成本等三个方面研究了中国制造业分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最后对纺织业、服装业和皮革制品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和食品制造业等行业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
相对价格水平 劳动生产率 单位劳动成本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任若恩
关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初步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若恩导言自80年代早期以来,中国进行了两个调整过程:一个是工业化过程,另一个是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中国成功地采用了贸易驱动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在调鳖过程的两个方面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佳
文章选取2000—2019年处于智能制造发展“引领型”和“先进型”的12个国家,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对比分析前12位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国家的相关数据,对中国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发现:中国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弱于“引领型”第一梯队的三个国家,2000—2019年中国的三项评价指标增长趋势明显,在“先进型”第二梯队中居于前列。最后从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人才机制改革和加强区域资源整合等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竞争力 智能制造业 竞争力评价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佳
文章选取2000—2019年处于智能制造发展“引领型”和“先进型”的12个国家,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对比分析前12位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国家的相关数据,对中国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发现:中国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弱于“引领型”第一梯队的三个国家,2000—2019年中国的三项评价指标增长趋势明显,在“先进型”第二梯队中居于前列。最后从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人才机制改革和加强区域资源整合等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竞争力 智能制造业 竞争力评价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明身 田兰章 王俊杰
由于关系到我国的信息安全以及降低信息化成本、IT技术生命周期的原因,提升中国IT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的紧迫性。本文使用比较常用的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市场占有率指数、质量与附加值指数等指标对中国IT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中国IT制造业在劳动密集型、组装加工型等产品领域具有比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高附加值、高技术以及新技术、新产品等领域的国际竞争力还比较弱,但在这些领域,中国IT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增强。提升我国IT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资源禀赋的改善和升级、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企业的技术跟踪和技术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具有较高抱负水平和企...
关键词:
中国IT制造业 国际竞争力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郑海涛 任若恩
本文首次以1997年购买力平价为基础,利用多边比较方法从相对价格水平、劳动生产率、单位劳动成本和国际价格等方面对中国制造业1980—2004年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经测算得出:1997年中国制造业各类PPP(购买力平价)接近于3·7元/国际美元。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相对价格水平是参与比较的五国中最小的,且逐年下降;单位劳动成本一直在波动过程中下降。80年代,劳动生产率呈现了“没有追赶趋势的快速增长”。但在1992年后,表现出明显的追赶趋势。
关键词:
多边比较 制造业 国际竞争力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汪素芹 贾志娟 曹玉书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承接外包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制造业承接国际外包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承接外包分工对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与劳动密集型行业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系数为1.103874,而对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影响系数为3.109623。
关键词:
制造业 国际外包 产业竞争力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程池超 孙江明
本文运用NTB指标和RCA指标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在对外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和劣势所在,并结合中日制造业间的国际分工类型和两国在不同分工领域的竞争关系,指出我国制造业在国际竞争力上与日本的差距,并基于以上分析,从劳动力资源、产业集中度、研发投入状况、劳动生产率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中国工业制品国际竞争力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国际竞争力 比较优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立敏 谭力文
本文应用内容分析法,对近年来发表在国内权威和核心期刊上有关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重要实证文献进行了回顾与综述,分析了这些实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可取之处,并就两个关键点进行了探讨一是在进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时,应该如何选取方法和指标;二是在对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时,应当采用何种产业分类法。经过对产业竞争力四个层次的划分及与波特方法的比较,得出对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的方法结论以产业利润率、全球市场份额和劳动生产率/平均工资率三者为评价指标;用相当于ISIC二分位的国内28个制造业部门进行产业分类。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国际竞争力 实证方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于明远 范爱军
本文针对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运用多元回归、费景汉-拉尼斯分解等方法研究人口红利等因素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形成的影响及贡献度,分析了人口红利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和制约因素。研究表明,人口红利、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地理集聚度、对外开放度的增加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物质资本水平越高、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劳动力市场灵活度越高,人口红利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效果越明显,人口红利提升国际竞争力相关因素影响和制约的程度因行业性质不同而有所差异。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芬
本文首先对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价,然后与国际部分国家开展比较,进而剖析了影响因素,并对持续和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国际竞争力 比较 影响因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跃 欧阳新琳
本文采用RCA指数、RRCA指数、TC指数以及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方面对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作了实证研究,分析了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动态变化趋势,以及国际市场占有率与RCA指数、TC指数的关系。研究表明近10年以来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竞争力不断增强,RCA指数对国际市场占有率的影响显著。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保永文 马颖
引入包含国内自主研发和国外技术引进的生产率函数,分析技术创新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机制,并利用2003~2010年中国制造业的行业面板数据,对异质创新成果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产业异质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以专利申请量度量的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了中国制造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对资本密集型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效果显著大于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显著提升了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但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影响不显著;技术含量较低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显著提高了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但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影响不显著;技术创新主要通过产品差异化机制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由成本费用下降带来的成本竞争机制无显著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艳 马珊 张成军
文章选取2009—2016年数据,测算了河北省制造业的集聚水平和国际竞争力,通过面板模型定量刻画了河北省制造业集聚水平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河北省制造业呈现了集聚化发展的态势,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较强并有明显提高。并且河北省制造业集聚水平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存在行业异质性,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集聚水平与国际竞争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纺织业集聚水平与国际竞争力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而其他制造业集聚水平与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不显著。
关键词:
制造业 产业集聚 国际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